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高二语文期末复习模拟试题

    高二语文期末复习模拟试题(5篇范文)[ 12号文库 ]

    12号文库 时间:2024-10-06 21:15:12 热度:0℃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第一篇:高二语文期末复习模拟试题一位经济学家回到他的母校,并对眼下的考试题目很感兴趣。于是他请曾经教过他的老师拿出考题。使他大吃一惊的是,现在的考题与他十年前答的题一模一样。他问老师为什么会这样。老师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第一篇:高二语文期末复习模拟试题

    一位经济学家回到他的母校,并对眼下的考试题目很感兴趣。于是他请曾经教过他的老师拿出考题。使他大吃一惊的是,现在的考题与他十年前答的题一模一样。他问老师为什么会这样。老师回答说:问题虽然没变,但答案变了。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二语文期末复习模拟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现代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1—4题。

    梁思成力保北京城墙

    邓琮琮、张建伟

    1957年,“反右”运动正如火如荼,而雄伟壮丽的北京城墙也正在被热火朝天地拆除着。到处是毁墙的炮声,每一炮,都像在梁思成的心中炸响。他已经有了无望的感觉,但这位中国建筑业的泰斗还要为保卫北京城墙做最后拼搏。

    有一天,梁思成进城去瞅了瞅,发现地安门已经没有了,广安门也消失了,听说正拆广渠门,急忙赶去,发现已经只剩下一个城台和一个门洞。

    梁思成流泪了。他还记得,那是在1948年深冬的北平清华园,家里忽然来了位不速之客。3个月前,在南京北极阁,他刚刚当选为院士,一回到清华园,发现整个北平已经被-的军队围得像铁桶一样了。

    眼下他确实有些担心。近在咫尺的古城已经被围了好几个月,城里的傅作义将军是战?是降?是和?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消息。-对这样一个瓮中之鳖究竟有多久的耐心呢?真要打起来,那一座座精美绝伦的古代建筑……他不愿往下想了。

    这样一位对中国古典建筑情有独钟的建筑学家,要目睹五代之都在兵燹中毁于一旦,那种痛心疾首可想而知。他觉得,自己比被围在城里的傅作义将军还要度日如年。就这样天天在担忧之中煎熬着,直到有一天,一位不速之客叩响了他寓所的大门。

    来人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开门见山地说:“梁教授,我受人民解放军攻城部队的委托,前来向你请教。城里有哪些建筑和文物古迹需要保护,请你把它们的位置准确标在这张地图上,以便我军在攻城时避开。”高考资源网

    梁思成先生不仅把北平重点文物的位置准确地标在北平军事地图上,而且拿出了带领学生们收集古建筑文献时记载的《全国建筑文物简目》,把它们一并交给了那位解放军干部,并对他进行了详细讲解。

    他很感动,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他想:-人了不起啊!

    很快,北平和平解放了。

    这一次胜利,是良知的胜利。不论是-、傅作义,还是梁思成、康同壁,历史都会“大书一笔”。

    但新中国成立后,保卫下来的北京旧城,却要在“保卫者”手中毁掉了。它在即将落下炸弹之前得到了保护,在攻城的炮弹尚未发射时得到了关怀,但却要在和平时期里彻底消失。

    当时的梁思成,不仅是的建筑学家,而且是北京市的副市长,但他无法主宰北京城墙的命运。

    1950年2月,梁思成和居住在南京、曾留学英国的建筑家陈占祥一起交了《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议》,即的“梁陈方案”。提出在旧城外的西侧另辟新区。这样,旧城留下,新建一个新中国的政治心脏,而一条便捷的东西干道连接新旧二城,如扁担一样担起中国的政治心脏和中国的城市博物馆。

    “梁陈方案”立刻被否定。1957年,陈占祥被打成右派,而梁思成,幸亏彭真的“提前”保护,才免遭厄运。

    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梁思成知道旧城作为一个整体,无论如何保护不成的时候,仍然发出最后的呐喊。他退而求其次,希望保住旧城的城墙和城楼。为此,他与毁城者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但这样的争辩很快就结束了。争速前进的历史和匆忙的决策,彻底淹没了梁先生的建议和童话般的憧憬。有一天,梁先生从城内开完会回到清华园,谈到了北京市负责人的话:“谁要是再反对拆城墙,是党内就开除他的党籍!”从此,反对的意见,美好的建议,都沉默了。

    这一次,是科学和理性的败退。

    于是,对梁思成的批判开始了。随后,北京城墙不幸地被拆毁了。

    (选自《考试指南报》2024.11)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正确的两项是(4分)

    A.1957年“反右”运动中,雄伟壮丽的北京城墙被大量拆除,作为中国建筑业的泰斗梁思成痛心疾首,可是爱莫能助。

    B.1948年北京和平解放前夕,梁思成目睹了五代之都没有毁于战争的炮火中,他激动不已,为此流下了热泪。

    C.1950年2月梁思成和陈占祥联合提出的《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议》被否定了,因此,陈占祥被打成右派。

    D.1957年“反右”运动中,作为北京市副市长的梁思成受北京市市长彭真的保护才免厄运。这是官官相护。

    E.1948年冬天,人民解放军攻城部队委托一名同志到梁思成家让他把京城里需要保护的建筑和文物古迹标出来。梁思成心中的石头才落了地。

    2.文中说“这一次胜利,是良知的胜利”,又说“这一次,是科学和理性的败退”。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4分)

    3.文章在材料组织和结构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简要分析。(4分)

    4.梁思成是我国建筑学家,又是当时北京市副市长;可是在1957年的“反右”运

    动中他本人和北京市城墙都遭到厄运。对此,你有什么启发?可结合现实简述。(4分)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周行逢,朗州武陵人。少无赖,不事家人生产,尝犯法,配发静江军卒。以骁勇,累迁裨校。王逵攻边镐,行逢别破益阳,杀唐兵二千余人,执其将李建期。当是时,隶朗州刘言麾下者指挥使十人,咸以知兵名,行逢能谋,张文表善战,潘叔嗣果敢,三人多相须成功,而行逢与王逵则又情款甚昵焉。及逵为武安节度使,拜行逢集州刺史,为逵行军司马。

    显德元年,拜行逢武清军节度使,权知潭州军府事。潘叔嗣既杀逵,遣其客将李简率朗人迎行逢为帅。行逢入城,或请以潭州与叔嗣,行逢曰:“叔嗣杀主帅,罪当死,若与武安,是吾使之杀主公也。”召以为行军司马。叔嗣怒,称疾不至。乃阳以武安与之,召使至府受命。至则遣人执之立庭下,责之曰:“汝为小校,无大功,王逵用汝为团练使,一旦反杀主帅。吾未忍斩汝,乃敢拒吾命乎!”遂杀之。

    行逢,故农家子,起微贱,知民间疾苦,励精为治,公而无私。婿唐德求补吏,行逢曰:“汝才不堪为吏。吾今私汝,则可矣;汝居官无状,吾不敢以法贷汝。”与之农具而遣之。辟署僚属,皆取廉介之士。约束简要,吏民便之。

    又性勇敢,果于杀戮,将士恃功骄慢者,一以法绳之。大将十余人,谋为乱;行逢召宴诸将,酒半,呼壮士曳下斩之,一军皆畏服。民过无大小俱死,妻勋国夫人严氏谏曰:“人情有善恶,安得一概滥杀?”行逢怒曰:“此外事,妇人何知!”严氏不悦,诒(dài)曰:“家田佃户,以公颇贵,不力农,请往视之。”至则营居以老,岁时衣青裙押佃户送租入城,行逢行止之,不从,曰:“税,官物也,若主帅自免其家,何以率下?”一日行逢往就之,劳曰:“吾贵矣,夫人何自苦?”严氏曰:“公思做户长时乎?民租后时,常苦鞭抶,今贵矣,奈何忘陇亩间邪?”行逢命群妾强拥升肩舆,严氏卒无留意,因曰:“公用法太严而失人心所不欲留者仓卒祸起田野间易逃死尔。”行逢为之稍损。

    (选自《春秋十国》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骁勇,累迁裨校迁:调动

    B.吾今私汝,则可矣私:偏爱

    C.辟署僚属,皆取廉介之士辟:征召

    D.严氏不悦,诒曰诒:欺骗

    6.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公用法太严而失人心所不欲留者仓卒祸起田野间易逃死尔

    A.公用法太严而失人心/所不欲留者/仓卒祸起田野间/易逃死尔

    B.公用法太严而失/人心所不欲留者/仓卒祸起田野间/易逃死尔

    C.公用法太严而失人心/所不欲留者/仓卒祸起/田野间易逃死尔

    D.公用法太严而失/人心所不欲留者/仓卒祸起/田野间易逃死尔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行逢出生于低微的农家,年轻时不务正业,曾因犯法被发配充军,后凭着勇敢和谋略成了当时有名的军事将领。

    B.潘叔嗣和周行逢都曾经是王逵的部下,叔嗣杀了王逵后请行逢为主帅,后因不听从安排被行逢骗离驻地加以杀害。

    C.周行逢为官公正无私,以清廉正直和有才能为标准选拔官吏,即使对自己的女婿也不例外,确实难得。

    D.周行逢的妻子劝谏丈夫不要滥杀无辜,却遭责怪,后来又提醒他富贵后不要忘本,他接受了意见,对自己有所克制。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汝居官无状,吾不敢以法贷汝。(3分)

    (2)将士恃功骄慢者,一以法绳之。(3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16分)

    (一)比较阅读下列两首元诗,回答9、10题(8分)

    墨梅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寒菊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9.两首诗在语言风格上有何不同?(4分)

    10.这两首诗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4分)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11、12题(8分)

    唐多令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不?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刘过,南宋文学家,少怀志节,多次上书朝廷,屡陈恢复大计,鲜为朝廷所用。与陆游、辛弃疾等交游,后布衣终身。

    11.“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一句,画面有何特点?从全词看,此句有什么作用?(4分)

    12.下片“旧江山浑是新愁”是深化题旨之重笔,联系全词,说说作者抒发了哪些“愁”。(4分)

    四、名句默写(10分)

    13.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在天愿作比翼鸟。,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2)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屈原《湘夫人》)

    (3),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杜甫《蜀相》)

    (4)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五、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马嵬(wéi)殊不知袅袅(niǎo)炊烟吞声踟躅

    B.祠(cí)堂霰雪柏(bǎi)森森比肩连袂

    C.千载(zài)坼裂聒(guō)噪夜雪初霁

    D.谙(ān)熟谢公屐天台(tái)山清新俊逸

    1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的国庆阅兵式上,中-方多款新型武器装备的展示,引发了西方军事专家捕风捉影的各式猜测。

    B.山西省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产业洗牌机遇,断然终结“小煤矿”时代,改头换面地大步迈进“大煤炭经济时代”。

    C.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把2024年诺贝尔-的桂冠戴在上任不到9个月的奥巴马头上,并声称他“让人们期望更美好的未来”。此举匪夷所思。

    D.“北京当代十大建筑”评选结果揭晓,“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首都博物馆、北京电视中心等新式建筑均脱颖而出。

    16.下列句子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这些任务很艰巨,它要求承担者具有很高的政治理论水平,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胜任。

    B.3月16日,中国北海舰队“哈尔滨”号引导法国舰艇离开青岛港向外海航行,拉开了中法海军联合军事演习。

    C.中学生常常为写不出好文章而烦恼,其实,要写出好文章,最重要的是表达真情实感,切忌胡编乱造。

    D.万丽娟背着哥哥和姐姐偷偷地把他们积攒多年的压岁钱捐给了山区的孩子,这一行为得到了父母的肯定。

    17.虎年的春节快到了,请为你的亲友编写一条祝福的手机短信,要求用上一个有“虎”字的成语,并使用一种修辞格,不超过50字。(4分)

    六、作文(50分)

    18.读懂下面诗句的含义,任选一句作为话题(抄写在作文纸上)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1)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袁枚《马嵬》)

    (2)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鲍照《拟行路难》)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4)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

    高二语文期末复习模拟试题

    第二篇:高二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模拟试题

    近年来,由于评价方式单

    一、教学方式的相对陈旧,许多高中学生将语文学习简单等同于听讲解课文、做阅读训练,缺乏语文学习的意识。其实不是的,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二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模拟试题,赶紧来学习一下吧!

    高二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模拟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1—4题。

    梁思成力保北京城墙

    邓琮琮、张建伟

    1957年,“反右”运动正如火如荼,而雄伟壮丽的北京城墙也正在被热火朝天地拆除着。到处是毁墙的炮声,每一炮,都像在梁思成的心中炸响。他已经有了无望的感觉,但这位中国建筑业的泰斗还要为保卫北京城墙做最后拼搏。

    有一天,梁思成进城去瞅了瞅,发现地安门已经没有了,广安门也消失了,听说正拆广渠门,急忙赶去,发现已经只剩下一个城台和一个门洞。

    梁思成流泪了。他还记得,那是在1948年深冬的北平清华园,家里忽然来了位不速之客。3个月前,在南京北极阁,他刚刚当选为院士,一回到清华园,发现整个北平已经被共产党的军队围得像铁桶一样了。

    眼下他确实有些担心。近在咫尺的古城已经被围了好几个月,城里的傅作义将军是战?是降?是和?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消息。共产党对这样一个瓮中之鳖究竟有多久的耐心呢?真要打起来,那一座座精美绝伦的古代建筑……他不愿往下想了。

    这样一位对中国古典建筑情有独钟的建筑学家,要目睹五代之都在兵燹中毁于一旦,那种痛心疾首可想而知。他觉得,自己比被围在城里的傅作义将军还要度日如年。就这样天天在担忧之中煎熬着,直到有一天,一位不速之客叩响了他寓所的大门。

    来人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开门见山地说:“梁教授,我受人民解放军攻城部队的委托,前来向你请教。城里有哪些著名建筑和文物古迹需要保护,请你把它们的位置准确标在这张地图上,以便我军在攻城时避开。”高考资源网

    梁思成先生不仅把北平重点文物的位置准确地标在北平军事地图上,而且拿出了带领学生们收集古建筑文献时记载的《全国建筑文物简目》,把它们一并交给了那位解放军干部,并对他进行了详细讲解。

    他很感动,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他想:共产党人了不起啊!

    很快,北平和平解放了。

    这一次胜利,是良知的胜利。不论是毛泽东、傅作义,还是梁思成、康同壁,历史都会“大书一笔”。

    但新中国成立后,保卫下来的北京旧城,却要在“保卫者”手中毁掉了。它在即将落下之前得到了保护,在攻城的炮弹尚未发射时得到了关怀,但却要在和平时期里彻底消失。

    当时的梁思成,不仅是著名的建筑学家,而且是北京市的副市长,但他无法主宰北京城墙的命运。

    1950年2月,梁思成和居住在南京、曾留学英国的著名建筑家陈占祥一起交了《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议》,即著名的“梁陈方案”。提出在旧城外的西侧另辟新区。这样,旧城留下,新建一个新中国的政治心脏,而一条便捷的东西干道连接新旧二城,如扁担一样担起中国的政治心脏和中国的城市博物馆。

    “梁陈方案”立刻被否定。1957年,陈占祥被打成右派,而梁思成,幸亏彭真的“提前”保护,才免遭厄运。

    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梁思成知道旧城作为一个整体,无论如何保护不成的时候,仍然发出最后的呐喊。他退而求其次,希望保住旧城的城墙和城楼。为此,他与毁城者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但这样的争辩很快就结束了。争速前进的历史和匆忙的决策,彻底淹没了梁先生的建议和童话般的憧憬。有一天,梁先生从城内开完会回到清华园,谈到了北京市负责人的话:“谁要是再反对拆城墙,是党内就开除他的党籍!”从此,反对的意见,美好的建议,都沉默了。

    这一次,是科学和理性的败退。

    于是,对梁思成的批判开始了。随后,北京城墙不幸地被拆毁了。

    (选自《考试指南报》2024.11)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正确的两项是(4分)

    A.1957年“反右”运动中,雄伟壮丽的北京城墙被大量拆除,作为中国建筑业的泰斗梁思成痛心疾首,可是爱莫能助。

    B.1948年北京和平解放前夕,梁思成目睹了五代之都没有毁于战争的炮火中,他激动不已,为此流下了热泪。

    C.1950年2月梁思成和陈占祥联合提出的《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议》被否定了,因此,陈占祥被打成右派。

    D.1957年“反右”运动中,作为北京市副市长的梁思成受北京市市长彭真的保护才免厄运。这是官官相护。

    E.1948年冬天,人民解放军攻城部队委托一名同志到梁思成家让他把京城里需要保护的建筑和文物古迹标出来。梁思成心中的石头才落了地。

    2.文中说“这一次胜利,是良知的胜利”,又说“这一次,是科学和理性的败退”。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4分)

    3.文章在材料组织和结构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简要分析。(4分)

    4.梁思成是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又是当时北京市副市长;可是在1957年的“反右”运

    动中他本人和北京市城墙都遭到厄运。对此,你有什么启发?可结合现实简述。(4分)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周行逢,朗州武陵人。少无赖,不事家人生产,尝犯法,配发静江军卒。以骁勇,累迁裨校。王逵攻边镐,行逢别破益阳,杀唐兵二千余人,执其将李建期。当是时,隶朗州刘言麾下者指挥使十人,咸以知兵名,行逢能谋,张文表善战,潘叔嗣果敢,三人多相须成功,而行逢与王逵则又情款甚昵焉。及逵为武安节度使,拜行逢集州刺史,为逵行军司马。

    显德元年,拜行逢武清军节度使,权知潭州军府事。潘叔嗣既杀逵,遣其客将李简率朗人迎行逢为帅。行逢入城,或请以潭州与叔嗣,行逢曰:“叔嗣杀主帅,罪当死,若与武安,是吾使之杀主公也。”召以为行军司马。叔嗣怒,称疾不至。乃阳以武安与之,召使至府受命。至则遣人执之立庭下,责之曰:“汝为小校,无大功,王逵用汝为团练使,一旦反杀主帅。吾未忍斩汝,乃敢拒吾命乎!”遂杀之。

    行逢,故农家子,起微贱,知民间疾苦,励精为治,公而无私。婿唐德求补吏,行逢曰:“汝才不堪为吏。吾今私汝,则可矣;汝居官无状,吾不敢以法贷汝。”与之农具而遣之。辟署僚属,皆取廉介之士。约束简要,吏民便之。

    又性勇敢,果于杀戮,将士恃功骄慢者,一以法绳之。大将十余人,谋为乱;行逢召宴诸将,酒半,呼壮士曳下斩之,一军皆畏服。民过无大小俱死,妻勋国夫人严氏谏曰:“人情有善恶,安得一概滥杀?”行逢怒曰:“此外事,妇人何知!”严氏不悦,诒(dài)曰:“家田佃户,以公颇贵,不力农,请往视之。”至则营居以老,岁时衣青裙押佃户送租入城,行逢行止之,不从,曰:“税,官物也,若主帅自免其家,何以率下?”一日行逢往就之,劳曰:“吾贵矣,夫人何自苦?”严氏曰:“公思做户长时乎?民租后时,常苦鞭抶,今贵矣,奈何忘陇亩间邪?”行逢命群妾强拥升肩舆,严氏卒无留意,因曰:“公用法太严而失人心所不欲留者仓卒祸起田野间易逃死尔。”行逢为之稍损。

    (选自《春秋十国》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骁勇,累迁裨校 迁:调动

    B.吾今私汝,则可矣 私:偏爱

    C.辟署僚属,皆取廉介之士 辟:征召

    D.严氏不悦,诒曰 诒:欺骗

    6.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公用法太严而失人心所不欲留者仓卒祸起田野间易逃死尔

    A.公用法太严而失人心 / 所不欲留者 / 仓卒祸起田野间 / 易逃死尔

    B.公用法太严而失 / 人心所不欲留者 / 仓卒祸起田野间 / 易逃死尔

    C.公用法太严而失人心 / 所不欲留者 / 仓卒祸起 / 田野间易逃死尔

    D.公用法太严而失 / 人心所不欲留者 / 仓卒祸起 / 田野间易逃死尔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行逢出生于低微的农家,年轻时不务正业,曾因犯法被发配充军,后凭着勇敢和谋略成了当时有名的军事将领。

    B.潘叔嗣和周行逢都曾经是王逵的部下,叔嗣杀了王逵后请行逢为主帅,后因不听从安排被行逢骗离驻地加以杀害。

    C.周行逢为官公正无私,以清廉正直和有才能为标准选拔官吏,即使对自己的女婿也不例外,确实难得。

    D.周行逢的妻子劝谏丈夫不要滥杀无辜,却遭责怪,后来又提醒他富贵后不要忘本,他接受了意见,对自己有所克制。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汝居官无状,吾不敢以法贷汝。(3分)

    (2)将士恃功骄慢者,一以法绳之。(3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16分)

    (一)比较阅读下列两首元诗,回答9、10题(8分)

    墨 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寒 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9.两首诗在语言风格上有何不同?(4分)

    10.这两首诗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4分)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11、12题(8分)

    唐多令 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不?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刘过,南宋文学家,少怀志节,多次上书朝廷,屡陈恢复大计,鲜为朝廷所用。与陆游、辛弃疾等交游,后布衣终身。

    11.“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一句,画面有何特点?从全词看,此句有什么作用?(4分)

    12.下片“旧江山浑是新愁”是深化题旨之重笔,联系全词,说说作者抒发了哪些“愁”。(4分)

    四、名句默写(10分)

    13.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在天愿作比翼鸟。,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2)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屈原《湘夫人》)

    (3),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杜甫《蜀相》)

    (4)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五、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马嵬(wéi)殊不知 袅袅(niǎo)炊烟 吞声踟躅

    B.祠(cí)堂 霰雪 柏(bǎi)森森 比肩连袂

    C.千载(zài)坼裂 聒(guō)噪 夜雪初霁

    D.谙(ān)熟 谢公屐 天台(tái)山 清新俊逸

    1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的国庆阅兵式上,中国军方多款新型武器装备的展示,引发了西方军事专家捕风捉影的各式猜测。

    B.山西省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产业洗牌机遇,断然终结“小煤矿”时代,改头换面地大步迈进“大煤炭经济时代”。

    D.“北京当代十大建筑”评选结果揭晓,“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首都博物馆、北京电视中心等新式建筑均脱颖而出。

    16.下列句子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这些任务很艰巨,它要求承担者具有很高的政治理论水平,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胜任。

    B.3月16日,中国北海舰队“哈尔滨”号引导法国舰艇离开青岛港向外海航行,拉开了中法海军联合军事演习。

    C.中学生常常为写不出好文章而烦恼,其实,要写出好文章,最重要的是表达真情实感,切忌胡编乱造。

    D.万丽娟背着哥哥和姐姐偷偷地把他们积攒多年的压岁钱捐给了山区的孩子,这一行为得到了父母的肯定。

    17.虎年的春节快到了,请为你的亲友编写一条祝福的手机短信,要求用上一个有“虎”字的成语,并使用一种修辞格,不超过50字。(4分)

    六、作文(50分)

    18.读懂下面诗句的含义,任选一句作为话题(抄写在作文纸上)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1)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袁枚《马嵬》)

    (2)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鲍照《拟行路难》)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4)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


    第三篇:高二语文期末复习苏教版

    江苏省赣榆县厉庄高级中学高二语文期末复习(4)苏教版 一、二 基础知识与文言文阅读(选择题每题2分,翻译6分;共4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紫绡/俊俏

    绽放/颤栗 凝滞/挚友 逶迤/虚与委蛇

    ........B.贮 镌刻/隽永 鹰隼/竹笋

    陨石/殒身不恤

    .藏/机杼.......C.螫针/嗜好 修葺/契约 拔擢/笨拙 龟裂/千钧一发 ........D.栖息/蹊跷

    姊妹/付梓 沉溺/拘泥

    便捷/茕茕孑立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A.大多数疾病的发生,是因为基因组的差异与调节基因的环境不协调而引起的。

    B.扬州、南京、镇江城市群建设的启动,对道路、交通、媒体、通讯等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相关,南京商业圈无疑也将面对重新洗牌的机会。

    C.如果认识到我们极不了解生活在我们周围的许多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关于物种和变种的起源至今还有许多不能解释这一点,就没有人会觉得奇怪了。

    D.针对当前医疗卫生市场混乱,药价偏高,卫生部和财政部联合发文,要求清理整顿药品市场,降低药品价格。

    3.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A.比去:等到 形影相吊:安慰 B.一春鱼雁无消息:书信 夙婴疾病:缠绕 .....C.愍臣孤弱:怜悯 日过午已昏:黄昏 D.寻蒙国恩:不久 殆有神护者:大概 ....4.下列句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A.桂影斑驳 B.往往而是 C.告诉不许 D.臣之辛苦 ........5.下列加点字活用现象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A.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B.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C.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D.臣少多疾病...

    6.选出对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合理的一项()(1)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2)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3)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4)泪流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A.(1)用典(2)夸张(3)借代(4)对偶 B.(1)比拟(2)对比(3)借喻(4)对偶 C.(1)用典(2)对偶(3)借喻(4)夸张 D.(1)比拟(2)对偶(3)借代(4)夸张 7.下列说法不下正确的一项是()A.“表”“志”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表,属于奏议一类,是臣子对君主陈情事务的文书;志,记也,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B.元杂剧是以当时在北方流行的曲调来演唱的,因此又称为北曲杂剧或北杂剧。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白”“科”三部分组成。每本通常四折,一般按照剧情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束来划分。角色上一般分末、旦、净、杂四大类。主要的角色通常是“正旦”或“正末”,故剧本分“旦本”或“末本”。

    C.威廉·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以及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莎士比亚全部作品的基本思想是人文主义或人道主义。

    D.元杂剧“四大家”指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其代表作品分别是:《倩女离魂》,1 《汉宫秋》,《窦娥冤》,《梧桐雨》。

    8.下面一组句子中,属于化用或改选古人诗词名句的一项是()(1)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2)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3)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4)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A.(2)(3)(4)B.(1)(2)(3)C.(1)(3)(4)D.(1)(2)(4)9.下列对课文内容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李密《陈情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一篇情理兼备的好文章。李密辞不赴命的理由在曲折推进中得到清楚的表达,陈述委婉,令人同情,章法摇曳多姿。文章美中不足的是李密所陈之情,无非是孝养祖母,这仍属于宣扬封建道德,因而对这篇文章的评价不宜过高。B.《项脊轩志》是一篇出色的抒情散文。作者:“借一阁以记三代之遗迹。”(清人梅曾亮语)睹物怀人,悼亡念存,随事曲折,娓娓细谈,笔意极清淡,而感情极深至。情,使这篇文章不事雕饰,而自然动人。纵观全文,以项脊轩起,以项脊轩结,用一间旧屋作线索,将人物,事件联系在一起。C.《长亭送别》并没有曲折复杂的戏剧情节,其艺术魅力主要来自对人物心灵的深刻探索和真实描摹。作者细腻而多层次地展示了“此恨谁知”的复杂心理内涵:对“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的亲人的百般依恋,对即将来临的“南北东西万里程”的别离的无限悲戚,对逼求“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强拆鸳鸯在两下里”的做法的深深怨恨,对当时司空见惯的身荣弃妻爱情悲剧的不尽忧虑。D.《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是原作的第二幕第二场,这一场简称“阳台会”。它描写罗密欧在凯普莱特家花园里与朱丽叶幽会时的情景。戏剧中的男女主人公完全沉浸在对爱情的热忱向往中,弹奏的是一曲情意绵绵的青春的颂歌、爱的颂歌。这场戏历来被认为是描写少男少女爱情的经典,以至世人将最美好的爱情称之为“罗密欧与朱丽叶式”。

    阅读《陈情表》节选完成10—12题。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0.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A.不矜名节 矜:顾惜 B.更相为命 更:轮流,更替 ..C.愿乞终养 乞:完毕 D.区区不能废远 区区:拳拳 ...11.下列句子中的“以”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B.但以刘日薄西山 C.能以足音辨人 D.不然,籍何以至此

    12.以下句子分编为四组,最能表达李密动之以情向晋武帝提出辞官的一组()①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②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③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④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⑤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⑥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③④⑥ D.①⑤⑥ 阅读选段《长亭送别》节选,完成13—15题。

    【滚绣球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屯屯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四煞】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 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13.选出对【滚绣球 】一曲赏析不恰当的一项()A.像【端正好】一样,这支曲子也是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

    B.莺莺希望能用柳丝把张生的马和她的车系在一起,还希望时光不再过去,意在表达不再分离的依依之情。C.【滚绣球】是从正面刻画莺莺与张生难分难舍的复杂内心世界。D.这段心理独白生动地表现出女主人公既充满怨恨又无可奈何 14.下列对【一煞】一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以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和【端正好】中的清晨景象相比,氛围更加萧瑟凄冷。B.“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是写莺莺怅然痴立,极目远送,点出莺莺情感的转移:既然人已去,只好尽赏眼前之景。C.“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是写莺莺怅然静听,进一层表现莺莺的惆怅和眷恋。“无人语”不仅写在寂寞的夕阳古道上听不到一点人说话的声音,而且是写莺莺感叹张生离去,欲语无人。

    D.夕阳古道,原来还有窃窃私语,现在却归于一片寂静。这情景本来就够冷清凄凉了,偏偏这时候传来马的嘶鸣,它打破了夕阳古道上的沉寂。马鸣之处,正是张生所在之地!听到马的叫声而见不到骑马远去的亲人。“无声”和“有声”两相映衬,更加烘托出环境的凄凉和莺莺痛不欲生的悲哀。15.“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一段曲文,多处化引了古诗文语句,下列不属于此列的一项()A.“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大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C.“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D.“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

    阅读归有光《寒花葬志》完成16—18题。

    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爇③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

    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

    【注释】①寒花:婢女的名字。②魏孺人:作者的妻子魏氏。孺人,明清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③媵(yìn):古代随嫁的男女都称为媵。这里指随嫁的女子。④虚丘:大丘。⑤爇(ruò):点燃。⑥瓯:盆盂一类的瓦器。⑦奄忽:急遽。16.给画线句子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A.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B.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C.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D.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17.对加点的字的解释,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事我而不卒 ②而母立于兹 ③回思是时 ④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 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18.对文章内容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写在主人公——“婢”的入葬前后,从“十岁”、“十年”这两处可推知,她死时的年龄最多是二十。

    B.文题中的“寒花”指写作的季节,表明作者是在冬季写了这篇悼亡的文章,寒冬中花的形象有力地烘托了作者的哀思。

    C.本文写“婢”的形象,主要抓住了“持去不与”和“目眶冉冉动”等细节,生动地表现出了“婢”的天真、活泼。

    D.“孺人”就是作者的妻子,她的两次“笑”中包含了许多的生活情趣。19.把两段文言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2)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3)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

    三、古诗词鉴赏(8分)

    2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平别前卫县李宷少府 高适

    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

    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此地从来可乘兴,留君不住益凄其。

    (1)这首诗以“悲”贯穿全诗,请结合全诗具体分联加以分析。(4分)

    (2)赏析颈联中“远”和“迟”的妙处。(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21.填写出下列空缺部分。

    (1)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长亭送别》)(2),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

    (3),内无应门五尺之童,形影相吊。(《陈情表》)(4)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记念刘和珍君》)(5),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林则徐对联)

    第四篇:高二语文期末复习策略

    高二语文期末复习方法策略

    时近期末,新课结束,期末考试在即。那么,如何才能让复习更有序更高效?

    一、做好期末复习准备工作

    首先要明白复习的重要性。复习是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整理,消化吸收,查漏补缺,强化巩固。没有这一环,学过的知识往往显得零碎、散乱,很容易混淆,也很容易忘记;没有复习巩固这一环,学习往往就只停留在“知晓”与“明白”这个阶段,不能真正由“懂了”进入到“会了”“熟了”“通了”“活了”“快了”这些更高的层次,当然也就谈不上对知识的真正掌握与技能的熟练运用。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复习比上新课更为重要,因为新课是一个一个散的“知识点”,而复习往往要求形成“知识链”“知识树”“知识网”,要求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整合,形成综合的知识素养与更强的应考能力。

    其次眼光要瞄准高考。知识的网,是一天一天织成的。再说,对本学期的所学进行一个有效的复习,应该成为整个高中六学期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亦即是说,复习不仅仅为期末的考试做准备,更要为毕业考试和高考做准备,一套试卷,考查的知识毕竟有限,所以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一只眼要盯着期末考试,另一只眼还应瞄准高考。

    再次,可以通过各种措施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复习的近期现实目标与高考长远目标有机结合。

    二、期末复习的重点与要求

    1、全册的字音字形。

    侧重复习:常考常错。

    复习建议:师生全册专项清理,重点搜捕,集中歼灭,注重循环,注重检查。

    2、全册的文学常识。

    侧重复习:本册涉及到的中外重要作家作品流派风格。

    复习建议:最好能表解出来。可以利用教材前面的目录,也可以单独整理。特别要注意防止学生在识记时“张冠李戴”,特别是易混的知识点。

    3、名句、名段、名篇的诵背与默写。

    侧重复习:名句的准确理解与识记。

    复习建议:坚持“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并且要记准确,最好能分析一下它何以是名句,“名”在何处;难点与易错处强化识记与默写训练;注意“二级名句”的识记。也就是稍偏一点的名句的识记;强调作答时不能“增”“删”“调”“换”,必须忠实于原句原文。

    4、小说、散文阅读要义

    侧重复习:小说人物形象分析、主旨探究、结构布局;散文情感主旨、句子语言含义作用等的分析、主旨探究。

    复习建议:结合高考前各地高考模拟试题货高考题来把握试卷命题动态方向。

    5、古诗词阅读理解(唐诗宋词)

    侧重复习:

    ①如何理解诗词内容;

    ②把握意象意境,重点引导学生如何去分析“象”中之“意”与整体感受意境;

    ③分析诗歌抒什么情言什么志,并准确表达出来;

    ④分析诗歌中的表现手法与修辞手法,会识别、判断并会联系全诗分析其所用手法技巧的表达作用与效果;

    ⑤分析诗歌语言的准确与精妙,特别是炼字炼句之处,更当注意其表现力。复习建议:以教材中的名篇为例讲析,以课外或高考题进行训练,注意作答的规范与深入。

    6、文言文阅读理解(虽为浅易文言文,但依然是薄弱点)

    侧重复习:

    ①文言重点字词。要求:一词多义要确定在具体语言环境下的具体义项;古今异义要弄清在古代的意思;词类活用要弄清在具体语言环境下的活用的类型与意思;通假字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找出其通假的本字。

    ②重点文言句式。掌握五种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特殊疑问句。要求会结合语境和相关的语言标志会识别,会翻译。

    ③文言翻译。要求一一落实重点字词(实词虚词),体现文言句式特点,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④文言断句。重在从内容上进行句读断句,注意联系有关的句式特点,注意识别古文中的专有名词,它们都有助于帮助我们断句。

    复习建议:文言文阅读理解,一定要注意“整体把握,诸因互解”;要注意对教材名篇的分项梳理与归纳,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可以联系一点课外的或高考文言文试题进行训练。

    7、语言运用。

    复习建议:题型千变万化,但都与语言的实际运用有关。强调三点:

    ①入格。不管是那种形式的语言运用题,一定要符合特定的要求。一是特定的应用文体的要求,如对联、贺信、一句话新闻、开场白、警示语、标语、口号、图文转换、仿句等等。二是要符合有关的作答要求,认真看清,建议勾划出来,并逐条遵照落实。

    ②得体。这是语言运用的核心所在。主要就是要符合特定的人物、身份、场合,符合特定的运用要求。

    ③显美。语言运用不应该只求答完就了事,要力求作答的精准雅美,充分展示自己的人品修养文采才华。

    8、作文。在抓好常规训练的同时,侧重记叙文的写作指导。

    复习建议:

    ①注意审题、点题、扣题;

    ②注意列提纲,至少要考虑中心、材料(详略、先后)、结构、手法、开头结尾等;

    ③注意书写与卷面。

    4素材积累,范文模仿。○

    第五篇: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鸡文化”占有重要地位,对古人生活的影响很直接。

    鸡为什么叫“鸡”?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鸡”条引南唐人徐核的话称:“鸡者稽也,能稽时也。”鸡守时且鸣叫准时,鸡鸣了天就快亮了,由此,古人送给鸡不少美称:夜烛、司晨鸟、知时畜、长鸣都尉等。

    鸡能啼晨,古人称之为“司晨”。鸡这一习性,对农耕时代的古人具有重要意义。《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女曰鸡鸣……”:妻子说鸡打鸣了,赶紧起来干活吧。可见,先秦时人们已开始利用鸡鸣来安排作息了。国君也以“鸡鸣”为时间节点安排作息。《诗经》中的《鸡鸣》就有贤妃提醒国君早朝:“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周朝还专设“鸡人”掌管供办鸡牲和报时,后来宫廷中负责打更报时的人被称为“鸡人”。但古人认为母鸡打鸣是不祥之兆,会有“鸡祸”。在古代,女人干政或主政,常被称作“扎鸡司晨”。《汉书五行志》引《易传》的话:“妇人专政,国不静;札鸡雄鸣,主不荣。”

    古人还以鸡鸣励志,现在不少人书房里都喜欢挂“闻鸡起舞”字画。《晋书祖巡传》记载,祖逖和刘砚“共被同寝”,夜半听到鸡叫声,对刘砚说:“此非恶声也。”便踢他起来一起舞剑健身。

    鸡在古人眼里还能辟邪。《山海经中山经》中就多次提及:“用一雄鸡,攘而勿杀”,“毛用一白鸡,祈而不糈”。古人认为,鸡是一种“阳鸟”,主管日出。唐《艺文类聚鸟部》“鸡”条的说法更清楚:“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鸡鸣带来光明,而鬼怪最不敢见光明,自然便怕鸡。还有一种说法,民间把鸡当辟邪物可能与中华人文始祖虞舜有关。东晋王嘉《拾遗记》记载,尧在位七十年,有国献重明之鸟,双睛在目。这里的“重明之鸟”就是一种鸡,隐指尧的接班人舜。重明之鸟“能搏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民间过年时都期盼这种鸟能飞到自家门口,等不到它,“或刻木,或铸金,为此鸟之状,置于门户之间”。王嘉认为,民间画鸡贴门上,就是由这种遗俗变化来的。

    古人认为鸡还是一种吉祥动物。“鸡”谐音“吉”,鸡年就是“吉祥之年”。古代有一种年画,上面是啼叫的公鸡和牡丹花,有读书人的人家过年时都会张贴,取意“功(公)名(鸣)富贵”。还有一句十分喜庆的话叫“龙凤呈祥”,龙的原型是蛇,凤的原型就是鸡。凤凰的别名是鸭鸡。《尔雅释兽》说:“鸡三尺为鹤。”传统的“龙凤呈祥”一说,事实上是“龙鸡呈祥”。

    实际上,鸡在古人心目中的形象并不比凤凰差。古人称鸡为“德禽”,西汉韩婴《韩诗外传》便有这样的说法:“君独不见夫鸡乎!首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文”“武”“勇”“仁”“信”,这些鸡的优秀品质可都是凤凰所没有的。

    1.下列关于“鸡文化对古人生活的影响”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人以鸡鸣励志,后来很多人受祖逖“闻鸡起舞”故事的激励,听到鸡叫就及时奋起,舞剑健身。

    B.农耕时代的古人会利用公鸡能啼晨这一习性来安排作息,下至百姓的劳作上至国君的早朝。

    C.“鸡”谐音“吉”,寓意吉祥,所以古代读书人会张贴画有啼叫的公鸡和盛开的牡丹花的年画。

    D.古人认为鸡能辟邪,能震慑鬼怪搏逐猛兽,就在门上木刻或者铸造其图形,后来画鸡贴于门上。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鸡人”在周朝时期负责掌管供办鸡牲和报时,后来皇家宫廷中“鸡人”负责打更报时,职责范围有所缩小。

    B.古人将母鸡打鸣与女人干政或主政相提并论,均视为不祥之事,古书认为前者会妨碍主人,后者会危害国家。

    C.《山海经中山经》中多次提到用雄鸡、白鸡进行祈祷祭祀,缘于“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是“阳鸟”。

    D.民间把鸡当辟邪之物可能与舜有关,据载,献给尧的“重明之鸟”双睛在目,勇猛善斗,它隐指尧的接班人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鸡被古人称为“德禽”,古人根据鸡的特点赋予其文、武、勇、仁、信等优秀品质,可见,鸡在古人心目中地位比凤凰高。

    B.农业在古代处于主导地位,又没有发达的计时工具,“鸡文化”地位重要,对古人生活的影响很直接,对现代的影响就相对小了。

    C.鸡被称为“鸡”,还有夜烛、司晨鸟、知时畜、长鸣都尉等别称,都与鸡守时且鸣叫准时的特点有关,蕴含着古人对鸡的赞美。

    D.鸡和凤凰大体类似,鸡三尺则为鹤,而凤凰的别名是鸭鸡,凤的原型是鸡,传统的“龙凤呈祥”一说,事实上是“龙鸡呈祥”。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刀势画 王斌

    那洛阳在清末民初,就是全国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和商业中心。1920年,吴佩孚进驻洛阳,洛阳遂成河南省会,军政要员云集,人口猛增。1932年,国民政府迁都洛阳后,又刺激了商业的发展。抗战爆发开封沦陷时,大批商号来洛阳开业,更让洛阳繁华无比,民间艺术颇多。洛阳剪纸就是其一。

    洛阳剪纸有三种:一种叫复制剪,就是依葫芦画瓢,复制原来的花样;另一种叫规则剪,如结婚用的喜字;最后一种是创作剪,完全出自艺人的自创,随心所欲,一蹴而就,为剪纸艺术中的最高境界。“创作剪”技艺最深的,在洛阳数秦百川先生。其作品栩栩如生,涉材广泛,独门绝技更是让人惊叹。

    剪纸由中国传入日本,经艺术改良之后很快成为日本高雅艺术领域中的一朵奇葩,代表人物是一位叫宫田雅之的人。此人通过刀势表现思想哲学和艺术美学,作品被世人称之为“刀势画”。其画作具有古典之美、刀势之美、冷峻之美、心灵之美多层美感。刀势在纸上所产生的线条配以艳丽的色彩,交相辉映之中,给人一种极大的感染力。

    1944年夏,宫田雅之的夫人龙愁秀带着儿女和丈夫生前得意弟子来到洛阳。当地友人问起中日剪纸艺术的话题时,宫田夫人说:“中国的剪纸艺术还缺少足够的美术素养和绘画基础,只局限于装饰作用,所以中国的剪纸只能像土特产一样批量销售,却登不上大雅之堂……”

    秦百川先生是一个强烈的爱国主义者,当他听到那些话之后,脸红得发烫,立刻招呼弟子拜访。

    龙愁秀和秦先生一交谈,知道了自己言语间不慎得罪了人,立刻站起来给秦先生鞠躬致歉。秦先生说:“我接受您的道歉,也想见识一下您丈夫的‘刀势画’。虽然中日交战,但艺术无疆界。明日9时,在天门广场咱们现场交流一下,也算为两国剪纸艺术做点事吧。”宫田夫人欣然接受了秦先生的请求。

    第二天9时刚到,宫田夫人如约而至。一阵客套之后,比赛正式开始。

    那宫田弟子看起来才三十多岁,却技艺了得,四十分钟后作品已然完成,悬挂于展厅显要位置。那是宫田雅之代表作《白桦湖四季》的翻本。作品巧妙利用了光影元素,将七彩玻璃纸刻贴出惟妙惟肖的白桦树、月亮、山峰、氤氲、湖水、鸟儿。既有油画的细腻、中国水墨画的诗意,又兼有日本版画的冷峻内敛。既有东方的禅宗悟道,西方的哲学意味,又体现着一种特有的伤感之美。在玻璃装裱镜的反射下,画面亦真亦幻,将日本风景名胜白桦湖的美景表现得淋漓尽致。那树、那山就像伫立在众人眼前,那水就像流在众人脚下。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都是完美无瑕意境深远,给人一种身临其境、心旷神怡、立体感强的美妙感觉。一时人人惊呼!

    宫田弟子作品一完成,众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秦先生那里。

    秦先生早已进入忘我境界,挥剪如飞。时而如走蛇空灵诡异,时而如蜻蜓点水飘逸轻灵。手臂运作间,纸屑扬扬洒下。少顷,额头渗出细汗。

    良久,秦先生手臂停了下来,抬起头郑重凝视墙上高高悬挂的《白桦湖四季》。少顷,只见秦先生划破长空的一剪之后,突然一口鲜血“噗”地喷出,人慢慢倒地。

    赛场大乱。

    秦先生被送往医院之后,那幅带血作品静静躺在案上,揪着众人的心。作品表现的是豫西抗日独立支队血战日军保洛阳。有骏马飞跃嘶鸣,有山河支离破碎,有百姓同仇敌忾……那磅礴宏大的气势,丝丝入扣的表现手法,精妙的造型,勇进悲壮的氛围,仿佛把人们带进了前线战场。

    人们正赞叹间,只见秦先生几名弟子红着眼睛返了回来。数米长的剪纸在几个人手中被慢慢撕开。立刻,剪纸变成了对称的两幅作品。

    这时,突然有人喊到:“剪纸上有字。”

    众人这才注意到,在错综复杂的剪纸线条中,隐藏着偌大的两个字“落阳”。几名弟子把对称的两幅剪纸轻轻移到了屋外。清风徐徐吹动下奇迹出现了,只见剪纸上薄薄人儿车儿马儿飞快哗哗地动。或疾跑、或跳跃、或厮杀,似有鲜血飞迸,似有硝烟弥漫,似有枪弹嗖嗖飞过。风停时,人儿车儿马儿趋于平静,“落阳”二字又显示出来。

    众人瞪大了双眼,只差点儿钻进剪纸中去。

    那场大赛之后,传来秦百川先生去世的消息。

    让人们称奇的是,自那一天开始,日军在中国战场很快大溃败,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不可一世的日本太阳旗从洛阳上空狼狈撤下,历时一年零三个月。(选自《小说月刊》2024年10期)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篇小说开头写了洛阳从清末民初就是全国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和商业中心,以洛阳的繁华、民间艺术颇多,引出洛阳剪纸和剪纸比赛的故事。

    B.秦百川那幅带血的剪纸作品表现了中国军民抗日的内容,造型精妙,表现手法丝丝入扣,气势磅礴宏大,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C.剪纸比赛时,宫田弟子技艺了得,用四十分钟剪出的宫田雅之的代表作《白桦湖四季》意境深远,给人一种身临其境、心旷神怡、立体感强的美妙感觉。

    D.这篇小说的情节简单,通过中日之间进行剪纸比赛、挫败日寇阴谋的故事,表现了中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决心。

    5、小说开头部分对洛阳剪纸作了介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6、小说中秦百川创作的作品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材料一:

    【本报讯(记者李贞)】《中国诗词大会》举办两季以来,可谓是难得的同时收获了收视率与好口碑的综艺节目。第一季首播时,收视率就达到了全国第四位。今年播出的第二季借助央视这一强势平台,又占据了春节黄金档的十余天强势档期,收视率更是飞速飙升。

    在微博上,不仅普通网友纷纷留言关注,一些知名“大V”也出言点评,《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点爆收视热点,成为现象级电视节目,给荧屏吹来一股清新之风。同时,这样的节目也给我们带来深思与启迪:我们不该将宝贵荧屏资源拱手让给那些粗俗无聊,浪费大量人力、物力的节目,以博得些许廉价掌声,换取毫无意义的虚假收视。

    节目的火爆,带来的是各位参赛选手的人气高涨。勇夺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冠军的,是来自上海的“00后”高中女生武亦姝,她在节目中的淡定从容,“圈粉”无数,被网友们盛赞为“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全部幻想”。而除了武亦妹这样的“才女型”选手成了新晋“网红”,许多参赛选手凭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腔热爱,与苦难不断斗争的毅力,也成为了媒体深度挖掘的对象。像白茹云、王海军这样选手的参赛,一方面让社会大众知道了诗词与普通人的生活并不遥远,另一方面也传递了温暖与感动。《解放日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微信公众号上,也都发布了介绍节目中人气参赛选手的文章,获得了不错的阅读量。

    无论是网友们对节目的高评价,还是对参赛选手、嘉宾以及节目幕后的关注,实际上都反映出了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有强烈的了解欲望。事实上,在今年《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之前,已经有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等一系列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节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些节目改变了以往文化宣传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创新形式、寓教于乐,润物无声地令传统文化获得了当代观众的认可。

    另外,节目还使得不少观众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更是树立一种文化自信。网友“美好好”表示,“期待全社会能由之激发起一种发自内心,出于真诚的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崇”。网友“似水在流年”的体会则是,“全程看完,感受到中华文化是意象里的中国,是诗词大会的中国,这背后是全体黄皮肤的中国人!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和标识”。

    (摘编自202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二:

    早在2024年,总书记就明确指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总书记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也是社会的广泛共识。《中国诗词大会》实现了“有意义”与“有意思”的融合,是文化供给端少有的“老少皆宜”。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还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这一热点与当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唤紧密相连,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国人文化自信的体现。

    (摘编自2024年02月08日《湖南日报》)

    材料三: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出现的诗词,从《诗经》、楚辞到毛泽东诗词,时间跨越数千年,涵盖了先秦、两汉、魏晋、唐宋、明清到近现代整个中国诗歌史。竞赛题是央视请高校专家出的,题目所涉诗歌不是局限于唐诗宋词等中国诗词高峰期的作品,而是突出精品,选择普通观众熟悉的、日常吟诵得多的、能带来审美享受的主流作品。(摘编自2024年02月09日《长江日报》)

    材料四:

    近日,在央视一套、十套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落下帷幕,节目的热播也掀起了新一轮学习古典诗词的风尚。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24名18~35岁的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18.5%的受访青年在平时生活中经常阅读或学习古典诗词,70.0%的受访青年认为在今天仍需培养古典诗词爱好,75.5%的受访青年认为社会应加强古典诗词方面的教育。

    如何推动古典诗词走进今天人们的生活?爱访青年的建议有:与流行文化对接,找到当代人更易接受的传播方式(58.0%);在网络文化中植入古典诗词的成分,推动其普及(49.4%);提倡全民鉴赏古典诗词,降低传统文化的学习门槛(31.1%)等。(节选自《人民周刊》2024年第12期,有删改)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收视率超过第一季,再创历史新高,其成功根源在于利用央视这一平台和春节黄金档期。

    B.武亦姝、白茹云和王海军均因参加《中国诗词大会》而被媒体深度挖掘,这也更进一步地引发了人们对诗词的认识。

    C.在电视人眼中荧屏是一种资源,《中国诗词大会》使他们产生了思考,不能为追求收视率而任由劣质节目霸占荧屏。

    D.作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改变了此前文化节目高高在上的姿态,在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根据第一则材料,可看出《中国诗词大会》受到了很高的评价,其实质是反映了当前社会大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期待和渴求。

    B.第二则材料和第一则材料都不同程度地指出了《中国诗词大会》热播的原因,但第二则材料对原因分析则更为全面。

    C.第三则材料概述了《中国诗词大会》所用竞赛题的来源和诗词选择标准,以观众的心理需求和实际水平为明确导向。

    D.第四则材料具有新闻调查的性质,作者使用了一系列数据表达观点,即大多数的受访者认为仍需培养古典诗词爱好。

    E.材料一和材料四都在叙述新闻事实时,提到了新闻背景,这有助于读者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观点的来龙去脉。

    9.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形式的理解。(4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种,字士苗,吴郡人也。祖辩,宋司空右长史、广州刺史。父略,梁太子中庶子、临海太守。种少恬静,居处雅正,不妄交游,傍无造请,时人为之语曰:“宋称敷、演,梁则卷、充①。清虚学尚,种有其风。”仕梁王府法曹,迁外兵参军,以父忧去职。服阕,为中军宣城王府主簿。种时年四十余,家贫,求为始丰令,入除中卫西昌侯府西曹掾。时武陵王为益州刺史,重选府僚,以种为征西东曹掾,种辞以母老,抗表陈请,为有司所奏,坐黜免。

    侯景之乱,种奉其母东奔,久之得达乡里。俄而母卒种时年五十而毁瘠过甚又迫以凶荒未获时葬服制虽毕而居处饮食恒若在丧。及景平,司徒王僧辩以状奏闻,起为贞威将军、治中从事史,并为具葬礼,葬讫,种方即吉。僧辩又以种年老,傍无胤嗣,赐之以妾,及居处之具。

    贞阳侯僭位,除廷尉卿、太子中庶子。敬帝即位,为散骑常侍,迁御史中丞,领前军将军。高祖受禅,为太府卿。天嘉元年,除左民尚书。二年,权监吴郡,寻征复本职。迁侍中,领步兵校尉,以公事免,白衣兼太常卿,俄而即真。废帝即位,加领右军将军,未拜,改领弘善宫卫尉,又领扬、东扬二州大中正。高宗即位,重为都官尚书,领左骁骑将军,迁中书令,骁骑、中正并如故。以疾授金紫光禄大夫。

    种沈深虚静,而识量宏博,时人皆以为宰相之器。仆射徐陵尝抗表让位于种曰:“臣种器怀沈密,文史优裕,东南贵秀,朝庭亲贤,克壮其猷,宜居左执。”其为时所推重如此。太建五年卒,时年七十,赠特进,谥曰元子。

    种仁恕寡欲,虽历居显位,而家产屡空,终日晏然,不以为病。太建初,女为始兴王妃,以居处僻陋,特赐宅一区,又累赐无锡、嘉兴县侯秩。尝于无锡见有重囚在狱,天寒,呼出曝日,遂失之,世祖大笑,而不深责。有集十四卷。

    (选自《陈书》列传第十五,有删改)

    【注释】①敷、演和卷、充均为人名。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俄而/母卒种时/年五十而毁瘠/过甚/又迫以凶荒未获时葬服/制虽毕/而居处/饮食恒若在丧/

    B.俄而母卒/种时年五十/而毁瘠过甚又迫/以凶荒未获/时葬服制/虽毕/而居处饮食/恒若在丧/

    C.俄而母卒/种时年五十/而毁瘠过甚/又迫以凶荒/未获时葬/服制虽毕/而居处饮食/恒若在丧/

    D.俄而/母卒种时年/五十而毁瘠过/甚又迫以/凶荒未获/时葬服制/虽毕而居处/饮食恒若在丧/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谥,指古代的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或褒或贬意义的称号。

    B.白衣,白色衣服,古代平民穿白衣,故用“白衣”指代平民,亦指无功名或无官职的士人。

    C.仆射,官名。秦始置,汉以后延续。汉献帝开始设置左右仆射。唐、宋时改左右仆射为左右宰相。

    D.迁,古代指官员升职;左迁,指官员降职。如《后汉书张衡传》中的“迁为太史令”,指升任太史令的职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种很有才干。他先后在多个皇帝手下担任多种职务,无论担任什么职务,他都尽心尽职,总是受到当权者的表彰和提拔。

    B.张种对父母极为孝顺。因为父亲去世,他放弃了官职而回家守丧;母亲去世后,他因哀伤过度而消瘦得很厉害。

    C.张种很受当时的人推重。仆射徐陵曾上书朝廷直言让位给张种,说他是德才兼备之士,能干大事,适合官居左丞相。

    D.张种为人富有同情心。他在无锡时,看见一个判了重罪的犯人关在狱中,而这时天气寒冷,张种就让犯人出来晒太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景平,司徒王僧辩以状奏闻,起为贞威将军、治中从事史。(5分)

    (2)种仁恕寡欲,虽历居显位,而家产屡空,终日晏然,不以为病。(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释】:诗老:指苏拭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E.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15.作者在尾联批评石老的诗没有捕捉到红梅最本质的特征。请结合颔联来分析“梅格”。(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客人把自己和曹操进行了对比:曹操当时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而你我只是“______________”;曹操当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你我只是“举匏樽以相属”。这一段再现了曹操当年沿江而下时的盛大场面和英雄气概。可是像曹操这样的英雄“而今安在哉”?真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最近“嫦娥三号”带着国人的梦想与祝福飞赴月球并成功落月,这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征程上又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②年终,各种盘点甚嚣尘上,其中汉字的评选备受关注。“微”字当选汉字,“莫言”“你幸福吗”等入选关键词。

    ③近年来几乎每年都会有一部让人宵衣旰食的韩剧火爆荧屏,从《继承者们》到《来自星星的你》再到如今的《太阳的后裔》,这些韩剧都让剧迷们疯狂追捧。

    ④“互联网+”是这两年来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制走“互联网+”行动计划,全社会立即掀起了新一轮关注和解读“互联网+”热潮。

    ⑤《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要刻苦学习,积极进取,以古人为楷模,焚琴煮鹤,磨炼坚强的意志。

    A.①③⑥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董卿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主持人,常常妙语连珠,亲和力很强,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B.“阿尔法狗”系统战胜世界顶级围棋选手李世石,引起人们对人工智能是否会战胜人脑并最终征服世界的猜想的深沉反思、热切关注和激烈辩论。

    C.“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以诗词为主题的大型全民互动益智节目,其赛制、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富有新意,力求打造一席特色鲜明的文化盛宴。

    D.浩如烟海的关于海子的研究和回忆性的文章,充分说明中国诗歌批评界已经丧失了和真正的海子诗歌世界对话的能力。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老大爷远远看见我,遂放下赶鸭的竿子,拉起敞开的衣襟擦了擦额上的汗,笑眯眯地向我走来。

    B.我可以帮忙做些文书工作,但要我在外抛头露面、摇旗呐喊,则敬谢不敏。

    C.某校学生会的科普小报征稿启事中说:“由于我们的思想水平有限,本报难免有缺点和错误,欢迎批评指正。恳切希望老师和同学们帮助我们,为办好《科学小报》尽一点绵薄之力。”

    D.在接到母校百年校庆的邀请后,大家相约一起莅临母校参加庆典活动。

    20、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____①____。成长于克勤克俭、崇俭抑奢的家风环境,自会多一份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的主动;沐浴着谦虚谨慎、律己以严的家教熏陶,也会多一些手握戒尺、心存敬畏的自觉。相反,____②____,或是急功近利,或是没规没矩,或是爱慕虚荣,很难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人会严以用权、实以谋事、动遵法度。可以说,____③____,就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追求,也就会有什么样的事业成就。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这个学期,我们班从外地转来了一位同学。他普通话说得很好,看来一定是北京人。听说他的父亲是一位知名作家,都说“虎父无犬子”,那他的文章肯定写得很好。老师经常教导我们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他努力学习了,怎么会得不到好成绩呢?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抢红包”是今年春节期间最为时髦的话题,从除夕到正月初八,微信群里,“抢红包”活动此起彼落,好不热闹。这一现象引发了广大网民的热议。

    网民甲:这是高科技时代的民俗文化,值得发扬光大。

    网民乙:把亲情友情晾在一边,只认钱,败坏了社会风气。

    网民丙:玩点儿游戏并没有错,关键是要扭转社会“一切向钱看”的低俗风气。

    对此,你有何看法或感悟?请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高二语文期末复习模拟试题(5篇范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TAGS1 TAGS2 TAGS3 TAGS4 TAGS5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