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在推进全区民兵调整改革工作会上的讲话

    在推进全区民兵调整改革工作会上的讲话[推荐阅读][ 11号文库 ]

    11号文库 时间:2024-10-27 19:15:02 热度:0℃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第一篇:在推进全区民兵调整改革工作会上的讲话在推进全区民兵调整改革工作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区政府和人武部专门召开会议,部署民兵调整改革工作,充分体现了我们军地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强军思想,推动强军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第一篇:在推进全区民兵调整改革工作会上的讲话

    在推进全区民兵调整改革工作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区政府和人武部专门召开会议,部署民兵调整改革工作,充分体现了我们军地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强军思想,推动强军兴军在朝天落地落实的坚定决心和意志。刚才,人武部向政委组织大家学习了民兵工作相关政策规定,传达了上级有关批示精神;人武部余部长立足我区工作实际,就全区民兵调整改革究竟要“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干到什么程度”等问题作出了详细周密的安排部署,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推进全区民兵调整改革工作再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认清形势,增强民兵调整改革政治自觉

    认识的高度决定工作的力度,认识越深刻,工作就越自觉、越有力。组织这次民兵调整改革,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实际举措,是深入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深远,责任重大,我们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

    首先,这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习主席决策部署的政治要求,是我们必须完成的硬性任务。习主席对民兵工作高度重视,在领导、运筹、推动改革强军的伟大实践中,对民兵体系重塑、结构重组、模式重建作出了战略部署。各级务必从贯彻主席号令、强化“四个意识”、坚定“三个维护”的政治高度,认识和推进民兵调整改革,切实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做好这项工作。

    其次,这是打造一流民兵队伍的时代需要,是军地共抓的主责主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力争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民兵是党缔造和领导的群众武装组织,是我国“三结合”武装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放军的助手和后备军。建设一流的民兵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重要组成部分,深化民兵调整改革是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民兵队伍从数量规模型转向质量效能型、由大向强的必由之路。实现强军目标,必须抓好民兵调整改革。

    第三,这是推进民兵建设的关键一步,是适应军队建设应急应战要求的实际行动。这次国防和军队改革,人民军队全面重塑,领导体制、规模结构、政策制度等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从当前情况看,民兵建设水平与应急应战要求不适应、建设模式与市场经济环境不适应等问题依然突出,我们朝天区也不例外,比如:“十三五”期间全区普通民兵近X万、基干民兵XXX人,但大多数都是“纸上编兵”,真正能“拉得出”的分队仅仅只是区应急民兵连,而且每次出动人员还不一致,甚至一些基层武装部自然隐没,不能发挥作用。又比如:《民兵训练大纲》规定民兵共同基础训练时间X天,任务行动训练时间X天,专业训练时间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但大多数基层武装部并没有很好的执行,时间上“掐头、去尾”,对象上“今天张三、明天李四”,应急应战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这与当前民兵调整改革要求极不相符。这次调整改革,就是要着眼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加快推进民兵建设转型发展,做到精准建设、精细管理、精确动员,有效提升民兵队伍建设的质量水平。

    二、统筹谋划、严密组织,确保民兵调整改革落地落实

    推进民兵调整改革决不是轻松容易的事,是一场攻坚战。各级要把困难估计足,把情况掌握准,站在推动国防动员和军队建设发展的高度,科学筹划、狠抓落实、务求实效,确保改革任务落地落实。

    (一)统筹规划抓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武装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必须负起第一责任,把这项工作抓在手上、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特别是在开年工作头绪多的情况下,要善于统筹协调、真抓真管,不能满足于会开了、文件发了、部署了,必须亲抓亲管、亲力亲为,带头理解改革任务、学习政策规定,把握总体目标、基本原则、调整任务、时限要求、程序方法等等,搞好筹划部署,解决矛盾困难,狠抓末端落实。

    (二)细化责任促推进。民兵调整改革政治性、政策性、敏感性都很强,涉及思想政治、队伍编组、军事训练、建设管理、综合保障等多个方面,是一项全局性的任务。各单位要制定严密的方案计划,落实严格的责任制,列出“时间表”,拿出“施工图”,实行节点管控,将每项工作细化到具体人头上,真正形成统抓统管、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

    (三)军地联动搞改革。坚持党管武装、实施双重领导,是民兵工作的基本特性。这一特性决定了民兵工作必须加强军地协调,尤其是政治教育、队伍编组、综合保障等都需要军地配合。我们人武部也要主动加强工作对接,着眼“构建朝天新型民兵体系”这一目标,拿出责权明确、可行的方案,确保民兵调整改革推进坚强有力。

    三、突出重点、精准发力,提高民兵调整改革质量效益。

    习主席强调指出,抓改革要勇于担当,要提高精准理解、精准发力、精准落地的能力。民兵调整改革中,各级必须精准理解任务要求,紧紧抓住调整改革的重点,精准发力、聚力突破。

    (一)把党管武装摆在首位。习主席反复强调,“改革不是改向,变革不能变色”。坚持党对军队的领导,是永远不变的军魂。抓民兵调整改革,必须坚持党管武装根本原则,完善军地双重领导制度,确保党对民兵的绝对领导,确保民兵这支武装力量,绝对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在这个根本的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我们一定要头脑特别清醒、态度特别鲜明、行动特别坚决。

    (二)狠抓民兵组织落实。组织落实是民兵建设的前提条件。各级要适应形势和任务发展变化,基于调整改革布局,找准军地双方任务的结合点,切实把属地编组、企事业编组、人装结合编组的编组模式落到实处。要顺应民兵建设特点规律,注重搞好与现有应急管理体系的有机衔接,将专业和特殊队伍纳入应急管理体系统筹建设。

    (三)切实走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路子。军民融合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习主席着眼国家发展和安全全局作出的英明决策。民兵寓兵于民,既是国防动员潜力运用的重要载体,也是军民融合的组织形式和桥梁纽带。深化民兵调整改革,就是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把民兵深深植根社会经济发展,平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战时支援保障作战,在深化调整改革中加快军民融合,在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提高民兵建设质量。

    四、严格标准、加强督导,保证民兵调整改革有效推进。

    此次民兵调整改革,不仅是精简规模、优化布局,更是体系重建、力量重塑,标准高、要求严、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在推进各项工作中,务必严守政策规定、严格标准要求。

    (一)不折不扣落实刚性要求。上级的相关文件和有关指示中,硬性的规定必须落实,部署的工作任务必须落实。比如,在民兵组织规模、力量结构、训练任务,甚至队伍中党员比例(基干民兵中的党员比例达到XX%以上)、人员在位率(基干民兵应急分队平时在位率保持在XX%以上,其他基干民兵平时在位率保持在XX%以上)、动员集结时限(民兵应急分队4小时内、其他基干民兵分队48小时内完成动员集结)等方面都有硬性指标。各级在抓落实中,必须严格标准,一项不落、一条不降,坚决落实到位,不能打折扣、搞变通。

    (二)有力有序完成阶段任务。刚才,X部长部署的任务中明确了4个时间节点,我想关键是要把控好节奏,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来递进,一个战役一个战役来攻坚,力争在X月底前基本完成改革任务,X月份主要是“回头看”、固强补弱,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按上级明确的时限,在年底前完成调整改革任务。民兵调整改革时间紧、任务重,各级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特别是当前扶贫工作任务重的情况下,要稳扎稳打抓落实,严防顾此失彼发生问题。

    (三)切实加大检查督导力度。各级要严格按照下发的方案计划,分步骤逐项推进调整改革,区政府和人武部将结合任务进程派出联合工作组督导检查,层层压实责任,确保调整改革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今年,军委国防动员部将各省的民兵调整改革情况纳入年终拉榜排名,各级要高度重视,抓紧抓实各项工作,积极主动作为,确保我区走在全市前列。

    同志们,抓好民兵调整改革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习主席决策部署,以具体行动贯彻十九大精神,推动我区后备力量建设转型发展的实际举措。我相信,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一定能按时圆满安全地完成各项调整改革任务,交出我们的合格答卷。

    第二篇:在民兵调整改革任务推进会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在民兵调整改革任务推进会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经X、X同意,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省市深化民兵调整改革任务部署会议精神,在后备力量建设领域立起改革发展、担当作为、大抓落实的鲜明导向,推动各项工作往深处走、往实处落,努力在建强民兵后备力量方面不断取得更大成效。刚才,X部长安排部署了我区深化民兵调整改革任务和下步重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X经济开发区,各镇街和各行政企事业单位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下步我区持续深化民兵调整改革,提升民兵编建质量,再讲三点意见。

    一、抬高政治站位,坚定扛起民兵调整改革的使命担当

    习主席强调,“要从讲政治高度看待抓落实问题”。抓好国防动员工作,就要抬高政治站位,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去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区民兵调整改革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今年,根据军委国防动员部和省市指示要求,我区将持续深化民兵调整改革,X经济开发区,各镇街和各行政企事业单位要自觉站在战略全局、改革大局的政治高度,毫不动摇地实践和深化民兵调整改革。

    一是深刻领悟习总书记战略意图。民兵是我们党缔造和领导的、各级政府直接负责建设的人民武装,是我国“三结合”武装力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总书记对加强和改进民兵工作高度重视,强调民兵工作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新形势下的民兵改革创新要与国防和军队建设同步发展、相互适应。深化民兵调整改革,是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抓好落实。各镇街,开发区和各行政企事业单位一定要牢记职责使命,强化责任担当,准确理解把握今年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坚决有力,落实上到边到底,强化顶层设计,坚持稳扎稳打,确保改革全面协调发展。

    二是坚决履行党管武装责任。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在深化民兵调整改革过程中,贯彻党管武装制度就是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具体体现。各基层党委要自觉站在政治的高度、战略的全局,以强烈的使命担当抓好民兵工作落实,把民兵调整改革和建设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对领导干部政绩考评体系,强化制度约束和激励机制。该开的会要开,该出的文件要出,该有的动作要有。党委领导要率先垂范、主动作为,定期调度工作进展,带头研究分析问题,着重解决困难问题,做到全过程、全领域、全要素掌控民兵调整改革工作。

    三是牢固确立始终走在前列的信心。去年,我区民兵调整改革工作在X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第一轮军地联合检查中,取得总评第一名的好成绩,但是在第二轮军地检查中,因为我们部分镇街武装部因为人员没有编实,导致在上级检查中参加点验的民兵出现冒名顶替或者直接就到不了现场的事情发生,导致全区考核成绩出现断崖式下滑的现象。主要原因就是我们镇街负责该项工作的同志没有把这项工作当作重点工作来抓,更没有向自己单位的主要领导讲清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只是满足向下布置,没有按照上级要求抓好落实。今年是民兵调整改革工作之年,各项指标更加细化量化,我们要以归零的心态,紧紧围绕“走在前列”的工作目标,坚持精品意识,打造亮点特色,强化过程管控,积极主动抓落实,逐支分队搞验收,确保在省市检查验收中取得更加优异成绩。

    二、紧盯重点难点,全面提升民兵调整改革的工作质效

    民兵聚之为兵、散之为民,既是平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遂行急难险重任务的拳头队伍,其建设发展具有特殊要求。X经济开发区,各镇街和各行政企事业单位必须扭住工作重点,打牢发展基础,切实提升民兵建设质效。

    一要把握标准要求。今年,军委国防动员部对民兵建设发展作出了新部署、下达了新指标,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在编兵方向上,对哪些领域优先编、哪些人员应多编、哪些单位不能编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在抓建过程中,一定要准确理解、把握原则,防止因循守旧、盲目蛮干。在建设指标上,对基干民兵党员比例、退伍军人比例、新质力量比例、人装结合比例、民兵专业化程度、县域范围内维稳队伍占应急队伍力量比重等,都严格划定了标准。这些数量指标,是各级必须落实的硬性任务,是考核衡量的重点关键,必须不折不扣落实,决不能讲条件、决不能降标准,更不能掺水分、搞造假。X经济开发区,各镇街和各行政企事业单位要对照《X省民兵组织整顿工作方案》《X市民兵组织整顿工作方案》和《X区民兵组织整顿方案》组织人员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切实立起标准规范、明确具体要求、严密组织实施,使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全面达标、全面过硬。

    二要突出重点难点。民兵建设提质增效,要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突破口,抓住问题矛盾所在,勇于攻坚克难。要着力拓展编兵领城。深化民兵调整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力点就是向行业系统、大中型企业拓展编兵,大力发展地方有潜力、部队有需求、打仗离不开的新质民兵。刚才听X部长说今年我们共在X多家企业编建了基干民兵,占全区基干民兵编建总数的X%以上,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发改、工信和X经济开发区等部门配合区人武部和镇街要加大对编组企业督导力度,拿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充分调动大中型企业编兵的动力,抓好兵源素质建设,完成民兵编组相应完成的工作,不断提高民兵的科技含量和专业化水平。要着力巩固发展基层。为深入贯彻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基层规范化建设年底全部达标的“X会议”精神,X省军区要求X月底前全省基层武装部和民兵连规范化建设全部完成达标 “挂星”建设。近年来,虽然我们加大了基层武装部建设力度,但从现状看,对标“十四五”规划明确的内容标准,我区还存在基层武装建设质量不高、基础设施不能满足现实需要等问题。今年是各级抓基层打基础之年,各镇街党委、政府要加大人力、财力投入力度,升级改造基层武装部和民兵连“部、室、家”建设,全面改善战备、训练、工作和学习条件。按照军分区在嘉祥县组织民兵基层规范化建设观摩会精神,大力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突出抓好“三室一库”建设和武装资料建设,力争各类基础设施能够满足民兵建设需要。基层规范化建设达标活动,要分计划、分步骤、分批次全面展开,确保年内全部达标。要着力配强业务人员。各镇街要减少专武干部兼职工作,解决好专武不专的问题;各企事业单位要指定专人负责,尤其是我们X经济开发区你们刚刚完成了体制改制,负责这项工作的同志第一次接触这项工作,回去后要把这次会议的主要精神向主要领导汇报好,因为我区企业编兵数占基干民兵总数的X%以上,而且这些企业几乎都在我们X经济开发区内,人武部要对X经济开发区多指导,在没有成立武装部之前,X经济开发区要明确具体人负责,确保民兵调整改革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三要健全制度抓保障。今年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收官之年,也是这一轮民兵调整改革检查验收之年,上级即将出台一批基层急需的政策法规。我区也将积极配合,结合实际出台优惠政策制度,特别是在提高企业编兵积极性、民兵参加军事训练和执行任务期间补助发放、伙食补贴、公杂费和民兵权益保障等方面,力争从政策层面给予支持。将民兵应急力量与我区各级党委政府应急力量体系融合衔接,将民兵应急装备器材购置与区政府应急管理保障体系融合衔接。应急装备器材购置这项工作我区一直走在全市县市区前列,今年,军委国防动员部下发了新的民兵分队编制表,区分上级配发、本级购置、预征预储等类别,对所有需要配备的装备器材进行了明确。编制就是命令。各级要对照新下发的编制标准,逐一进行核查,弄清楚现有多少、还差多少,堪用多少、报废多少,想方设法配齐装备器材。特别是对于需要购置的装备器材,各镇街核准后,财政部门要优先保障。要确保5月底前区应急连、乡镇街道应急排装备器材全部配备到位,其他分队装备器材能够购置的抓紧时间购置,不能购置的要预征预储到位。要及时与装备预征单位签订协议,确保战时、训练时能够保障到位。这项工作是每年各级必检必查的重点项目,一件一件查落实、查来源,来不得半点虚假,务必要全部落实到位,确保每一项器材都有着落。

    四要深化创新实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走在前列的有力保障。目前,我区抓好深化民兵调整改革工作的压力非常大,与各县市区同台竞争十分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我们深刻把握新时代民兵建设的特点规律,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努力建设顺应时代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新型民兵。X经济开发区,各镇街和各行政企事业单位要大力支持配合,创造有利条件,提供坚强保障,高标准完成新兴领域民兵建设任务,努力打造新时代X民兵样板。

    三、强化责任落实,凝聚军地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习总书记指出,“深化改革对各级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都是考验”。面对新时代、新形式下民兵调整改革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都是“应考者”,没有“局外人”,必须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合力推进。

    一要明晰责任。不管民兵如何改革,党管武装的根本原则不会变。民兵队伍建设的责任主体是各级地方党委政府,抓好民兵队伍建设是对各级党委政府政治站位、国防观念、能力素质的重要检验。各基层党委要切实加强对民兵调整改革的组织领导,坚持和落实好党管武装制度,牢牢把正工作方向;政府部门要认真履行好主体责任,把民兵调整改革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防建设大局,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抓工作落实,高质量完成民兵调整改革任务。

    二要聚合力量。军地有关部门要调整成立民兵调整改革的联合组织领导机构,落实合署办公、情况互通、定期会商、资源共享等工作机制,共同制定计划,合力推进改革落实。特别是在行业潜力核查、编组单位落实、高新企业编兵、装备器材配备、专武干部队伍建设等重点难点问题上,要加大政策、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力度。当前民兵调整改革工作需我们军地双方共同聚力,特别是在下步急需高标准完成的体格检查、政治考核、档案整理、入队训练、基干民兵点验等方面,涉及到那个单位,那个单位要全力配合,尤其是马上要展开的体格检查和政治考核涉及的区卫健局和市中、X公安分局我们要积极主动作为,督导街道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和各镇街辖区派出所按照区人武部的要求,克服困难安排专人第一时间高标准完成。

    三要严格奖惩。民兵调整改革和征兵工作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不得半点含糊。各单位要把任务分解到具体环节,把责任落实到具体人身上。6月份和10月份,省军区和军分区将组织军地联合检查组,分两轮对各单位民兵调整改革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验收,省市实行量化排名、绩效考评,排名后两位的单位,要剖析原因、汇报整改措施。我区也将建立督导考核机制,按照时间节点督导检查,区政府、区人武部对民兵调整改革落实情况建立追责问责机制,对工作开展不及时、落实不到位、措施不具体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进行批评指正;对在工作中领导不力、推诿扯皮、影响进度的,军地纪检、督查部门要强力介入,对有关领导进行约谈、诫勉;对在上级检查中失职渎职,影响我区在全市和全省排名,特别是代表X省接受全国检查出现重大问题的,要依据有关规定坚决进行处理,切实形成奖优罚劣、问效问责的鲜明导向,确保深化民兵调整改革任务圆满完成,确保在军委国防动员部、X省、X市组织的检查考评中取得优异成绩。

    第三篇:在全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范文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进会,这是市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会议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全省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回顾全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进展情况,交流工作情况和经验,对深化改革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把改革不断引向深入。刚才,传达学习了全国、全省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通报了我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进展情况,X家单位作了很好的发言,从重视就业、培训、维权、创新、技能竞赛、完善制度等方面交流了经验和做法。

    我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启动以来,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意见》总体要求和任务分工,精准把握改革的重点和着力点,健全工作机制,采取务实举措,紧密协同配合,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个别单位重视程度不够、落实改革任务进展不平衡、配套政策措施还不完善、合力推进改革的长效机制还不健全等,有些工作还需要花更大的功夫、下更大的力气。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要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开动脑筋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扑下身子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细。下面,我讲三点的意见。

    一、充分认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意义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提高产业工人素质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高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维护产业工人合法权益、保障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发挥产业工人作用等,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市委书记王建军多次强调,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为我们做好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首先,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迫切需要。在我国,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是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力军。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进展,离不开产业工人的辛勤劳动和奋力拼搏;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也离不开产业工人的锐意进取和忠诚奉献。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其次,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产业工人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我市经济欠发达,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任务十分繁重,要实现从“数量追赶”向“质量追赶”、“规模扩张”向“结构优化”、“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更需要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

    第三,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迫切需要。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有产业工人2亿左右,但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总体不高,技术工人总量不足,初级工、中级工占比达到73%,高级技工数量占比不到4%。据调查显示,我市职工总数近X万人,其中技术工人仅占X%,有专业技术等级的职工仅占X%。改变产业工人整体素质较低的现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五四战略”的顺利实施,“一优两高”的全面推进,“五个示范市”的建设步伐。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凝聚思想共识,坚定信心决心,不断增强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二、聚焦重点难点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13个方面明确了各项制度必须坚持和巩固的根本点、完善和发展的方向,并作出了工作部署。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健全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体系、统筹城乡民生保障制度等改革的重要内容。新时期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必须全面准确把握十九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实质,深入贯彻全国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提高认识抓落实、聚焦重点抓落实、健全机制抓落实、改进作风抓落实”的要求,紧紧围绕《实施意见》明确的X个方面X条措施,聚焦重点难点、建立工作台账,逐一攻坚克难、实行销号管理,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以政治保证为根本,着力强化思想引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引导产业工人听党话、跟党走,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引领贯穿于改革的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精神为契机,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引导广大产业工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和党员发展工作,充分发挥车间班组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工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和载体,充分运用“互联网+”“两微一端”等新渠道新平台新载体,推动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工作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融入日常、做到经常。

    (二)以素质提升为关键,构建技能培训体系。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我市产业工人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职业院校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社会需求契合度不高,这个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需要各部门群策群力、统筹推进。一要推动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适应我市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需求,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培养与企业需求相匹配的技术工人。二要改革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依托企业建设一批产业工人技能实训基地,引导企业加大在岗培训力度,发挥劳动模范、X高原工匠、工人技术明星等高技能人才传帮带作用,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作向更大范围拓展。三要完善赛后技术等级晋升制度,落实“培训、帮带、竞赛、晋级、激励”五位一体职业技能提升机制,以劳动和技能竞赛引导职工增强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四要顺应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势,准确把握农民工的需求,加强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做好供需对接服务,将农民工培养成稳定就业的产业工人,推动农民工融入城市。

    (三)以制度落实为支撑,营造良好成长空间。扩大和稳定产业工人队伍,关键要使产业工人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协同作用,贯彻落实《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突出工资激励和技能提升,落实向一线产业工人倾斜的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推行体现技能与薪酬挂钩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技术工人创新成果按要素参与分配制度,使产业工人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要树立技术工人社会地位高、福利待遇好、发展空间大的鲜明价值导向,鼓励引导企业实行首席工人、首席技师、金牌工人制度,增强技术工人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引导更多的产业工人精研技艺、苦练本领。要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宣传劳动模范集体、劳动模范、高原工匠的先进事迹,用身边的典型引领产业工人,进一步传承好、弘扬好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新X精神。

    (四)以权益维护为保障,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维护产业工人合法权益,彰显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是发挥产业工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要落实和完善技术资格评定、企业民主管理、工资集体协商等方面的法律制度,依法保障产业工人接受教育培训、参与管理、收入分配、职业健康等方面的权利,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供更好的法治保障。注重政策集成,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制度与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社会政策联动,形成整体合力。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健全完善社会多元投入机制,为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供更加充足的资金和经费保障。关注重点领域和新型领域,维护农民工和快递员、货车司机、拉面工等新业态就业群体权益,吸引更多劳动者及后备军加入到产业工人队伍中来。

    三、加强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组织领导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考验的是政治品格、党性觉悟、能力作风。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强化责任担当,发扬滚石上山的实干精神、锲而不舍的“钉钉子”精神,越是艰难越向前,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纵深发展。

    一要坚持统筹推进。各单位要把握大局、审时度势,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特别是要统筹兼顾、科学施策,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资源和手段,加强对本系统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的统筹安排、顶层设计,切实做好政策衔接、政策配套和政策创新工作,积极推进基础性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果。还没有行动起来的部门和地区,要尽快出台配套政策,积极抓好落实。市协调小组要加大督导力度。

    二要压实工作责任。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强化问题意识,紧盯目标任务,建立工作责任制,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以具体举措细化落实《实施意见》分工任务,确保改革取得预期成效。要压实责任、勇于担当,加大对本系统贯彻落实《实施意见》的指导督导,拿出自我革命的勇气,挑重担子、啃硬骨头,形成改革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良好局面。

    三要营造良好氛围。要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及时总结和推广各地、各单位贯彻落实《实施意见》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营造各方面关心支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良好氛围。

    四要实现信息共享。协调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协调沟通、信息汇集、经验总结等工作,及时了解掌握各单位工作进展情况,通过编发简报、形成报告等形式,及时向市委、市委改革办报送改革进展情况。各单位最新的工作进展、探索的有益经验、存在的突出问题,也要及时报送协调小组办公室,形成良性互动。

    同志们,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紧迫而任重。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接续奋斗、持续发力,一以贯之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建设XX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四篇:在全市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指示,按照党中央和省委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部署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确保我市事业单位改革全面落实、圆满完成。

    刚才,XXX部长对我市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作了说明,这也是对改革方案的解读。我市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方案全面贯彻了党中央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的工作要求,经过了深入调查摸底、充分谋划论证,通过了省委编委的审核,符合我市实际,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抓好组织实施。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重大意义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党政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从三个方面认识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重大意义。

    第一,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是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政治之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事业单位改革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接续,要加快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提高治理效能,促进事业单位充分平衡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4月5日,省委书记XXX同志在省委第二十九次专题会议上,对深化全省事业单位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统部署,要求真改实改彻底改,进行“重塑性”改革,实现涉改事业单位从“改头换面”到“脱胎换骨”的根本转变。我们要坚定改革信心、保持改革定力,将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试金石”,切实提高深化改革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第二,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是加快推动XX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务实之举。“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的殷切厚望。当前,XX正处于爬坡崛起、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实现转型发展,必须把“转型为纲”这个导向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加鲜明地树立起来,着力构建与高质量转型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则是题中应有之义。目前,我市的事业单位集中了全市相当数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分布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个领域。通过深化改革、转变体制机制,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释放其创新创造活力,对于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要把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作为体制机制转型的重要内容,优化资源配置,激活人才技术资源,为我市高质量转型发展蓄势添能。

    第三,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是推动公益事业均衡充分发展的迫

    切之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人民群众对公益事业的要求更高、更多样。近年来,我们组织实施了事业单位去行政化、去营利性改革,在强化公益属性等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取得了重要进展,积累了有益经验。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很多职能相近或交叉的事业单位重复分散设置在不同主管部门,导致人财物力重复投入;事业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等问题突出,偏离了公益性宗旨;一些事业单位规模过小,专业技术人员少,服务功能弱化;一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的编制资源短缺,成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短板。这些问题既有普遍性,也有历史性,导致了我市事业单位的公益服务能力和水平不平衡不充分。这次改革,就是要针对新时代背景下公益事业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发挥好机构编制的基础性作用,推进事业单位资源均衡配置,促进公益事业高质量发展。我们要敢于向事业单位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开刀”,真正改出动力,改出活力,改出事业单位人员的获得感,改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二、突出工作重点,全面落实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任务

    根据党中央和省委的改革部署,这次改革要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坚持稳步扎实推进为基本原则,在精简机构编制的同时,围绕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推进事业单位调整优化;围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及性,推进事业单位资源均衡配置;围绕公益事业集约化可

    持续发展,推进事业单位科学规范设置。要重点从整体重塑事业单位、统筹推进相关专项改革、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完善支持保障政策、坚持和加强党对事业单位的全面领导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突出“三个环节”(科学优化设置事业单位、规范制定“三定”规定、稳妥做好人员分流转岗和岗位的设置工作),具体落实24个规定动作。省委要求,市直事业单位改革在今年年底全面完成,各县(市、区)在2024年6月底前完成。这个时间节点只能提前,不能延后。目前,市级改革方案和各部门(单位)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意见或机构编制调整文件已经制定完备,要在会后由指导组进驻发放。各级各部门要“照单作业”“按图索骥”“下棋落子”,确保各项任务蹄疾步稳、圆满完成。工作中,要重点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加强党对事业单位的全面领导。

    加强党对事业单位的全面领导,是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原则,必须贯穿始终。一是要把握政治建设这个灵魂。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建立和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教育广大干部职工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涉改单位职工真心拥护改革、积极支持改革、热心投入改革。二是要注重制度安排这个根本。健全党对事业单位领导的体制机制,完善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安排。要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紧盯薄弱环节,完善工作

    机制,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把所有事业单位打造成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坚强阵地;要加强分类指导,对于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和实行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注重精准施策,加强制度建设,保证党的领导制度安排到位、作用发挥到位、实际效果到位;在改革中要同步设置或调整党的组织,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确保党的工作不间断、党组织作用不削弱、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落空。三是要抓住领导班子这个关键。认真落实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政策规定,把事业单位改革放在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党管机构编制的全流程中统筹谋划推进,规范领导职数和岗位管理。要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和改革发展要求,选好配强事业单位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

    (二)以精简优化为目标,着力推进事业单位机构功能重塑再造。

    优化协同高效既是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的基本原则,也是改革的重要目标。我市的改革方案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一是着眼党对重大工作领导体制的变化,对党委职能部门及其统一归口领导管理部门所属相关事业单位进行了系统优化;二是着眼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按系统、领域对相关事业单位进行了整体重塑;三是着眼实施国家战略,应对风险挑战,对相关事业单位进行了功能再造。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方案要求,推动事业单位优化协同高效。一是要抓好顶层设计。从市级到县级,从部门到单位都要把改革方案设计好、制定好,把专业性、技术性、研

    究性作为事业单位设立、保留、重组、重构的必要前提。要切实厘清政事关系、事企关系、管办关系,不能将由机关承担的行政事务性工作交给事业单位承办,不能以机关的名义把该由市场做的揽在手中不放。二是要整合优化机构。对职能严重弱化甚至消亡、职能任务不饱满、长期不开展工作的事业单位,要采取直接撤销或者与其他事业单位整合等方式进行改革。要按照“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的要求,对职能单一、规模过小、职能任务相近或交叉的事业单位,进行合并重组。三是要严格精简编制。总的要求是,机构的总量和编制总数要大幅度减下来,这个坚决不能突破。要统筹盘活用好编制资源,重点用于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着力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础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等问题,切实把该减的坚决减下来,该充实的全面加强,把编制用在该用之处,用在“刀刃上”。四是要妥善分流人员。省委明确提出,这次改革不搞“断崖式”精简分流。因改革中机构调整出现超职数配备领导人员、超岗位聘用人员的,保留现有待遇逐步消化;超编单位可实行“退3进1”,逐步将人员调整至编制以内;由不同类型事业单位整合组建的单位,暂维持原有经费渠道和保障政策,条件具备的同步调整到位。撤销整合单位聘用的编外人员、临时人员,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由各部门(单位)妥善处理。

    (三)以建章立制为根本,着力完善事业单位治理体系。

    中办、国办《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逐步建立政事权限清单,探索实行机构职能编制规定,完善

    章程管理。这是在总结以往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新举措。我们要把这些举措落实到改革的全过程、各方面。一是要建立政事权限清单,理顺政事管办关系。这是规范主管部门与事业单位关系的载体,针对的是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要注意做到定位准、边界清、责任明。定位准,就是要把重心放在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上。政府职能部门要从单纯注重本行业本系统公共事业发展向创造更多的公平机会和公平环境转变,从“办事业”向“管行业”转变,减少微观管理和直接干预,赋予事业单位更大自主权。边界清,就是要全面梳理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各自的管理事项,该规范的规范、该清理的清理、该下放的下放,真正划清两者在干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险、财务资产、业务运行等方面的权限。责任明,就是要按照权责一致原则准确界定相应责任,健全制度规范,既防止有权无责,又避免有责无权。二是要明确“三定”规定,明晰功能定位。探索实行“机构、职能、编制”规定,是落实机构编制法定化的重要举措,是明晰定位、规范运行、强化机构编制刚性约束的基本方式。去年党政机构改革过程中,我市实现了党政机关“三定”规定的全覆盖。这次改革将重新制定副县级以上事业单位的“三定”规定,作为落实机构编制法定化的重要举措。实施过程中,要规范履职行为,事业单位不得承担行政职能、以机关名义向社会实施管理,不得以机关影响力参与或干预市场竞争;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要突出主责主业、破除逐利机制。要规范机构编制,根据事业单位服务性和专业性特点,科学设置内设机构,合理配置

    人员编制,精干设置综合管理机构。要规范制度执行,切实维护“三定”规定的权威性。三是完善章程管理,健全治理机制。对于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实行章程管理,是推进事业单位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式。要坚持把体现党的领导作为制定章程的大前提,实现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科学民主管理与依法依规运行有机统一。制定章程要专门对事业单位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作出规定,对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方式和程序加以明确。要考虑不同行业的专业技术特点,尊重教学科研等内在规律,健全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章程制定、备案、执行的制度,构建形成运行顺畅、协同高效、充满活力的事业单位现代治理机制。

    (四)以服务大局为导向,着力调整优化事业单位设置。

    这次事业单位改革,我们坚持以服务政治大局、发展大局、民生大局为目标导向,在党中央和省委的政策框架内,在机构限额内,因地制宜设置和调整了一批体现XX特色的事业单位。一是着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重塑再造事业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积极推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指示和对XX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批示,我们将市文化和旅游局的5个副处级事业单位调整为1个正处和4个副处,在机构编制规格上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予以加强;在XXX文物保护所增挂关公文化研究院牌子,并从编制周转池中保证10个全额事业编制用于专项招聘历史、文化、考古等专业化人才;保留XX博物馆、XXX保护研究院、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副处建制;组建市文物保护中心,机构规格设置为正处级,并在编制分配上予以倾斜保障;

    整合市蒲剧艺术研究所、市蒲剧音乐舞蹈研究所,组建XXX蒲剧艺术院,机构规格设置为副处级。二是着眼服务“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主抓手重塑再造事业单位。保留市招商投资促进中心和市政务大厅服务中心,将市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并入市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将市外出务工人员服务中心并入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整合市重点项目服务中心与市政府公共资金投资建设项目服务中心组建新的市重点项目服务中心。三是着眼服务保障民生重塑再造事业单位。针对果业高质量发展,保留市果业发展中心,同时做好理顺归口和强化中药材事业发展工作;针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保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在编制上予以倾斜;针对强化公众生命安全工作,加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将市矿山救护队(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大队)更名为市应急救援大队,并调升为副处级规格,同时保留市防震减灾中心。四是着眼服务重点领域重要环节重塑再造事业单位。予以保留加强党的建设、“三大攻坚战”、保障和改善民生,涉及党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脱贫攻坚领域的社保、扶贫、社会救助等机构,并在编制资源分配上给予适度倾斜。各县(市、区)也要坚持以服务保障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导向,结合本地实际,在政策范围和机构限额内,立足重塑再造改革要求,因地制宜调整、设置和优化事业单位,确保实现改革效益的最大化。

    (五)以专项改革为抓手,着力调整优化事业单位体制机制。

    这次改革,我们坚持将专项改革和基础性改革同步实施、一体推进,全面理顺行政执法、教育医疗、生产经营和委托代管等事业

    单位的管理体制。一是要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着眼提高综合行政执法质量,加大跨领域、跨部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力度,有效减少冗余执法力量,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问题,实现执法效益最大化。我们严格控制行政执法机构种类和数量,除市场监管等5个领域和城市管理领域外,市县暂保留应急管理、自然资源、卫生、劳动监察等领域执法机构,列为公益一类。同时,整合其他事业机构承担的执法职责,交由相关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或划归机关。二是要推进学校医院改革。着眼推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将XX市信息工程学校并入XX市财经学校;积极推进市文化和旅游局所属“三个研究所”和市文化艺术学校改革工作,按照“校团合一”,推进教学、研究、创作、演出实现更高质量协调融合发展;协同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市级层面保留适当示范学校,其余学校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逐步稳妥下放盐湖区管理。着眼持续推进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将XX市急救中心(XX市体检中心)更名为XX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挂靠XX市中心医院,将市头针研究所更名为市脑病医院,将XX市口腔卫生学校附属口腔医院、XX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由市教育局管理划转市卫健委管理,理顺医院管理体制。三是稳妥推进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理顺政府和市场、事业单位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把应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生产经营活动要坚决交给市场,推动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我们按照转企一批、撤销一批、整合一批、转型一批的要求,将XX宾馆、市北赵引黄工程建设服务中心、夹马口引黄工程建设服务中心等7个经济效益

    较好的单位转企改制;将市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汽车修理所等3个转企单位“封存”,实行人员只出不进、编制退一减一,稳妥退出事业单位序列。四是要理顺代管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根据省委要求,市直事业单位一般不再委托县(市、区)管理,可由属地管理的单位原则上予以下放。我们将市XX水库服务中心、市XX风景名胜区服务中心、市驻XX工矿区办事处、XX工程移民事务中心等10个代管单位下放所在县(市),纳入所在县(市)事业单位改革范围统筹设置。这些单位下放后,县(市)党委要加强领导,加大支持力度,确保有效发挥作用。

    三、压实工作责任,确保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有力有序推进

    事业单位改革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综合性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事关群众利益,事关全市发展大局。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增强纪律观念,严格落实责任,推动我市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这次事业单位改革在市委统一领导部署下,有组织、有步骤、有纪律地推进,决不能自行其是、擅自行动。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党组(党委)是改革的责任主体,要以对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对事业单位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全力抓好改革组织实施工作。各级党委(党组)书记要挂帅出征、靠前指挥,当好“施工队长”。机构编制部门要加强与各部门的对接,积极回应改革中的问题和诉求,重大问题提请市委编委会议研究审定。组织、财政、人社等部门要超前预判领导配备、人员安置、工资待遇中的矛盾和问题,及早谋划

    制定配套的人事、财政、保险等政策,加强工作指导和任务落实,最大限度防范和化解改革风险。各级各部门要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一体推动、有序衔接、环环相扣,共同把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这篇文章做好做实。

    二要稳妥有序实施。这次事业单位改革涉及部门多、整合力度大,是对现行体制机制和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这段时间,从市级改革方案的制定,到各部门各单位具体实施意见的出台,全市上下经历了一个增强改革认识、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激发改革动力的过程,进展都比较顺利,彰显了浓厚的改革氛围。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方案和实施意见的要求,认真研究政策措施,把问题考虑得更复杂一些、办法考虑得更细致一些、预案准备得更周全一些、工作做得更周到一些,做到蹄疾步稳、有序推进。要将改革实施情况纳入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督查任务和巡察范围,对履行责任不力造成改革严重滞后的,要严肃追责问责。

    三要做好思想工作。事业单位改革必然涉及到职能、人员和编制的调整变动,直接关系到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做好思想工作至关重要。涉改单位要及时掌握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耐心细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涉改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讲政治、顾大局、守规矩,正确对待个人进退流转,正确对待利益格局调整,正确对待岗位职务调整变化,自觉服从组织安排,始终做到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改革大局放在第一位,确保改革过程中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宣传部门要全方位多形式宣传党中央改革方针和省市改革举措,宣传我市改革的重大进展和阶段性成果,宣传机构改革后新组建部门和各涉改部门焕发的新气象,集聚推进改革的正能量。要高度关注舆情,正确引导预期,防止和杜绝炒作。

    四要严肃改革纪律。严守各项纪律是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机构编制纪律、干部人事纪律、财经纪律、保密纪律,做到令行禁止。决不允许迟滞拖延,决不允许搞变通,决不允许借改革之机突击提拔干部、突击进人、突击花钱。上级部门不得通过项目资金分配、督查考核、评比表彰等方式,干预下级事业单位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编制配备。要全面加强执纪监督,对改革中发生的违纪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同志们,全面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意义重大。我们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增强改革定力,落实改革举措,圆满完成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工作,为奋力蹚出转型发展新路,乘势而上书写XX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强保障!

    第五篇:在全市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最近,全国、全省农村综合改革会议相继召开,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农村综合改革高度重视,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农村综合改革在整个农村改革历程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以农村上层建筑变革为核心,目的是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农村综合改革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各级各部门务必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村综合改革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切实把中央关于农村综合改革的精神融入到当前和今后的工作决策、部署中去,把这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大事抓紧抓好。

    在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进程中,我市起步早、抓得紧、布置实,抢得了改革先机,总体进程快于全省。从2024年7月1日的开化试点,到2024年11月9日的全面推开,再到今年4月4日召开全市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进一步推动,各县(市、区)工作扎实,改革各个阶段环环紧扣,到目前为止,全市农村综合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初步完成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初步形成了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控制乡村债务、建立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机制的工作框架。目前,全市乡镇(街道)已由139个精简为106个,乡镇(街道)所属事业单位由630家精简为181家,事业编制从3139名精简为2314名。同时,在其它四项改革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农村综合改革取得的成效是十分初步的,改革中涉及的体制性、机制性的深层次问题尚未充分暴露,离中央提出的“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如:乡镇机构改革虽然基本到位,但工作方式尚未有效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仍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虽然基本建立,教育布局得到优化调整,但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仍比较突出;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目标和事权与财权相对应的要求,各地在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但要建立农村公共财政框架还有许多的工作要做;在乡村两级债务管理方面,目前只能说是基本摸清了家底,出台了控制发生新债的管理制度,要消化长期积累形成的乡村债务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在建立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机制方面,各地对经济薄弱村的财政专项补助制度基本建立,村级办公场所建设进展顺利,但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一事一议”制度等方面还有待于深入探索。

    下一步,我们要着力在职能转变、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下功夫,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一)消除片面认识,更加重视改革。当前,有两个认识问题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一是对农村综合改革的长期性认识不足,认为我市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没有必要再花更多的精力去抓了;二是对进一步推进改革存在畏难情绪,对体制性、机制性的深层次问题不敢触及,担心会激化矛盾。特别是有的同志对转变乡镇职能感到无从抓起、对化解乡村债务存在“新官不理旧账”心理、对涉及利益格局调整存在矛盾心理。这些认识对于推进改革是十分不利的,必须按照中央的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应该看到,我市农村综合改革虽然走在全省前列,但“万里长征”只是迈出了第一步,改革正逐步由“浅水区”进入“深水区”,随着改革的深入,难度将会越来越大。但难度越大,越要深入推进,否则改革就会功亏一篑。特别是对于我们欠发达地区来说,只有通过更加强有力地改革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才会有更强大的动力。各级各部门对于改革的难度要有充分的认识和估计,坚定改革的信心和决心,持之以恒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二)把握工作重点,务求改革实效。从我市实际看,下一阶段的改革要突出把握两个重点。一是要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这是乡镇机构改革的重中之重。总的要求是,通过改革,增强乡镇政府改善发展环境、加强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使乡镇能切实承担起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搞好公共服务、巩固基层政权、维护农村稳定,以及推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各地要在乡镇机构、人员调整基本到位的基础上,通过认真疏理,真正明确乡镇政府应该承担的职能,并加强对乡镇干部的培训教育,提升干部素质,提高工作能力,确保职能转变落到实处。关于乡镇必须的审批权、执法权授权问题,各地可大胆探索,摸索出一些既符合法律基本精神,又符合改革发展要求的办法。二是要致力于体制机制创新。当前我们面临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历史任务,根本上要靠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来保障。突出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探索:第一,要逐步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包括户籍、财政、教育、卫生、就业等多方面内容的配套改革。去年市委五届二次全会已作了专题部署,市委、市政府也出台了7个配套文件,各地要按照文件要求,进一步深化探索,不断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第二,要着力建立便民高效的办事机制,主要是乡镇机构改革后如何规范运行的问题。目前,各乡镇设了“四办三中心”或“三办两中心”,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状况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块”与“线”的关系还要做很多的工作,要着力在乡镇干部面向农村、服务农民上下功夫,继续发扬民情沟通日等一些好的做法,使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真正做到便民、高效。第三,要完善乡村矛盾纠纷调处机制。这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各地要整合力量,充分发挥乡镇综治中心和村级调解机构的作用,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第四,要健全村级组织运行保障机制。重点是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同时,各地要高度重视村级组织运行的公开、公平、公正,进一步完善以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制度,力争三年内全市农村基本达到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标准。各地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要积极探索,创造经验。各地好的做法和经验,市委、市政府将通过现场会的形式进行总结和推广。

    (三)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这项工作是党政一把手工程,根据年初全省工作会议和省领导的要求,要继续实行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制和部门分工负责制,形成一级抓一级的农村综合改革责任体系。市委组织部、市财政、人事劳动、农业、教育等领导小组成员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分工负责,落实任务,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各县(市、区)要根据改革进程,充实完善农村综合改革的领导机构及办事机构,加强农村综合改革队伍建设。



    在推进全区民兵调整改革工作会上的讲话[推荐阅读].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TAGS1 TAGS2 TAGS3 TAGS4 TAGS5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