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Win11 24H2又出新Bug!设备突然没声:微软已阻止更新
12-09
12-09
ADADADADAD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Win11 24H2又出新Bug!设备突然没声:微软已阻止更新
12-09
12-09
农业专业论文范文大全 第一篇一、农业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1.管理机构的同构设置,束缚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农业是一个高度依赖自然条件和环境资源的产业,只有因地制宜,才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因此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一、农业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机构的同构设置,束缚了特色产业的发展
农业是一个高度依赖自然条件和环境资源的产业,只有因地制宜,才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十分有必要按农业资源的禀赋特征,逐步形成具有区域优势的产业带。但是,从省到市、县的地方农业行政管理机构,设置上基本与中央一致,职能高度同构。这种情况,既不利于地方主导产业的形成,也不利于地方专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客观上也不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不利于农业区划特别是特色产业带的形成。
2.中介组织发育滞后,影响了市场主体作用的发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的调动,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然而,千家万户的小农分散经营面对农业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挑战,暴露出规模小、效率低、竞争力弱的严重缺陷。同时,政府对农民的技术、信息和市场服务也难以到位。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主要是连结农户和市场的中介组织发育滞后,使得农业的市场主体缺位。这种局面既不利于形成国内统一、竞争、开放、有序的大市场,也不利于我国农业参与国际竞争。
二、农业管理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
随着我国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逐步深入,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也应随之发生变化。为此我们必须不断地对农业行政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做到农业行政事务有的放矢,以适应农村社会和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改革完善我国农业行政管理体系,要在转变传统观念、建立健全法制观念的基础上进行管理体制的创新与管理技术的创新。
1.农业行政管理理念的创新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我国农业部门首要做的就是管理理念的创新。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身来讲,政府行政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就会表现为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塑造服务型农业行政理念是我国农业行政管理体系创新与发展的要求与必然趋势。其次,面对市场经济中的新情况与新问题,要求农业行政部门不断更新观念,迅速面对现实,积极寻找解决问题与矛盾的方法与途径。更应树立开放理念,将所掌握的公共信息向广大农民开放,全面推行“阳光政务”。
2.农业行政管理体系的创新
在农业行政管理理念创新的同时,更应注重管理体系的创新。在职能的优化上,应根据农业发展的需求重新定位,准确界定管理部门的职权与职责。应着力于建立、完善和维护统一的公平竞争的市场:一是建立健全市场管理制度和市场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市场服务职能,加强对市场的监督管理,营造和维护公平与法治统一的良好的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二是改进宏观经济调控职能,自觉运用财税、货币、产业政策以及通过价格、利率、汇率和税率等经济杠杆来调控农村经济运行。三是培育和健全各类社会中介组织,并充分发挥其服务作用。如建立各种行业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从而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竟争力。四是强化政府公共服务意识,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领域和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作用,如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水平,增加农村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总之,要促进政府农业行政职能由全能向有限,由管制向服务,由划浆到掌舵的转变,促进部分农业行政职能的市场化和社会化。从组织结构上来说,农业内部各产业,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农业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农业生产的投入与扶持、农业科技的开发与推厂、农产品的加工与运销、食品的安全与国内低频市场的开发等,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目前,我国农产品产业链人为割裂,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严重脱节,管理职能分散的体制安排和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不利于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局。我国应该借鉴它们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改革完善我国政府的农业管理体制,尽快将各部门涉农机构撤消或合并,对现有的涉及农业管理有关部委的机构设置进行调整,农业管理职能进行重新组合,组建新的综合统一的农业部门,确保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生产、农产品营销和农村发展等整个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有效管理和协调。
3.实现管理技术创新,构建农业“电子政府”
中文摘要 8-9
Abstract 9-10
1 引言 11-2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2
研究背景 11
研究目的 11
研究意义 11-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8
国外研究现状 12-15
国内研究现状 15-18
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8
研究目标 18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8
研究内容、方法、创新点和技术路线图 18-21
研究内容 18-19
研究方法 19
研究创新点 19-20
技术路线图 20-21
2 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效率理论基础 21-25
效率理论及其发展 21-23
效率的定义 21
效率理论及其发展 21-23
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理论 23-24
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效率理论 24-25
3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25-32
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概念及类型分析 25
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概念 25
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类型 25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现状分析 25-27
信贷支农投入逐年增加 25-26
信贷支农领域不断扩大 26
信贷支农业务日益创新 26
信贷支农服务逐渐提升 26-27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存在问题分析 27-29
信贷支农存在的外部问题 27-28
信贷支农存在的内部问题 28-29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支农贷款对农村经济的贡献分析 29-32
相关系数分析 29-30
回归分析 30
分析结果 30-32
4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效率变动测度评价 32-39
测度评价模型选择 32-33
CCR模型 32
BCC模型 32-33
测度样本及指标选取 33-34
测度样本选取 33
测度指标选取 33-34
测度结果评价 34-38
样本不同年份的技术效率评价 34-36
样本不同年份纯技术效率评价 36
样本不同年份的规模效率评价 36-38
结论分析 38-39
信贷支农技术效率明显下降 38
信贷支农纯技术效率持续上升 38
信贷支农规模效率逐渐降低 38
信贷支农低效主要由纯技术低效引起的 38-39
5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39-45
信贷支农效率指标体系构建 39
信贷支农效率回归模型构建 39-41
变量选取 39-40
模型构建 40-41
信贷支农效率回归过程分析 41-42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42-43
农业环境因素 42-43
业务结构因素 43
资产质量因素 43
资产配置水平因素 43
政策启示 43-45
缩小福建省第一产业GDP比例 43-44
扩大涉农贷款比例 44
降低不良贷款率 44
提高存贷比 44-45
6 优化福建省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效率的途径选择 45-49
构建良好福建农村金融环境 45-46
完善福建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环境 45
优化福建农村金融生态信用环境 45-46
创建福建农村金融有效政策环境 46
坚持福建省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经营方向 46
完善福建省农村信用社农户信用贷款方式 46
强化福建省农村信用社市场营销管理手段 46-47
提高福建省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管理水平47-49
建立一支素质高质量好的信贷人员队伍 47
推进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经营机制建设 47-48
加强福建省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处置力度 48-49
7 结论及展望 49-51
研究结论 49-50
未来展望 50-51
参考文献 51-54
致谢 54
摘要: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华南农业大学食品类专业都是实践性强的工科专业,因此,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在人才培养中尤为重要。根据食品类专业的特色和珠江三角洲对食品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在毕业论文(设计)创新管理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收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实践性环节;学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_)07-0134-03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高低,是本科教学水平、学生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师科研水平、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1-3]。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高教厅200[4]14号)中强调“要加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环节”,《华南农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实践教学工作的实施办法》(华南农办〔20_〕71号)也提出了“要切实抓好毕业论文(设计)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因此,加强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是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对高校实践或实验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学校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是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的学院,目前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和包装工程4个本科专业,都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随着社会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对食品类应用型人才需求质量的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对于食品类专业的学生显得更为重要。笔者现以华南农业大学食品类本科专业为例,针对目前毕业论文管理存在的问题,在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对于提高毕业论文管理水平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将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一、农科院校食品类专业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分析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在提高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且在指导毕业论文队伍的建设、毕业论文过程的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收到良好的效果。但随着社会对创新型人才要求的提高,目前的食品类专业毕业论文工作仍有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如下。
1.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视不够。毕业论文时间安排一般集中在第7、8学期,时间比较紧张。而食品类的毕业论文工作是必须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完成的,只有通过实验,获得数据,整理分析,结合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才能做出具有创新性、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果。少数学生认为毕业论文是专业课程学习的总结和归纳,个别学生甚至试图用一篇总结或调查报告替代毕业论文;加上近些年来存在就业、考研、考公务员的压力,严重影响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导致部分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实验不深入不细致,力求得出一个结果,完成任务[3-5]。
3.管理人员对毕业论文管理重视不够。学院教学管理头绪多,人员少,缺乏长期、有效、系统的管理机制,毕业论文工作的过程管理不到位。管理人员往往把毕业论文工作当作一般性的日常事务进行应付,时间到了就安排答辩,学校通知了就报送材料归档,而没有把毕业论文当作一项长期的、特殊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常抓不懈[3-5]。
二、食品类专业毕业论文创新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1.加强毕业论文管理制度建设。管理制度的建立是毕业论文工作正常化和程序化的重要保障。建立具体、完整和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规程和制度,能使毕业论文管理工作分工明确,管理到位[3,8,10]。食品学院目前有近20_名本科生,每年完成本科毕业论文的学生人数500余人,而学院能够带毕业论文的教师不到60人,正高职称的教师不足20人,副高职称的教师不足30人。为确保每个学生能够做出质量较高的毕业论文,根据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华南农办[20_]15号)、《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华南农办[20_]67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华南农教[20_]8号)有关精神和要求,结合食品学科的具体实际,制订了《食品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相关规定》,从毕业论文选题、指导学生人数要求、毕业论文格式审核等多方面,提出了可行的措施和要求;同时,在毕业论文经费上给予支持,在酬金分配中对毕业论文工作量予以倾斜,提高了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积极性。20_年,全体教师共申报毕业论文课题,拟订毕业论文课题600余个,可满足20_级食品类专业500多个学生的选题要求。克服了以往教师带学生毕业论文人数不均衡,从而导致论文质量得不到保障的状况。
2.加强毕业论文管理队伍建设。首先,学院成立了毕业论文工作小组。为了加强毕业论文工作的管理,学院成立了以教学院长为组长的毕业论文工作小组,成员包括系教学主任、学院教学指导委员、学院本科教学督导员、教学秘书和教务管理员等。
其次,学院制订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各类教学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教学院长统筹安排毕业论文工作,学院对学生统一进行毕业论文工作的动员,使学生明确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和程序安排;教务管理办公室是毕业论文管理的枢纽,教务员起辅助协调作用,是过程管理的组织者。教务员分阶段将工作安排到各系,系主任平衡人员分配,负责各系宏观调控,组织老师落实各个环节的工作;教学秘书负责最后的格式把关及论文提交工作和归档;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督导组对毕业论文的选题和进展、毕业论文撰写规范、答辩等进行指导、检查和评估[1]。
摘要 5-7
ABSTRACT 7-8
第一章 导论 12-32
选题背景 12-15
农产品市场的激烈竞争促使合作社纵向拓展业务领域 12
农业现代化需要农业合作组织创新发展 12-13
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需要合作社加强纵向控制 13
发达国家合作社朝纵向一体化方向发展趋势明显 13-14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发展实践需要理论指导 14-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16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15-16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6-28
国外研究综述 16-22
国内研究综述 22-27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体评价 27-28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28-3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28-29
研究方法 29-30
数据获得 30-31
论文主要创新之处 31-32
第二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体化理论基础 32-44
纵向一体化理论 32-36
纵向一体化的概念及类别 32-33
纵向一体化与范围经济:古典经济学视角 33
纵向一体化与交易成本:制度经济学视角 33-35
纵向一体化与社会分工:分工视角 35-36
农业的一体化理论 36-40
农业的基本特性 36
农业一体化概念的提出 36-37
农业一体化的主要形式 37-38
农业一体化的经营组织模式 38-40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 40-43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的概念 40-41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的类型 41-42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作用 42-43
本章小结 43-44
第三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发展现状分析 44-53
国外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经营情况 44
国内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现状 44-51
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纵向一体化情况基于宏观数据 44-46
农民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的主要形式——基于调研数据 46-50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取得的基本成效 50-51
本章小结 51-53
第四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水平测度 53-64
纵向一体化测度理论与方法 53-55
价值增值法 53
主辅分离法 53
投入产出法 53-54
里昂惕夫指数 54
Davies-Morris 指数法 54-55
定性评价法 5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体系构建、权重确定及测度模型 55-60
指标体系构建 55-57
指标权重确定 57-60
测度模型 60
数据整理及实证分析 60-63
数据整理 60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60-63
本章小结 63-64
第五章 纵向一体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绩效影响分析 64-72
合作社经济绩效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64-66
纵向一体化与合作社经济绩效 64-65
合作社治理与合作社经济绩效 65-66
理事长特征与合作社经济绩效 66
政府支持与合作社经济绩效 66
影响合作社经济绩效的理论模型构建及计量方法选择 66-68
理论模型构建 66-67
计量方法选择——二元 Logistic 模型 67-68
影响合作社经济绩效的变量统计性描述及实证分析 68-70
变量统计性描述 68-69
实证分析 69-70
本章小结 70-72
第六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合作社角度 72-84
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72-74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 72-73
交易成本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 73
自身特征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 73-74
外部环境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 74
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及计量方法选择 74-75
理论模型构建 74
计量方法选择——Tobit 模型 74-75
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影响变量统计性描述及实证分析 75-82
模型变量及统计性描述 75-77
计量结果与讨论 77-82
本章小结 82-84
第七章 社员参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社员角度 84-95
研究假设 84-87
社员个人及家庭特征 85
社员信息化特征 85
社员生产特征 85
社员入社特征 85-86
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意识 86
交易成本 86-87
村庄特征 87
理论模型构建及计量方法选择 87-88
理论模型构建 87
计量方法选择——有序 Probit 模型 87-88
变量统计性描述及计量结果分析 88-93
变量统计性描述 88-90
估计结果分析 90-93
本章小结 93-95
第八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模式比较和边界讨论 95-111
基于产业角度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模式比较 95-103
合作社不同纵向一体化模式比较原则 95-96
基于产业角度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纵向一体化模式及案例分析 96-103
基于产业角度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纵向一体化模式比较 103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演进路径 103-105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模式选择的原则 105-109
与合作社所经营农产品的产销特性相适应 105-109
建立在合作社自身实力基础之上 109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边界讨论 109-110
本章小结 110-111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11-117
研究结论 111-113
政策建议 113-115
提高对合作社财政扶持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促进合作社发展 113-114
促进合作社管理规范化,严格监督各项法律、政策的落实 114
合作社应制定纵向一体化发展规划,建立有效风险规避机制 114-115
更加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着重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 115
加强宣传和培训,提升合作社负责人和社员的素质和水平115
本文研究不足及展望 115-117
参考文献 117-124
附录 1:合作社理事长调查问卷 124-131
附录 2:合作社社员(农户)调查问卷 131-138
致谢 138-140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或岗位群并适应其要求,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以满足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基层一线人才的需求。相对于其他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更加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相对于其他专业,经管类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又具有其特殊性。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设计)必须适应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有助于夯实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在构建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坚持五个原则,即实用性原则、专业性原则、学术性原则、全过程评价原则和多主体评价原则。
(一)实用性原则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的特点,凸显出实践教学体系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重要性。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设计)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首先应该遵循实用性原则。坚持实用性原则,一是要求学生提高毕业实习的效果。毕业实习是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前的最后一次实习,要求结合实习企业尽可能搜集与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相关的资料,为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打下坚实基础。二是要求毕业论文(设计)在选题上多联系社会和行业实际。结合实习企业来选择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鼓励学生撰写实习企业调研报告,解决实习企业的实际问题。对于拥有意向就业单位的学生,应结合意向就业单位确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论文(设计)选题联系实际的好处是,一方面学生容易驾驭,完成的论文(设计)对于实习企业(意向就业单位)具有直接的应用价值;另一方面也便于学生提前熟悉企业,有利于学生就业。三是要求实习企业(意向就业单位)参与到毕业论文(设计)的评价中,以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结果是否为实习企业(意向就业单位)采纳应用,是否适应企业需要,帮助企业解决了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评价标准,对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进行评价。
(二)专业性原则
相对于其他专业,经管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具有自身的特点和特殊性:一是经管类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社会经济与管理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对象兼具研究“人性”和研究“科学性”两个方面;二是研究所依据的第一手资料不可能通过在实验室开展实验来获得,而是需要通过开展大量的社会调查活动来获得。开展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是做好经管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关键。上述专业性特征决定了经管类专业应构建适应自身特点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而不应使用适应所有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价体系。
(三)学术性原则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高校本科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得以培养、锻炼和提高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_学位管理条例》第四条规定,“学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而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是获取这种初步的科研能力的主要途径。学术性原则要求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符合基本的学术规范,学生应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
(四)全过程评价原则
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要经过前期准备、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终期答辩和后期评审等诸多环节,各个环节缺一不可,每个环节的过程质量也将影响到论文的最终质量。因此,应该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这些环节开展全过程评价,进行动态的管理,而不应静态地评价最终完成的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全过程评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过程管理,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的最终质量。坚持全过程评价原则,一是要求将前期准备、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终期答辩和后期评审等各个环节纳入毕业论文(设计)评价体系;二是要求对每一环节的评价进行细化,保证对每一环节的评价和监控落到实处;三是要求根据重要性程度不同,对每一环节进行适当的分值分配。
(五)多主体评价原则
论文评定是一种定性分析,评定者的个人判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即使构建了完善的评价体系,由于不同评价主体对于评价标准的理解、掌握不同,实际应用中仍然会存在较大差距。为防止评价主体的主观判断给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带来的误差,目前普遍采取由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和审阅教师同时评定同一毕业论文(设计)的方法,即“双重评分法”。本文认为,为尽量降低评价主体主观判断带来的误差,应坚持多主体评价原则。坚持多主体评价原则,一是要求评价主体尽量多样化,不仅将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审阅教师和答辩组纳入评价主体,还应将学生的实习企业(意向就业单位)纳入评价主体;二是要求在指导教师、审阅教师和答辩组之间进行适当的分数分配,充分发挥答辩组的集体决策作用,赋予较大的分值;三是要求企业评价在毕业论文(设计)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考虑到企业评价的随机性,这部分分值占比不宜太大。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按照实用性原则、专业性原则、学术性原则、全过程评价原则和多主体评价原则,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可以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三个层次,构建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体系。
(一)一级指标
一级指标包括开题答辩、中期检查、指导教师评分、审阅教师评分和答辩五个部分。开题答辩重点考察毕业论文(设计)的前期准备情况和选题情况。中期检查重点考察学生对论文(设计)的期间完成进度和完成质量,防范抄袭现象的发生。指导教师评分和审阅教师评分考察内容相同,主要包括毕业论文(设计)的学术水平,实用性和创新性,实习企业(意向就业单位)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评价。答辩综合考察学生对实习企业(意向就业单位)的熟悉程度,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论文内容的熟悉程度,是否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二)二级指标
一级指标下设立二级指标,其中,开题答辩设立毕业实习效果和选题两个二级指标;中期检查设立完成态度和完成进度两个二级指标;指导教师评分和审阅教师评分下设立毕业论文(设计)学术水平、毕业论文(设计)实用性和创新性、企业评价三个二级指标;答辩下设立自述和回答答辩组提问两个二级指标。毕业实习效果和选题两个二级指标反映了实用性原则。毕业实习效果好,能为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积累论据或基本材料,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根本保障。选题好,要求联系实际,密切关注本专业学术前沿动态以及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选题应该大小和深浅适宜,涉及内容不宜太庞杂。中期完成态度和完成进度两个二级指标反映了全过程评价原则,中期完成态度是指论文写作过程中学风是否严谨,对待科学的态度是否端正。只有具备了严谨端正的态度,才能从主观上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完成进度是为保证学生最终能够按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而设定的指标。毕业论文(设计)学术水平、实用性和创新性、企业评价三个二级指标分别反映了学术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和多主体评价原则。自述和回答答辩组提问两个二级指标反映了实用性原则、专业性原则、全过程评价原则和多主体评价原则。
(三)三级指标
二级指标下设立三级指标,给出衡量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具体标准。其中,毕业实习效果主要考察实习出勤及态度、资料收集方法及效果;选题好坏主要考察题目背景及意义,选题是否符合企业需求;中期检查下的完成态度主要考察毕业论文(设计)写作出勤情况和写作态度,完成进度主要考察是否符合进度要求以及已完成的论文的质量;论文(设计)学术水平主要考察论文(设计)的规范性和理论价值;论文(设计)实用性和创新性主要考察论文(设计)的实用价值,以及选题、研究方法、观点是否有创新;企业评价主要考察企业对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结论是否有采纳证明或出具的其他意见;自述主要考察学生是否熟悉企业,以及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自述成绩取各评委的平均值;回答答辩组提问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对论文内容的熟悉程度,能否做到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论据充分,回答问题是否准确完整,是否具备应变能力,是否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答辩成绩取各评委的平均值。(四)各级指标权重的设定按照构建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将100分在这些指标间进行分配。一级指标下,开题答辩10分,中期检查10分,指导教师评分25分,审阅教师评分25分,答辩30分。毕业论文的评定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论文综合成绩由五个一级指标的得分相加得出,分数在90分(含90分)以上的为优秀,在80~90分(含80分)之间的为良好,在70~80分(含70分)之间的为中等,在60~70分(含60分)之间的为及格,60分以下的为不及格。
三、结论与建议
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标准关系到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对学生能否顺利毕业意义重大。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首先应该向学生公开,使学生清楚自己的论文将依据什么标准来评定,并且清楚标准中各个指标的权重。以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标准引导学生认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其次,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是一项主观性很强的工作,为降低评价主体在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在实施前,应组织教师对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深入的讨论,使教师对评价体系的具体内涵和标准能够达成一致的认识,避免教师根据个人理解来执行标准,对通用的评价术语也应寻求一致的理解和阐释。最后,根据实施情况对评价体系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完善是非常必要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只有根据实施后的反馈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才能真正发挥其评价准绳的作用
摘要 5-7
ABSTRACT 7-8
第一章 导论 12-32
选题背景 12-15
农产品市场的激烈竞争促使合作社纵向拓展业务领域 12
农业现代化需要农业合作组织创新发展 12-13
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需要合作社加强纵向控制 13
发达国家合作社朝纵向一体化方向发展趋势明显 13-14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发展实践需要理论指导 14-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16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15-16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6-28
国外研究综述 16-22
国内研究综述 22-27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体评价 27-28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28-3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28-29
研究方法 29-30
数据获得 30-31
论文主要创新之处 31-32
第二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体化理论基础 32-44
纵向一体化理论 32-36
纵向一体化的概念及类别 32-33
纵向一体化与范围经济:古典经济学视角 33
纵向一体化与交易成本:制度经济学视角 33-35
纵向一体化与社会分工:分工视角 35-36
农业的一体化理论 36-40
农业的基本特性 36
农业一体化概念的提出 36-37
农业一体化的主要形式 37-38
农业一体化的经营组织模式 38-40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 40-43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的概念 40-41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的类型 41-42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作用 42-43
本章小结 43-44
第三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发展现状分析 44-53
国外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经营情况 44
国内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现状 44-51
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纵向一体化情况基于宏观数据 44-46
农民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的主要形式——基于调研数据 46-50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取得的基本成效 50-51
本章小结 51-53
第四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水平测度 53-64
纵向一体化测度理论与方法 53-55
价值增值法 53
主辅分离法 53
投入产出法 53-54
里昂惕夫指数 54
Davies-Morris 指数法 54-55
定性评价法 5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体系构建、权重确定及测度模型 55-60
指标体系构建 55-57
指标权重确定 57-60
测度模型 60
数据整理及实证分析 60-63
数据整理 60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60-63
本章小结 63-64
第五章 纵向一体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绩效影响分析 64-72
合作社经济绩效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64-66
纵向一体化与合作社经济绩效 64-65
合作社治理与合作社经济绩效 65-66
理事长特征与合作社经济绩效 66
政府支持与合作社经济绩效 66
影响合作社经济绩效的理论模型构建及计量方法选择 66-68
理论模型构建 66-67
计量方法选择——二元 Logistic 模型 67-68
影响合作社经济绩效的变量统计性描述及实证分析 68-70
变量统计性描述 68-69
实证分析 69-70
本章小结 70-72
第六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合作社角度 72-84
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72-74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 72-73
交易成本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 73
自身特征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 73-74
外部环境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 74
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及计量方法选择 74-75
理论模型构建 74
计量方法选择——Tobit 模型 74-75
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影响变量统计性描述及实证分析 75-82
模型变量及统计性描述 75-77
计量结果与讨论 77-82
本章小结 82-84
第七章 社员参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社员角度 84-95
研究假设 84-87
社员个人及家庭特征 85
社员信息化特征 85
社员生产特征 85
社员入社特征 85-86
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意识 86
交易成本 86-87
村庄特征 87
理论模型构建及计量方法选择 87-88
理论模型构建 87
计量方法选择——有序 Probit 模型 87-88
变量统计性描述及计量结果分析 88-93
变量统计性描述 88-90
估计结果分析 90-93
本章小结 93-95
第八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模式比较和边界讨论 95-111
基于产业角度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模式比较 95-103
合作社不同纵向一体化模式比较原则 95-96
基于产业角度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纵向一体化模式及案例分析 96-103
基于产业角度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纵向一体化模式比较 103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演进路径 103-105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模式选择的原则 105-109
与合作社所经营农产品的产销特性相适应 105-109
建立在合作社自身实力基础之上 109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边界讨论 109-110
本章小结 110-111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11-117
研究结论 111-113
政策建议 113-115
提高对合作社财政扶持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促进合作社发展 113-114
促进合作社管理规范化,严格监督各项法律、政策的落实 114
合作社应制定纵向一体化发展规划,建立有效风险规避机制 114-115
更加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着重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 115
加强宣传和培训,提升合作社负责人和社员的素质和水平115
本文研究不足及展望 115-117
参考文献 117-124
附录 1:合作社理事长调查问卷 124-131
附录 2:合作社社员(农户)调查问卷 131-138
致谢 138-140
论文(设计)名称 主要栽培措施对薏苡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一、 研究或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薏苡为禾本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同时也是中国古老的粮药兼用作物。薏苡为一年生或多年生的C4草本植物。它的别名有薏苡仁、薏仁米、水玉米、六谷子、珍珠米等30多种。薏苡的营养价值堪称禾本科作物之王。薏苡以其丰富的营养、独特的药理作用以及其粮药作物的两栖性,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
薏苡的产量和品质均与栽培技术有密切的联系,栽培密度、基肥用量、追肥用量、微肥用量和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是影响薏苡产量和品质的主要栽培因素,为了提高薏苡的产量,开展主要栽培措施对薏苡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薏苡产量高低除受群体影响外,还受个体生育状况的制约,对薏苡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可以有效分析植株个体生育状况及生产效能。对薏苡农艺性状的`调查研究,掌握薏苡的生长期习性,从而进一步了解其产量形成的影响因素,确定栽培方案。
结合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旨在找到薏苡的最优栽培措施组合,为薏苡在贵州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二、 研究或设计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薏苡(Coix Lacryrma-jobi L.)是中国古老的药食兼用作物,属于禾本科(granneae)薏苡属(Coix),为一年生或多年生的草本植物[1-2]。它的别名有薏米、薏苡仁、薏仁米、水玉米、六谷子、药玉米、草珠、苡米、珍珠米等30 多种[3]。
薏苡具有健胃、强筋骨、去风湿、清热解毒、防癌等药用功能,以其丰富的营养、独特的药理作用以及粮药作物的两栖性,成为人们经常食用的保健食品[4], 薏苡因其植株生物产量高,也可用做绿肥、饲料,有“生命和健康之禾”之称[5],薏苡的栽培、育种、营养保健及药用成分、食品开发等方面已有研究报道[6-7]。
薏苡品种资源在我国十分丰富,除栽培品种外,南方尚有许多野生薏苡。薏苡雌雄同株,异花授粉,种间极易杂交,因此,各类型遗传杂合性十分丰富,果实品质、大小、硬度、颜色等方面也易发生变异,可形成一系列栽培品种。所以近几年育种研究较为活跃,如江苏、辽宁等省已初步育出几个优质高产的薏苡新品种。
在栽培技术方面,针对影响产量的主要问题,如黑穗病防治、合理施肥、改旱作为水栽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效。江苏省昆山市改旱作为水栽,薏苡平均亩产达到250-320kg,高于国内其它省区平均亩产150kg的水平。杨念婉等[8]的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播期对薏苡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林炎照[9]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提高薏苡每株粒数和百粒重的基础上,要协调好株数与粒数的矛盾,才能获得高产薏苡。_群等[12]对薏苡的育苗方式、播种期、密度、施肥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赵杨景[11]就薏苡钾肥施用量做了试验研究。有关专家对薏苡N、P、K元素的需要也进行了研究,得出三大要素对薏苡茎、叶干重影响的顺序为:N>P>K,对根重的影响顺序为N>P>K;缺N时产量极低,缺K空壳率高,千粒重下降。对薏苡黑穗病的防治研究较多,主要以高温烫种处理种子效果最好。
中国农科特产研究所于1994年采用合理密植、因需施肥、种子消毒、人工授粉等综合措施进行薏苡的栽培试验,达到了高产的效果,经测产,薏苡每公顷产量5400kg,实际产量达到每公顷2200kg的产量证明薏苡有极大的增产潜力。钱晓晴等[10]研究了薏苡干物质和养分的积累与施肥的关系,人们对薏米的平衡施肥栽培技术研究不多,农民广种薄收,效益却较低。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以有机肥之长,补无机肥之短,合理配伍施用,是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和提高作物产量品质不可缺少的措施,两者不可相互代替[13-14]。一些研究还表明,在开花期空气相对湿度不足50%,气温低于30℃,花粉很快丧失生活能力,这可能是南方热带薏苡种植区和北方干旱种植区产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相关专家也对生长调节剂对薏苡株高的矮化方面进行了研究。
薏苡在我国栽培应用历史悠久,但生产发展却十分缓慢,其原因有三:一是平均产量低,高产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二是化学与药理学系统深入研究不够,人们对薏苡功效的认识不足;三是薏苡米出价高机械不配套,加工米质不过关。薏苡应是开发前景十分好的重要谷类作物之一,第一、薏苡具有高产的潜力,如果栽培措施得当,加上收割、运输、脱粒损失减少,每公顷产量可达5000kg以上。第二、薏苡仁蛋白质含量比大米,玉米高近一倍,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并富含锌元素等人体缺乏的无机元素,因此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第三、由于薏苡源是水生植物有较强的抗涝特性,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其他作物不能利用的自然资源。可以在低洼易涝地栽种,掌握适合本地区栽培的主要栽培措施,并能获得高产。
在贵州有关薏苡栽培技术的研究报道还比较少,为了提高薏苡在贵州的产量和效益,开展主要栽培措施对薏苡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三、 主要研究或设计内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思路:
1 研究内容
(1)主要栽培措施对薏苡农艺性状的影响
通过物候期记载,出苗率调查,干物质积累量、叶绿素含量测定、有效分蘖数、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百粒重等农艺性状指标的测定,研究主要栽培措施对薏苡农艺性状的影响。
(2)主要栽培措施对薏苡产量的影响
成熟后按照小区分别单打单收,统计产量,分析主要栽培措施对薏苡产量的影响。
2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找出薏苡栽培的适宜密度、追肥用量和生长调节剂,确定最佳栽培措施。
3 解决问题的思路
选择对薏苡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较大的播种密度、追肥用量和生长调节剂为试验处理因素,分别设置三个水平,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设计方案,开展主要栽培措施对薏苡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的研究,从中选出最优栽培组合。
4 试验方案(研究思路)
4. 1 试验处理与水平
(1)密度A:行距固定为35厘米,通过调节株距控制密度,株距分别为A1:20cm、A2:30cm、A3:40cm。
(2)追肥量B(利用复合肥控制纯氮量),出苗后30天和60天各追施50%。B1:120公斤/公顷,B2:150公斤/公顷,B3:180公斤/公顷三个水平。
(3)生长调节剂C,出苗后45天喷施一次生长调节剂,出苗后60天喷施磷酸二氢钾。C1:助壮素,C2:多效唑,C3:缩节胺磷酸二氢钾?。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三因素三水平L9(33)正交试验设计方案(表1,表2),设三次重复,完全随机区组排列,三个区组,每个区组9个小区,共27个小区。小区面积(×)。
5 测定项目及方法
(1)记载各处理的生育时期。出苗期、分蘖期、抽穗期等。
(2)出苗率调查
(3)生长发育动态观测。出苗后每隔15天每小区随机抽样10株测定株高。
(4)干物质积累量测定。出苗后每隔15天每小区随机抽样10株,烘干测定干物质积累量。
(5)植株氮磷钾养分含量测定(做了吗?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6)成熟期考种,收获前每小区随机抽取20株进行考种,主要包括株高、有效分蘖数、有效穗数、穗粒数、百粒重等。
(7)产量测定
(8)品质测定:蛋白质含量,直链,支链淀粉测定(测定了吗?如果没有就不要写)。
田间布置图;
重复三 重复二 重复一
9(处理) 1(处理) 7(处理)
2(处理) 4(处理) 5(处理)
1(处理) 3(处理) 9(处理)
5(处理) 6(处理) 1(处理)
8(处理) 2(处理) 4(处理)
7(处理) 9(处理) 6(处理)
4(处理) 5(处理) 3(处理)
6(处理) 7(处理) 8(处理)
3(处理) 8(处理) 2(处理)
重复之间留50厘米的走道,处理之间留30厘米的走道。
6 数据处理
通过Excel 和 DPS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
摘要 3-4
Abstract 4
1 绪论 7-12
研究背景 7-8
研究目的及意义 8-9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9-10
研究的技术路线 10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10-12
研究的重点、难点 10-11
可能的创新之处 11-12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8
农业劳动力的素质 12-13
国外研究综述 13
国内研究综述 13-17
本文基本观点 17-18
3 农业劳动力素质与农业效率的现状分析 18-25
农业劳动力素质的现状分析 18-23
全国农业劳动力素质的现状 18-20
陕西省农业劳动力素质现状与问题 20-23
1990陕西农业产出效率分析 23-25
4 陕西省农业劳动力素质对农业技术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25-34
农业劳动力素质指标项的选择与度量 25-27
丹尼尔森理论 25-26
陕西省农业劳动力素质的实证测评 26-27
测算农业技术效率的模型选择 27-30
SFA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30
数据选择 30-31
模型估计结果和分析 31-33
实证的基本结论 33-34
5 对策建议 34-38
建立健全农业劳动人才保障机制 34-35
提高农业劳动力农机作业水平35
提高农业劳动力的农产品加工技能 35-36
优化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 36
扶植各类农业合作组织和服务组织 36-38
6 结论 38-41
主要观点 38
不足与展望 38-41
参考文献 41-4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3-44
致谢 44-46
【摘要】旅游专业毕业论文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旅游专业教学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作为旅游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毕业论文现状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反映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欠缺,同时也反映了旅游专业本科培养教育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分析旅游专业毕业论文的影响因素,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出发,分别阐述教育过程中三个不同角色面对毕业论文写作时的对策。
【关键词】旅游专业;毕业论文;影响因素;论文考核标准
【中图分类号】G642
一、引言
旅游专业毕业论文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旅游专业教学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其他教学环节的深化、补充和检验,在旅游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旅游专业毕业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专业教学水平,是对于旅游专业学生大学学习知识的总结和能力的运用,也是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二、旅游专业的毕业论文现状分析
(一)论文质量低,抄袭严重
(二)论文写作不规范
如有些学生的论文摘要只用200-300字进行情况说明和写作意义,并没有从根本上反映论文的中心内容。语言表达不畅,论点表述不清、词不达意,结构上学生逻辑思维混乱,无法合理组织,此外还存在数据来源注明也并不规范,图表数据来源和表头文字说明等内容不统一,部分学生在毕业论文中甚至有错字、错句现象。参考文献的选取和运用失当,不能从冗繁材料中准确找到有效信息。
总之,毕业论文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反映了学校培养教育方面的不足,如果不找出影响旅游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不仅会影响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将大幅度降低旅游专业人才的质量。
三、旅游专业毕业论文低质量的影响因素
分析旅游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依据学校、教师、学生在本科生毕业论文分别担任的监督、指导以及完成的三个重要部分,从学校方面、教师方面以及学生方面来分别分析旅游专业毕业论文质量普遍不高的影响因素。
(一)学校方面
1、缺乏毕业论文的前期教学资源准备
毕业论文的前期教学资源准备主要包括毕业论文写作的课程设置、旅游专业教学硬件资源、图书馆资料的完善。大多数学校往往从大学最后一年才开始有关毕业论文的教学任务,学生通常很难很快掌握。与其他研究型的专业相比,旅游专业更注重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旅游专业主要包括旅行社与酒店两个方向,如果仅仅是在课程教学中传授知识并不能更生动、直观、形象的进行人才的培养,各院校在旅游专业硬件资源上普遍存在明显欠缺,往往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或资金不足等原因,对于旅游专业资源建设知识“纸上谈兵”。图书馆的资料也并不十分充足,忽视资料的完善和更新,不能满足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的需求。
2、缺乏毕业论文的有效过程管理
从选择毕业论文题目到最终的答辩全过程中存在着教学管理文件不健全、有些尽管文件健全但在管理过程中监督检查机制不完善、对教师指导情况也不甚了解,由于检测标准的不明确或不合理,难以分辨毕业论文质量的优劣。
3、缺乏成绩评定的公正和客观
由于毕业论文成绩的不及格导致学生只能结业不能毕业,因此,一些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不及格”谨慎和宽容的情况,这无形中影响了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对于毕业论文评价标准的失衡和不确定性也就导致了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的不重视和消极态度。
(二)教师方面
1、缺乏经验
一方面是旅游实践经验的缺乏,一些教师多重视理论知识的掌握,缺少旅行社和酒店管理实践的相关经验,不利于毕业论文的指导;另一方面是部分教师也缺少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经验,对于论文的选题、论文结构和内容的选择以及论文进程缺少有效的掌控,导致问题的出现。
2、缺乏时间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的培养模式进入大众化教育的培养模式,高等学校招收人数迅速增加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速度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近年来旅游专业招生人数的增加,旅游专业师生比例开始失调,教师教学任务加大,一个教师需要指导论文的学生太多,精力投入不足,指导上难免顾此失彼。
3、缺乏责任心
由于部分教师教学或科研任务繁重或责任心不强,使其对毕业论文工作的投入不够,表现在他们平时疏于对学生的严格管理,缺少过程管理,对学生的指导不到位等。
4、缺乏与学生的沟通
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与学生指导关系多确立大学的最后一年的最后一个学期,教师对学生也缺乏了解,对于学生论文选题的兴趣往往不得而知,缺乏有效沟通也导致论文中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三)学生方面
1、缺乏积极态度和兴趣
因为大多数学生的毕业论文都能顺利通过,这也就导致一些学生在面对毕业论文写作时态度消极。在论文选题上,学生对于旅游业热点虽有兴趣,但由于需要花费心血搞调查、文献查找费事等多方面原因,学生最终只选择参考文献充足、但是自己并不感兴趣的题目,毕业论文写作动力不足。
2、缺乏夯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毕业论文的优劣体现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旅游专业学生的考核为试卷形式,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多停留在课堂,遇到问题往往无从应对,过度依赖老师的指导。此外,旅游专业学生校内实践机会很少,理论和实践能力的缺乏也导致了论文写作内容陈旧,缺乏创新。
3、缺乏充足时间完成论文写作
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多集中于大学的最后一年,而此时多数学校正好安排学生实习,学生或忙于找工作或准备考研继续深造,外出参加人才招聘会和复习占用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可以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时间少之又少,在最后匆忙突击完成。
4、缺乏与指导教师的沟通
部分学生缺乏积极主动性,对于主动与教师进行了论文相关事宜的沟通交流存在抵触心理,在与指导教师进行沟通时也无法明确阐述自己对于论文的理解和问题的建议,造成师生沟通障碍。
由于,旅游专业的毕业论文无论是在学校监督、教师指导以及学生自身都存在各自不同的影响因素造成旅游专业毕业论文质量堪忧的现状,积极寻找提高旅游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成为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提高旅游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提高旅游专业的毕业论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三者共同的努力,才能改变毕业论文问题重重的现状,才能进一步实现旅游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提高旅游专业人才的质量。
(一)学校对于提高旅游专业毕业论文的对策
1、做好毕业论文前期教学资源准备工作
高质量毕业论文不是大四一年的工作,也不是教师指导到位和学生认真完成就能直接保证的,如果没有充分的前期毕业论文准备工作,依旧会功亏于篑。学校应该在大学的各个阶段安排不同的与毕业论文写作相关的课程任务,如文献综述、数据统计方法等,更应将撰写规范应用于日常的作业中,强化毕业论文的重要性。
2、对毕业论文实施有效的过程监督和管理
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对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情况做定期了解,完善毕业论文写作各个环节的教学管理文件,为毕业论文写作中学生和老师所扮演的角色给予积极的文件指导和监督管理,为毕业论文的高效高质完成奠定基础。
3、制定公平、合理、严格、明确、统一的毕业论文考核标准
制定该毕业论文考核标准的目的在于明确毕业论文的重要地位,始终保持公平的评判标准、严格指出毕业论文中的各种问题、针对毕业论文考核的结果造成学生毕业及学分完成情况的影响统一应用于任何学生,明确区分毕业论文的优劣并对其考核结果负责。
(二)教师对于旅游专业毕业论文的对策
1、增加旅行社和酒店业务实践经验
通过增加实践经验,教师可以充分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指导学生的论文写作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更有针对性,也更易发现论文是否能够具有实践的指导性,是否能够实现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2、合理安排指导时间
教师应该依据毕业论文的规定写作时间以及学生的人数和在校时间积极合理的安排指导时间,保证充足的指导时间和次数,因材施教,对待论文写作能力不同的学生,有所侧重的进行指导。
3、严格指导毕业论文
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教师应先明确传达论文写作的要求,包括论文的撰写规范等,还应加强写作过程的监督,通过严格的指导,保证学生论文的基本质量。
4、加强对学生兴趣和薄弱环节的了解
教师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指导方法,对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进行指导教学,教师可根据旅游学科一些具有争议性的论点,要求学生表达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也可选择一些重要的旅游文章,要求学生写出摘要和总结,进而发现学生对于旅游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兴趣。
(三)学生对于旅游专业毕业论文的对策
1、树立积极的论文写作态度,培养专业学习的兴趣
明确论文写作的重要性,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论文写作,重视论文写作过程中知识的积累。通过培养专业学习的兴趣,发现专业研究领域的热点、难点,为论文写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避免写作时消极懒散现象的发生。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毕业论文写作也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现。通过课堂学习,掌握理论基础,但是如果理论不与实践紧密相连,很难写出切实可行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写作是需要学生动脑、动手、用心三者共同完成的。
3、做好毕业论文写作的准备,乐观迎接挑战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应该认真积累专业学习知识、论文写作的各种能力、熟练运用word等办公软件以及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基本理论。在写作中,应对时间不足等突发情况时,能够更理性更有信心写完成毕业论文写作。
摘要 5-7
Abstract 7-8
文献综述 9-11
第1章 总论 11-17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2
选题背景 1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结构 12-14
研究内容 12
论文结构 12-14
技术路线和方法应用 14-17
技术路线 14
方法应用 14-17
第2章 理论借鉴与研究基础 17-25
理论借鉴 17-19
绝对优势理论 17
相对优势理论 17-18
要素禀赋理论 18
区域分工理论 18-19
研究基础 19-25
几个概念 19-20
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分工的关系 20-21
基于比较优势的农业区域分工 21-25
第3章 豫东南地区农业区域分工实证分析 25-39
思路和方法 25-29
分析思路 25
分析方法 25-28
样本选择 28-29
农产品综合比较优势测定结果分析 29-35
河南省部分农产品综合比较优势测定结果 29-30
豫东南地区粮食作物综合比较优势测定结果与分析 30-32
豫东南地区经济作物综合比较优势测定结果与分析 32-34
豫东南地区水畜产品综合比较优势测定结果与分析 34-35
区域比较优势与分工 35-39
第4章 豫东南地区农产品生产专业化与比较优势变动的协调性分析 39-51
分析方法 39-40
专业化与比较优势协调性分析结果 40-44
农产品专业化与比较优势存在相背离问题 44-46
产生背离问题的原因分析 46-51
市场层面因素 46-47
体制层面因素 47-48
微观个体因素 48-51
第5章 促进豫东南地区农业区域分工的政策建议 51-55
加快构建统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51
深化农业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农业部门一体化管理 51-52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交易成本 52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 52-53
推行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 53-54
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协调政策 54-55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5-57
研究结论 55-56
论文不足 56
展望 56-57
参考文献 57-61
Abstract
1 导论
研究的背景
研究意义与目的
研究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农户分化与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需求行为
农业技术推广中农技的供需契合研究
农户技术选择与影响因素分析
参与式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需求驱动理念下的农业推广理论内涵与实践
需求驱动理念下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优化路径研究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研究的基本思路
所用研究方法
论文的结构安排
论文的创新点
2 论文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基本概念
需求
农业技术
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经营主体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研究理论依据
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
内生增长理论
系统理论
3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历程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特征与现状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特征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现状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问题与挑战
农技推广方式不健全
农技推广机构工作效率不高
农技推广人员素质不高,业务能力有限
现代农业技术的有效需求不足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效率分析
模型选择与数据说明
实证结果分析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创新案例分析
“大荔模式”
彭州市、武川县“农户需求型农技推广运行机制示范”项目
4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的运行机理分析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的理论内涵及构建原则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的理论内涵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的构建原则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系统构架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系统的要素构成
相关阅读:
大学生毕业论文:农业经济管理毕业论文提纲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系统要素的相互关系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的运行机理研究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中不同行为主体的角色与分工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的运行步骤和程序
5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系统动力学的发展历程
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内涵及相关概念
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内涵
系统动力学相关概念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观点及分析、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
构建系统动力学数学模型的`基本原理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的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两种类型农业技术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6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运营模式的比较与选择——基于沿海地区的调查问卷
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小规模农户的技术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专业大户的技术采纳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家庭农场的技术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技术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不同农业经营主体技术获取途径分析
农业经营主体技术获取途径的理论依据
四类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获取途径分析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运营模式的构建与比较
7 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经验与启示
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经验
印度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建立的农技推广体系发展实践
荷兰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建立的农技推广体系发展实践
日本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建立的农技推广体系发展实践
澳大利亚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建立的农技推广体系发展实践
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农技推广经验的启示
农业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环节的高度统一
充分发挥企业和民间机构在农技推广活动中的优势和作用
树立“以农民为本”的农技推广理念,注重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围绕农民需求开展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8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保障体系研究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运行的制度环境保障
建立健全适宜于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运行的法规
制定适宜于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运行的政策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运行的组织保障
农户系统的组织构建
推广系统的组织构建与变革
研发系统的组织构建与变革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运行的人力资源保障
农民人力资源开发
农技推广人员的成长体系培育
农技研发人员的人力资源保障
需求导向型农技推广机制运行的物质保障
9 研究结论及展望
研究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近几年,_、_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这些政策的落实,加强了“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粮食连续两年较大幅度增产,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除了政策因素外,农村农业投资提高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历年来,这些投资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农村集体和农户,尤其是国家投资起着支配性作用。银行、企业及其它社会团体、机构,甚至个人尽管也有一定投入,但总量上很有限,投资农业的积极性还未被调动起来。在投资中,政府投资主要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农、林、水利及气象服务业的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以及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科研、教育、科技推广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农村集体投资主要是各级农村组织和乡镇企业为支持农业生产和发展所投入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农户投资主要是农户为维持和扩大农业生产对土地和购置各种生产资料的资金总投入。但从农村当前现实需求来看,我国农村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投资缺口,政府财政支农的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出来。为了顺利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前农村投资过程中仍存一些问题亟待改进。
一、政府对农村农业的投资
国家财政用于农村农业的支出从1978年的亿元增长到20_年的亿元,年均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是支农支出,年均增长%。但是,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到20_年只有%,20_年才有所恢复,为%。同期,农业务税增长速度快于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长%,因而用于农业支出与农业各税的比值呈下降趋势,1996、1997两年小于2,20_也只有,20_年有所恢复,为。
20_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20_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并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要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
与这一要求相一致,我国财政也正在逐步向公共财政转变,但农村公共产品总量不足、结构失衡、渠道分散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据表1,1990~20_年我国农业各税为国家财政累计增加收入亿元。但由于公共产品供给上的城乡差别政策,农村公共产品主要靠农民白筹解决,国家仅给予少量补助,造成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巨大差异。据统计,目前占全国总人口近60%的农村居民仅享用了20%左右的医疗卫生资源,农村每千人拥有的病床数仅为城市的%;农村中学生享受到的国家中学教育经费仅占38%;
另一方面,农村中本应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往往以农民为主承担。例如,基础教育、计划生育都是基本国策,双拥优抚和民兵训练是国防事业的组成部分,这些均属于典型的公共产品,应由中央财政承担。但因这些事权都下放到了乡镇,甚至村委会,致使乡镇政府事权大于财权,摊派或举债运作屡屡发生,乡镇财政不堪重负,村级负担过重。
二、农村集体单位和居民个人对农村农业的投资
1980年以来,我国农村集体单位和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额大幅度增长,特别是1990年代以后,更是飞速增长。1987年上了一千亿元台阶后,1991年超过一千五百亿元,1992年上了二千亿元台阶,之后连年快速增长,特别是近几年增势迅猛,到20_年已超过一万亿元。但是,这种发展速度仍然落后于全社会的发展速度。农村集体单位和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呈波浪式的下降趋势,特别是1997年以来连续下滑,到20_年只有%,几乎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该比重水平的一半。
两项投资分开来看,1992年以前,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额高于农村集体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且前者增长速度也高于后者。之后,情况发生逆转,不但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额低于农村集体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而且前者增长速度也低于后者,这种局面在近几年变得尤其显著。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农村农业资金投入的一半左右来源于农村集体的积累,农村集体是农村农业投资的重要主体。但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和普遍实行后,由于农村集体的经济职能迅速弱化,一方面农村集体的积累水平下降,另一方面投资的非农化倾向严重。因此,这一时期是农村集体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低迷发展时期,在_~1990年甚至出现两年下降的局面。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村集体经济壮大,1992年起,农村集体单位固定资产投资迅速提高,进而极大地拉动了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村社区改善和经济发展。但是,这种快速提高,只是相对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比较而言的。表2表明,1992年后农村集体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呈现出下降趋势。
数据来源:国家_《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改革开放以前,农民的积累水平和消费水平都很低,基本上没有能力进行投资活动。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确立了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配合农产品流通体制和价格体制的改革,使广大农民获得了一定的生产资料占有权和使用权,跨入了商品生产者的行列,使其有能力成为实实在在的投资主体,且在1981~1992年成为农村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体。1992年以后,其地位虽然被农村集体超出,但其固定资产投资仍然在稳步上升。
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速度1992年相对趋缓主要缘于农户农业投资的相对下降,这是由宏观经济环境、特别是产品和要素的市场结构和相对价格等因素综合所致。其直接原因则是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缺乏获取资源的竞争能力。
表3表明了农村居民不同产业的投资效益。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的第一、二、三产业投入与产出比从低到高依次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_年一、二、三产业的投入与产出比分别为:1∶、1∶、1∶。第一产业的单位投资效益只相当于第二产业的%、第三产业的%。二、三产业的高投资回报,吸引了大量本应投向第一产业的农村资金。
数据来源:国家_《农村住户调查年鉴》。
三、其他投资主体的农村农业投资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在农业领域开展了日益广泛的经济和技术国际合作。自1980年农业开始利用外资以来,我国先后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农业贸易活动,并与若干国际性农业组织建立了联系,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多渠道、多形式的农业利用外资体系。20_年,农副食品加工业“三资”企业就已经有1776家,资产总计亿元。目前,在我国的东、中、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均已建立了外资农业项目。外资已成为我国农村农业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农村建设、农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是外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农村农业投资的不足,支持了我国农业的开发建设。如江西的红壤改良,山东、四川的速生产防护林建设,三江平原百万亩低洼涝地开垦改造等。二是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培训了一大批科技和管理人才。同时,在农业投资管理决策上,也引进了先进管理水平,并结合本国实际,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投资管理办法。三是通过合资、合作经营、外商独资等形式,加速了农业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四是扶持了贫困地区的发展,创造了相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利用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无偿粮食援助,项目区农民收入比项目前成倍增加,有效地改善了
10-26
10-26
10-27
10-23
10-26
10-25
10-25
10-25
10-24
10-25
10-23
10-23
10-25
10-26
10-28
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