[ lā,lá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485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无 |
1995年 | 无 | 1987年 | 无 | 1982年 | 无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无 |
内容来源于:www.zdbk.com
拉姓起源一
源自伊斯兰教先贤和祖辈名字中的一字立姓。俗话说:“十个回回九个马,剩下的就姓撒拉哈。”马姓回民遍布全国各地,是回族中的大姓。据清代一个马姓回族穆斯林遍历云、贵、川三省回族地区调查,三省内便有“二十七姓马,同姓不同宗”。在回族聚居区,有的整个村、寨、巷都居住着马姓回民,并且有以马姓命名村庄,如马家庄、马家湾、马家寨等等马姓回民如此之多,其得姓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取自回回原名的译音。回回原名中有不少带马字音的,如阿合马之后裔取其前辈名字的尾音立姓,马合马沙之后裔取其前辈名字首音立姓。另据《怀宁马氏宗谱》载:“吾族系出西域鲁穆,始祖讳鲁穆文字,汉译马依泽公,遂以马为姓。”二是取自与伊斯兰教的圣人穆罕默德名字有关的字为姓。回族基本上是一个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对穆罕默德圣人非常崇拜和敬佩,平时说话、办事都遵循“圣行”,凡是穆罕默德做过的,回民都乐意做。因此,在起经名时,有很多人都喜欢取与穆罕默德相同的名字,如穆罕麦、穆罕子等等。在取姓时,多取与穆罕默德名字相关的姓。穆罕默德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同的译音,尤其是明代以前(包括明代),有些译者将穆罕默德译为马合麻、马哈谟德或马和穆狄等等。《明史》中有“相传回回教之祖曰马哈麻者”、“回回历法,西域默狄纳国王马哈麻所造”等记载,将穆罕默德译为谐音“马哈麻”。这样回民在取姓时,多取穆罕默德译音的首字“马”为姓。如元时的回回人马马(窝阔台近臣)、阿合马(世祖时宰相)、马合马沙(工部尚书兼领茶迭尔局)、马哈麻(至顺年间咸阳郡公)、马合麻(至正年间福建政和县尉)、马哈谋沙(至正十五年同安达鲁花赤)以及马合木、马合谟沙、麻合马、抹合马、马合睦、马哈沙等,均是原名穆罕默德的汉文译音译字。他们的后人有不少取“马”字为姓。三是回族迫于统治阶级的压力,在当时汉族马姓较多的情况下也遂改为马姓。四是朝廷赐姓马。如“亦剌思,西域回回,洪武二十三年内附,命为南京锦衣卫头目;子马哈麻,英宗天顺元年袭职,历功屡晋至都督佥事,御赐姓马名政,后为南京望族。”由于这样几种原因,经过长期的发展,马姓回民越来越多。
宛、万、安、王四姓,据回族民间传说和自称,皆源于唐太宗(627年-649年)在位时来我国传播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宛葛思。宛葛思在中国亦译“万尕斯”、“旺歌师”、“斡歌士”、“斡葛思”等等。其后裔取其祖先原名之首音谐音,冠以王姓。有些王姓回民自称是“随燕王来的”,为明初回族军事官后裔。今王姓主要分布在北方,多集中在河北沧县盐山一带和宁夏同心王家团庄等地。安姓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及西北等地。穆姓回民多取自回民先辈“穆撒”、“穆罕”等名字的首音。如《元史·氏族表》中就有回回世家穆古必立等。
有的姓氏,既有取自回回祖辈原名之首音的,也有取自中间某一字音和尾音的。如海鲁丁之后裔姓海,改住之后裔姓改,奥都喇合蛮之后裔姓喇。沙姓回民,多取自回回名字的首音和尾音。如《新元史》也黑迭儿传记载:“也黑迭儿,西域人……子马合谋沙……子密儿沙……次木八喇沙……次忽都鲁沙……次阿鲁浑沙。”《元史·氏族表》中还记载了倒喇沙、别罗沙、掌机沙等回回世家,其后裔多取自祖辈原名尾音立姓。还有不少沙姓回民是取自祖辈原名首音立姓的。在回回经名中“沙阿得”一名较多,其后裔取沙为姓。《元史》卷132载:沙全,哈刺鲁氏,父沙的,世居沙漠……全初名沙儿赤,甫五岁,为宋军所虏,年十八,留刘整幕下,宋人以其父名沙的,使以沙为姓,而名曰全。
拉姓起源二
源自祖辈的名字分为数姓,在回族姓氏中,除了马、丁、白等常见姓外,赛、撤、速、忽、纳、闪等十三姓在《百家姓》里却找不到。
回族十三姓,源于我国杰出的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及其子孙。1221年,成吉思汗西征,蒙古军占领了布哈拉,回回人苦鲁马丁和他的儿子赛典赤·赡思丁率骑兵千人归顺。因赛典赤·赡思丁聪明英武,颇受成吉思汗的信赖和重用,任为帐前侍卫,南征北战。窝阔台和蒙哥汗时,出任陕西五路西蜀四川行中书省平章政事,1274年任云南省平章政事。赛典赤执政期间,兴屯田、修水利、置驿道、办教育,改革行政制度,繁荣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功绩显赫,威望甚高,百姓自觉地为他树碑。赛典赤逝世后,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宣布“赛典赤虽逝,德政尚存,敢有更易者诛之”。相传,赛典赤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三十一世孙。“赛典赤”阿拉伯文原意为“荣耀的圣裔”,即伟大的贵族。“赡思丁”的含义是“宗教的太阳”。“乌马尔”的意思是“长寿”。赛典赤的后裔,不仅铭记着前辈的丰功伟业,而且取赛典赤称号之首音“赛”立姓。
赛典赤·赡思丁有五个儿子。长子纳速拉丁,官至云南省平章政事、陕西省平章政事;次子哈散,官至广东道宣慰使都元帅;三子忽辛,官至云南行省右丞、江西行省平章政事;四子苫速丁兀默里,官至云南省平章政事。他们的后裔有赛、纳、哈、速、忽、马、撒、沙、丁、闪、穆、杨、郝等姓,传说子孙分为“十三姓”,主要集中在云南。直至清咸丰六年(1856年),清朝官府曾下令“灭回”,激起回民大规模武装反抗,即历史上有名的“丙辰之变”,这十三姓回民才被迫分居全国各地。后来在长期的发展中,由十三姓又演变出其他姓。如忽姓后来又发展为虎、胡姓,闪姓后来又发展为陕姓等等。再如赛典赤之子纳速拉丁,其后代分别以纳、速(苏)、喇(拉)、丁为姓。据《陕西通志》载,元朝初,贵族纳速拉丁“子孙甚多,分为纳、速、拉(喇)、丁四姓,居留各省”。今纳姓回民主要分布在云南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仅宁夏永宁县纳家户村就有纳姓回民七百余户,四千余人。喇姓回民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等地。拉姓回民分布在陕西等地。丁姓遍布全国。
易卜拉欣之后裔,分别取其祖辈名字中的每一个字立姓。因易卜拉欣,亦译伊白来金或伊白拉金,故后裔多以伊、白、拉、金冠姓。
拉姓起源三
源自皇帝赐姓。在回族姓氏中,有不少姓氏是历代皇帝赐予的姓,如李、达、答、张、白、沐、陕、郑、朱、金等姓。传说大食国人李诃末将军以及李彦升和波斯人李铉、李珣均为皇帝赐姓。元代达姓回回(今分布在江苏省六和县),据达氏家谱,其先世为色目人,名母把拉沙(波斯语:官爵之称),因功绩卓著,被元王朝封为平章政事,并赐名达不华,其后裔取其达不华名字首音立姓。今居住在我国湖北荆州、河南南阳等地的答姓回民,也为皇帝赐姓。据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答氏宗谱》载,其族原籍西域,自元世祖至元癸巳(1293年),讳剌罕与剌海祖,同孛可人,献大珠,赐价不受,帝嘉其廉,命姓答氏,其后裔以答氏为姓。在白姓回民中,除以前辈原名译音立姓外,还有一个来源是皇帝赐姓。元代回回世家伯笃那丁,“其子察汗,赐姓白氏”。
明代国姓是皇帝的朱姓。据对今安徽、山东朱姓回民家世考证,其先人姓氏为皇帝所赐朱姓。因朱与猪同音,后来不少回民又改为黑姓。张姓回民也系明代皇帝赐姓。据湖北《张氏族谱》记载,其始祖璞罗德“原属回教经名”,“后来赐姓于明初”。从此,其后裔立张为姓。当然,张姓回民中,也有被迫改为张姓的。上海松江纳速拉丁后裔被赐以唐姓。我国海军史上伟大的统帅、世界有名的航海家之一郑和,就是皇帝赐姓。郑和原名马三宝,是赛典赤·赡思丁五子马速忽的儿子,在明军攻人云南时被俘当了太监。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在这场重要的战役中,马三宝英勇奋战,立下了汗马功劳。燕王即皇帝位后,视随行马三宝在北京郑村坎立下的战功,便赐姓为郑。从此,其后裔立郑为姓。今郑姓回民主要分布在云南、河北和西北等地。
回族当中还有木、金、陕等姓氏也是皇帝赐姓。如陕姓回民是由原来的凵姓改为陕姓的。据清朝金天柱《清真释捕辑》载:“明凵茂,湖广公安县人……登天顺甲申科进士。廷试时,上不识其姓,问内阁,李贤对曰:’凵音同陕’,即以御笔改为陕。”如今陕姓回民分布在广东、湖南等地。
拉姓起源四
源自回回民族和地名立姓。在回族姓氏中,以回回民族和地名立姓的虽占比例不大,但却很有代表性,富有民族特点。回族民间早就流传着“回回姓回”之说。在我国河北、山东、西北今居住着不少姓回的回族。回族立回为姓,据回姓老人讲,有其深刻的含意:一是回回本身是阿拉伯、波斯等“回回国”来的;二是回回人信仰的是“回回教门”,即伊斯兰教;三是回回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形成为回回民族。为了让后代记住祖源,信仰“回回教门”,记住自己是回回民族,便立“回”为姓。回族当中还有以地名立姓的。如元代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的孙子伯颜察尔的后裔杨应奎,原住在北京羊市角头(今北京羊市口),取羊为姓。明初为避战乱,迁往山东省益都居住,改羊为杨姓。
锁姓回族也源于地名,如明代的锁懋坚为中亚地区的撒马尔干之名称的译音,其后裔便立锁为姓。
拉姓起源五
融合于回族后出现了汉、蒙等姓氏。回族当中还有许多与汉族共有的姓,如李、周、刘、陈、孔等姓。这些姓氏一部分是因与回族联姻出现的,一部分是汉、蒙古等民族在元以后信仰伊斯兰教,并逐步成为回族的一部分,但仍保持原来的姓氏。如现在回族当中的铁、脱、贴、朵、妥、火等与蒙古族名字铁木耳、贴木耳、脱不花等有关。回民当中的完姓,据《重修朝真寺碑阴题名》载,“完”源出完颜氏,金人裔也。金大定年间,禁女真人勿得混汉姓,故去完而为颜,惟在曲阜不敢兖国之姓,特称“完”氏。这说明回族在形成过程中,融合了中国历史上女真人的后裔,沿用“完”为姓。回民中的端木姓原为我国古代春秋时期的汉姓,呼姓原为我国鲜卑人的姓,后因其一部分木姓汉族和鲜卑人融合于回回民族,故沿用端木和呼姓等。党姓回民,其姓氏原为我国西夏党项族之姓,后来因一部分人融合于回回民族之中,所以也沿用此姓。居住在今青海省东部的孔姓回民,原为孔子的后裔,后来因改信伊斯兰教,成为回族的一部分,但仍保留了原来的姓氏。再如泉州的李贽(原名林载贽),其先祖林驽于明初洪武九年(1376年)到波斯的霍尔摩斯经商,娶了当地穆斯林女子为妻,“遂习其俗,终身不革,今子孙蕃衍,犹不去其异教”,其后人融合于回族当中。
拉姓起源六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阿尔拉氏,源出元朝时期旧部“阿儿剌”,以部为氏,世居索伦(今黑龙江嫩江以西广大地区)、黑龙江沿岸等地,后有鄂温克族、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rla Hala。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中有拉氏、剌氏、喇氏等。
⑵.蒙古族外剌氏,,世居精奇里江地区,在明朝末期举族归附后金政权,后金大汗佟·努尔哈赤曾赐其姓氏为剌氏,后有鄂温克族、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ala Hala,冠汉姓为拉氏、剌氏、喇氏等。
⑶.蒙古族杜拉拉氏,亦称都拉喇氏、都拉尔氏,世居吉林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杜拉尔(今内蒙古阿尔山杜拉尔林场)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Dulara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拉氏、杜氏、剌氏等。
⑷.蒙古豁罗剌思氏,以部为氏,世居察哈尔地区(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亦引以为姓氏,改称瑚拉巴斯氏,满语为Hulabas Hala,后多冠汉姓为拉氏、喇氏、剌氏、罗氏等。
⑸.蒙古族札只剌氏,又称札答兰氏、茶赤剌氏、扎赖氏,为成吉思汗之劲敌蒙古札达兰部首领古儿汗札达兰·札木合的后裔,世居锡喇塔拉地区(今甘肃张掖永固镇、武威一带)。后有满族亦引以为姓氏,改称扎赖氏,满语为Jalai Hala,后多冠汉姓为拉氏、剌氏、喇氏等。
拉姓起源七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布特哈志略》、《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蒙鄂索氏,亦称蒙古索氏、蒙乌素氏,满语为Mongeso Hala,世居瓦面河(今土库曼斯坦尼沙卜尔西北利宛特山穆护村)、沾河(今吉林双阳河流域)、拉发河流域(今吉林永吉至辉发河口)、长白山区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拉氏、喇氏、蒙氏、鄂氏、索氏等。
⑵.满族谙石剌氏,源于金国女真部,以姓为氏,世居扎库木地区(今辽宁新宾伊勒登河西岸下营子),为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满清王朝时期改称乌什拉氏,满语为Usira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拉氏、喇氏、剌氏等。
⑶.满族扎剌儿氏,源出元朝时期女真扎剌儿部,又称查拉里氏、贾拉喇氏,以部为氏,世居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乌拉(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包括乌拉城、宜罕和林、金州、孙扎泰、俄漠、优哈尔、斐优等)、扎库木(今辽宁新宾伊勒登河西岸下营子)等地区,为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满清时期改称扎拉哩氏,满语为Jalari Hala,后多冠汉姓为拉氏、剌氏、喇氏、张氏、詹氏、年氏、白氏等。
⑷.满族温察拉氏,满语为Wencara Hala,世居黑龙江讷穆尔河温察拉屯(今黑龙江上游支流沿岸),所冠汉姓中即有拉氏、温氏、雯氏、剌氏、喇氏等。
拉姓起源八
源于达斡尔族,出自古契丹族后裔扎剌赤儿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达斡尔族敖拉氏,亦称鄂拉氏、傲雷氏,世居吉林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多金城(今黑龙江上游俄罗斯境阿尔巴津)、拉夫凯(今黑龙江上游俄罗斯境阿尔巴津以西)、呼伦贝尔(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布特哈(今嫩江流域和大小兴安岭)等地,后有鄂温克族、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ora Hala、汉义皆指“山”。
清朝中叶以后,达斡尔族、鄂温克族、满族敖拉氏多冠汉姓为拉氏、剌氏、敖氏、山氏、阎氏、苏氏、鄂氏、赵氏、季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
拉姓起源九
源于鄂伦春族,出自古鲜卑族后裔鄂伦春魏拉依尔氏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鄂伦春族魏剌伊儿氏,世居精奇里江地区(今俄罗斯境内结雅河流域)。后有满族亦引以为姓氏,改称魏拉依尔氏,满语为Weilalr Hala,后多冠汉姓为拉氏、喇氏、剌氏等。
得姓始祖
纳速拉丁、奥都·喇合蛮、满剌·哈非思。
拉氏与剌氏、喇氏一样,是一个多民族的古老姓氏,不仅在回族中有拉氏、喇氏、剌氏,在蒙古族、满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中也均有拉氏、喇氏、剌氏,但尤以回族居多,不过,其中的拉氏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七百九十三位,多以京兆、高昌为郡望。
在文献《回教民族说》中注释,拉氏回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的临夏回族自治州,青海省,陕西省的喇家村、四川省的广元县、彭县,河北省的唐山市,实际上在北京市,云南省,重庆市,江苏省的南京市,河南省的开封市也有蒙古族、满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拉氏族人分布。
京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高昌郡:即新疆吐鲁番地区。西汉时期有车师国,国治交河城。后来西汉在此地屯田,有著名的“高昌壁”屯田据点。此后,东汉、魏、晋,凡势力可达的时候,都设屯田于此。西晋咸和二年(丁亥,公元327年),前凉张骏于其地置郡县,名曰高昌郡,郡县制度从此在该地诞生,历经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和北凉等政权,高昌郡一直是凉州或沙洲地方政权的一个郡。高昌郡时期(公元327~443年),下设县,至少有高昌、横截、地和高宁,县下还有乡里,史籍《西凉建初十四年(戊午,公元418年)韩渠妻随葬衣物疏》中记载:“高昌郡高昌县都乡孝敬里韩渠妻”。北魏太平真君四年(癸未,公元443年),沮渠无讳占领高昌郡,并以其地建立国家政权组织。之后,该政权多次易手,至南梁天监元年(壬午,公元502年)麴嘉建立麴氏高昌王朝,该地区才得以较长时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麴氏仍然实行郡县制,到唐贞观十四年(庚子,公元640年)唐朝灭高昌为止,该王朝拥有田地、交河、横截、南平等四郡和新兴、宁戎、酒泉、高宁、临川、白、威神、永昌、安乐、龙泉、永安、林、始昌、安昌、盐城、柳婆和无盐等十七县。交河郡是且渠高昌时并入该国的,高昌国以郡建国,领地没有增广。麴氏高昌的地方郡县制度,与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又不完全相同,郡与县虽然是二个等级,但并不是直接隶属关系。魏晋以降,中原诸国的地方行政制度,在将东汉的州一级监察组织变成一级地方行政组织以后,实际上形成了州、郡、县三级制。隋朝统一天下,改革地方制度,取消三级制,恢复二级制。隋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逐废诸郡。隋炀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改州为郡。唐高祖李渊取天下后,唐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罢郡置州,改太守为刺史。唐武德以后的州县制,在唐朝前期一直沿而未改,唐朝中叶以后曾改为交河郡。
介休郡:即山西省介休县。介休县历史悠久,史籍最早记载介休历史为春秋时期周桓王姬林二年(鲁隐公姬息姑五年,公元前718年)。因史出春秋时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东汉时期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和北宋时期出将入相五十载的文彦博三位贤士名达,素有“三贤故里”之称。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曲沃庄伯伐翼州,晋国的翼侯姬湣逃奔随邑,随邑即在今介休城东,时为晋国大夫士会的食邑。周襄王姬郑十六年(晋文公元年,公元前636年),晋文公姬重耳返国赏随臣,忠臣介子推不言录,与母隐居绵山。晋文公焚林求贤,介子推竟与母抱树而死。后来的“介休”即依介子推休于此而得名。自周敬王姬匄六年(公元前514年)起,介休县历史上先后在东部建置邬县,在西部建置平周邑。秦始皇嬴政时期始设郡县,城区建置界休,以后改为界美、介休、平昌。东魏时期,定阳郡一度侨治境内。北周时期曾设置介休郡。隋、唐两朝时期皆设介休郡,后称介州,邻县灵石在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建县前,一直为介休属地。隋、唐两朝在设介休郡、介州时,兼领平遥县,孝义县在历史上也曾数度并入介休县。宋、元、明、清诸朝时期,介休县域和领属关系基本保持不变。1992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下文,介休撤县改设县级市,行政区域不变,依旧隶属晋中行署。现介休市总面积七百四十余平方公里,下辖七镇、三乡、二百三十二个行政村、五个街道办事处。
京兆堂:以望立堂。
高昌堂:以望立堂。
介休堂:以望立堂。
一、拉lā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昌黎、山西之太原、青海之天峻、新疆之布尔津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回族、藏族、蒙古族、保安族等均有此姓。《新编千家姓》收载,其源不一:
1、回族之“拉”姓,出自元代赛典赤·瞻思丁之子纳速喇丁之后,因其名有là音,其后或谐以汉字“拉”以为姓,亦写作剌、喇。
2、保安族之“拉”姓,亦以名为氏。其先有名拉赫曼者,其后取其首音谐汉字“拉”以为姓,或谐“喇”,亦姓。
1、、
2、皆见《中国人的姓名》。元代有拉施忒。
二、拉
拉姓分布:青海循化、乐都、新疆和阗、安徽淮南等地均有此姓。
拉姓起源:
1、见《中华姓府》。
2、回族姓。
拉姓名人:
拉昌阿,清时人,著有《绛县志》。
京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高昌郡:即新疆吐鲁番地区。西汉时期有车师国,国治交河城。后来西汉在此地屯田,有著名的“高昌壁”屯田据点。此后,东汉、魏、晋,凡势力可达的时候,都设屯田于此。西晋咸和二年(丁亥,公元327年),前凉张骏于其地置郡县,名曰高昌郡,郡县制度从此在该地诞生,历经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和北凉等政权,高昌郡一直是凉州或沙洲地方政权的一个郡。高昌郡时期(公元327~443年),下设县,至少有高昌、横截、地和高宁,县下还有乡里,史籍《西凉建初十四年(戊午,公元418年)韩渠妻随葬衣物疏》中记载:“高昌郡高昌县都乡孝敬里韩渠妻”。北魏太平真君四年(癸未,公元443年),沮渠无讳占领高昌郡,并以其地建立国家政权组织。之后,该政权多次易手,至南梁天监元年(壬午,公元502年)麴嘉建立麴氏高昌王朝,该地区才得以较长时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麴氏仍然实行郡县制,到唐贞观十四年(庚子,公元640年)唐朝灭高昌为止,该王朝拥有田地、交河、横截、南平等四郡和新兴、宁戎、酒泉、高宁、临川、白、威神、永昌、安乐、龙泉、永安、林、始昌、安昌、盐城、柳婆和无盐等十七县。交河郡是且渠高昌时并入该国的,高昌国以郡建国,领地没有增广。麴氏高昌的地方郡县制度,与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又不完全相同,郡与县虽然是二个等级,但并不是直接隶属关系。魏晋以降,中原诸国的地方行政制度,在将东汉的州一级监察组织变成一级地方行政组织以后,实际上形成了州、郡、县三级制。隋朝统一天下,改革地方制度,取消三级制,恢复二级制。隋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逐废诸郡。隋炀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改州为郡。唐高祖李渊取天下后,唐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罢郡置州,改太守为刺史。唐武德以后的州县制,在唐朝前期一直沿而未改,唐朝中叶以后曾改为交河郡。
介休郡:即山西省介休县。介休县历史悠久,史籍最早记载介休历史为春秋时期周桓王姬林二年(鲁隐公姬息姑五年,公元前718年)。因史出春秋时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东汉时期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和北宋时期出将入相五十载的文彦博三位贤士名达,素有“三贤故里”之称。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曲沃庄伯伐翼州,晋国的翼侯姬湣逃奔随邑,随邑即在今介休城东,时为晋国大夫士会的食邑。周襄王姬郑十六年(晋文公元年,公元前636年),晋文公姬重耳返国赏随臣,忠臣介子推不言录,与母隐居绵山。晋文公焚林求贤,介子推竟与母抱树而死。后来的“介休”即依介子推休于此而得名。自周敬王姬匄六年(公元前514年)起,介休县历史上先后在东部建置邬县,在西部建置平周邑。秦始皇嬴政时期始设郡县,城区建置界休,以后改为界美、介休、平昌。东魏时期,定阳郡一度侨治境内。北周时期曾设置介休郡。隋、唐两朝时期皆设介休郡,后称介州,邻县灵石在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建县前,一直为介休属地。隋、唐两朝在设介休郡、介州时,兼领平遥县,孝义县在历史上也曾数度并入介休县。宋、元、明、清诸朝时期,介休县域和领属关系基本保持不变。1992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下文,介休撤县改设县级市,行政区域不变,依旧隶属晋中行署。现介休市总面积七百四十余平方公里,下辖七镇、三乡、二百三十二个行政村、五个街道办事处。
京兆堂:以望立堂。
高昌堂:以望立堂。
介休堂:以望立堂。
一、拉lā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昌黎、山西之太原、青海之天峻、新疆之布尔津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回族、藏族、蒙古族、保安族等均有此姓。《新编千家姓》收载,其源不一:
1、回族之“拉”姓,出自元代赛典赤·瞻思丁之子纳速喇丁之后,因其名有là音,其后或谐以汉字“拉”以为姓,亦写作剌、喇。
2、保安族之“拉”姓,亦以名为氏。其先有名拉赫曼者,其后取其首音谐汉字“拉”以为姓,或谐“喇”,亦姓。
1、、
2、皆见《中国人的姓名》。元代有拉施忒。
二、拉
拉姓分布:青海循化、乐都、新疆和阗、安徽淮南等地均有此姓。
拉姓起源:
1、见《中华姓府》。
2、回族姓。
拉姓名人:
拉昌阿,清时人,著有《绛县志》。
一、拉lā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昌黎、山西之太原、青海之天峻、新疆之布尔津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回族、藏族、蒙古族、保安族等均有此姓。《新编千家姓》收载,其源不一:
1、回族之“拉”姓,出自元代赛典赤·瞻思丁之子纳速喇丁之后,因其名有là音,其后或谐以汉字“拉”以为姓,亦写作剌、喇。
2、保安族之“拉”姓,亦以名为氏。其先有名拉赫曼者,其后取其首音谐汉字“拉”以为姓,或谐“喇”,亦姓。
1、、
2、皆见《中国人的姓名》。元代有拉施忒。
二、拉
拉姓分布:青海循化、乐都、新疆和阗、安徽淮南等地均有此姓。
拉姓起源:
1、见《中华姓府》。
2、回族姓。
拉姓名人:
拉昌阿,清时人,著有《绛县志》。
京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高昌郡:即新疆吐鲁番地区。西汉时期有车师国,国治交河城。后来西汉在此地屯田,有著名的“高昌壁”屯田据点。此后,东汉、魏、晋,凡势力可达的时候,都设屯田于此。西晋咸和二年(丁亥,公元327年),前凉张骏于其地置郡县,名曰高昌郡,郡县制度从此在该地诞生,历经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和北凉等政权,高昌郡一直是凉州或沙洲地方政权的一个郡。高昌郡时期(公元327~443年),下设县,至少有高昌、横截、地和高宁,县下还有乡里,史籍《西凉建初十四年(戊午,公元418年)韩渠妻随葬衣物疏》中记载:“高昌郡高昌县都乡孝敬里韩渠妻”。北魏太平真君四年(癸未,公元443年),沮渠无讳占领高昌郡,并以其地建立国家政权组织。之后,该政权多次易手,至南梁天监元年(壬午,公元502年)麴嘉建立麴氏高昌王朝,该地区才得以较长时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麴氏仍然实行郡县制,到唐贞观十四年(庚子,公元640年)唐朝灭高昌为止,该王朝拥有田地、交河、横截、南平等四郡和新兴、宁戎、酒泉、高宁、临川、白、威神、永昌、安乐、龙泉、永安、林、始昌、安昌、盐城、柳婆和无盐等十七县。交河郡是且渠高昌时并入该国的,高昌国以郡建国,领地没有增广。麴氏高昌的地方郡县制度,与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又不完全相同,郡与县虽然是二个等级,但并不是直接隶属关系。魏晋以降,中原诸国的地方行政制度,在将东汉的州一级监察组织变成一级地方行政组织以后,实际上形成了州、郡、县三级制。隋朝统一天下,改革地方制度,取消三级制,恢复二级制。隋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逐废诸郡。隋炀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改州为郡。唐高祖李渊取天下后,唐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罢郡置州,改太守为刺史。唐武德以后的州县制,在唐朝前期一直沿而未改,唐朝中叶以后曾改为交河郡。
介休郡:即山西省介休县。介休县历史悠久,史籍最早记载介休历史为春秋时期周桓王姬林二年(鲁隐公姬息姑五年,公元前718年)。因史出春秋时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东汉时期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和北宋时期出将入相五十载的文彦博三位贤士名达,素有“三贤故里”之称。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曲沃庄伯伐翼州,晋国的翼侯姬湣逃奔随邑,随邑即在今介休城东,时为晋国大夫士会的食邑。周襄王姬郑十六年(晋文公元年,公元前636年),晋文公姬重耳返国赏随臣,忠臣介子推不言录,与母隐居绵山。晋文公焚林求贤,介子推竟与母抱树而死。后来的“介休”即依介子推休于此而得名。自周敬王姬匄六年(公元前514年)起,介休县历史上先后在东部建置邬县,在西部建置平周邑。秦始皇嬴政时期始设郡县,城区建置界休,以后改为界美、介休、平昌。东魏时期,定阳郡一度侨治境内。北周时期曾设置介休郡。隋、唐两朝时期皆设介休郡,后称介州,邻县灵石在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建县前,一直为介休属地。隋、唐两朝在设介休郡、介州时,兼领平遥县,孝义县在历史上也曾数度并入介休县。宋、元、明、清诸朝时期,介休县域和领属关系基本保持不变。1992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下文,介休撤县改设县级市,行政区域不变,依旧隶属晋中行署。现介休市总面积七百四十余平方公里,下辖七镇、三乡、二百三十二个行政村、五个街道办事处。
京兆堂:以望立堂。
高昌堂:以望立堂。
介休堂:以望立堂。
一、拉lā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昌黎、山西之太原、青海之天峻、新疆之布尔津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回族、藏族、蒙古族、保安族等均有此姓。《新编千家姓》收载,其源不一:
1、回族之“拉”姓,出自元代赛典赤·瞻思丁之子纳速喇丁之后,因其名有là音,其后或谐以汉字“拉”以为姓,亦写作剌、喇。
2、保安族之“拉”姓,亦以名为氏。其先有名拉赫曼者,其后取其首音谐汉字“拉”以为姓,或谐“喇”,亦姓。
1、、
2、皆见《中国人的姓名》。元代有拉施忒。
二、拉
拉姓分布:青海循化、乐都、新疆和阗、安徽淮南等地均有此姓。
拉姓起源:
1、见《中华姓府》。
2、回族姓。
拉姓名人:
拉昌阿,清时人,著有《绛县志》。
其他姓氏
[ 拉 ]的同部首字 - [ 扌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