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逖[唐](约公元七四九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天宝中前后在世。生平事迹亦无考。仅知他能诗,李白有诗相赠,亦与元结友善。逖著有传奇集闻奇录及灵应录传世。《太平广记》有灵应传一篇,唐代丛书亦题于逖作。 ...
于逖。 于逖[唐](约公元七四九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天宝中前后在世。生平事迹亦无考。仅知他能诗,李白有诗相赠,亦与元结友善。逖著有传奇集闻奇录及灵应录传世。《太平广记》有灵应传一篇,唐代丛书亦题于逖作。
亚栖,唐代书家,洛阳(今属河南省)僧人.工草书.得张旭笔意,自谓:吾书不拘大小,得其中道,若飞鸟出林,惊蛇入草.昭宗(898-900)时对殿廷草,两赐紫袍.著有<论书>一篇传世. ...
亚栖。 亚栖,唐代书家,洛阳(今属河南省)僧人.工草书.得张旭笔意,自谓:吾书不拘大小,得其中道,若飞鸟出林,惊蛇入草.昭宗(898-900)时对殿廷草,两赐紫袍.著有<论书>一篇传世.
颜令宾是唐代名妓,不但能奏乐唱歌,吟诗作画,而且熟知古今名人轶事,谈吐风雅多趣,气质又特别高贵娴雅,她一出场总能带来满室春风,使每位客人都兴致勃勃。颜令宾待客对达官显贵并不十分热衷,但对文人雅士却非常礼遇,因此有许多文人名士朋友,彼此诗文酬唱,常能与他们通宵达旦地品诗清谈。当时长安的文人都以能参加颜令宾主持的文酒之会为荣幸。而颜令宾的箱笼中则贮满了要好客人的诗笺和字画,她把这些东西看成是自己无价的财富,而对金银珠宝却看得很淡,在青楼女子中别具一格,好似青莲出污泥而不染。 ...
颜令宾。 颜令宾是唐代名妓,不但能奏乐唱歌,吟诗作画,而且熟知古今名人轶事,谈吐风雅多趣,气质又特别高贵娴雅,她一出场总能带来满室春风,使每位客人都兴致勃勃。颜令宾待客对达官显贵并不十分热衷,但对文人雅士却非常礼遇,因此有许多文人名士朋友,彼此诗文酬唱,常能与他们通宵达旦地品诗清谈。当时长安的文人都以能参加颜令宾主持的文酒之会为荣幸。而颜令宾的箱笼中则贮满了要好客人的诗笺和字画,她把这些东西看成是自己无价的财富,而对金银珠宝却看得很淡,在青楼女子中别具一格,好似青莲出污泥而不染。
刘济(757年-810年),幽州(今北京)人,唐朝藩镇割据时期任卢龙节度使,忠于朝廷。父亲刘怦,原为卢龙节度使朱滔手下的雄武军使,因忠勇义烈,深受军心,颇得朱滔信任,累官至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卢龙节度副大使、管内营田观察、押奚契丹、经略卢龙军使。朱滔死后,传位于刘怦,贞元元年九月,刘怦病死,被朝廷追赠为兵部尚书,军中拥立刘济继位,任卢龙节度使。有该人物文献《刘济传》。 ...
刘济。 刘济(757年-810年),幽州(今北京)人,唐朝藩镇割据时期任卢龙节度使,忠于朝廷。父亲刘怦,原为卢龙节度使朱滔手下的雄武军使,因忠勇义烈,深受军心,颇得朱滔信任,累官至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卢龙节度副大使、管内营田观察、押奚契丹、经略卢龙军使。朱滔死后,传位于刘怦,贞元元年九月,刘怦病死,被朝廷追赠为兵部尚书,军中拥立刘济继位,任卢龙节度使。有该人物文献《刘济传》。
卢储,江淮一带人氏(李传玺作合肥人)。字号及生卒年不详。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庚子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二十九人。考官:太常少卿李健。试题为《早春残雪诗》、《何论》。卢储于元和十四年(819)入京,向尚书李翱投卷,求其荐举。李翱以礼相待,因有急事外出,便将其诗文置于案上。李翱长女刚刚十五岁,来此间偶阅卢卷,爱不释手,连阅数遍,对侍女说:此人必为状头。李翱刚巧回到室外,闻听此言深以为异。过了一会儿,便命下属到邮驿向卢储表明招婿之意,卢先是婉言谢绝,一个月后又应允。第二年果然取状头。 ...
卢储。 卢储,江淮一带人氏(李传玺作合肥人)。字号及生卒年不详。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庚子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二十九人。考官:太常少卿李健。试题为《早春残雪诗》、《何论》。卢储于元和十四年(819)入京,向尚书李翱投卷,求其荐举。李翱以礼相待,因有急事外出,便将其诗文置于案上。李翱长女刚刚十五岁,来此间偶阅卢卷,爱不释手,连阅数遍,对侍女说:此人必为状头。李翱刚巧回到室外,闻听此言深以为异。过了一会儿,便命下属到邮驿向卢储表明招婿之意,卢先是婉言谢绝,一个月后又应允。第二年果然取状头。
生卒年不详。其先本出清河(今属河北),后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武后时曾任司礼寺博士,与修《三教珠英》。后官水部郎中。事迹散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一下》、《唐会要》卷三六。《全唐诗外编》收诗2首。 ...
房元阳。 生卒年不详。其先本出清河(今属河北),后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武后时曾任司礼寺博士,与修《三教珠英》。后官水部郎中。事迹散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一下》、《唐会要》卷三六。《全唐诗外编》收诗2首。
徐彦若(?-901年),祖籍偃师(今河南偃师),唐朝宰相,刑部侍郎徐有功六世孙,吏部尚书徐商之子。徐彦若出身于东海徐氏,进士及第,历任尚书郎、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吏部侍郎。后以户部侍郎之职拜相,又任中书侍郎。景福二年(893年),徐彦若出镇凤翔,但因李茂贞兵犯京师,又被召回朝中。乾宁元年(894年),徐彦若再次被拜为宰相。后累进司空、太保,兼任门下侍郎,封齐国公。光化三年(900年),徐彦若以使相出镇广州,担任清海节度使、同平章事,次年病逝于广州。 ...
徐彦若。 徐彦若(?-901年),祖籍偃师(今河南偃师),唐朝宰相,刑部侍郎徐有功六世孙,吏部尚书徐商之子。徐彦若出身于东海徐氏,进士及第,历任尚书郎、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吏部侍郎。后以户部侍郎之职拜相,又任中书侍郎。景福二年(893年),徐彦若出镇凤翔,但因李茂贞兵犯京师,又被召回朝中。乾宁元年(894年),徐彦若再次被拜为宰相。后累进司空、太保,兼任门下侍郎,封齐国公。光化三年(900年),徐彦若以使相出镇广州,担任清海节度使、同平章事,次年病逝于广州。
玄宗天宝间人。曾至边塞从军,作诗赠浑惟明。后归洛阳,颇不得意。敦煌遗书伯三六一九、伯三八八五收其诗3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
史昂。 玄宗天宝间人。曾至边塞从军,作诗赠浑惟明。后归洛阳,颇不得意。敦煌遗书伯三六一九、伯三八八五收其诗3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陈玉兰 生卒年不详。唐代吴(今江苏苏州境内)人王驾之妻。有《寄夫》诗广为传颂。 ...
陈玉兰。 陈玉兰 生卒年不详。唐代吴(今江苏苏州境内)人王驾之妻。有《寄夫》诗广为传颂。
樊晃,唐诗人。其名又误作樊冕、樊光、楚冕。郡望南阳湖阳(今河南唐河西南湖阳镇),句容人。玄宗开元时登进士第,又中书判拔萃科。大历间,仕硖石主簿,又曾任祠部、度支员外郎。玄宗天宝中,为汀州刺史,历兵部员外郎。代宗大历时任润州刺史。诗律清奇,文辞丰赡,有诗名于当时。与诗人刘长卿、皇甫冉等均有唱和。大历年间(770—780),樊晃曾集杜甫诗为《杜甫小集》,收录杜诗二百九十首,并为作《杜工部小集序》。此为杜诗集本之祖,史家皆论定樊晃为杜甫身后第一知己。《全唐诗》存其诗一首,断句一联。 ...
樊晃。 樊晃,唐诗人。其名又误作樊冕、樊光、楚冕。郡望南阳湖阳(今河南唐河西南湖阳镇),句容人。玄宗开元时登进士第,又中书判拔萃科。大历间,仕硖石主簿,又曾任祠部、度支员外郎。玄宗天宝中,为汀州刺史,历兵部员外郎。代宗大历时任润州刺史。诗律清奇,文辞丰赡,有诗名于当时。与诗人刘长卿、皇甫冉等均有唱和。大历年间(770—780),樊晃曾集杜甫诗为《杜甫小集》,收录杜诗二百九十首,并为作《杜工部小集序》。此为杜诗集本之祖,史家皆论定樊晃为杜甫身后第一知己。《全唐诗》存其诗一首,断句一联。
谟,字仲益。南唐政治人物。 祖籍会稽(今绍兴)人,后徙崇安(今属福建),最后侨居金陵(今南京)。南唐李璟时为翰林学士,进礼部侍郎,判尚书省,坐事被贬耀州司马。著作皆佚,《全唐诗》收遗诗三首。 ...
钟谟。 谟,字仲益。南唐政治人物。 祖籍会稽(今绍兴)人,后徙崇安(今属福建),最后侨居金陵(今南京)。南唐李璟时为翰林学士,进礼部侍郎,判尚书省,坐事被贬耀州司马。著作皆佚,《全唐诗》收遗诗三首。
谢邈,字茂度,(?-399),东晋陈郡阳夏人。谢安侄孙,谢铁长子。性刚硬,颇有理识。晋孝武帝太元十五年(390年),担任永嘉太守;太元十七年(392年),迁升侍中;太元十八年(393年),出任吴兴太守。隆安三年(399年)十一月,孙恩率领大军进攻浙东,先后攻克上虞、会稽等地,谢邈为之所擒,不屈遇害。 ...
谢邈。 谢邈,字茂度,(?-399),东晋陈郡阳夏人。谢安侄孙,谢铁长子。性刚硬,颇有理识。晋孝武帝太元十五年(390年),担任永嘉太守;太元十七年(392年),迁升侍中;太元十八年(393年),出任吴兴太守。隆安三年(399年)十一月,孙恩率领大军进攻浙东,先后攻克上虞、会稽等地,谢邈为之所擒,不屈遇害。
谭铢,唐文学家。一作谈铢,吴郡(今苏州)人。初为广文生,尝习佛学。武宗会昌元年(841)登进士第,曾为苏州鹾院官。懿宗咸通十一年(870)前后,又任池阳地方官,作《庐州明教寺转关经藏记》。罢职后,游九华山,题诗云:“我来暗凝情,务道志更坚”。历经仕路沉浮,性转淡泊。《全唐诗》录存其诗二首。《全唐文》录存其文一篇。 ...
谭铢。 谭铢,唐文学家。一作谈铢,吴郡(今苏州)人。初为广文生,尝习佛学。武宗会昌元年(841)登进士第,曾为苏州鹾院官。懿宗咸通十一年(870)前后,又任池阳地方官,作《庐州明教寺转关经藏记》。罢职后,游九华山,题诗云:“我来暗凝情,务道志更坚”。历经仕路沉浮,性转淡泊。《全唐诗》录存其诗二首。《全唐文》录存其文一篇。
约为晚唐时人。有诗集1卷,《崇文总目》别集类著录,已佚。《全唐诗》存诗2首。 ...
郑渥。 约为晚唐时人。有诗集1卷,《崇文总目》别集类著录,已佚。《全唐诗》存诗2首。
唐宁州安定人,字朗之。宪宗元和十一年登进士第。历侍御史。敬宗宝历间为淮南行军司马。文宗大和九年,为泽州刺史。约于开成二年,改河南少尹。五年,转绛州刺史。卒于会昌以后。能诗,与白居易为酒友,并结为亲家,又与刘禹锡善。 ...
皇甫曙。 唐宁州安定人,字朗之。宪宗元和十一年登进士第。历侍御史。敬宗宝历间为淮南行军司马。文宗大和九年,为泽州刺史。约于开成二年,改河南少尹。五年,转绛州刺史。卒于会昌以后。能诗,与白居易为酒友,并结为亲家,又与刘禹锡善。
崔致远,字孤云,号海云,谥号文昌。朝鲜半岛新罗王京(今韩国庆尚北道庆州)人。十二岁时,即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乘船西渡入唐。初在都城长安就读,曾游历洛阳。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进士及第,出任溧水县尉,任期届满,被淮南节度使高骈聘为幕府,后授职幕府都统巡官。其二十八岁时,即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以“国信使”身份东归新罗。其留唐十六年间,为人谦和恭谨,且与唐末文人诗客、幕府僚佐等交游甚广。 ...
崔致远。 崔致远,字孤云,号海云,谥号文昌。朝鲜半岛新罗王京(今韩国庆尚北道庆州)人。十二岁时,即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乘船西渡入唐。初在都城长安就读,曾游历洛阳。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进士及第,出任溧水县尉,任期届满,被淮南节度使高骈聘为幕府,后授职幕府都统巡官。其二十八岁时,即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以“国信使”身份东归新罗。其留唐十六年间,为人谦和恭谨,且与唐末文人诗客、幕府僚佐等交游甚广。
冯翊合阳人。肃宗上元元年自左金吾卫仓曹参军充翰林学士,迁太常博士、祠部、驾部员外郎,均充内职。后官至司封郎中。 ...
赵昂。 冯翊合阳人。肃宗上元元年自左金吾卫仓曹参军充翰林学士,迁太常博士、祠部、驾部员外郎,均充内职。后官至司封郎中。
生卒年不详。睢阳(今河南商丘南)人。性躁急,与吴融、独孤损为知己。昭宗天复四年(904)登进士第。与朱全忠子号大卿郎君者友善,尝饮于朱全忠洛阳私第,醉后失态,全忠怒欲械之。大卿窃知,先遣人告知,遂逃奔河北。后不知所终。事迹见《唐摭言》卷三与卷一一、《唐诗纪事》卷六七。昼工诗,尤擅五言。《全唐诗》存诗2首。 ...
许昼。 生卒年不详。睢阳(今河南商丘南)人。性躁急,与吴融、独孤损为知己。昭宗天复四年(904)登进士第。与朱全忠子号大卿郎君者友善,尝饮于朱全忠洛阳私第,醉后失态,全忠怒欲械之。大卿窃知,先遣人告知,遂逃奔河北。后不知所终。事迹见《唐摭言》卷三与卷一一、《唐诗纪事》卷六七。昼工诗,尤擅五言。《全唐诗》存诗2首。
李宏皋,正确的名字应该是李弘臬(见《复溪州铜柱记》铭文)( ? - 951),五代十国时南楚国官员、学士,官至尚书左仆射,御史大夫,上柱国。李弘臬系长沙人。南楚王马殷当国时,为营道令,迁都统掌书记。后为南楚文昭王马希范所置天策府十八学士之一,授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上柱国。 ...
李宏皋。 李宏皋,正确的名字应该是李弘臬(见《复溪州铜柱记》铭文)( ? - 951),五代十国时南楚国官员、学士,官至尚书左仆射,御史大夫,上柱国。李弘臬系长沙人。南楚王马殷当国时,为营道令,迁都统掌书记。后为南楚文昭王马希范所置天策府十八学士之一,授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上柱国。
王季友,生于公元714年3月11日,卒于794年12月18日,名徽,字季友,号云峰居士,洪州南昌人,祖籍河南洛阳,生于豫章东湖之滨。王季友幼年家道破落,遂与其兄一同迁至丰城云岭定居,并用功读书。王季友在22岁时便考中状元,并任御史治书。但因厌倦时政,无意与李林甫之辈为伍,王季友不久后返回到丰城,在株山脚下的龙泽智度寺设帐授徒,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隐居生活。隐居期间,王季友著有《龙泽遗稿》、《四书要注》、《六经通义》等作。名气亦响喝当时,杜甫、钱起、郎士元等人都与其有唱和之作。 ...
王季友。 王季友,生于公元714年3月11日,卒于794年12月18日,名徽,字季友,号云峰居士,洪州南昌人,祖籍河南洛阳,生于豫章东湖之滨。王季友幼年家道破落,遂与其兄一同迁至丰城云岭定居,并用功读书。王季友在22岁时便考中状元,并任御史治书。但因厌倦时政,无意与李林甫之辈为伍,王季友不久后返回到丰城,在株山脚下的龙泽智度寺设帐授徒,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隐居生活。隐居期间,王季友著有《龙泽遗稿》、《四书要注》、《六经通义》等作。名气亦响喝当时,杜甫、钱起、郎士元等人都与其有唱和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