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ADADADADAD
新课程改革总结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第一篇:新课程改革总结龙形市中心学校新课改工作阶段性小结(2024年9月——11月)2024年下期开学以来,我校在上学期两个班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学校新课改工作推进力度,扩大了试点面,确定五、六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龙形市中心学校新课改工作阶段性小结
(2024年9月——11月)
2024年下期开学以来,我校在上学期两个班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学校新课改工作推进力度,扩大了试点面,确定五、六、七、八年级共五个班级全部推行新课改,同时鼓励其他班级积极参入。半个多学期来,学校有一批青年教师积极尝试新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我校新课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新的成绩。现小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1、认真总结,强化研讨,提高认识。
9月中旬,学校召开了新课改工作总结会,对上学期新课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课改试点班级班主任米满英老师和许艳艳老师分别介绍了本班新课改开展的情况,全面总结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惑。针对她们提出的问题,学校组织教师进行专门研讨,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深化了对新课改的认识。全体教师形成了共识,坚定了推行新课改信念和决心。
2、进一步健全机制,完善方案,为新课改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9月下旬,经过教师充分讨论,我校制定了本期新课改工作方案,进一步完善了教学研究和教师学习等相关制度。加大了新课改工作推进力度,把试点班级由两个增加为五个。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新课改工作领导小组,落实新课改工作责任制,由分管副校长负责管理和组织实施。学校制定了新课改经费保障制度,在经费方面对新课改工作给予重点倾斜,重点保证导学案的编写、打印和班级文化建设所需经费。为了激励广大教师积极参入新课改,学校完善了新课改工作奖罚方案,把教师执行新课改工作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与评优评先、晋级、聘任直接挂钩。
3、继续抓好培训,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操作能力。
狠抓校本培训,以集中学习、专题讲座、专题研讨等为主要形式,使新课改培训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提高教师课改能力。结合教育局文件精神,组织开展了魏书生《如何当好班主任》一书阅读活动,进一步更新了班级管理、课堂教学理念。老师们在观念上有了很大转变,对新课改由怀疑观望到基本认可,跃跃欲试,尝试用新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的老师越来越多。对课堂教学模式,学校不作硬性要求,教师们根据学生实际灵活运用,不求形似,只看效果。
4、突出重点,找准新课改突破口。
本期,我们仍然把工作重点放在四个方面:小组建设,导学案编写,学生评价体系建设,养成教育。开学初,对学生进行了为期3天的入学养成教育,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学校把养成教育作为新课改的基础工程长期坚持,抓实、抓好。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建立健全班纪班规和学生评价体系,为新课改创设良好氛围。
二、主要问题
1、导学案编写工作跟不上。导学案一般要求在上课的前一天发给学生,但导学案的编写、打印工作量很大,我校六年级以上都只有一个班、一名任课教师,每位教师都必须承担超负荷的工作量,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很大,严重影响新课改工作正常开展。
2、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自学能力亟待提高。自主学习是高效课堂模式的一个关键环节,我校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学生自主学习环节跟不上,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龙形市中心学校 2024年11月
城关中学2024年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按国家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我校高中新课程改革从2024-20010学年的上学期开始实施,现在高二年级4个教学班、高一年级4个教学班都进入新课程实验。兹对我校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实施以来组织、实施的基本情况做一汇报、总结
一、主要工作
(一)以课改为重点,切实提高教研工作实效。
1、加强学习和培训工作。进一步明确课程改革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2024年暑假我们结合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最新发布的《河北省中小学教师教学业务学习培训指南》,组织全体教师分层次培训,在省、市、县级课程培训的基础上,做好校级课程培训工作,尤其是要抓好教材分析和集体备课,努力使课程改革落实到实处,使每位任课教师树立全新的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
2、健全教研网络,发挥集体的智慧。我们将教研工作抓实抓细,努力使教研工作辐射到每个年级、学段、学科,渗透到每一位教师及教学的基本环节。做到学校统一管理,教师分别研究,教研组年级组协调配合,进一步加强教研网络的建设,重点健全年级备课组,保证集体备课的质量,提高备课的实效,我们在期初制订好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员。
(二)以教学常规管理为抓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1、我们重新修订完善了教师课堂教学工作考核细则,着重体现了新
课程精神,突出了教师在备课、上课方面的个性体现和创新实力,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继续明确规范了一些制度,特别是对学校课程计划的执行要求自觉严格,决不擅自调课;课堂教学工作考核细则在组织课外活动方面也作了较为具体的要求。
2、加强随堂听课的力度。我们各学科由行政人员组成学科听课组,加强对每个教师每个学科的随堂听课,改变以前课前通知,教师精心准备,课后不做反思的情况。这样,有利于教师加强对教材的钻研,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课后进行教学反思。
3、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课堂教学作为学校的主阵地,在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我们以评选“教学能手”活动为契机,加强各学科教学质量的调研工作,做好各年级各学科的差生跟踪,建立好差生跟踪档案,努力做好转差工作。重视因材施教,培优补差,力争学科竞赛出成果。
(三)继续加强教研组建设,发挥教研组教研功能。
加强教研组建设,是提高教学管理效率的一项有效措施。使教研组成为学科课题实施、教学研究的基本单元,教研组工作必须上一个新台阶,必须做到教研活动的经常化、专题化、系列化。各教研组在期初制订好切实可行的教研工作计划,活动过程具体体现全过程,有重点,有专题,有资料记载。我们加强对各教研组的考核力度,形成争创先进教研组的良好风尚。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1、引导教师注重自身素质提高。我们在青年教师范围内开展形式多
样的活动,演讲比赛、案例评析等,鼓励教师不断进修,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3、倡导“研究兴课”,发展反思能力。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国家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要求每一位教师始终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以教学研究的目光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每个教师要加强对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的反思,提升自己的教学,努力向“研究型”转化。
三、困难和努力方向
1、与高考的冲突。无论是学生、社会对高考总是特别重视的,而高考是重视分数的,是需要讲究应试的,这和新课程对于素质教育的追求在事实上是有矛盾的。特别是初中义务阶段新课程教材和高中阶段的新课程教材在内空和要求上存在许多不配套和不衔接,反映在教学上教师尽管知道新课程的要求,但是难以达到新的教学目标,或者心存疑虑而举步维坚。
2、办学条件的限制。新课程要求学生更自主地学习,更多样化地学习,但学生往往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如家用电脑、图书资料。此外课程改了,但实验室的器材药品却买不到,造成实验的困难。此外,如果开设较多的选修模块和地方课程,又存在教室和教师不够的实际问题。
4、经费不足。学校设施与设备比较落后,如多媒体设备较为缺乏,无法很好地满足实施高中新课程所必需的条件。
5、新课程理念与现实规章的冲突。例如新课程强调学生的活动,要
走出课堂与社会、自然接触。但现实的有关安全责任等规定却使学校难以实行。
但是我们将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加强学习,总结经验,寻找差距,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为高中新课改创造一个宽松、融洽、具有勃勃生机的环境。
城关中学
落实新课程改革总结
课程改革几年来,我校领导和广大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积极投身这一教学改革的洪流中,立足本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勇于探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经过几年来的课改实验,我们感到:老师们的教育理念在发生变化,教育教学评价在发生变化,教师 “教”的行为在变化,学生“学”的方式也在变化。确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不能放弃质量,教师不能放弃责任”,明确了学校的办学目标: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教科研相结合,创建让家长和社会都满意的和谐学校。学校紧紧围绕办学目标,根据教育局和学校制定的课程改革方案,把学校的课程改革作为学校教学计划的重要部分,并征求教师意见,做到全员参与,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坚持层次管理,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大家齐心协力,克服困难,认真完成了课程改革阶段任务。
一、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备受重视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定位准确
学校成立由孙东校长为组长的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及由校骨干教师组成的教科研指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布置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将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定位为起点要高,立足要实,效果要好;学校教学处详细制定了《高台子小学新课程改革的实验方案》,领导班子定措施、抓落实,下课堂听课,询问教师、学生、家长对新课程改革的感受、建议和要求。及时将课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汇总、研究,并在学校办公会议、课改工作会议上商讨对策,作到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例如,在发现教师参与各类培训不够主动、积极的情况下,讨论决定将参与培训与个人评价考核挂钩。发现教师案例写作存在困难,又组织了关于案例研究和案例写作方面的培训。
2、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课改实验的宣传
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得到社会、家长的支持和理解,为此,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听课评课、学生参与评课、出黑板报等方式来加强家长、学生对新课程改革的重视和参与。通过组织新课改对外交流活动,加强与兄弟学校在课改经验方面的交流,取长补短。在活动中,校方广泛听取来自上级领导专家、兄弟学校老师、家长、学生等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给我们带来课改的新政策、新理念、新思路。要求我们在课改中重视考试研究,提醒我们要在课改实验不要走过场,要注重实效等等,都为我们更好的组织课改提供了无私的帮助。
3、系统学习课改理论和实践经验。几年来,学校要求教师购买有关新课程的书籍,《走进新课程》、《课程标准》要人人都有,还给全体老师印发了一定数量的学习材料,如从《人民教育》、《辽宁教育》等期刊上选印了许多有关新课程的材料和优秀课例供老师们学习。采取集体学习、分组学习、个人自学的形式了解新课程标准的产生背景,基本理念。组织所有实验教师集中培训学习,看光盘、看录像,观摩课例。实验教师在深钻新教材的基础上,任教新课程的骨干教师上了两节研讨课。课后,对每一节课都进行了评课、议课、说课,对新教材进行广泛、深入地研讨。老师们在培训中学习,在培训中提高,边培训、边实践、边提高。
二、落实“两个”培训
1、新课程培训
课程改革的成败在于教师。新课程改革给教师一个新的定位,教师不再是一名教书匠,而是一名研究型的学者,不但要会教,更要会学,会反思,会研究,会开发。不仅要会开发课程资源,还要会开发校本课程。教师的培训,教研活动的开展显得尤为重要。
采用梯级培训。为了每位教师身置于课改其中,去迎接课改给我们带来的挑战,我们在课改初期以开展讲座的形式对课改进行学习,对课改进行全面的了解。我们在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培训的学习上经历了骨干教师培训——全体老师普及——骨干教师讲座——全体教师研讨的过程。
2、校本培训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主动发展,不但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更是学校教育内涵不断提升的动力之源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在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为教师搭建一个科学的学习的平台,使教师不同的学习需求得以满足,将学校办成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学校,是我校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我校充分发挥教师的团队智慧,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创新校本培训模式,在学校努力形成一种崇尚学习、崇尚研究的氛围,创设教师间相互关爱、协商、交流、促进的学校文化,使学校逐步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提升成长的学习型组织。
学校制定计划,教导处具体安排,做到定时、定点、定人、定主题,理论学习,业务实践相结合。具体做法是,课程实验领导组和指导组根据上级精神、学校实际,制定每一学期的校本培训内容、主讲人员,每个月最少搞一两个年级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或集中或分科分组进行培训学习,为全体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的平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摸着石过河,在借鉴和实验中,全校老师都已转变观念,形成新的课程理念(即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把课堂还给学生,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注重“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结合。
三、立足中心小学实际,以教研促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近几年来,我校从整体来看,师资力量薄弱。师资力量的薄弱,严重制约着教研教改工作的开展。针对师资力量薄弱这一现状,我们结合教研教改、新教材培训、课堂达标等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培训,逐渐使教师们成长为教育教学工作的行家里手。
1、扎实抓好新教材教学研讨活动。支持教师参加新课程的学习培训,要求参加人员回来要上交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将学习资料打印,向其他教师发放。与此同时,要上一节示范课,并指导其他教师上好教改课。
2、规范教学过程,抓好教学管理。几年来,我们规范课堂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做到课堂教学达标。积极按教研室要求开展备课改革,使教师能正确认识与处理好备课与写教案的关系,处理好教学预案与课堂生成性教案的关系,变一元目标为多元目标,变整本教案为活页教案,切实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写好教学反思。学校将加大管理力度,加大检查性听课的力度,加大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监控,教案与作业检查由学校统一组织人员按计划进行。
3、抓好课改工作,提高提高教师业务能力。首先,我们要求人人要上教研课,参加教改的教师要上展示汇报课,教研组长、骨干教师要上示范课。其次,充分利用每周的教师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观看教学录像,组织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把提高教师上课和评课水平落到实处,带动一大批教师迅速成长。最后,要求教师及时积累材料,总结得失,写出具有较高质量的教学一得或教学论文,每学期不得少于2篇。教师工作忙,任务重,如果经常性要求撰写长而全的论文,很不实际。我们提倡老师围绕课题写短小精悍的小论文,突出重点,一事一议,只求一得。
五、对学校课改现状的分析
学校充分发挥党支部、行政、工会的作用,规范教学常规,依章办学,加大管理力度,科学管理与情感管理相结合,注意以人为本,不但要求教师提高自身学历,还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活动,使得学校一年来,不但环境和硬件有了很大的改观,教师的干劲也被充分调动起来,目前,学校教师们能爱岗敬业,快乐生活每一天,对学生不歧视,不放弃,从点滴的习惯开始培养,教师们能认真备课,深钻教材,了解教育信息,参与交流,积极制作或采用相关课件,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备课;上课时,教师们能与学生平等交流,精心设计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关注个别生,注意让学生动手参与活动,注意学生学习的过程,注意学生发言的广泛性,注意体现学科特点,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从导语、到过渡语,到板书,每个环节都要考虑周全。
几年中,我们在教委的领导下,用正确的办学理念指导学校的教学工作,下大力气抓教学管理,采取可行措施调动教师、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参与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经过大家的努力,学校的教师在教学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王晓薇、刘宏等教师在参加新课程评优课中获市级课例,英语教师张波获省级课例,多人论文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奖项。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近两年学生的成绩有了明显进步,有的班超过区平均分或与之持平,其它班与区平均分的差距也缩小了很多,学校的进步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学生的习惯和学习成绩有了很大进步,但是也存在一定问题。
1.学校的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进一步提高,学校虽然组织了很多有利于教师的活动,但是否很“解渴”,对教师的帮助作用是否很明显,还需要学校进一步了解教师的需求,找寻更加适合教师发展的途径。
2.教师还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使自己在本科的专业知识方面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还要学习更多的其它方面的知识,使自己成为小学校的“全面手”。3.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有些年级教学质量还有明显差距,教师常态课的教学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对教材的深层次把握,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能力,教师的基本功尤其课堂上的应变能力,对生成问题的处理能力都亟待提高。
4.教师理念与实践结合上还存在一定差距,还需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加大学习力度,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研究适合学生实际和发展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高台子学校小学部
新课程改革阶段性总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自2024年9月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通过全体教师的积极支持、配合和努力,带着对新课程的希望,也带着问题,走进新课程。下面就我校的课改工作进行一次阶段性总结:
一、加强领导,认真落实课程改革。
我们深知,新课程改革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专业要求高的工作,因此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对这项工作的开展。我们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各教研组长为主要成员的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根据学校的实际,制订了《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和《新课程教师培训方案》。切实做到第一把手亲自抓,教导主任直接抓,教研组长具体抓。我们还明确规范了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学校各职能部门要共同参与,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形成课改的合力,做到层层有人抓,层层抓落实,以确保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还要求全体领导、教研组长要率先垂范,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课程理念,在课改工作中学在先,走在前,同时要帮助教师加深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不断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确立正确的培养人才观,质量观和学习观。
二、加强学习,进一步转变教师观念,理清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思路。
抓学习促观念的转变,全员进行新课程培训,深刻领会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保证课改实验在正确思想指导新进行,确定我校新课程实验的基本思路。观念是行为的指南,建立在创新基础上的课程改革,离不开现代教育观念的支撑,离不开教师对新课程相关内容的深刻反思和全新的理解。因此,更新教师的观念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前提。而落实这一前提的基础是认真学习,在教师头脑中初步建立课改的基本理念。我校采用的学习方式是:学校组织集中学,内容是关于《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文件,领会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相关的政策措施等;教研组边学边讨论,内容是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解读,深入了解各学科改革的突破点以及对教学的实施建议等;教师个人边学习边反思,主要内容是各科《课程标准》,准确的把握其内涵,领会其精神实质,明确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反思我们教学中的成败,确定课堂改革的基本思路。另外,我校还定期召开个学科组教师的研讨会、座谈会,及时交流心得体会。通过学习讨论,教师的观念得到了较大的转变,对新课程的理念也有了较为全面、深刻的理解。同时,我们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县各级教师培训机构组织的教学观摩活动,使教师不断提高操作新教材的能力。
三、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研究与交流合作,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努力探究新课程教学的基本过程,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路,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是我校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进行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我校根据新课程的特点,主要抓好两项工作:一是认真钻研教材,为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过程做好铺垫;二是切实落实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路。把大力开展教学研究,教师间加强合作,发挥各自长处,共同探究,互相交流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每月开展一次“走进新课程”的研讨课活动。各教研组充分利用教研活动时间,集体研究教材,设计教学,轮流执教研究课,及时展开讨论交流。自我评价,展示教学设计意图,反思成败得失;组内教师互评,各抒己见,发表看法,提出建设性意见。通过开展集体研究活动,形成了研讨新课程的浓厚教学氛围,促进了我校教师队伍总体水平的提高。
四、初步实现了三个“转变”。
1、教育理念的转变。在课改实验中,我们遵循新课程理念,真正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逐步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在目标理念方面,突出了由单一传授知识逐步走向培养学生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在师训理念方面,突出抓理论学习,着重培养教师的角色意识,促进了教师由单一传授型向科学研究型转变。在评价理念方面,突出主体性课堂教学评价,初步形成了较为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以代替片面的唯分数的评价体系,把评价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突出过程性评价。
2、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为推进课改,我们抓住课堂这一教学主阵地,在优化课堂教学关键点上做文章,力求把教师的积极性逐步引导到优化课堂教学上来,实现了“三化”:一是促进了教学过程的优质化,二是促进了教学过程规律化,三是教学目标具体化。
3、学生学习行为的转变。教学工作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方式的改革,也要求建立新的学习观。在实验中,我们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变了以听课,抄笔记,做作业的传统学习方式。重视创设合理情境,使学生乐学;重视留给学生时空,使学生研学;重视渗透学法指导,使学生善学。把课堂变为师生相互沟通、交流、合作、探究的学习乐园,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操作、观察、思考、质疑、讨论、练习、评价等,使学生逐步形成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素质,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
五、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1、教师的教育观念还没有完全得到转变,新课程理念还不明确,对这场改革的创新性认识不足,不少教师仍在等待别人拿出成功的模式供自己模仿。有的教师怀疑用现在的教法能否适应今后的升学考试,有的教师对课改成功的信心不足,思想上犹豫彷徨。
2、对课改与传统教学的关系把握不准,未能用继承和发展的思想方法参与课改。教学模式还不能完全打破旧框框,旧方法的束缚。教学设计一般化,教学中仍受教材约束,不是真正使用教研,仍停留在教教材的层面上。
3、一个教学班的学生人数比较多,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如何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如何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控制和驾驭好一堂课难度较大。
4、如何处理好“知识、技能”的学习掌握与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矛盾。还没有真正确立新理念,教育教学实践有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太深;另一方面,理论学习不够,对课改的意义认识不足,其次是对课改的成功做法学习不够。
如此种种问题和困惑还有很多,有待于在我们今后的课程改革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今后,我们将继续认真总结、反思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加快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加强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家长多理解,多支持新一轮课程改革。总之,在县教育局的领导下,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把新课程改革工作引向深入,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2024年7月16日
物理新课程改革总结
过去的一年,我校在肥城市教育局组织的高效课堂改革大潮中,积极探索教学模式,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扎实提高教学成绩。现将我们物理组工作及个人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一、关于教学流程
1、目标呈现
教师通过适当的情境导入新课,呈现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2、组内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负责组织,检查自学效果,交流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围绕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甚至争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要用红笔标注出来,等班内展示时向其他小组或老师请教。
3、班内展示
学生将组内交流讨论的成果展示出来,展示以小组为单位,一般由组内2—3名同学协作完成,各司其职,与其他组的同学进行互动。为提高展示效果,教师对学生的展示的内容及时给予点评,对生成性问题和重点疑难进行启发、引申、拓展、追问,对知识进行深化和提升。
4、合作探究
针对深层次的问题和学生课下没条件做的实验,或演示,或安排分组实验,或用课件等手段呈现,然后小组合作探究。本环节能放给学生的尽量放给学生,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概括能力等。
5、当堂达标
本环节可以把题设计到学案上,也可以用材料上的现成题目,还可以用屏幕投出来,但一定先让学生个人做,然后组内交流,再全班展示订正。
二、关于导学案的编制和结构
1、导学案的编制
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总抓手,是实现“生本合和”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各个环节,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习惯和自学能力。
基本流程如下:
①个人初备,形成“个案”
备课组长提前两周召集组内教师就一周内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研讨,确定学习目标、学习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分析学生情况,并确定导学案编制人员,编制人员开始编制学案。
②集体研讨,形成“初案”
集体备课时,主备人以说课的形式将“个案”进行交流,组内教师认真听、及时记,思考优劣,补充完善,把对教材的处理、目标的制定、教法的选用、学法的指导、过程的设计等,调整到最佳程度,形成“初案”。
③修整审批,形成“定案”
主备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对形成的“初案”进一步整理、完善,在修改完善交领导审阅批准后,方可印发给学生。每个导学案要有编制人、审核人,包科领导的签字、日期、编号。每个导学案提前一天发给学生,有指导,有要求,有收有批,有评有纠。
导学案的编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在导学案的设计上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指导,尤其是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点的具体要求。二是必须考虑弥补我们的教材过于“精炼”的缺陷(没有教师的帮助,学生往往无法自学教材),让导学案能够帮助学生自学。这就要求我们在编制的过程中要把基础知识问题化,细化成学生能够理解、能够引领学生阅读教材的问题;三是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阅读量、书写量不能过大,要让学生能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宽松自学、独立思考。这就要求我们在编制的过称中要注意问题的形式和方式,甚至可以让学生在教材中圈点勾画。四是老师预设的探究题目应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适时展现,灵活调控。
2、导学案结构
(1)学习目标展示。内容应体现三维目标。特别让学生搞清楚理解、记忆、应用等层面的要求。
(2)预习导学。将学生能看得懂的基础知识、基本规律、浅层面的物理现象用问题的形式展示在学案上,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做到学案上。
(3)自主实践和探究。将本节课涉及到的物理小实验、小探究安排到学案上,让学生利用手边的器材和条件进行动手实践。并将实验现象和结果填到学案上。在学案上预留一定的空间,让学生把当时遇到的困惑和感受随时记录下来,待课堂上解决。
(4)合作探究。每节课设计2-3个学生个体不能解决的探究或研究问题,到上课时先小组内进行探究,也可组间探究,将探究结果进行展示交流。
(5)讨论解疑。主要涉及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学生不能驾驭的实验。设计成问题或过程全班进行解决。
(6)当堂达标。以题组的形式出现。特别要体现题目的层次性,要让所有的同学受到不同程度的训练。每堂课应设计1-2个能训练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的拔高题。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体会
此次课堂改革对学生和老师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是一种教学理念的更新,是一种教学方式的转变
1、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先学”突出的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新课程理念相吻合。先学后教不仅是一种时间顺序,更表明了“学为根本”的地位,致力于多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多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学生的学习最终要落脚到学上,这种方式就解决了学什么教什么的问题。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实效,更高效!
2、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主要体现的是“生生互动”。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批判精神、求证精神和乐于探索、追根究底的好奇心。课堂展示是学生学习交流的平台。以前的课堂,程度稍差的学生没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自我感觉像是局外人,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厌学现象。而现在,小组交流时常被指定发言,小组展示时又必须要参加,自己的重要性得到体现,压力感也骤然上升,逼着自己必须要学好,很多学生的积极性都有了很大提高。
3、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前的课堂,老师讲学生听,学生是被动的接受,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锻炼,基本上一切都是按程序出现,思维的火花得不到碰撞。而现在的课堂,学生先学,对问题的理解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利于个性的发展,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锻炼。
4、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在的课堂对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学生要主动探索,主动交流。同时对合作意识也提出了较高要求,很多问题自己无法解决,要通过合作交流才能解决,课堂的评价更多的是对小组的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师调控课堂的能力有待加强。由于学生合作、交流、展示的时间不易把握,生成性问题处理起来有时比较棘手,课堂把握难度增大了,出现了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的现象。
2、课前自学环节的落实不够理想。部分学生在家中自学时只是简单地看看结论,不去动脑思考结论的推出过程;有的学生基础较弱,对预习新知用了时间却不出效果。
3、小组内同学互相帮助、共同学习进步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部分同学在小组交流中不积极、不主动,甚至于对其他同学的帮助持拒绝态度,这说明小组划分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或者说小组划分还没有被某些同学认可。
4、部分学生在合作交流时只当听众或忙于记答案,不能动脑思考、积极参与;互帮互查落实不到位;展示环节受学生能力和时间限制还不能照顾到全体学生,学生展示的规范性还不到位。
5、小组合作讨论流于形式。动不动就小组合作讨论,表面上看课堂很活跃,其实很多学生还没有独立思考,这样会让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下降,并养成依赖习惯,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6、小组评价落实不到位,有些时候还是流于形式,在一些细节操作上还有待完善。
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认真研读课改材料,积极参与学标、立标、达标活动,在交流中反思、体会课改精神,转变教学观念,提升课堂驾驭能力。
2、精编导学案。要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根据物理学科特点来设置,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基础知识、典型例题、课堂检测、作业设置等相应内容要按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
3、重视预习学案落实,做到学案必须批改。并加强家校联系,让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做一做在家能做的物理小实验。鼓励学生通过电话、QQ等对自学中遇到的困惑相互交流,提高学生自学的质量。
4、加强学习小组建设与管理。学习小组的建设与管理情况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改革是否能顺利推进。一是创建好小组文化,培养合作意识;二是加强小组长培训与指导,明确工作职责,提高小组长的组织、协调、指挥能力。三是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与责任,让每个人在小组活动中都有事可做,都能为小组争光。
5、完善小组捆绑评价制度,建立长效评价机制,激励全体学生自觉争先,在团队合作中不断进步。对学生的激励评价要贯穿课堂始终,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无论学生回答与讲解正确与否,只要学生敢于参与、敢于展示,都要给予学生精神上的鼓励。
10-26
10-26
10-27
10-23
10-26
10-25
10-25
10-25
10-24
10-25
10-23
10-23
10-25
10-26
10-28
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