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萍乡县志》卷六作姚渥。生平无考。《全唐诗》存《南源山》诗1首。 ...
姚偓。 同治《萍乡县志》卷六作姚渥。生平无考。《全唐诗》存《南源山》诗1首。
李正辞[唐],宪宗时人。工正书,元和八年(八一三)尝书唐华州后阁记。 ...
李正辞。 李正辞[唐],宪宗时人。工正书,元和八年(八一三)尝书唐华州后阁记。
崔瓘,字汝器,博陵人也。以士行闻,莅职清谨。累迁至澧州刺史,下车削去烦苛,以安人为务。居二年,风化大行,流亡襁负而至,增户数万。有司以闻,优诏特加五阶,至银青光禄大夫,以甄能政。迁潭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湖南都团练观察处置使。瓘到官,政在简肃,恭守礼法。将吏自经时艰,久不奉法,多不便之。大历五年四月,会月给粮储,兵马使臧玠与判官达奚觏忿争,觏曰:“今幸无事。”玠曰:“有事何逃?”厉色而去。是夜,玠遂构乱,犯州城,以杀达奚觏为名。瓘惶遽走,逢玠兵至,遂遇害。代宗闻其事,悼惜久之。 ...
崔瓘。 崔瓘,字汝器,博陵人也。以士行闻,莅职清谨。累迁至澧州刺史,下车削去烦苛,以安人为务。居二年,风化大行,流亡襁负而至,增户数万。有司以闻,优诏特加五阶,至银青光禄大夫,以甄能政。迁潭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湖南都团练观察处置使。瓘到官,政在简肃,恭守礼法。将吏自经时艰,久不奉法,多不便之。大历五年四月,会月给粮储,兵马使臧玠与判官达奚觏忿争,觏曰:“今幸无事。”玠曰:“有事何逃?”厉色而去。是夜,玠遂构乱,犯州城,以杀达奚觏为名。瓘惶遽走,逢玠兵至,遂遇害。代宗闻其事,悼惜久之。
幽州范阳人,字漳臣。宣宗大中四年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旋受浙东观察使李讷之辟,为观察支使。后官至金部郎中。邺能诗,曾与李讷等唱和。 ...
卢邺。 幽州范阳人,字漳臣。宣宗大中四年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旋受浙东观察使李讷之辟,为观察支使。后官至金部郎中。邺能诗,曾与李讷等唱和。
生平无考。敦煌遗书伯三六一九、伯三八八五存其诗1首。《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 ...
桓颙。 生平无考。敦煌遗书伯三六一九、伯三八八五存其诗1首。《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
唐代中宗朝为长安尉。张仁愿在朔方,奏用分判军事。开元十三年,帝自择刺史,寇泚由兵部侍郎出守宋州,赋诗祖饯诗一首。 ...
寇泚。 唐代中宗朝为长安尉。张仁愿在朔方,奏用分判军事。开元十三年,帝自择刺史,寇泚由兵部侍郎出守宋州,赋诗祖饯诗一首。
安守范,男,唐代诗人。 ...
安守范。 安守范,男,唐代诗人。
张瀛[唐](约公元八六o年前后在世)字、里均不详,张碧之子。生卒年亦均不祥,约唐懿宗咸通初前后在世。瀛著有诗集《唐才子传》传世。尝为歌赠琴棋僧,同人见之,曰:“非其父,不生其子”。事广南刘氏,官至曹郎。 ...
张瀛。 张瀛[唐](约公元八六o年前后在世)字、里均不详,张碧之子。生卒年亦均不祥,约唐懿宗咸通初前后在世。瀛著有诗集《唐才子传》传世。尝为歌赠琴棋僧,同人见之,曰:“非其父,不生其子”。事广南刘氏,官至曹郎。
袁州(今江西宜春)人。登进士第。昭宗时曾作诗投镇南节度使钟传。刘松《宜阳集》曾录其诗。事迹据《登科记考》卷二七。《全唐诗》收《九嶷山》诗1首,作世次爵里无考者。民国《万载县志》存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
刘望。 袁州(今江西宜春)人。登进士第。昭宗时曾作诗投镇南节度使钟传。刘松《宜阳集》曾录其诗。事迹据《登科记考》卷二七。《全唐诗》收《九嶷山》诗1首,作世次爵里无考者。民国《万载县志》存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643—712)原藉西域康居,因俗姓康。武则天赐以贤首之称号,后人即尊为贤首大师。先从智俨学《华严》,智俨死后,出家。预义净译场,为则天讲新《华严经》,因撰《金狮子章》,径捷易解,则天遂悟其旨。创华严宗法界缘起理论,被尊为华严宗第三祖。有《华严探玄记》、《般若心经疏》等。 ...
法藏。 (643—712)原藉西域康居,因俗姓康。武则天赐以贤首之称号,后人即尊为贤首大师。先从智俨学《华严》,智俨死后,出家。预义净译场,为则天讲新《华严经》,因撰《金狮子章》,径捷易解,则天遂悟其旨。创华严宗法界缘起理论,被尊为华严宗第三祖。有《华严探玄记》、《般若心经疏》等。
中唐时进士。宪宗元和间客居昭义,与祝元膺为友。自云曾遇怪,遂皈依佛教,不复应举。颇能诗。事迹见《酉阳杂俎》卷一五。《全唐诗》存断句2。 ...
孟不疑。 中唐时进士。宪宗元和间客居昭义,与祝元膺为友。自云曾遇怪,遂皈依佛教,不复应举。颇能诗。事迹见《酉阳杂俎》卷一五。《全唐诗》存断句2。
魏谟,或魏謩,(794--859)字申之,巨鹿(今属河北)人郑公徵五世孙,登进士第。文宗时,为右拾遗,擢谏议大夫。武宗立,贬信州长史。宣宗嗣位,召授给事中,迁御史中丞,兼户部侍郎,俄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大中十年,领剑南西川节度使。上疾求代,拜吏部尚书,寻授检校尚书右仆射。集十卷,今存诗一首:《和重阳锡宴御制诗》:四方无事去,宸豫杪秋来。八水寒光起,千山霁色开。 ...
魏谟。 魏谟,或魏謩,(794--859)字申之,巨鹿(今属河北)人郑公徵五世孙,登进士第。文宗时,为右拾遗,擢谏议大夫。武宗立,贬信州长史。宣宗嗣位,召授给事中,迁御史中丞,兼户部侍郎,俄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大中十年,领剑南西川节度使。上疾求代,拜吏部尚书,寻授检校尚书右仆射。集十卷,今存诗一首:《和重阳锡宴御制诗》:四方无事去,宸豫杪秋来。八水寒光起,千山霁色开。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文镜秘府论》天卷存陈闰诗1首,日本市河世宁收其诗入《全唐诗逸》,且推断其为唐中叶人。 ...
陈闰。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文镜秘府论》天卷存陈闰诗1首,日本市河世宁收其诗入《全唐诗逸》,且推断其为唐中叶人。
诗僧。生平不详。张为《诗人主客图》列其为清奇雅正主之及门者。《全唐诗》存诗4句。 ...
志定。 诗僧。生平不详。张为《诗人主客图》列其为清奇雅正主之及门者。《全唐诗》存诗4句。
李衢(1210-1261),宋参知政事庄简公李光曾孙,陆州知府李孟坚之孙,刑部侍郎李知退次子,绍定五(1232)年进士,官至朝奉大夫。景定中任淮西路转运判官,宝祐中官监察御史兼崇政殿说书。见《宝庆会稽续志》卷六,《宋史》卷四四、九七、四一七。 ...
李衢。 李衢(1210-1261),宋参知政事庄简公李光曾孙,陆州知府李孟坚之孙,刑部侍郎李知退次子,绍定五(1232)年进士,官至朝奉大夫。景定中任淮西路转运判官,宝祐中官监察御史兼崇政殿说书。见《宝庆会稽续志》卷六,《宋史》卷四四、九七、四一七。
袁恕己(?-706年),沧州东光(今河北东光)人,唐朝宰相。袁恕己早年曾任司刑少卿、相王府司马,后与桓彦范、敬晖、张柬之、崔玄暐一同发动神龙政变,拥立唐中宗复辟,被任命为中书令。后遭到韦皇后与武三思的排挤,被夺去实权,进封南阳郡王。706年(神龙二年),武三思以五王诬陷韦后为由,通过唐中宗颁布诏令,将五王流放边疆。袁恕己被流放环州,后被周利贞虐杀。唐睿宗继位后,赐谥贞烈。 ...
袁恕己。 袁恕己(?-706年),沧州东光(今河北东光)人,唐朝宰相。袁恕己早年曾任司刑少卿、相王府司马,后与桓彦范、敬晖、张柬之、崔玄暐一同发动神龙政变,拥立唐中宗复辟,被任命为中书令。后遭到韦皇后与武三思的排挤,被夺去实权,进封南阳郡王。706年(神龙二年),武三思以五王诬陷韦后为由,通过唐中宗颁布诏令,将五王流放边疆。袁恕己被流放环州,后被周利贞虐杀。唐睿宗继位后,赐谥贞烈。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曾任定州司马。《全唐诗》收存《晚秋登恒岳晨望有怀》诗1首,原刻于玄宗开元九年(721)北岳庙之《大唐北岳府君之碑》碑阴,见《金石萃编》卷七三。 ...
李夐。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曾任定州司马。《全唐诗》收存《晚秋登恒岳晨望有怀》诗1首,原刻于玄宗开元九年(721)北岳庙之《大唐北岳府君之碑》碑阴,见《金石萃编》卷七三。
生卒年不详。贞观时人。《全唐诗》录其作于贞观十一年(637)之《与琳法师》诗1首。 ...
毛明素。 生卒年不详。贞观时人。《全唐诗》录其作于贞观十一年(637)之《与琳法师》诗1首。
独孤授,唐大历十四年登第。诗一首。 ...
独孤授。 独孤授,唐大历十四年登第。诗一首。
生平无考。《初唐诗纪》卷五九云“按其音调,当作初唐”,可备一说。《全唐诗》收1首,出《乐府诗集》卷六六。 ...
虞羽客。 生平无考。《初唐诗纪》卷五九云“按其音调,当作初唐”,可备一说。《全唐诗》收1首,出《乐府诗集》卷六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