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论文的标准格式范文 第一篇
100期的回顾与前瞻
培养青年修辞学研究者的摇篮 胡裕树
修辞论文已有多于修辞学论文的趋势 郑子瑜
《修辞学习》与中国当代修辞学 陈汝东
语法病句的判定与类型 刘大为
误用词语与人们心态 邹光椿
新闻语言曾经的悲哀 冯广艺
“王局”“张处”“李科”——试析官场一种新的称呼语的语义内涵及语用条件 胡玉华,胡范铸
一篇通篇语病的报头文章 林立
“四六结构”与修辞 郑颐寿
隐喻存在的认知基础 王永德
汉语修辞学研究方法漫谈 吴方敏
感受“新感觉”——穆时英小说的感觉主义语言特色 沈小仙
林白:诗性写作的修辞效应 金文野
修辞学与语用学 张会森
“庆祝王维贤、倪宝元教授教学科研50周年”活动在杭州举行 江东
艺术语言:有意味的言语形式 骆小所
李广田《花潮》的修辞技巧 周云秋
答语的艺术 刘艳春
风格要素:语言风格的美感元素 曾毅平
论文摘要的语言与写作 孟建安
语境在口语交际中的作用 刘本臣
口语修辞与书面语修辞的差异 王德福
《何典》方言词语修辞艺术 李敏红
粤语歇后语的方言性和民族性 关湘
口语停顿的修辞功能 王世凯
黎运汉《汉语风格学》序 程祥徽
《趣话书系》(第一辑) 生
汉赋中的夸张 窦丽梅
浅析禅宗语言的“言有所为”现象 疏志强
_鲜花_喻象的推陈出新 王云,叶育登
并重双关 高万云
高也可攀——我与《修辞学习》 王殿珍
锦州师院语言应用研究所简介
汉语修辞格的发展和我们的新认识 濮侃
论病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孟建安
语言表达中的时间和空间 冯文丽,孔秀祥
修辞研究的三种视角及其源流浅探 戴仲平
关于修辞及修辞学研究的三点想法 曹德和
汉语论文的标准格式范文 第二篇
【摘要】本文对汉语中关于语言结构单位的争议进行简要分析,提出汉语中的语素是字,认为汉英语言中存在对应的结构单位,进而论证“字本位”理论的合理性。
【关键词】汉语 结构单位 字
【基金项目】20_年天津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支持(项目编号:13138)。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4-3089(20_)01-0022-02
1.关于 “本位”的争议
关于“字” “词”的争议
汉语中,本没有“词”这一概念。古代汉语中,字,就是后来所说的“词”;“词”,就是从前所说的“字”。二者是同一个东西。再者,汉语中字的数量可以统计,而词的数量无法统计。尽管在交际中以双音节的“词”为主,但仍是“个个汉字都表义”,所谓的“词”不过是“最小的固定单位”。
关于“字本位”和“词本位”的争议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法国产生了以汉字为语素的“字本位”汉语教学法。以白乐桑、张朋朋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教学法的系统理论并编写出版了专门教材。
国内陆俭明(20_)对白乐桑(_)提出的“字本位”教学法充分肯定,却对徐通锵提出的“汉语社团具有心理现实性的结构单位是字, 而不是词”的说法进行证伪。彭润泽对“字本位”表示强烈反对,认为“不能回到汉语‘字’的蒙昧认识中”。
谈到“字词之争”学者们不约而同采取 “字组”这一概念。徐通锵(1997)“字才是汉语言中有理据性的最小结构单位……它的生成机制是以核心字为基础…形成各级字组。二字是最基本的字组。”陈保亚(1999)认为用字本位系统研究汉语比词本位系统要简单,只需要用“字、字结、字组”三个范畴来说明语法问题。程雨民(20_)认为,汉语以语素为造句的基本单位,语素在七种基本手段的反复应用和语序框架的作用下逐级构成字组、短语、句子。杨自俭在其主编的《字本位理论与应用研究》中多次提到不同学者提倡运用“字组”这一概念处理“字” “词”的矛盾。
2.关于“语素”的争议
关于有无“语素”的争议
“语素”出自美国描写语言学派。汉语研究中最早提出“语素”概念的是陈望道,曹伯韩(1947)、陆志伟(1956)先后提出并分析了“词素”的概念,吕叔湘(1958)、_熙(1961)对“词素”、“语素”进行辨析,主张采用“语素”,认为大多数语素的形体就是一个汉字。
徐通锵却认为“汉语中不仅没有语素,连这个概念都没有”。而香港文字学家Ann在其专著中把基本汉字看作morpheme A,把不成字的基本部件看作morpheme B取得不小成果。
关于“语素”的争议
国内接受“字本位”这一主张的学者们由于研究角度不同,关于“语素”单位的确定观点尚不完全一致。徐通锵在《语言论》中指出“如果说汉语中没有词但是有不同类型的词概念,那么汉语中不仅没有‘语素’而且连这种概念也没有”; 潘文国在第一届“汉语独特性理论与教学国际研讨会”指出:是“语素”这个词的翻译造成了中外学者的误解,汉语的翻译是以morpheme取代了lexeme。江枫(20_)认为,非把字说成语素是不合适的,是迁就西方语言学的结果。可见,“字本位”的理论内部对于语素问题尚存在很大争议。本人认为,汉语中存在“语素”这一概念,汉语中的语素是字。根据普通语言学中,“语素”是表达意义的最小单位。在汉语中,能够表达意义的最小单位是“字”。这里的“字”不仅仅是一种书写符号,更是一种音义的结合体,是书写形式和意义形式的结合体。
3.关于汉英语言对应结构单位的争议
现代汉字结构的分析即对汉字现状的考察包括汉字的外部结构(构形法)和内部结构(造字法)的研究。(刘纶鑫,徐春阳)对于汉字外部结构(构形法)的考察,即从字形现状着眼,研究字形和字音、字义的关系,从而说明构型的理据,得出现代汉语字的构形类型。对于外部结构的考察包括笔画、部件、部首与偏旁。
汉语中,笔画是汉字构形的最小单位,而在英语中,构成word的最小单位是字母;汉语中的字是独立结构汉字(语素)或者是由汉字或者偏旁和部首(语素和语素变体构成),汉语中的偏旁或者独立结构汉字与英语语言中从word中分解出来的语素(morpheme)相对应;而汉语中所说的“词”也就是字组其实是与英语中的短语(phrase)相对应。即:
4.结论
现代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以复音形式为主,但是最基本的结构单位是字。当下,中央电视台等很多主流媒体都在举行“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节目,就是要重新树立汉字在汉语中的地位,让人们关注汉字的形体,重视汉字的地位。
参考文献:
[1]白乐桑.“汉语教材中的文、语领土之争――是合并还是自主?抑或分离?”.世界汉语教学.4(1996).
[2]曹伯韩,《国学常识》(20_年版),三联书店.(20_).
[3]陈保亚,《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4]程雨民,《汉语字基语法――语素层造句的理论和实践》,[M].复旦大学出版社.(20_).
[5]刘纶鑫,徐阳春,《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_).
[6]陆俭明,我关于字本位的基本观点”.语言科学.3 (20_).
[7]潘文国, “字与word的对应性”.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3 (20_).
[8]徐通锵,《语言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9]徐通锵,《语言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_).
[10]杨自俭,《字本位理论与应用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_).
[11]张朋朋,“文字不是表现语言的, 而是表示意义的――论文字表义说及其教学理念”.语言文字大论坛.4(20_).
汉语论文的标准格式范文 第三篇
摘要:二十世纪。西方哲学发生了“语言论转向”,语言作为存在本身被人们认识并接受。在此背景下,现代语言学研究逐渐抛弃以往顽固的工具理性,认识到语言的本体存在和语言的人文性,语言学研究逐渐由“语言透明性”走向“语言人文性”。
关键词:语言论转向语言透明性语言人文性
一、从“认识论转向”到“语言论转向”
漫长的历史沿革中,哲学经历了“本体论”、“认识论”的转向,但是不管是在怎样的认知系统,语言都被置于同样的位置:语言是“器”,是表达,传递思想观念的载体,是从属于人的工具。语言作为附属于人的第二性存在。回望西方思想发展史,不管是古希腊的本体论哲学,还是开端于笛卡尔德认识论哲学,都渗透着这种传统的语言器物论。
二、“语言论转向”背景中的现代语言学研究
现代语言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关注语言的结构、普遍规则、语言的透明性。而不是语言和人的水乳交融,更不是语言的人文特质和语言背后强大的文化支撑。从索绪尔开始,就抛弃了语言的隐喻性,更抛弃了语言的人文性,而选择了语言的透明性。索绪尔区分言语体系为“语言”和“言语”,造出了一个理想的“语言”。以此“框架”复杂的言语现象,将对语义的理解限制在形式化的一目了然的透明形式体系里。索绪尔悲壮地把语言研究的任务定在“语言”这端,而将现实、日常世界的丰富的、形式多样的个体言语彻底剔除,将语言的外部要素,包括语言与民族、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文化、语言与地理等等的关系彻底剔除,过分地强调抽象,与我们日常社会生活没有任何关系的语言模式。从而给语言学留下了一个理想的、纯粹的、看似更便于研究的语言世界。也许索绪尔及其追随者会争辩说。言语是露在水面上的冰峰,语言才是海面下支撑言语的大山,语言学家要做的就是将难以触摸到的语言规则描绘出来。这一规则是对言语的超越和整合,是“社会集团为了使个人有可能行使这种机能所采用的一整套必不可少的规约。”(索绪尔1999:38)
但是,这种从所谓科学的分离中得到的孤立的、超越时空的语言结构是可信的吗?我们所进行的语言实践难道只是在实践着的语言模式吗?我们的创造力躲到哪里去了?为了得到理想的、纯粹的语言学知识,而抛弃语言和社会的关系、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的结构主义方法能在多大程度上接近语言的真实呢?毫无疑问。结构主义的方法为了得到超越时空的语言共时结构而忽略了动态的社会和与语言水乳交融的文化以及语言性的人,这是本末倒置的行为,无异于杀鸡取卵。
理性孕育的“科学时代”在不断的发展中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导致了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从尼采开始高呼“上帝死了”开始,非理性主义哲学开始大行其道,感性的力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在二十世纪西方思想“语言论转向”的背景下。人们对语言、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就不再可能以把语言只当作思维工具的传统方式进行了。语言学家们不该再像笃信科学理性的实证主义者那样。希图建立可靠的科学的、普遍的语言模式,以准确描述、传达、继承人类的精神成果。经历了二十世纪“语言论转向”的思想洗礼,我们必然要抛弃以往顽固的工具理性:必然把人置于语言中。我们逐渐认识到:“人是语言的动物”。“语言是存在的家”,语言与人相互依存、相互阐释。我们通过语言来认识、理解世界,我们在语言中思考并作出判断,我们离开语言感知不到自身的存在,我们的语言规定着我们的视野,有什么样的语言就相应地有什么样的生活世界和对世界的看法。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人类各民族的语言,都是一个民族看待世界的一种样式,都是“打开人们心灵深处的钥匙”。海德格尔说:我们听得见“说”,只是因为我们归属于此一“说”。“说”仅仅允许那些归属于“说”的人讲。即:让他们听语言。这样的允许居于“说”中。它让我们获得讲的能力。语言的本质正是作为这样的允许而在“说”中出场。(海德格尔1995)
这正表明。人只有通过语言才能认识世界,语言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语言是存在的家。而同时。我们也能看到维特根斯坦对我们的提醒:在什么场合、为了什么目的、我们说这句话?什么样的行动伴随着这些话?(想想向人问候吧)在什么意义上。为了什么目的使用他们?语言是社会实践的一部分,语言的意义永远要受到使用语言的语境、目的、交际对象、语气等等很多因素的影响,也正因如此,语言的意义往往要显示出丰富的多元性和含混特征。
语言作为人类的社会生存的根本纬度显现出来,语言人文性的观念也就随之从历史的尘埃中破土而出,语言人文性得以浮出水面后,对语言的研究就不能再是纯粹的结构主义的形式分割和假想推演了。因而现代语言学应该去关注隐喻,关注语言和社会的关系,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关注语言的功能性使用,尤其是文学语言的功能性使用,毕竟文学语言更能体现个人创造对语言的干预、发展所作的努力和所得成绩。惟其如此,才使语言人文主义得以流传,使语言学还语言一个真实鲜活的原貌。
事实上,语言研究也确有了“语言人文性”的转向。在强烈的语言转向氛围影响下,在世界各地距离越来越近的进程中,人们已都意识到语言之于人的重要。都感觉到了纯粹结构主义研究的缺失和语言人文性研究的必要。实际上,所谓规范的语言、理性的语言,当它假定语言和表述是“正常”的时候,其实已经处于“自闭症”式的死循环中了。世界语言的丰富性活生生地就被语言透明性掩盖了,人们越来越感到各民族语言的个性化、民族化日渐殆尽。而如果差异性消失了。人们解释世界的动力就消亡了,这是多么恐惧的事情。所以。正是从这里开始,语言人
文性开始真正展现自己的魅力:而同时语言透明性也随结构主义研究的深入,日渐显示出了它作为一个研究选择之于语言研究的局限:规则的概括,越走向深入越发对语言事实无能为力。因此,我们看到,秉承结构主义方法而来的布拉格学派、弗斯学派、新弗斯学派都开始注重从功能的、语境的角度研究语言:也看到隐喻、转喻已成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而得到了密切关注,强调语言的功能和意义的语义学、语用学、功能主义语言学开始在形式主义的大一统中分得了一杯羹:更看到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语言和社会的关系,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三、“语言人文性”之于汉语研究的特殊意义
人文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不论是哪种语言,都是该民族认识、理解世界的一个价值体系。都会模铸该民族的思维方式,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与世界上的其他语言相比。汉语人文性尤为突出。汉语没有丰富的形态变化,不通过词形变化表示语法意义。汉语组织句子不像西方语言那样必定以动词为核心,它简约灵动,没有严格的形式限制,只求意义功能的表述完整。汉语词汇意义的理解强调意合,多方意会,要求我们追寻“言外之意”。我们的汉字,更不必说,它比世界上的任何其他文字体系,都饱含浓郁的人文精神,甚至连字形书写都发展成书法艺术,从字形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文化深义和风骨,所谓“字如其人”,所谓“颜筋柳骨”。汉语包含了深厚的中华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
对任何语言的研究都不能背离语言的性质。对汉语研究也样,要正确描述汉语,为汉语建立起符合实际的理论体系,必然首先要遵循汉语人文性这一基本性质,承认语言结构和文化结构的相互通约。但是,自从以拉丁语法为蓝本写成的中国第一部语法书《马氏文通》问世后,西方的现代语言学理论不断地引进到中国来,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努力使自己“变得”适合西方语言理论的汉语研究的高墙越筑越高,各家理论林立,但也越高越危,理论和汉语事实错位。结构主义语言研究的形式化、确定性面对汉语的丰富性、弹性已经越来越捉襟见肘,汉语语法在套着西方形式主义语法分析的枷锁艰难前行,张世禄先生曾经撰文指出词类、结构形式、句类三方面的洋框框,像三条绳索一样捆绑着二十世纪的中国汉语语法研究,使它向着复杂畸形的方面发展,就如语法学界对主语问题的纠缠不休:西方印欧语言中,主语、谓语是构成句子最基本的范畴,西方语言的句子是主语、谓语的二元统一体几乎没有什么疑问。《马氏文通》把它移植到我们汉语后,几十年来几乎未曾动摇过,即使汉语事实有与之不符合的,也不是主谓二分的错,而是汉语句子中多“省略”。所以,语法学界产生了形形色色的关于如何确定句子主语的理论,有传统的仅从意义角度出发确定的施事充当主语,有通过给语义角色排序而确定主语的语义角色优先序列法,还有理论称主语由真正的v前无标记动元充当等等,各有千秋。无疑,这各种理论间的较量本身就暴露了把印欧语的主谓二分模式应用于汉语研究的不适。我们当然不是否定形式主义描写方法本身,而是把本来属于西方语言的模式硬套在汉语研究上,实在是忽略了汉语独特性。大量的事实已经证明,把语言理想化对其作精确的形式化描写,远远不能反映语言中本质性的东西。形式化、精确性的现代汉语语法早已远离了人们的语感,更不能说明人们的语感。语言学家们在描写研究着的是被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剥离出来塞到象牙塔里的“语言事实”,像做科学实验一样。概括抽象出的规则在面对这些理想语言时,很有解释力、说服力,但是面对丰富多变的活生生的语言事实时,形式化的规则语法就有点黔驴技穷了。我们并不是否定形式化的描写,它们自有存在的价值和贡献。只是,面对有高度人文性的汉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形式化描写的限度,把它扩大化,甚至把形式化描写汉语当作汉语研究的终极追求,那么,必然与通向语言本质之路背道而驰,我们永远都难以理解语言。当前。国内语言学界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语义学等各种功能语言学的“处处开花”也正显示了现代语言学已逃离了“语言的透明性”而转向了“语言的人文性”。
[此论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体验式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子课题“构建体验式英语教学体系,优化提高学生跨文化英语交际能力模式”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6BYY022,子课题编号06BYY0220909。]
王智玲:山东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
汉语论文的标准格式范文 第四篇
一、高职汉语言文学选修课建设探索
根据前文所述,依照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要求,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知识面更加全面。所以对培养汉语言文学教师的课程选材、内容等要求更高。
(一)“三维”课程目标须质性提升
不同的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目标都有区别,不同的体系会随着行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所以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也应当按照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地革新。所以高校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目标也应当随之改变。比如,为了达到现阶段对汉语言文学教师的文学功底等要求,教学专业需要将“三维”课程目标进行全方位的提升。新课改的“三维目标”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了全新发展的新时代要求,“三维目标”不能有所偏颇;另外,要落实汉语言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语言素养,需要在更高层次上具有“三维目标”素养的汉语言教师。首先,应当努力提升教师的文学素质与教学能力,从而达到“学术性”与“师范性”的有机统一。在其课程中,中学的汉语言阅读量相对较大,所以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感悟,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可见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清晰学生文学的思维,从而在知识面与自学能力方面上一个台阶。这样才能较为全面地达到“三维”课程目标。然而,“三维目标”应体现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的各科教学中,只是不同学科中“三维目标”所体现的比例和层次会有所不同。总的来说,目标是一个方向性指导,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该全面地把握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增强学生基本素质,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课程结构需匹配汉语言教师专业素养
汉语言的新课程在内容与架构等方面第一次提出了综合性学习内容和模块课程,甚至在高中有相关的选修课。特别要求了教师不仅需要置身于教学,并且需要研发课程,这就对汉语言文学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据前文可知。新时代的教师需要复合型的专业素养,拓宽教师的知识面非常重要。这不会仅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要求。由此可见,要达到上述标准,需要培养汉语言文学教师的各方面素质,随课程的基本框架进行整合。
(三)课程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
依照高职汉语言文学发展情况对课程的基本内容进行不断地改进。要结合学生与社会的基本发展背景对教学内容及架构进行系统地处理,做到“学术性”和“师范性”的有机统一。不但要针对学生的背景进行改进,而且要符合学生的发展。这样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四)课程实施方式要凸现学生的主体性
对于汉语言文学的课程改革,比较突出的是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力增强。这是由于全新的汉语言文学教育课程已经将课程实施方案完美地赋予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才能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与此同时,凸现学生的主体性,让中文师范生在课堂中切实感受到师生角色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形成现代的师生观和教学观,才能为将来适应和引领汉语言新课程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当前我国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选修课课程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需要以全人类的发展问题、学习最终为了服务社会、构建多元化的教育体制等作为改革的理论基础。本文对上述问题作了详细研究,分析了其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由此可见,加强对高校教师队伍水平的培养、改革教师的教育理念、激发教师的教授热情、有力的激励机制、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等措施有助于发挥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本质优势,综合改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着力点,改变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学的“难、旧、杂”等印象,提高学生对于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积极主动性。本论文对于课改之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但是所做工作仍旧不够,将每一个措施当作是一个系统,那么还可以划分成若干的子系统,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分析和细化的,更深层次的研究也是必要的。必须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其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全人发展教育理论、回归生活的课程实践观、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针对问题的成因,该专业课程改革的对策有:强化教师培训,更新教育观念;实施激励机制,激发教师课改的积极性;扬弃传统文化,发挥文化正能量;提升教师入职标准,增强课程的专业性;加大教育投入,拓展教育资源;运用科学的课程理论,解除课改复杂性等。面向新课改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诸多子系统的整合。本研究只是在较为浅显的层次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大致的改革对策,在每一个子系统内部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尤其是课程目标的完善、课程结构的优化以及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等,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有待下一阶段做更加深入的研究。
汉语论文的标准格式范文 第五篇
一、多媒体辅助汉语言文学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
单一模式的教师传授知识,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形式如今逐渐被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信息技术所取代,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教师开展教学插上了翅膀,成为了教师喜欢。学生乐于接受的新模式,利用多媒体辅助汉语言文学教学,不但能够有效节约教学资源、快速传递知识要点,而且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互动,快速接受知识熏陶的优势,其在促进学生增强知识记忆,提升判断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多媒体技术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应用,使传统教学的进度慢、教学内容单薄、授课方式呆板等问题得到了改善,多媒体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一)多媒体辅助汉语言文学教学能够推进教学进程,挖掘学生内在的知识盲点、拓展他们对知识的摄取量。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授课教师要用PPT软件制作课件,将课程的重点内容标注出来,有利于在教学当中实时展示给学习者,让过去上课时要手写板书的形式成为了历史,因为教师在备课的时间里已经把多媒体课件制作完成,课堂上直接取用可见的内容,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课堂传授知识的时间。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程内容的方式,与传统的一对多教学相比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增量,让有限的课堂时间,得到更多知识内容的传授。接受知识的学生在多媒体的引导下,更能获得较多的相关知识,总之,对于多媒体教学来说,体现在教学上首先是推进了教学进度,扩大了知识容量,拓展了学生知识摄取的领域。
(二)利用多媒体实施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兴趣,增强他们对课堂知识的摄取量,教师采用多媒体辅助汉语言文学教学,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些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尤其是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教师要结合课文的内容,可以下载与课文相适应的背景音乐和相关图像,通过合理布局,将课件制作成为既有文字,又有图片和音乐的教学内容,这就让教学的内容呈现出声像兼备的特点,让教学更加立体化、现实化,这样就可以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自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二、要正确看待多媒体辅助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改进方法
汉语言文学教学是一个非常需要灵活的教学方式来施行的学科,没有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很难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质量方面更是难以提高。而现代多媒体有着很多的有点,如果充分利用其优点辅助课堂教学,就能获得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非常大的作用。我们知道,任何先进的东西,既有优势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不足和缺陷,对于多媒体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就需要结合教学实际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只有将存在的问题解决掉,才能凸显出辅助教学的效果,让教学的质量得以提高。
(三)汉语言文学课程需要在教学中进行灵活的教学形式才能完成,尤其学科的知识内容非常丰富,这就导致了在教学上需要进行因材施教。多媒体辅助汉语言文学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方式来说,只是教学的内容是教师已经提前都设计好的,这就有了一定的固定模式,突破这个框架的限制需要教师具有临场发挥的能力,也就是说在教学的过程中,授课教师的教学形式显然已经受到了设计框架的限制,同时对学生的思维会有所定势,那就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有所影响。所以,教学时若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汉语言文学的课堂教学,授课的教师一定要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去为他们创设能够引发思考和自主学习的环境。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