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ADADADADAD
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与对策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第一篇: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与对策[精选]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与对策2024-8-13 6:24:00 来源:湖北日报作者:执笔 杨朝中 陈帆人员结构上,劳动力资源丰富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与对策
2024-8-13 6:24:00 来源:湖北日报作者:执笔 杨朝中 陈帆
人员结构上,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占总人口比重不断增大,处于人口红利持续增长阶段。外出务工人员数量持续增长,文化程度不高,男性比例逐渐增加,本乡镇人员就业结构优化。本乡镇仍是当地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区域。留守农村劳动力大多为老人、妇女和残障人员。
外出务工状态上,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不高,外出务工人员技能培训力度不够大,就业层次也不高。
待遇有效改善。2024年人均月收入2024元以上人员的比重为35.27%,较2024年增加11.66个百分点。从业环境良好,侵犯外出务工者合法权益事件得到有效控制。
社会保障覆盖有限。劳保补贴覆盖面不广,“五保”(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参保率不高,外出务工人员参保率不高。
返乡人员大量外出。2024年返乡12.02万人,再就业12.02万人。返乡人员比重较低,为11.66%,低于2024年5.18个百分点。片区内
1尚无吸纳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的产业,外出返乡人员再次大量外出。
片区内外差异。收入水平偏低,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企业招收人员比重偏低,经商人员比重偏低。
我省武陵山区劳动力富余,处于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阶段,农民非农收入不断增加,务工环境显著改善。但受劳动力素质不高、转移组织化程度偏低影响,片区转移劳动力在收入、能力培养、发展空间等方面与全省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各相关部门需进一步加大对片区内劳动力的扶持力度,促进当地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劳动力转移对片区发展的影响
积极作用:人地矛盾有效缓解。大量人员外出增加了留守人员的土地耕种面积,减少了当地资源的开发和消费。收入大幅增加。农民收入大幅增加,贫困群众的生活面貌得到显著改善。农村转移就业人员经过一定时期的学习和锻炼,能够掌握一门或数门专业技能。
负面影响:骨干农民流失,先进农业技术难以推广,农作物增产增收受到一定影响。农村年轻一代转移就业人员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不仅影响到他们市场竞争力、待遇水平和成长空间,也不利于国家经
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留守问题凸显,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堪忧,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
几点建议
发展优势产业,积极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在政策扶持范围内,可着力发展以高山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生态文化旅游业为支柱的特色产业,延长生产链条,创造就业岗位,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技能和收入水平。片区政府应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组织农村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开展就业指导,密切与劳务输入地、用工单位的衔接配合,实现劳动力的有序输出。
制定倾斜政策,大力扶持外出返乡人员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建立用工信息交流发布平台。对吸收外出返乡人员就业的企业实行政策优惠。在金融、税收、土地、资本金等方面制定倾斜政策,支持外出返乡人员自主创业。
破除体制限制,积极引导农村转移就业人员融入城市社会。加快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革,破除城乡人口自由流动门槛。逐步实现养老、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共享。
处理留守问题,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提高基层工作人员待遇。组织农村留守劳动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引导农村留守人员集中居住,配建基础设施,覆盖公共服务。
创新社会管理,探索城市扶贫新领域。探索农村转移就业人员扶持办法,加强政策引导,打造发展平台,优化发展环境,打破向上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保障其发展权。
(执笔:杨朝中陈帆)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温家宝:尽快改变连片特困地区的落后面貌
(本文系温家宝总理2024年5月26日在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时略有删节)
按照新的标准全面推进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扶贫工作,是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工作的主攻方向。武陵山片区跨省交界面积大、少数民族人口多、贫困人口分布广,贫困程度深、贫困类型多,在全国很有代表性。国务院去年就决定在武陵山片区率先开展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在11个片区中第一个批复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24—2024年)》、第一个召开了启动会。这表明中央对武陵山片区发展与扶贫工作高度重视。要按照国务院批复要求,扎实推进各项扶贫工作。
一、充分认识推进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的重大意义
经过多年努力,全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在这个基础上,去年5月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24—2024年)》,11月召开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会议作出两个重大决定,一是大幅度提高扶贫标准,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24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比此前的标准提高了92%;二是集中力量推进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将包括武陵山片区在内的11个连片特困地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这两个决定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各方面普遍认为,大幅度提高扶贫标准,把更多的农村人口纳入扶贫范围,是社会发展的进步;划定连片特困地区,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是扶贫开发方式的重大创新。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虽然以温饱标准衡量的贫困现象总体上大幅减少,但以新标准衡量的扶贫任务仍很艰巨。去年末,新标准以下的农村贫困人口仍有12238万人,占农村户籍人口的13%。特别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相当突出,贫困现象呈现出区域分布集中、致贫原因复杂、脱贫难度加大等特征,扶贫开发还需要长期艰苦努力。在全国范围内划定一批连片特困地区,集中力量给予重点扶持,有利于深入探索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的新机制,下大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提高扶贫开发成效;有利于促进全国最困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释放这些地区的发展潜力,提高全国区域发展协调性;有利于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调动这些地区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保护好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二、认真实施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是一项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规划指导。国务院已批复了武陵山、乌蒙山、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要继续抓紧工作,年底前编制完成其他8个片区规划,同时指导有关省区在年底前编制完成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 1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州3个片区的扶贫攻坚规划。规划要体现“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总体要求,突出每个片区的区域特点和比较优势,提高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武陵山片区作为全国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试点,要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积累经验、示范带动,在实施规划过程中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要坚持让贫困群体受益。片区规划是一个综合性规划,包括的建设内容很多。在落实规划确定的各项重点建设任务时,要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紧紧围绕《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24—2024年)》提出的目标任务,优先解决贫困人口最关心的紧迫问题。要继续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两手抓,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基本手段。继续坚持扶贫到户、整村推进,建立健全扶贫对象识别机制,按新的扶贫标准做好建档立卡工作,实行动态管理,确保扶贫对象得到有效扶持。对那些可能对扶贫工作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政策和建设项目,要进行贫困影响评估。
二要着力解决瓶颈制约。武陵山区长期受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生活条件差的困扰。要以实施规划为契机,下决心尽快补齐这方面的短板。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对完善主通道、消除省际断头路、促进旅游业发展等有关键作用的重大铁路和高速公路项目,抓好主通道联络线、通县公路、县际断头路建设,扩大路网覆盖面。条件成熟的铁路和公路项目,要尽早开工建设。加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统筹解决好工程性缺水和中小河流防洪安全问题。进一步加大电力、通信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乡村道路建设,提高乡镇到县城、行政村公路等级。兴修农田水利,建设“五小水利”工程,增加抗旱水源。加快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因地制宜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对生存条件恶劣、不适于人类居住的地区,要在群众自愿前提下,逐步实行易地扶贫搬迁。
三要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立足武陵山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以市场为导向,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体系和支柱产业,增强造血功能。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强社会化服务,把武陵山区的油茶、茶叶、中药材、高山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做出品牌、规模和效益。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扩大就业、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积极构建特色旅游组团和精品旅游线路,加快景区设施建设,推进旅游产品多元化开发和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发行企业债券,设立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投资基金。要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因地制宜发展加工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片区内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扩大就地就近就业。输出劳动力,不仅可以增加贫困农户收入,还可以有效减轻贫困地区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要加强和改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就业服务,增强贫困地区适龄劳动力就业能力。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
四要重视发展社会事业。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向武陵山片区延伸、向贫困人口覆盖。脱贫致富,教育为本。要下大力气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改善偏远村落学生住宿和食堂条件,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鼓励优秀教师到武陵山区任教。重视发展旅游、民族文化、现代农业等专业性职业学校,鼓励发展民办职业学校。因病致贫问题在武陵山区普遍存在,要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和救助制度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着力提高基层卫生院、村卫生室服务能力,积极发展面向农村、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重视发展民族文化、民族特色体育。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今年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将实现制度全覆盖,要广泛宣传、规范管理、保证支付,在自愿的前提下鼓励群众参保,让参保群众真正受益。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供养水平也要逐步提高。
五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武陵山区是我国亚热带森林系统核心区、国家生物多样性宝库和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生态地位重要,生态系统脆弱,生态建设任务繁重。一定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发展经济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要严格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把提供生态产品作为发展的重要内容,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国土空间开发的重要任务。要推进石漠化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恢复和增加林草植被,逐步恢复这些地区的生态功能。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维护生物多样性。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成果,减少水土流失。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形成良性互动局面。
三、加大对武陵山片区等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支持
实施好武陵山片区等连片特困地区规划,打好片区扶贫攻坚战,应该有特殊的支持政策和办法。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建立和完善片区内各县的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提高规范性转移支付规模和占比。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新增部分要向包括武陵山片区的连片特困地区倾斜,有关省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也要向片区倾斜。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片区各县。继续完善国家扶贫贴息贷款政策。积极推动片区县金融机构、产品和服务创新,大力发展贴近农户的小额贷款。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国家在连片特困地区安排的各类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及县以下的资金配套。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满足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建房需要。把武陵山等片区作为国家生态补偿试点地区,对贫困村具有水土保持和碳汇生态效益的生态林进行生态补偿。国家大型项目、重点工程和新兴产业要优先向符合条件的片区县安排,加大对片区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加强统筹协调,全面整合资源,综合推进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去年我们出台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今年又出台了扶贫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还要再抓紧研究制定一批专门面向片区的重大政策措施。
加大社会帮扶力度。推动中央和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军队系统等单位到连片特困地区开展定点扶贫,做到片区内每个重点县都有单位定点帮扶。支持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以及各类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参加片区定点扶贫工作。根据中央统一安排参加对口帮扶的省市,要继续在资金支持、产业发展、干部交流、人员培训以及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连片特困地区所在省市要组织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到片区定点扶贫,帮扶到乡、工作到村;组织本地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与片区开展结对帮扶。鼓励和支持其他方式的社会扶贫。
四、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县抓落实,这是我国扶贫工作管理体制的基本要求,也是一条重要经验。推进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必须坚持这一要求。
发挥党委政府的领导作用。前段时间,四省市和武陵山片区各市(州)、县(市、区)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做了大量工作。要继续贯彻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加大工作力度,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要抓紧编制省、县实施规划,抓紧落实资金来源和项目安排,抓紧开展相关指导和培训工作,务必使片区扶贫攻坚尽快见到实效。
发挥联系单位的协调作用。国家民委作为武陵山片区的联系单位,积极主动履行职责,已选派78名司处级干部担任联络员,进驻武陵山片区。其他片区联系单位也要积极行动起来,深入调查研究,加强与地方的沟通联系,强化对联系片区的协调指导,就片区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解决意见和建议,推动规划实施。片区联系单位与中央有关部门之间要相互支持配合,合力推进各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
发挥干部群众的主体作用。大力发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扶贫开发精神,进一步激发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热情,提振脱贫致富的信心。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的主体地位,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水平和发展能力,鼓励他们自立自强、实现脱贫致富。
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开动脑筋,真抓实干,尽快改变武陵山区和其他连片特困地区的落后面貌。
【摘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农民增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但其中也存在着劳动力转移组织化偏低、劳动力素质偏低、转移政策落实不到位、劳动力工作环境差且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对此,无论是政府和个人,都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同时规范规范劳动力市场,适当拓展境外劳动力市场。
【关键词】濮阳 农村富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对策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破除,农村劳动力向现代工业、服务业转移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在132802万人口中有72135万农民。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
数据显示,至2024年底,濮阳市农村人口259.5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71.1%,其中农村劳动力188.01万人,富余劳动力64.9695万人左右。目前,外出务工人员50.31万人,全年劳务总收入150.93亿元。据统计,2024年濮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076.5元,当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人均2678元,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52.75%以上。濮阳市在河南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等方面表现明显。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社会经济,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的重要途径。实现这种转移,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如果转移速度过快,不仅不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而且还会给城市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带来不可想象的问题和压力。所以,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必须辩证看待。
农村劳动力转移集体化组织化程度低。濮阳市劳动力市场目前发育程度较低,一方面,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机构对这个市场进行专门的组织和管理,特别是乡村就业管理服务机构不健全,服务措施不完善,职能不明确,工作任务落实不到位。而已成立的农村劳动力服务组织,也存在办公场地、人员和经费不能落实到位的问题。另一方面输入地与输出地工作相互衔接配合不够,比如说农村就业服务网络没有建立起来,农民外出务工的信息匮乏,盲目性较大。
农村劳动力职业素质偏低,思想观念陈旧。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职业技能整体素质偏低。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农民工总体受教育平均水平18.4%,很难适应市场用工需求。市场对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用工年轻化、知识化和技能化趋势明显。虽然农民工工资报酬相对较低,但是企业对低素质劳动力的培训成本远远高于直接从人才市场中招收较高素质的大中专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才的成本,农村劳动力就业缺技能的矛盾愈发突出。
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落实不到位,措施力度不够。尽管目前国内十分重视改善民工务工环境,保障民工合法权益,但政府及相关部门仍存在不能及时、有效解决问题的现象,特别是城市用人单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农民工权益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一、对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实不够重视;
二、对企业吸纳本地农村劳动力就业缺乏政策优惠,影响了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积极性;
三、现有社会保障政策覆盖面不够,转移农村劳动力在实现职业和身份转换的同时,缺乏组织依托、保护和制度承认,在社会保障、户口、婚姻、就业、子女教育等方面基本被排斥在城市以外;
四、对用人单位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工作环境差,权益保障和在外生活状况堪忧。工作环境差、防护措施不健全、私自延长工作时间,这直接影响着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工作安全和身心健康。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发布的《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显示:25%的农民工每天工作8个小时,每天工作12~16小时的占48%,没有休息日的占49%。据统计,我国86%的乡镇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75%没有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93%存在粉尘超标,职工中有35%接触有害物质,职业病发病率高达16.8%。由于维权途径和手段不畅通,真正利用法律法规和政策去处理问题的并不多。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程度,是衡量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重要指标。一般说来,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人数的10%左右标志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基本迈向了农业现代化。美国目前为3%,而我国则高达66.4%。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客观现象,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个战略性的系统工作。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是实现转移的思想基础。首先,国家应该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识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性,将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目标,制定中长期转移规划,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这项工作,要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转移领导小组”或“城乡统筹就业协调小组”,吸收发改委、劳保、民政、公安、农业等职能部门参加,团委、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参与,全面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包括规划、安置、培训、维权、劳动保护等。政府职能部门要转变观念,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对农村转移出来的“农民工”重新定位。
其次,新闻媒体要加大对农民工的正面宣传。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要充分发挥其宣传工具的优势和监督的魄力,大力宣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意义,使全社会认识到加快转移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对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业产业化、农业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第三,农村工自身要克服自卑思想。要放弃农本位思想,改变小富即安,小进即满,安于现状,穷家难舍的传统守旧思想,主动参加各种培训、教育,积极投身到转移大军中去,融入到城市、小城镇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施展才华,实施异地二次创业,最大限度地融入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规范劳动力市场是实现转移的重要条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劳动力就业市场,消除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就业上的被歧视和不平等待遇,建设高效顺畅的就业市场信息网络,提供有效的就业信息服务。一是加快乡县省级劳动力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劳动力市场的作用,带动整个劳务输出和就业服务。实现培训、就业指导、跟踪管理服务一体化,真正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市场建设成集技能鉴定、职业介绍、社会保障服务和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就业培训等协调运作的就业服务体系。二是完善信息网络。加快劳动力市场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建设,构建覆盖区域、全国连接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实现省县乡级劳动力市场区域联网,建立起农村劳动力资源库。三是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队伍,推动劳务输出工作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提高组织化水平。四是进一步与外地建立密切的劳务关系。政府与政府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要签订劳动力转移供需合同。如豫北南乐县充分利用政策创建濮阳市第二技校,并与浙江省奉化市技工学校、湖南省湘南市技工学院、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联合办学,向当地的劳动力市场输送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五是加强跟踪服务。尤其是劳动力输出地政府要加强跟踪服务,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援助,解决劳资纠纷,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拓宽境外劳动力市场是实现转移的有效补充。近年来,我国境外劳动力转移一直徘徊在30万人左右,仅占同期国际劳务市场吸纳劳动力的1%,且输出较少,从事职业也较少,多集中在土木建筑工程。相比之下,罗马尼亚人口只有2100万,但2024年国外务工达500多万人次,国内汇款达20多亿美元;墨西哥有10%的人在国外工作,每年劳务输出收入达160亿美元,同时增加国内900万个就业岗位。目前,我国劳务输出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还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我国劳动力资源占世界总量的1/5,而劳务输出仅占世界总量的3%。资料显示,目前中东地区有上千亿美元的巨大劳动市场,俄罗斯远东地区国外劳动力需求达几百万。因此说,向国际市场输出劳动力的潜力是相当大的。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放宽政策,开辟多种渠道,积极开拓国际劳务市场。如濮阳市张屯村,是有名的出国村:全村640口人70人出过国,收入相当可观。
结 语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农村富余劳动力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支特殊群体,农民工作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一支重要力量,对推进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肩负着实现自身非农化、农业工业化、农村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使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时期、新阶段,清醒认识和深入研究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现状及对策研究
为了适应新阶段扶贫开发形势的新变化,国家适时调整了扶贫开发思路,制定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24—2024年)》,在全国确定11个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主的战场,涵盖了陕西境内秦巴山、六盘山、吕梁山3个连片特困地区。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在陕西的范围包括汉中、安康、商洛市全部县(区)和西安市周至县以及宝鸡市太白县,共计30个县(区)(以下简称秦巴山区片区),占国家确定的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76个县(区)39.5%,是陕西最大的连片特困地区,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扶贫开发的主战场。
一、陕西秦巴山区片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一)秦巴山区片区自然条件。秦巴山区片区位于陕西南部,秦岭、巴山两大山脉横贯东西,汉江、丹江穿境而过,地形地貌多样,高山延绵、丘陵广布、盆地和川道狭小,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集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库区于一体,跨省交界广、贫困人口集中。陕西秦巴山区国土面积7.5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36.8%。2024年末,耕地574.80千公顷,占全省20.1%,常住人口899.9万人,占全省24.0%,约有6万多少数民族人口。
(二)秦巴山区片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陕西秦巴山区特别是陕南地区经济综合实力明显提高,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2024年,秦巴山区片区地区生产总值1500.09亿元,财政总收入124.53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5.8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7282元和5132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西汉、西康、沪陕、十天等高速公路和襄渝铁路复线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02公里,铁路运营里程1080公里,交通运输瓶颈制约明显缓解。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全面实现“两免一补”和城乡九年免费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在校率99.6%,普通高中入学率80%。乡镇卫生院实现全覆盖,93%的村建立了村级卫生室,新农合参合率96.9%。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植树造林653.43万亩,退耕还林66.78万亩,森林覆盖率62.7%。
二、陕西秦巴山区片区贫困状况
近年来,陕西秦巴山区片区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但与陕北、关中地区相比,陕南发展差距仍然较大,近几年全国百强县排名、西部百强县排名和“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排名中,陕西秦巴山区县(区)均榜上无名。
(一)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陕西秦巴山区片区是全省贫困人口的主要所在地;2024年公布的全省56个国家贫困县中,秦巴山区有29个,占全省多一半。按照省政府制定的2500元贫困标准计算,2024年,秦巴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500元以下人口有307.34万人,贫困发生率37.5%,比全省高9.3个百分点,贫困人口占全省39.7%,全省有近40%贫困人口集中在秦巴山区。
(二)交通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发。受自然环境条件影响,陕西秦巴山区片区交通不够发达。铁路运输方面,由于山区铁路建设投资较大,陕南大部分地区无铁路通过;公路运输方面,虽然近几年陆续贯通了西汉、西康、西商线,陕南汉中、安康和商洛市政府所在地目前均通高速,但是很多县乡公路等级低,当地很多经济作物、矿产品和农产品等无法及时运出,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发展。
秦巴山区居民大多居住于山、川或者盆地较为平坦地段,当季节性降雨较为明显时,常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一定损失。近年来陕西采取了一系列改善生态环境、退耕还林等措施,但由于其地理特征与气候原因,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泥石流、洪水等灾害严重影响当地经济发展。
(三)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总量少。陕西秦巴山区片区国土面积占全省36.8%,人口占24.0%。2024年,陕西秦巴山区片区生产总值占全省12.1%,人均生产总值13164元,分别为全省和全国49.8%和48.5%;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省9.2%,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全省
7.6%,二产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13%;财政总收入124.53亿元,占全省4.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5.87亿元,占全省3.1%,其中:各项税收占全省7.6%。
(四)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基本公共服务不足。2024年,陕西秦巴山区片区有医院、卫生院4368个,占全省9.5%,每万人口医院床位29张,为全省79.1%,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4人,为全省82.2%,通有线电视村占全部村50%,比全省低3.6个百分点,在27个农业县中,17个县有线电视入户率在30%以下。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陕西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区域每10万人口拥有大学生4922人,不及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文盲率
5.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1个百分点。有25.9%的县农村社会保障覆盖率在90%以下;有16个县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在60%以下。可以看出陕西秦巴山区片区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发展滞后,贫困人口居住条件差、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仍然突出。
(五)居民收入低,生活水平较差。2024年,陕西秦巴山区片区农民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有12个县(区),18个县(区)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商洛市7个县(区)全部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除安康市汉滨区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外,其余29个县(区)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有26个县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仅有4个县(区)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陕西秦巴山区片区贫困因素分析
(一)城镇化水平低,产业承载能力弱。陕西秦巴山区片区交通不便,人口居住较为分散,人口密度较低,小城镇发展缓慢且规模较小,集聚功能差,综合承载力弱,经济结构单一,劳动力就地转移困难较多。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24年,陕西秦巴山区片区每个镇平均人口6400余人,城镇化率32.9%,比全省低12.8个百分点,比全国低15个百分点;2024年陕西秦巴山区片区人口密度119人/平方公里,比全省平均水平少63人,城
镇化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只有汉中市政府所在地汉台区、安康市政府所在地汉滨区,其余28个县(区)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农业装备程度差,农业生产水平低。陕西秦巴山区片区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导致农业生产水平不高。2024年,30个县(区)化肥、农药和地膜使用量分别占全省4.8%、7.8%和17.9%;农机总动力401.12万千瓦,占全省19.7%;每公顷耕地面积农机总动力装备水平
6.9千瓦,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2千瓦;粮食总产量258.30万吨,占全省21.7%,粮食亩产215公斤,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9公斤;蔬菜总产量387.46万吨,占全省27.4%,蔬菜亩产1684公斤,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00公斤;水果总产量占全省7.3%,亩产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00公斤。
(三)财政投入少,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由于投资和投入的相对不足,陕西秦巴山区片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相对滞后。2024年,陕西秦巴山区片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均占全省1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农林水事务支出占全省24.4%,教育、科技、卫生支出122.40亿元,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5.2%,比全省低0.6个百分点,占全省教育、科技、卫生支出24.1%,医疗卫生支出占全省25.6%。公路里程5.39万公里,占全省9.7%,高等级公路2167公里,占全省12.4%。水利设施老化,电力和通讯设施落后。有22个乡镇不通沥青(水泥)路,占乡镇总数3.8%;4662个行政村不通沥青(水泥)路,占行政村总数62.6%,1097个行政村没有完成农网改造任务,占行政村总数14.7%。
(四)特色产业发展缓慢,农民收入来源单一。为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位于水源上游的陕西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区域内有很多项目的开发受到限制,由此造成生产结构单一,且以农业为主,也使农民收入构成集中于外出务工收入。2024年,陕西秦巴山区片区农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50%以上,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个百分点,家庭经营收入只占35%左右,比全省平均水平低。
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与建议
张持平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几乎与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同时,我国中西部地区逐步形成了一个农村劳动力跨区域转移的浪潮。现在两类转移方式正相互交织、方兴未艾,已经形成了一支两亿多人的劳动大军。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的资料分析,农村跨乡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人数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例已经达到23.2%,接近四分之一。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主要来自四川、重庆、安徽、湖南、江西、河南和湖北等七个中西部大省,这七个省的农村外出劳动力大约占到全国的65.8%。
农村外出劳动力的流向,反映出三个“集中”的特点:一是向东部经济发达省份集中,根据公安部的资料,2024年在广东、江苏、浙江三省务工的外省农村劳动力就有4528万人,几乎占当年全国农村外出劳动力的60%;二是向大中城市集中,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推算,2024年全国农村外出劳动力中有62.4%的人选择了去地级以上的城市打工;三是向劳动密集型行业集中,劳动部门的资料显示,2024年全国大约有64.5%的农村外出劳动力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和餐饮服务业等劳动密集行业就业。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伴随着这场史无前例的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的转移,我国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并将继续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1、在勇敢冲破城乡二元结构的伟大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又长期实行严格的城乡分治的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实现城市化,会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有所不同。改革开放以来,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城市化率从20%左右,提高到40%左右。以经济发达地区农民“离土不离乡”发展乡镇企业,建设小城镇为发端,启动了中国城镇化的进程,到今天1.2亿农民“离土又离乡”连同随迁的1900多万农民工子女,走进地级以上城市,大大加快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延缓了城市人口老龄化的步伐,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与此同时,产业工人的队伍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90%以上的采矿工、80%以上的建筑工、70%以上的纺织工等,都是来自农村的新工人;面广量大的餐饮服务业的服务员绝大多数来自农村;现代信息产业也有不少农民工介入。各行各业的人员构成、整个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主体。
2、在建设城市、繁荣城市经济的同时,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大调整、城乡经济的大发展。十多年来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 工就业,丰富了城镇的劳动力资源,弥补了城市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不足,有效地抑制了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速度,为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城镇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二、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城市的林立高楼、宽阔大道、繁荣商业、旺盛人气,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网络等,所有这一切的城市新景观、新气象,都凝聚着广大农民工的汗水和智慧。据测算,目前全国平均每个农民工每年创造的GDP是2.5万元,1.2亿农民工创造的GDP就是3万亿元,相当于2024年全国GDP的23.1%。我国经济连续多年9%以上的高速增长,在高速增长中实现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从改革开放之初三次产业4 :4:2,变为当前的2:5:3,这一切也都离不开广大农民的努力,特别是进城务工农民的辛勤劳动。
3、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约有两亿多的农村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改变了以往农村单一的就业结构,使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找到了新的就业空间,农民收入的增长因此获得了新的渠道。全国平均推算,每个农民工一年的收入是5444元,农民外出就业的收入已经占到当年农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并且呈继续增长趋势。这不仅为农民提高家庭收入、改善生活提供了条件,还增强了农民自身对农业的投入能力、为改善生产条件提供了可能。大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不仅为城市发 展增添了新鲜血液,而且为缓解农村资源承载压力、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创造了前提。
4、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素质,大批新农村的建设者正在茁壮成长。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大多年龄在16~35岁,受过初中以上文化教育,各方面素质基础较好,是农村中的“精英”。从相对封闭的农村走向比较开放的城市,在与现代化大生产相融合的过程中,提高了他们的组织意识、生产技能;在与现代城市生活相融合的过程中,开阔了他们的人生视野、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在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和经验以后,不少人萌动了创业的冲动。他们有的在落脚地成了当地企业的骨干,有的自立门户当上了“老板”,还有的人,一旦时机、条件成熟,就带着资本、技术和多年形成的商业网络,回到自己的家乡经商办厂,扩大非农就业,发展当地经济,成为播向家乡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文明的种子,以一种新的方式回报家乡父老的养育之恩。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方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通过对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估计、劳动力的供给、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城市就业容量以及城市的劳动就业政策等因素的综合分析,我们认为:未来十年,跨区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将继续增加,但增幅趋缓。我国经济特别是城市经济仍将保持较高速度的增 长,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会持续增加,而符合转移质量要求的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则相对稳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劳动力的短缺,势必推动产业升级,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为主。与此同时,沿海向中西部、大中城市向周边地区、同一省区内部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将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将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产业的梯度转移发生变化,转移的方向和方式也将更加多元化。东部各主要输入地的输入数量将继续增加,增长趋势会比较平稳;开始出现农村外出劳动力更趋理性的选择,并有向中西部地区、经济起步市县回流的苗头。
再过十年,全国劳动力供求基本平衡,农村劳动力流向发生更加理性的变化。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将有很大的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也相应地提出更高的要求,城市人口老龄化的步伐加快,亟需得到年轻人口的补充,随着农村职业教育的普及,全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将大体平衡。目前主要向东部地区城市流动的趋势将会停止,代之以本区域内的农村劳动力向当地城镇的转移,由“孔雀东南飞”到逐步“凤还巢”,即在东部积累了一定资金和技术之后,原外出打工的本地农民回到自己家乡创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形成更多的小城镇,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当第三个十年到来的时候,城乡二元结构可能将不复存在。如果政策得当,体制理顺,加上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和完善,社会主义“三个文明”的建设取得巨大成功,经济社会发展将达到一个新的更高水平。新型工业化的构架基本成型、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基本实现,城乡“二元结构”将成为历史,劳动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有价值、最具活力的要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根据发展的需要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产业之间充分、自由地流动,发挥出前所未有的能动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及城镇转移,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必将对经济、社会、文化乃至政治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二十多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转移就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气候”,但从一开始就伴生着一系列的问题,尽管国家高度关注、因势利导,在方针政策上作出规定,但时至今日,外出务工人员受骗上当乃至人身伤害的事件层出不穷,问题愈演愈烈。
1、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劳资纠纷明显增多。在城市和工厂里,企业主随意让农民工加班加点,劳动强度过大,用工管理不规范,生产生活无保障。农民工成为伤亡事故主要受害者,近年屡发的煤矿工人死亡绝大部分是农民工。劳资矛盾增大,围绕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等方面的纠纷增多,农民工为此采 取自焚、杀人等极端行动的报道屡见不鲜,群体性事件大幅度上升。而在亲商、富商、爱商的氛围下,有的政府部门在处理此类纠纷时,站在资方一边,偏向业主利益,漠视农民工权益,使劳资矛盾转化为农民工与政府的矛盾,使经济矛盾尖锐化而引发政治矛盾,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
2、转移方式无序,存在较大盲目性。目前劳动力市场很不规范,中介组织很不健全,农民外出就业仍主要依托血缘、地缘、人缘等传统关系网络。农村劳动力有组织转移的只占10—30%左右,大部分处于自发状态。输出地不少党政部门没有认真组织农民外出就业工作,输入地也往往没有负责做好外来人员的安臵就业工作,已经就业的农民工既没有组织管理,也没有自行组织起来或加入工会。缺乏有效的组织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无序流动的重要原因。
3、培训机制不健全,外出务工人员文化技术素质普遍偏低。目前,农村外出就业民工初中和初中以下以下文化程度者所占比例高达80%以上,未接受过任何技能培训的占70%左右。农村进城劳动力所从事的工作岗位由于工作环境差、职业声望低、工资收入低,常受城里人鄙视。而近几年来,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正在由过去的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非农就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就业人员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没有技术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竞争力越来越弱,就业空间也越来越小。
4、职业性转移为主,定居式转移存在严重障碍。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转移劳动力大部分在当地非农产业部门就业,农民身份固然改变不了。而时至今日,许多农民进了城却依然改变不了自己的身份。目前城市只容许投资移民、技术(人才)移民,不允许在城镇就业多年的农民工迁移定居成为市民,更无享受城市居民所有待遇的权利,户籍问题一直未有重大的突破。
上面列举的问题是在我国向市场经济转轨、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不正常现象,其主要原因有:
1、歧视农民的思想意识。我国由于长期实行城乡隔离的政策,在人们的意识中,城市和农村壁垒森严,城里人和乡下人泾渭分明。由于城乡发展的巨大落差,从领导到群众,思想深处或多或少存在着轻视农民的想法。农民流动就业开始时被称为“盲流”,公共汽车上碰到农民工总有人躲得远远的,民工一年挣不了几个钱,春节回家交通部门还要涨价。歧视农民是造成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重要原因之一。
2、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我国大规模的“民工潮”,从一开始就是在城乡巨大的收入差距背景下产生的,农民外出打工只是为了“挣钱”,输出地领导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劳务经济的概念上。多年来,政府对流动人口的政策导向,定位并固化于提高农民收入的基点上,政策措施主要放在清除流动就业障碍等方面,没有认识到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农民市民 化是城市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结构转换的中心环节,其重要意义不亚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从当前流动人口面临的各种问题和矛盾看,做好对流动就业的管理服务工作是必要的,但政策导向应由收入导向朝着流动人口迁徙定居的城镇化导向过渡。
3、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曾规定公民有迁徙的自由,但1975年修改宪法时取消了这一权利,至今未能恢复。在我国废除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今天,1958年国务院制定的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仍在全部或部分地执行,影响根深蒂固。近年来虽有所松动,但城市户籍仍附着不少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方面的福利待遇,这是阻碍农村人口城市化的重要原因。不少农民工在城市已工作多年,有的已成为技术骨干甚至劳动模范,户口问题仍长期得不到解决。一些地方讲的城市化,是市场开放、社会封闭的城市化,只让农民进城打工,把所创造财富大部分贡献给企业、城市,又不许他们在城里定居,社会成本转嫁给农村,这只能导致城乡差距的扩大;计算人均GDP时农民工人数不列入分母,造成GDP信息的虚假和浮夸,并加深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背道而驰的。大量的农民工流动就业,使城市和发达地区无法建立稳定的产业工人队伍,最终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4、不完善的公众利益诉求机制。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农民工们具有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维护基本尊严、获取基本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利益诉求渴望。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没有一个真正能为自己说话、争取自身权益的“代言人”,缺乏较为畅通的利益诉求渠道。一方面,许多企业没有建立能维护农民工利益的工会;另一方面,根据目前的法律诉讼制度,他们没有精力也难以承受诉讼的成本与风险。往往采取极端行为来宣泄,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5、政府管理的缺位与法律制度的缺失。目前庞大的流动就业人员,输出地和输入地政府对这一特殊的人群都缺乏有效的管理。输出地政府对他们的管理“鞭长莫及”,输入地政府也没有把他们当作真正市民看待,政府部门和社区的管理服务工作很难渗透到这些人群中。我国至今没有建立对农民工统计的指标和体系,缺乏对农民工完整和科学的统计信息。可以说这一群体绝大部分仍处于“两不管”的“漂泊”状态,成为城市和农村的“边缘人”。在当前的劳资关系中,损害农民工权益的情况非常普遍。这既有现行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的原因,又有监督不力、执法不严的问题。在诸如工资、劳动合同签定、生产安全防护、技能培训等方面,国家已有的法律如《劳动法》、《职业教育法》等得不到贯彻落实。另一方面,全国至今没有一部专门针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对其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各方面权益作出规定的法律。
三、对策与建议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了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前,努力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对于保证新的五年规划顺利实施,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地区差距,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切实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继续稳步、有序地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认真贯彻执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构建和谐社会的指示精神,在今后的5~10~20年内,逐步将现在的城乡人口比例由4:6转变为6:4。并且力争在2024年到2024年基本实现城镇化,为进一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基础。
2、善待农民工,提高他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工的问题,农民工是我国农民中的精华,在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中已占相当比重,应明确农民工产业工人的主体地位,取消“农民工”的称谓,代之以从事职业的称谓,与城市职工同等身份,同等待遇,同等地位。参与城市所在地的政治社会生活,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农民工应公平地享受基本的社会保障和最低工资制度,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严禁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和随意无度加班。加强监察工作,发现问题严肃处理,问题严重的应严加惩处。从长远看,农民工工资待遇不能只是维持简单再生产,而应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并不断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建立工资不断增长的长效机制。
3、实行制度创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首先是户籍制度创新。从长远讲,要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消除附着在户口上的城乡居民的权利不平等制度,保障公民的迁徙自由、居住自由和择业自由。近期,要降低城市户籍门槛,分层次放宽入户条件。在大中城市,对拥有合法住所(包括有租借房屋)、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允许进城定居,登记户口,并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可先对受过高中、中专教育,参加一种社会保险三年以上的,或企业要求留下并为之承担责任的,或自办企业雇请员工纳税五年以上的,准予户口迁入。小城市、小城镇,户口全部放开。特大城市,可施行居住证制度。
其次是土地制度创新。土地制度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关系密切,从长远看,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需要进一步探索。目前,要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并根据中西部地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实际,适当放宽土地的宏观控制,以适应产业的梯度转移,加快中西部域区经济的发展。可借鉴一些地方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创新土地制度。最近,广东省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实施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直接进 入市场。江苏等省实行“股田制”或建立“土地银行”变地权为股权等,都有利于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并为农民的就业、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再次是社会保障制度创新。从长远来看,城乡劳动者应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近期,应根据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流动人口的不同情况,建立多层次、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网络。一部分长期在城镇已有稳定职业并定居的人员,可纳入城镇的社会保障。对于临时在城镇打工的农民工,针对他们的迫切需要,先搞工伤保险、大病医疗保险等。降低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障的门槛。交费基数、交费年限要与他们实际工资相适应,并与所在企业按比例分摊,让更多的农民工年老时能领养老金。允许企业为农民工在农村交纳养老保险,农民工可以到当地社保部门参保和退保。建立方便合理的农民工养老保险跨省区转移机制,不论他们转移到什么地方,都可以凭卡交纳社会养老保险费,凭卡领取社会养老保险金。
4、建立和健全培训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者素质,首要的是抓好基础教育,确保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要更多关怀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和他们的身心健康。对于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要充分利用和增添城市教育资源,让他们接受正规教育,不得强制收取借读费、择校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入学。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调动输出地、输入 地、用工单位和劳动者本人的积极性。整合培训资源,每个市、县、区都应确定或建立几所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和农民工专业技能培训学校,使每个农村青年都能掌握一、二项专业技能。有些地方对初、高中毕业生再增加一至两年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实施3+1或3+2教育,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这种做法值得推广。要改善培训管理,走市场化培训之路,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大力推广“定单式”培训、“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5、加强领导,促进农村劳动力健康有序地转移。第一,要把农民工的问题摆上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广大农民工进入城市十多年来,在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有些问题已相当严重,但目前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此往往认识不足。建议从中央到省、市、县都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领导小组”或“城乡统筹就业协调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吸收发改委、财政、劳动和社保、民政、公安、农业、教育、卫生、计生等职能部门参加,全面负责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包括规划、安臵、培训、户籍、维权和劳动保护工作。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出得来,留得住,有保障。输入地要实行属地管理,避免管理和服务的缺失。
第二,建立健全法制。鉴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全国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象,并且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建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以及各省、市、区人大、政府,及早制 定涵盖农民工的有关政策、法规,例如:“就业法”、“劳动力市场管理法”、“培训法”、“劳动保护法”、“最低工资法”、“安全法”、“社会保障法”、“新户籍法”等等,做到有法可依,推动和保障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顺利进行。
第三,增加公共财政支持。中央和各级财政要在预算安排执行中,将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重要支出。在建立劳动力市场、农民工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增加投入,提供公共服务。同时要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监督和审计,确保资金的安全及使用的效益和效率。
第四,农民工的计划生育工作,应以输入地的属地管理为主、输出地为辅,并建立规范的协调工作机制以节约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第五,建立农民工组织。有些地方已纳入工会组织。根据目前农民工流动性大,职业不稳定的特点,各地也可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地方和企业成立农民工协会或建立农民工工会,代表广大农民工参与有关经济、社会、政治活动。特别是有关就业、工资和土地、财产的管理、流转、分配的谈判、签证工作,以及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并在条件成熟时并入城乡统一的工会组织。
10-26
10-26
10-27
10-23
10-26
10-25
10-25
10-25
10-24
10-25
10-23
10-23
10-25
10-26
10-28
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