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遭40吨土方车侧倾压顶!蔚来ET5T扛下了:车内人员死里逃生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ADADADADAD
读后感佳作展范文合集
12-09
遭40吨土方车侧倾压顶!蔚来ET5T扛下了:车内人员死里逃生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第一篇:读后感佳作展“读后感”征文大赛优作展——朱河中学教务处和高二年级组主办序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桃红李白,各擅胜场。荷风送香,燃学子之逸兴;竹露滴翠,撩少女之芳情。适逢盛世,耻临渊而羡鱼;欣遇佳节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读后感”征文大赛优作展
——朱河中学教务处和高二年级组主办
序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桃红李白,各擅胜场。荷风送香,燃学子之逸兴;竹露滴翠,撩少女之芳情。适逢盛世,耻临渊而羡鱼;欣遇佳节,聊读书以自娱。诗词歌赋,采百风谱金曲;中外名著,聚众腋织新裘。腾蛟起凤,品人生之况味;钩玄提要,阐哲理之幽微。就洞庭赊月色,匠心独运,近杨柳觅思情,隽语如云。兴酣落笔,挟风雷摇五岳;诗成笑傲,抚凌云欺沧州。气重如鼎,一扛便知温厚;情满如月,百读不减清辉。惜琼玉陷沟渠,勤揩细拭;觅芝兰于芳甸,以飨诸君。
读后感征文大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张飞雄 陈万 李雪 张明镜 赵铭 陈茜 杨颖 王强 张琼
朱乔郭敏 吴为龙 陈婉瑶 连霞 黄秋
二等奖:刘传喜 段甲千 许珍 柳梦辉 刘冬梅 王洁 李正艳 高
敏 张羿 瞿颖 杨梦思 文春海 沈立霞 周强 陈祝 陶冶 蔡莲 徐航 何梦玉 付启航 瞿婷 肖维 戴礼庚 龚道宣 宋泽 邹青青 王玲 常萍 陈丹琴 姜顺天 李林响
三等奖:刘影 王鹏 杜芬 王杰 赵训杰 王哲 吴珊菊 舒庆梅 庄一等奖:杨思锐
二等奖:郑梦颖
三等奖:常俊康
敏 刘芳 郑星星 沈贝 于小芳 张小梅郭明敏 陈帆 王洁 彭婷 邵君 王瑶 吴蕾 薛曼 李超 张茜 戴佳 梁道明 唐亮 刘利明 鲍佳慧 袁天桃 史常玲 罗珍 孙灿 史岳利 胡艳 姜勇 杨文雪 孙淼烈 张榆梅 李天琴 张文静 王敏 魏冬 胡超强 柳洋 蔡梅 唐伟 胡娜 何康 陈燕琼 朱君 孟成 刘志超 邹珍 朱西 李勤勤 王睿有志 范春妮 唐欣 龙法堂 支学强 瞿涛 江航 张明 李娟 张唐振 王琪 刘翠 常飞 薛明 孟春艳舒江霞 郑仆琪 程何敏 郭威 赵训广 彭渊 杨文峰 薛璐瑶 解小燕 张兵 演讲比赛获奖名单沈贝 任梦彭渊 夏紫嫣 薛璐瑶易章富 余意 陶冶
个性之语言 丰满之人物 高一(15)班 王徐雯
个性化的语言是一个个鲜活人物的化身,是《红楼梦》这部鸿篇巨著中生活画面的灵魂。书中语“粉面含春威不露,丹齿未闻笑先闻”,不用多解释,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晓,此刻画者乃王熙凤,王熙凤的爽朗性格几乎是家喻户晓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也成了她大大咧咧的真实写照。曹雪芹作为一代文学巨匠,他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锻造精彩,以洗练自然的语言塑造一个个血肉饱满的人物。且看第三回“接外孙贾母惜孤女”,王熙凤方才刚见林黛玉,便当着贾母一派赞辞“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一方面,这是对远道而来的林黛玉的客套话,展现了她的嘴之甜;另一方面,这是她对地位显赫的贾母的一派奉承之辞,迎合讨好贾母不但博得众人欢颜,更有利于巩固自己在贾府的地位。再者看看第三十八回,林薛等雅士共赋诗之时,贾母谈及自己幼时额头上碰着留下的小坑,众人闻之皆敛声屏气,生怕冒了风,不料凤姐机灵道:“可知老祖宗从小儿的福寿就不小,神差鬼使,碰出那窝来。好盛福寿的。寿星老头儿头上原是一个窝儿,因为万福万寿盛满了,所以倒凸高出些来了。”真可谓妙矣!凤姐她借祸道福,原将老祖宗与那寿星老头儿比拟,可见其头脑之灵活,口中滚滚珠玉,是他人万不能及的。
谈至能说会道之唇舌,不得不提黛玉,她话虽轻柔,却有千万斤重量,力量颇强。然而黛玉这一伶俐嘴仍敌不过王熙凤的挖苦:“你既吃了我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儿?”众人都大笑不止。黛玉红了脸,回过头去,一声儿不言语。宝钗笑道,“我们二嫂子的诙谐是好的。”黛玉道,“什么诙谐,不过是贫嘴贱舌的讨人厌罢了。”说着又啐了一口。凤姐道,“你替我家做了媳妇,少些什么?”指着宝玉说,你瞧瞧,人物儿配不上?门第儿配不上?根基家私配不上?那一点儿玷污了你。”黛玉起身就走。黛玉羞赧而走,无言以对,不但是因为难为情,更是王熙凤那张利嘴,无论你如何争辩,也无济于事,怕又是生出多少事来。凤姐的这种焦羞而奉的手法,更见其高明。
可以说,正是因为如此洗练的语言,才塑造出有血肉有灵魂的各色人物。这些贴切实际生活的言语,折射出中国一代历史的缩影,才造就了《红楼梦》极高的艺术成就。
不消多言,泼辣的“凤辣子”仅寥寥数语便被曹雪芹塑造得跃然纸上,生动丰满。这其中的言语不单有市井之言,亦有“上的了厅堂”的官话、礼节语。无论是何等语言,皆合情合境。刘姥姥三进大观园,语言风趣诙谐,引人发笑,雅俗共赏;元妃省父母,语言端庄风雅,凝练干脆,令人叹服。
红楼焚梦
高一(15)班 朱诺亚
世人皆道醉红楼,可怜红楼不知醉,只叫得人流尽泪。“跪”。高亢的嗓音传来,一行人蟋蟋蟀蟀地跪下,向着红楼朝拜——祭奠。不知是三纲五常,还是六礼七教,自记事起,四世家的人们就被拘禁在一个圈子里,吃饭,睡觉,行走坐歇,都有一定的规矩,方方正正在,严守死理。
古人有云:“人生而有欲,求而不得,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仪次分之。”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这些论经纲常已根深蒂固在每个人心里。在那些屈从于社会畸形的产儿的心里,作者曹雪芹作为一位满族人,其八旗制度下所被拘束的不仅仅是人性,还有自由与生命。在这样繁琐而又铺张的家族里,曹的经历不正是宝玉表现出的与礼抗衡吗?元春省亲时,贾母等位高权重之人皆须按品级着大妆,因为这不仅仅是他们的孙女、女儿,其背后更是威严不可侵犯的皇室,泯灭了亲情,剩下的只有冰冷的礼教与客气。
忆昔归来日,小楼又焚烟。当黛玉将亲王所赠的珠串掷于地,并破口大骂时,其不受拘束的內心展露出的不只是少年轻狂,更多的是对礼教的厌恶与轻视,尽管她时刻以此警诫自己。
盛大的仪式背后,往往有着尊卑的黑暗与洞缺。赵姨娘作为下贱的妾,其亲女探春以她为耻,只因母亲身份低微,使自己一出生便成了低人一等的庶女,事事都要以宝玉、贾珠为尊。腾妻制所带来的迫害,影响了封建女人的一生,甚至是子女的幸福。可见,这陋俗的“礼”,乃是万不能容于世的。
闻修道长,明醒忽灭。在黛玉死后,其丫鬟雪雁找宝玉哭诉,那不再受贾母重视的孤女终是落得泪尽而亡的下场,无人问津。按规矩,贾府为黛玉操办了后事情,虽体面,但终究是留给活人相着,满是辛酸。
强撑的丧礼背后,是敷衍?是背弃?还是离殇? 或许只有宝玉明白罢。
梦归红楼
高一(15)班 赵新越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梦至太虚幻境,宝玉情系此处,偶见家乡封条,望见那朦胧难懂的金陵十二钗叙“正册、副册、又副册”,殊不知,他早已窥视了他们一家的红尘。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此诗说的便是这金陵第一钗—林黛玉,薛宝钗。美丽的女子结局却不美丽。红颜知己娶不进而早逝,尊敬却志趣不投的姐姐倒成了自己名义上的妻子。贾宝玉的内心是煎熬的,黛玉和宝钗亦是如此。“咏絮三才”只能湮没在死亡里,林黛玉最后只落得一个“挂”的悲惨结局。”可叹停机德,金簪雪里埋,“独守空房的宝钗也只得埋没在孤独的痛苦。情至深处,悲凉透骨。
“二十年来辩是非,榴花开处照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免相逢大梦归”
我们清晰地知道元春的辉煌和凄惨,盛于宫,死于宫。虎年的立春,兔年的第一日,元春在这寒冷的冬春之交离开了人世。本是贾家的一株希望之家,却被无情的皇宫制度扼杀了心灵。贾家人一定记得元春进宫让贾家家道由三春回到初春的景象,却怎么也不会梦到元妃的死将成为贾府衰亡的前兆。作者将元春的悲剧与皇权连系在一起,更突出了红楼浓烈悲剧色彩。
“才自精明志身高,生于末世运偏清。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此画之有两人,即暗喻贾政和王夫人,两人放风筝,风筝即探春,不难想象大海大船的意思,此画正描绘了贾王两人做主将探春远嫁沿海一带的富贵人家的结局。诗中的“才自精明志自高”说的就是探春的才情高,志气高,“千里东风一梦遥”叹的就是她内心的爱别离哭。唉,佛说人世无常,求不得苦,探春便如此悲哀。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转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此诗处处暗示“史湘云”。(逝湘会)她生于富贵之家,却自幼父母双亡,性格活泼开朗,她嫁了一个好丈夫,可惜命数无常,作者将她的悲剧写为“湘江永逝楚云飞”几个字,谁知天命,丈夫得了病,也不过几年了。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权最大,命最好,钱最多。当属凤姐王熙凤。“凡鸟”即凤画中的冰山上立着一只雌凤作为富贵鸟的凤却落于冰山,无常也。年纪轻轻的凤姐权势极大,又争强好胜,本是铁定的女强人,却有了数不清的悲哀。迷死贾瑞、贪心敛财,她一向不信神佛,却在小说的最后开始拜佛求签,当人真正感到命不久矣时,才会感到心虚命虚吧!“三人木”即休,衣锦还乡,这便是她的悲剧。
金陵十二钗还有妙玉、迎春、惜香、巧姐、李纨、秦可卿,书中的判伺虽读起来含蓄,但理解起来便十分真切,悲到人心。
我想《红楼梦》这本奇书奇在不仅在极悲剧情节与复杂的人物关系,其巧之处还在于作者的机智和高明,“暗示”,“一语双关”,“谐音”的手法让这本小说结构紧凑严谨,线索丰富,悲剧色彩更加浓郁。
原来“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说的就是《红楼梦》的悲剧。
雕梁画栋,各显地位
——简谈《红楼梦》中房屋装饰与人物关系
高一(15)班 戚梦瑶
林黛玉初至贾府,便见满眼繁华。各屋的大小,装饰与摆设,也便能格外直观地反映出其主人在家中的地位。而各人的性格特点与嗜好,也便是在此之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贾母乃贾府之主,所住之房室定是贾府中最为富贵堂皇之室。从垂花门到穿堂,再见插屏与三间厅,才至正房大院。五间上房,更是贾府中其他人所难以企及的。各色厢房,更是布满游廊之中。如此盛景,料谁都不难想到这是去往贾母房间的道路。此处虽寥寥几句,却让人觉得屋舍都近在眼前。
穿过一道道角门、仪门,走过花园,才方见贾赦之房。气势比之贾母便有了不少低落,但可见其小巧别致。这便是能够反映贾赦在贾府中不受重视、地位较低的有力证据了。而从后文的细细品味,似乎果真如此。
再走过穿堂,又是五间大正房,不禁令黛玉深感讶异。此处正对荣国府大门,乃身居要地。但五间大正房与贾母的相比,却依旧有些差距。再纵观贾政房外四通八达、轩昂壮丽。虽不及贾母居所贯穿荣国府,终究还是可以看出贾政仅次于贾母的地位。在细细打量屋内摆设,一看便知是读书做官之人。那些满是中国传统的陈设是那么的精妙,无论是大匾还是对联,都将其书香门第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政老希望宝玉高中,入朝做官的心理更在此处得到了印证。而那三个半月,更是显现出了贾政日常生活的节俭,似与贾府的气派格格不入,却正是贾府人最需要的。王熙凤的奢华至极最终将自己埋藏在了其中,结局悲惨得与先前的盛气凌人大相径庭。而贾政家的布局似亦与王夫人宽厚仁慈、吃斋念佛的性情极度的相似。这便是应有的规律了吗?
而此处虽写出了荣府之大、之壮观,较大观园却依旧有极大的差距,只为元妃的几日省亲,便有如此奢极的建筑,不禁让人咋舌。
盛极必衰便是贾府的真实写照。曾经的人丁兴旺、浮华一世到头来只剩下了空荡的房屋。曾经彰显其地位的那一栋栋房屋也只得黯然失色,原先的雕梁画栋最终也只得成为人们缅怀的工具,看透贾府的兴衰,亦显出封建王朝的没落。
《红楼梦》感想
高一(15)王睿
纵观中国历史的长河,不难采集许多璀璨的明珠,而《红楼梦》人人推崇,堪称绝唱。然而《红楼梦》的兴衰之史,实为一种说教,其耀眼之处是劝人们保持心理的平衡。红楼梦为梦,人生何时何地不如梦境一样呀!曹雪芹,高锷两位先生的良苦用心和对世人的感叹之情,希望世人看破红尘,理解人生的真谛。然这部小说的结局却是一种悲剧,从幸福到苦难,从追求到幻灭,从有价值到毁灭。
荒淫,是贾府这个贵族世家衰败原因之一。贾府上下的男人大多生活腐败,道德沦丧,荒淫在这里被视为平常之事。贾珍、贾琏、贾赦之流,甚至王熙凤等所作所为,无不加速了这场悲剧的产生。正如老仆人焦大所说“爬灰的爬灰,养小叔的养小叔”。另外,由荒淫引起的人事纠纷,甚至恶毒的残杀,更是不断地动摇着这座封建大厦。
奢侈,是这个贵族之家衰败的另一个原因。且不说那些名目繁多的美器珍玩如何填满这个家庭的每个角落,且不说每顿饭从桌前摆到桌后的满汉全席,单就秦可卿之丧事与贾元春之省亲,那奢华靡费程度就够惊人的了。虽然凤姐、探春等人在最后已感到家庭经济危机的来临,但这时谁也无法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颀了。封建,其实这并不是贾府的错,这是时代的趋势,铸就了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之间的爱情悲剧。封建思想中的门当户对和包办婚姻给三方都带来了伤害。这与薛、林二人的性格有很大干系。林黛玉心直口快、尖酸刻薄、得理不饶人,总为宝玉吃干醋;而薛宝钗所表现出的更有大家闺秀的气质,她宽宏大度、语气平和很少伤人,甚至对“情敌”更显包容宽广。也许很多人说,薛心机重,而林着实单纯心无城府。宝钗懂得讨贾母欢心,她深谙贾母是贾府的权威,有她的宠爱就不用在宝玉和黛玉身上多花心思了。这样,黛玉就先输了一着。再者,宝钗懂得处理人际关系,有亲和力,跟贾府上下的人关系都不错,口碑极佳;语气生硬的黛玉再输一着。虽宝玉心中真爱着黛玉,也是独木不成林,所以,黛玉的性格必须对爱情悲剧负一定的责任,如果她少一点霸道、多一点宽容,或许就会有所转机。
再者,比如二十五回中,宝玉大病后苏醒过来,黛玉首先念声“阿弥陀佛”,宝钗笑道:“„„又管林姑娘的姻缘了。”黛玉虽嘴硬,但心里却十分甜蜜。所以宝钗不仅与别人处得好,在面对“情敌”黛玉的刁难时,也以姐姐的身份退避三舍,忍让几分,一笑置之,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宽容大度?为何一定认定她是第三者,爱情没有对错。个人觉得,宝钗身上具有现代女性应有的教养,她已经做得很好了,不是吗?既满足了黛玉的虚荣心,又能圆润地顾全大局,表现得技高一筹,终成为赢家。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作者希望世人通过这部历史文学作品,找到人们愚昧无知的心性不平,所造成的荒唐结局,从中领悟人生的真谛。
潇湘凄词
高一(15)班 景贞贻
母亲逝世,绛珠仙草转世的林黛玉便随老师一同来到了贾府,本想着能过上安稳日子,却未曾想,竟是她悲剧生涯的开始。
黛玉极富才情,却由她的绝美诗篇透出其心际凄凉。
元妃省亲之时,黛玉还未有多么愁苦,只是远离家乡,思念不已。好在有宝玉时时为伴,亦不至于多孤单寂寞。
但,在与宝玉、宝钗的相处之中,时时又会碰着不如意。心里爱着宝玉,爱得太深,看得太重,只觉自己与其自小一处长大了玩耍,只许他与自己亲近,便在宝玉和别人说笑时,心口便生闷气,郁郁成疾。在晴雯使性不给开门时,偏又听见门内与宝钗等人的嬉闹声,这种情感便更是爆发了。在埋花冢时,感同身受,不禁哭出心声: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侬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侬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彼时黛玉父母双亡,身在贾府似举目无亲,宝玉对自己的感情又若即若离,仿佛全世界只剩下自己寥寥一人,满心的孤寂又无处宣泄、无处叙说,就像飘零的落花一样,无依无靠。这首词处处透出的都是一个“愁”字。黛玉以落花自比,想自己的未来是否也会这般连死亡都无人顾及,直击读者内心。
后经宝玉劝慰,心绪总算平和。只是后来写的,再无法恢复以前的态度,无处不显其“怨”。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脉脉向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花魂”、“怨女”,无处不透露着凄凉之感。这首七言律诗婉约清新,风流别致,想象独特而大胆,不仅写出了白海棠的清丽高洁,同时也展现了黛玉内心的绵绵情思。
再到后来,雪天赞梅,看其所对诗词:
“香粘壁上椒,斜风仍故故”。“剪剪舞随腰,苦茗成新赏”。“缤纷入永宵,诚亡三尺冷”。“寂寞封台榭”。“没帚山僧扫”。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里面用尽了消极的词语。“斜风”“苦茗”“寂寞”等词语,无一不体现她情绪的自然流露,更表现其内心孤苦。
此外,这一段的服饰描写也极突出:黛玉换上掐金挖云红香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绉面白狐狸皮的鹤氅。系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上罩了雪帽。由色调“白、绿、青”等也可看出黛玉淡泊的个性。全书对黛玉服饰描写不多,此处可谓极其罕见,突出了黛玉小家碧玉的可人形象。
再至后来的《五美吟》,和重建桃花社的《唐多令》等一系列诗词,到最后绝望焚书稿,都离不开一个“愁”字。
黛玉就在这丰富的情感戏中用她的慧笔记录了她的喜怒哀乐,度过了她悲戚凄凉的短暂一生。
哀黛玉之薄命,伤黛玉之痴情,叹黛玉之无双!
小扇轻摇醉红楼
高一(15)班
张子涵
(一)宝钗与扇
一柄小扇摇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扇子,古时文人雅士的手中之物,在《红楼梦》亦为重要的器物,扇子对于丰富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也有着不同凡响之处,清朝,人们对于折扇的要求极高。极为考究:“折扇柄则象齿,檀香,甚或描写仕女,以泥金填出雪景。”足见,扇子的举足轻重。譬如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枸杞双彩蝶 埋香家飞燕泣残红”
想必,抽身回来。刚要寻别的姊妹去,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房,一上一下,迎风蹁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去了,倒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
这一回中,宝钗用扇子扑蝶,将其天真纯净的一面展露无疑。试想,大观园中一片繁花中,宝钗一身娇俏裙装,步步生香,纤纤素手轻摇小扇扑蝶,场景是何其美妙,且不用手绢,不用锦绫,偏偏用这扇子,不是愈加衬得宝钗可人了,不由想起“轻罗小扇扑流萤流”到是异曲同工之妙,以扇晨戏蝶,晚扑萤,何其活泼动感。可曹公惟独与之过不去的后又写到宝钗因展扇扑蝶,闻人隐秘,嫁祸黛玉以扇为转折,又体现了宝钗内藏心机,匪深莫测的深层性格,以此衬得,可谓妙极!
宝钗与扇的缘分还不止于此,第三十回中“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宫划蔷痴及局外”
宝钗听说不由大怒,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回思一想,脸红起来,便冷笑一声,说道:“我倒如杨妃,只是没有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二人正说着,可巧小丫头靛儿因不见了扇子,和宝钗笑道:“必是宝姑娘藏了我的。好姑娘,赏我罢。”宝钗指着他道:“你要仔细!我和你顽过,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嬉皮笑脸的那些姑娘跟前,你该问她们去。”说得靛儿跑了。
这一回是《红楼梦》中宝钗与宝玉黛玉的口舌之战,宝玉因取笑宝钗如杨贵妃而发怒,反讽宝玉无能,又借其小丫头靛儿,将欲取笑自己的黛玉讽刺;宝钗借扇子警告宝黛不要随便和自己开玩笑。这一情节是宝钗行为失常的表现,与其先前的淑女形象完全不符,从这一细节也可经窥见其心机,在观此日在书中的大致位置,从元春归省表态支持“金玉良缘”,到宝钗“羞笼红麝串”到贾母破解“金玉良缘”至“金玉良缘”受创,再到“宝钗借扇机带双敲”,这一系列的情节何等紧凑与自然。这时的宝钗,有委屈失落,有乐极生悲,究其根本,并非于“杨妃”而是于警告宝黛,以扇警告,作者可谓是别出心裁。
宝钗在书中,一直是一个立于善于圆滑世故人情,又不失大家闺秀风范的人,她与扇子的缘分中折射出其性格与特点,令人回味琢磨。
宝玉与扇
(二)花香旖旎中,翩翩公子手持一柄折扇,轻轻一展,才华斐然,描出了大观园的十里繁华。
贾宝玉,乱花丛中那一抹新绿,不论是木石前盟,亦或是金玉良缘,宝玉的一生似乎总与女人牵连。而他身上的通灵宝玉,亦时时闪烁灵光,除了通灵宝玉外,他身上还有的便是扇子,这一器物亦见证了他的一生经历,是非曲折,譬如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宝玉听说,不觉欣然跌足笑道:“有幸,有幸!果然名不虚传。今儿初会,便怎么样呢?”想了一想,向袖中取出扇子,将一个玉玦扇坠解下来,递与琪官,道:“微物不堪,略表今日之谊。”琪官接了,笑道:“无功受禄,何以克当!也罢,我这里得了一件奇物,今日早起方系上,还是簇新的,聊可表我一点亲热之意。”说毕撩衣,将系小衣儿一条大红汗巾子解了下来,递与宝玉。
这一回中,贾宝玉与蒋玉菡初次见面,宝玉将自己的扇子坠儿解下于蒋玉菡。这一细节,不仅为日后蒋玉菡与袭人的姻缘埋下了伏笔,更是体现了贾宝玉在后文中“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实了,但更加体现了贾宝玉对蒋玉菡单纯的欣赏,他不沾淤泥的纯净与出众才华,“一身清净向洁莹”,更从贾宝玉赠与其私物表现了他对追求功名利禄浑浊之人的不堪与不屑,透过这一情节,不少人认为贾宝玉与蒋玉菡有断袖之嫌,细细想来也并非如此。
对于宝玉与扇,最经典的情节莫不是“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宝玉笑道:“你爱打就打,这些东西原不过是借人所用,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自性情不同.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 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生气时拿他出气.就如杯盘,原是盛东西的,你喜听那一声响,就故意的碎了也可以使得,只是别在生气时拿他出气.这就是爱物了.” 晴雯听了,笑道:“既这么说,你就拿了扇子来我撕.我最喜欢撕的.”宝玉听了,便笑着递与他.晴雯果然接过来,嗤的一声,撕了两半,接着嗤嗤又听几声。宝玉在旁笑着说:“响的好,再撕响些!”正说着,只见麝月走过来,笑道:“少作些孽罢.”宝玉赶上来,一把将他手里的扇子也夺了递与晴雯。晴雯接了,也撕了几半子,二人都大笑。
端午节间,宝玉因金钏儿之事,心情郁闷,又恰好晴雯在给宝玉换衣时失手跌坏扇子,最后宝玉只得撕扇子搏千金一笑了。这一情节,总让人想起褒似笑狼烟之典,理是体现了晴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特点,将晴雯的那股子张扬个性体现的淋漓尽致,更体现了宝玉的自由不羁。试想在纵身屏气的宁荣二府中,仆人撕扇主人叫好的现象道是稀奇至极的,两个在撕扇后的笑声,也无不体现了那一份天真,他们在笑声中成了心灵上的知己。而贾宝玉对于撕扇那一番言论,更是体现了庄子《齐物论》中所提到的:“用者,通也;通者,得也,适得而儿矣。”而这一思想在贾宝玉续写《南华经》也体现出来。反观之,作者何不选其他器物,却独独偏爱于扇子呢?扇子与贾宝玉和晴雯之间关系更进一步的纽带,而扇子本身所具有的书香气质与典雅与撕这一动词,产生了极大的视觉冲击力,也使人物的形象愈加鲜明饱满。
宝玉的纯真与放荡,率性与天真都在扇子的收合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值得回味。
闲谈扇
(三)不论是宝钗与扇,亦或是宝玉与扇,扇子在《红楼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扇子折射出了《红楼梦》中的人情冷暖,世间百味。
譬如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在死金钏”
袭人怕他热,忙拿了扇子赶来送与他,忽抬头见了林黛玉和他站着。一时黛玉走了,他还站着不动,因而赶上来说道:“你也不带了扇子去,亏我看见,赶了送来。”宝玉出了神,见袭人和他说话,并未看出是何人来,便一把拉住,说道:“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死也甘心!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袭人听了这话,吓得魄消魂散,只叫“神天菩萨,坑死我了!”便推他道:“这是那里的话!敢是中了邪?还不快去?”宝玉一时醒过来,方知是袭人。
这段文字处理,宝玉对黛玉倾诉衷肠,谁知袭人无意中因为宝玉怕热,所以为他扇扇子时听到了。这一情节,不仅为读者点明了宝黛之间的感情,以及宝玉对黛玉的一往情深。更是为袭人为何偏爱宝钗而非黛玉埋下了伏笔。同时,这段文字之后紧接着便是宝钗与袭人的玩笑话,更是充分得体现了袭人听到这话内心的黯然神伤及由此带来的妒嫉。而袭人为宝玉扇扇子更是将其对宝玉的关心表现得恰到好处,以扇为由,扇恰恰见证了宝黛之缘,以及宝玉与袭人之间的那份似有若无的感情。
还有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平儿咬牙骂道:“都是那贾雨村什么风村,半路途中那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今年春天,老爷不知在那个地方看见了几把旧扇子,回家看家里所有收着的这些好扇子都不中用了,立刻叫人各处搜求。谁知就有一个不知死的冤家,混号儿世人叫他作石呆子,穷的连饭也没的吃,偏他家就有二十把旧扇子,死也不肯拿出大门来。二爷好容易烦了多少情,见了这个人,说之再三,把二爷请到他家里坐着,拿出这扇子略瞧了瞧。据二爷说,原是不能再有的,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的,皆是古人写画真迹,因来告诉了老爷。老爷便叫买他的,要多少银子给他多少。偏那石呆子说:‘我饿死冻死,一千两银子一把我也不卖!’老爷没法子,天天骂二爷没能为。已经许了他五百两,先兑银子后拿扇子。他只是不卖,只说:‘要扇子,先要我的命!’姑娘想想,这有什么法子?谁知雨村那没天理的听见了,便设了个法子,讹他拖欠了官银,拿他到衙门里去,说所欠官银,变卖家产赔补,把这扇子抄了来,作了官价送了来。那石呆子如今不知是死是活。
这段话中,作者写到,贾赦看上了石呆子家的扇子,但石呆子不肯卖,结果贾雨村胡乱按了个拖欠官银的罪名把他家的扇子抄来,把石呆子惩治得不死不活。不由想到元妃省亲时贾府所点的第一出戏《豪宴》讲的是,明朝,一官向莫怀古索取玉杯一捧雪,莫怀古连番设计保卫,尽被识破,后其子冒死上书,以昭雪父亲之冤,石呆子的故事与这段故事又是何其相似。脂砚斋评《豪宴》时说:“《一捧雪》伏贾家之败。”这便点明了贾家获罪是因为石呆子这件事事发才开始的。石呆子是一个象征性的人物,他象征着人对精神价值的高度重视。而通过扇子折射出贾赦、贾雨村之流的贪婪占有欲,也着实令人悲恨,但是纵使扇子被抢,石呆子的形象却还是与扇子所包含的意蕴一同,留在了读者心中。
扇子,意蕴非常,其所见证的的贾府之悲欢离合,兴衰荣辱,令人不断探索,追寻内在本质,发掘最终情感。小扇轻轻摇摇,摇出大观园的悲欣交集,摇出一场回味无穷的红楼轻梦。
蝴蝶展读后感
这是一部关于亲情的法国电影,一个老人和一个10 岁女孩共同去寻找一种阿尔卑斯山脉中的稀有蝴蝶“伊莎贝拉”,老人为了死去儿子的遗愿,女孩为了寻找失去的母爱,走在同一条寻找的路上,蝴蝶展读后感。整部片子以寻找来一步步梳理出电影本身要体现的内容,寻找并不是意义本身,寻找的动力和根源——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对亲情的寄托才是这部电影最终要表达的内容,也是要传达给观众的意义。
“伊莎贝拉”是老人疯掉的儿子死前最后的希望,他想看看叫“伊莎贝拉”的蝴蝶,为了儿子,老人成为了一个蝴蝶专家,在山里找伊莎贝拉找了15年,这是一种一年只出现10天的短暂生命,但却被誉为最美丽的蝴蝶;单亲女孩的妈妈忙于工作,女孩受到冷落,所以在没有告诉家人的情况下偷偷钻进老人的汽车去了山里,为的就是看到老人所说的蝴蝶。电影最后我们才知道,女孩的妈妈就叫“伊莎贝拉”,她的寻找,纯粹是出于对母爱的渴望。一老一少在山林中露营,对话,从互相排斥到共同携手,当伊莎贝拉就要到来时,女孩却因为毛手毛脚让它飞走了。虽然我觉得电影最后的结局有点俗套,是以警-察抓到老人以为他拐卖儿童最后两家冰释前嫌结束的,但是我认为这部片子所表达的意义和拍摄的景色还是挺值得一看的,毕竟法国电影都是比较有人文色彩的,总看美国大-片,偶尔看看这种法国文艺电影还是挺享受的。
这部电影,能够欣赏到老人家里无处不在的各式各样的蝴蝶标本和阿尔卑斯山脉如画的风景,读后感《蝴蝶展读后感》。导演还把蝴蝶的所有生物形态和破茧过程都一一展示给了观众,这是电影的一大特色。最令人意想不到的要数老人家里一扇紧闭的门了,在小女孩偷偷打开之后,发现那屋子里竟然是一个精心营造的蝴蝶温室,飞舞着各色美丽的蝴蝶,就像城市中童话里的另一个世界,比阿尔卑斯山脉的天然景色更令人惊叹。
整部电影话语不多,但都耐人寻味,一少一老一问一答,满篇基本都是这样的对话。女孩看到一个男人强迫女友和她共同滑翔来表示爱他时,问:什么叫一根绳子维系的爱情?答:当爱情需要证明时,那它本身就不存在;女孩问:为什么有富人和穷人之分呢?答:平等、自由、博爱的口号虽然叫起来响亮但实施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诸如此类……人生的经历和哲理就这样在对话中简单清晰的进行了解释,展示在了人们面前。最后的片尾曲也是一老一少的问答歌唱,很可爱、很有趣,这大概是这部影片的又一个特色吧。
不过最后我们还是等待到了伊莎贝拉,就在两人兜兜转转一圈之后,在老人的温室里,一只邮寄来的伊莎贝拉诞生了,两个人的心愿都得到了实现,女孩的妈妈也告诉她“她爱她”。我看到这里,也才赫然明白,这部片子所要表达的意义原来就是,不要忽视身边的爱。当身边的亲人和爱人都还在的时候,要懂得珍惜,不要等到亲人失去了才通过实现当初未能实现的愿望来回忆和遗憾,这是老人给我的启示;要懂得珍惜,不要因为最亲的人在身边就以为他知道自己的心,爱是需要沟通的,也是需要表达出来的,不要让身边的人受到冷落,这是那对母女的启示。爱身边的人和事吧,它会让我们的心里永远驻留着那遍寻不着的最稀有美丽的蝴蝶,让我们不会有遗憾。
佳作品读(范文)
我是谁
我是谁?(开篇点题)
我是谁?镜子说:“这个叫赵明明的孩子啊,眼睛大大的,睫毛长长的,脸型是瓜子脸,挺漂亮的,不过就是太臭美了,整天对着我照啊照的!”
我是谁?枕头说:“这个小孩啊,眼里经常掉‘金豆豆’。有一次,她考了两个99,老师说了她几句,晚上睡觉时就抱着我,那‘金豆豆’就开始‘飞流直下三千尺’了。这可把我害惨了,弄得我湿漉漉的!”
我是谁?试卷说:“赵明明啊,是个十足的马虎鬼。每次,她都只差一点点,就可以考双百了,就是一马虎,害得我的身上不能光荣地有一个一百分,连给伙伴炫耀的机会都没有!”
我是谁?我家的电脑说:“她啊,可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网虫。放假时,不论有多忙、多累,都要上我这儿玩游戏,而且玩了就离不开我了。”(以上几段运用拟人手法,从经常使用的东西的角度来介绍自己,语言生动有趣。)
我是谁?同学们说:“你别打我的小报告啊,其实赵明明是个两面派!在老师面前她品学兼优,时刻保持她的‘光辉形象’,可一下课就原形毕露了。跑啊,玩啊,是个小孩子王!” 老师说:“赵明明是个天资聪慧的孩子,总是能认真完成作业,爱读书,作文写得很不错。”
爸爸妈妈说:“赵明明是个好孩子,在家里帮我们干活,而且啊,还很听话,成绩也不错,我们在亲戚朋友面前可有面子呢!”(以上几段从身边人的角度来介绍自己。)
这就是我,你了解我吗?(结尾电梯照应,进一步拉近读者与自己的距离。)
点评
这篇作文的构思很新颖,写作角度很独特,把小作者身边的东西如镜子、试卷、电脑等拟人化,来描述它们眼中的自己,再通过同学、老师和爸爸妈妈的视角,来侧面烘托自己的性格特点。语言天真幽默,富有童趣,读起来很有意思。
小鬼当家(范文一)
爱幻想的我
幻想中的世界,永远是美好、快乐的;幻想中的自己永远都是完美的;幻想中的一切一切都是如自己所愿的。(运用排比句,说明自己为什么喜欢幻想。)
我,是一个爱幻想的女孩,爱幻想的我,经常生活在幻想的城堡中。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有景物,我都可以幻想出一幅美丽的场景。(文章的中心句。)
在一个下着大雪的冬天,我站在我家的阳台上,手靠在扶手上,望着到处是雪的小区,不禁又幻想起来„„
我变成了一位公主,在一座用冰雕刻成的城堡中,穿着一件闪闪发光的裙子,戴着一个闪闪发亮的钻石皇冠,穿着一双水晶鞋,在大厅里旋转着,迈着优美而轻盈的步子,跳着华尔兹,转啊转,转啊转„„
还有一次,我走在林荫小道上,又开始幻想了„„(两次幻想,结构很清楚。)我这次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小女孩,我的头发垂到腰间,穿了一条粉色连衣裙,坐在秋千上,不停地荡着秋千。我嘴里还不时发出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我的头发飞舞起来,就像一条黑色的飘带,不停地飞,我荡过来,荡过去,荡过来„„(运用比喻,语言优美。)
我就是这样一个爱幻想的女孩,呵呵,有趣吧!
点评
小作者是一个爱幻想的女孩,在文中发挥充分的想象力,幻想出不同情境下自己不同的样子,带给读者美的感受。这篇作文最大的特点是行文流畅,语言优美,文中排比句、比喻句的自如运用表现出小作者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
小鬼当家(范文二)
我是阳光少年
我性格开朗活泼,大家都叫我阳光少年。(总起全文,文章的中心句。)
我有许多爱好,期中,最大的爱好要算是书法了。每天,我都不会忘记拿起毛笔,临临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摹摹《汉曹全碑》,而且从不马虎。正因为如此,我在学校、市、省、国家的书法比赛中多次获奖。
我还喜欢下象棋,每当空闲之时,我便和我家的“棋圣”—爸爸来一盘,而且每一盘都是硝烟四起。胜了,我自然高兴;输了,我也不气馁,因为下象棋本来就是一项锻炼性格、培养智力的活动嘛!
我喜欢的运动可谓是“天上地下,无所不有”。足球自然是我最喜爱的运动。意甲、德甲、英超联赛自然成为我和班上的足球迷讨论最多的话题。当然,我这个球迷也不会错过任何一次亲身实践的机会,赛场上,我头顶脚踢的身影时常出现,令对手防不胜防。(第2----4自然段,以排比构篇的方式写出“我”的爱好,层次清楚。)
我在学校里的职务可多了,我一直是班长,现在还是大队委。班里的大小事,队里的大小事,我都做得井井有条。
我非常乐于助人,同学们有什么困难我都会帮助他。我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特别是每次为贫困山区捐钱捐物,我都毫不犹豫地伸出友爱之手。
我无忧无虑,快乐向上,我是个阳光少年。你们认识我了吗?交个朋友吧。(文章结尾和题目、首段照应,点题。)
点评
本文以“阳光少年”为线索,从整体上概括了“我”的性格,写出了“我”对书法、象棋、足球的喜爱,以及在学校里认真办事、乐于助人的特点。文章的篇幅虽不长,但条理分明,“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使主题很鲜明,值得大家学习。
1.我班的个性
毕业照上我们浅浅微笑,夕阳映照。十二春秋从指缝间溜走,叹一句太匆匆,然而烟花易冷有它的绚烂,昙花一现有它的馨香,共度韶华,自有非凡的色彩。
数不清是第几个老师这样评价,我班史无前例。
课堂上总是没有人举手,点一个名字却又对答如流。班主任无数次软硬兼施,换不来有一个人举一次手。那一次的公开课,老师在讲台上连连出错,我的同学们却仍然保持安静,课上至一半,任课老师脸已通红,这时候同学们举手发言了,精彩的回答,陆续举起的手,活跃的气氛,公开课圆满成功。班主任惊叹于我们瞬时万变,接下来的一堂课却又无人举手。
我班的男生打球一流,球场上个个沉稳冷静。其他班上的拉拉队口号响彻,我班只有进球时才有稀稀落落的掌声,不动声色拿了第一,队员们面无表情站在司令台上领奖,挥挥奖杯淡然走下台。
我班从不注重文艺活动,歌唱比赛前一天才定好歌曲,排练一遍上了台,硬是凭着每个人竭尽全力大声唱起的气势拿了奖。奖状静静贴在墙上。
我班的同学各有特色。才子的文章人人传阅,情歌王子时不时开个人演唱会,还有热爱历史的同学手捧一本现代汉语字典,照着附录给大家说书„„
每一个时刻我都想记录,每一张脸我都不想忘记。我班看似一杯凉白开,平平淡淡却是甘露,颜色单一却足以透射七彩阳光,沉闷中透着青春勃发,史无前例自有我班独特。
说不清是留恋还是挣脱,这个班级是否会被我铭记,只是这一刻,我只有不舍。
【点评】好一个个“平平淡淡却是甘露”!干净利落的描写,经典情景的再现,使一个“史无前例”的班级在小作者的笔下动人地展开它“个性”的一面,它远比写班级“团结”、“热情”这些大而广之内容的文章更有“个性”。与此同时,一份率真的同学情也在看似不动声色的笔触尖静静地流淌。这正是这篇文章夺人眼球的关键。
二十四中 刘霞
2.我班的个性
我常说:“我们班是被班主任惯出来的!”其实不然,我们班就是一个“坏小孩”班级,但是常言道——坏小孩有糖吃。
本班性质一:连换班主任,我们依旧狂。上学期,一位温文儒雅的男教师做我们班主任。因为他学心理学且责任感很强,所以犯了再大的错,他也是好脾气。教导主任要k人,他当出头鸟。不知天高地厚的我们依旧high自己的!这学期换了一个严一点的老师,但我们依旧,背后直呼其外号,在课上与其贫嘴,他有时气极了会说:“你们的脑袋被驴踢过了吗?”总有同学在下面小声说“被你踹过了!”总的来说:不用更多的交代,我班个性是就要比你拽!
本班性质二:小店无我班,必定要关门。我们班的同志全是富翁,班主任说:我们班一节课的消费比过一个年级一节课消费。哈,我们是小店衣食父母。但过多的消费带来一个巨大的卫生问题,我们班垃圾生产量已无法用恐怖来形容,卫生委员每节课下课都要去倒垃圾。所以班主任发威了,他规定了一个“跑腿”人员,但是这样就有用了吗?下课跑小店最勤快的依旧是我们班,照这样下去,我真怕班主任要“泪奔”,但不知道为什么班主任没罚我们,大概他也知道对于我们这群坏小孩,他也回天乏术了吧!总的来说:老师,小店需要我们班,您也就忍忍吧!
本班性质三:成绩狂抱歉,完全随自然!我们班考过好名次吗?好像最好的只是文科考过年级第一,理科嘿嘿,倒一,倒二,经常是我们的位置。这不能怪我们,我们学习很努力,只是没有成绩意识,对于分数我们顺其自然!总的来说:对于分数我们“路过”,对于名次我们“看客”!
毕业已降临,我们班也将散去,但是别忘了曾有一个学校的一个班级由一群“坏小孩”组成,他们狂,高消费,成绩很烂,但是永远有糖吃。
【点评】这篇考场作文也确实为我们勾勒了一个有独特个性的班级。文贵真实,读了太多无病呻吟、矫揉造作、堆砌辞藻的文章,这篇文章定是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心中一喜,于是脱颖而出夺得高分。我想文章有“个性”是小作者考场获胜的根本。个性一:本文视角独特,选材真实。世间百态,班级的生存状态也各有不同,为什么一定要写“勤奋、团结、进步……”,现在学生张扬不知天高地厚,“坏小孩班级”是一种客观存在。个性二:语言简洁,老练中透着诙谐。如:“连换班主任,我们依旧狂。”“ 哈,我们是小店衣食父母。” “成绩狂抱歉,完全随自然!”个性三:人物形象真实可感。寥寥几笔老师也好学生也好,形象跃然纸上,有优点也有缺点,温文儒雅的男教师是个理想主义者在现实中碰壁;那位严一点的老师,面对这群“坏小孩”有愤怒也有包容。“这些坏小孩”除了个性张扬不知天高地厚又有什么地方坏呢?真是“师生皆凡人,生在人世间”。个性四:文章结构简洁合理,条分缕析。没有“张扬”的小标题,段首的中心句,段尾的总结句,工整而又紧凑,为文章增色不少。当然也有几句提醒小作者和读者:本文有那么一点“冷眼看世界”的味道,不宜再浓,再浓就会“愤世嫉俗”,青少年乐观积极会更健康成长!认识一个集体也好对待问题也好,要全面不可片面。
常州北郊中学 于佳会
3.我班的个性
我班是个极其普通的班。我们班没有驰骋赛场的运动健将,也没有令人尊敬的年级第一。看那班级的序号也在别人最容易忽视的一个号码上。我班就是一个普通的班,但仍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古人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对求知的渴望,我班一直保持着。来到我班,你可以经常看见老师被同学们围得水泄不通。往往只有预备铃响了,同学们才会回归座位。慢慢地,这种不懂就问、刨根问底成了我们班的一种个性。
古人语:“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我班就有这种“我言秋日胜春朝”的特别精神。这点特别体现在数学等理科上。一次,我在经过苦思冥想,将一道中考数学压轴题完成之后,在班上得意洋洋地讲解。自以为台下是一群羡慕的眼光,但定睛一看,已有多个手举起,一种种不同的解法纷纷而出。这就是我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古人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不错,我班的各性在于自信。我想到了校运动会。篮球比赛上,我班不幸抽签与最强的七班对抗。赛前其他班同学都说:“这次七班又要顺利进级了。”面对别人的冷言冷语,我班队员毫不在乎。比赛开始后,面对七班队员的疯狂进攻,防守端的拼命包夹,我班同学毫不畏惧。突破、传球、三分!一个个好球在场上出现。最终,不可一世的七班败下阵来。面对观众的惊讶,我班队员声色平静,毫无兴奋。这就是我班,“舍我其谁”的霸气是我班的标志。
“求知、创新、自信”这就是我班的个性,陪伴我三年一路走来。三年的一切艰难险阻,都被这六个字破解。感谢我班,感谢我班的个性。
【点评】一篇好的文章讲求凤头、猪肚、豹尾。用这个标准来衡量这篇考场作文,我们会发现凤头和豹尾本文谈不上,文章甚至开头罗嗦重复,与后文联系松散还有些矛盾。“猪肚”这点做的不错,成功之处:一文章主体部分(2、3、4小节)写得生动详实,颇具文采,事例典型恰当。
二、主体部分段落结构整齐,材料安排详略得当。三行文紧扣“班级个性”,中间主体部分每小节都会恰当总结提升文章的立意。总之这篇考场二类文,小作者如能在语言的“精致”“恰当”上做足功课,写作水平提升空间会很大。
北郊中学 于佳会
4.我班的个性
走过七班八班,初次和我们班见面的你,一定会惊讶我们教室的干净清爽。雪白的墙上没有贴过多彩的装饰,连株小小的盆栽也找不到,杂物都收拾在抽屉柜子里,空气里没有弥漫的零食味道。在这样一个简单明朗的集体里,我们携手并进,团结共取。这,就是我班的个性。
临近毕业,班主任,那个在我们眼里不怎么会打扮的女老师,她告诉我们第二天要拍毕业照,并穿好校服。我们一听,很是失望。要是整个年级都穿这身白上衣,黑裤子拍照,那岂不是千篇一律,个性全无了吗?但师命难违,大家只好忍着怨气穿着校服来学校。
不料第二天天公不作美,下了几场下雨,拍照的事只能延后。这时我们才发现,整个九年级只有我们班才穿校服!其他班都像开了遍地鲜花,几个经过我们班的女生边笑边点评着别人的服饰。
我们感到不公平,我们要个性!但班主任不肯让步,我们只好作罢。第三天终于放晴了,毕业班的同学集中在操场。其他人的青春活力都好像因为漂亮衣服而释放出来,只有我们班默不作声。隔壁班的几个人大声讨论着“撞色了,怎么办”的问题。
很快就轮到我们了,大家手拉手站上凳子或站上桌子。当我想到即将离别,不禁多了份伤感,但还是露出笑容。
几天后,照片冲印出来,几个班都交换着看。天!我竟发现所有照片中最有个性的还是我们班!朴素的校服映衬着每个人的微笑,背后学校的绿树和大楼,还有宝塔,都是恰到好处的陪衬。再看其他班,颜色杂乱,目光只能停留在男生胸前的大篮球和女生时尚的碎裙上,每张照片翻过去,都是如此。
我班从不依赖华丽的装饰,简单质朴的快乐才是我们的个性。青春不会只在花丛中滞留,而是要在一碧如洗的蓝天中飞向理想。
【点评】所谓班级个性就是本班不同于他班的特质,小作者抓住了“简单”这个不同于其他班级的特质来展开文章,干净清爽的教室,严格素雅的教师,朴素青春的毕业照,这一切都集中体现了班级“简单”的个性,特别是选取了拍毕业照这个平常却有特殊意义的事情来表现班级的个性,可见小作者的选材与众不同却恰如其分。文章的语言干净简洁,于质朴中体现出班集体的个性特点,于细微处透露出年轻人的特定心理。在叙事时欲扬先抑,用其他班级来对比衬托本班的简单质朴,拍照中的波折,事件中的挣扎,小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一一表现了出来,最终将班级的个性特征突显出来。最后的议论精辟简洁,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当然,文章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文章所描写的班级个性都是一些外在的表现,教室的布臵、学生的穿着等,而个性更多的应该是班级内在的体现,若能加入几句班级内在特质的体现,那班级的个性会更丰满。其次个性都是自我的独特的追求,而文章中班级的个性似乎是被逼而形成,并非班级成员的自我追求,那又何来“快乐”二字!
常州翠竹中学 陈丽
5.我班的个性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来我班而知我班,可以全校闻名。“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来我们班有这一感觉。为什么桌子总没有其他班整齐?讲台窗台怎么总没有其他班干净?与其他班相比,简直是“破屋子”。也许你路过我们班会认为好没有条理,这个班太散乱了。那会有人对你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原因是我们班同学频道的高尚,热爱学习,而没有空去打理。虽是“破了点”,但学习氛围是非常浓厚的。我班的个性,我喜欢。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习课,我们班总是人手一本书。语文书、《三国演义》、《漫画PARHY》,什么都看,真可以用“手不释卷”来形容。看同学们那聚精会神,沉浸书中的神情,叫他两遍也许都不会答应。一到写作文,那就是洋洋洒洒,肚里的知识可都能用到作文里。要看我们班作文王子写作时的神态,那叫个神采飞扬,问他,他会告诉你:多读点书吧!“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爱读书,我班的个性,我喜欢。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们班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集体。一下课,都是四五个聚在一起大谈国家大事。“昨天主席去西藏了”,“昨天„„”,一些“爱国积极分子”在班里讲得唾沫横飞。一到历史课,讲到中国近代史中国遭到外国侵略时,同学们更是无比激动,那样子想要冲出去打一仗一样。连平日里发个誓或作个保证什么的,都会说:“向毛主席保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些都是平日里同学们爱吟唱的诗句。爱国,我班的个性,我喜欢。
我班的个性,各个任课老师都深有体会,几经一传,我班的个性几乎全校闻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班集体不在于全校第一。有了自己的个性,就能培养学生的兴趣。说我们的校园生活精彩纷呈,不说大话,有个性则全校闻名。
【点评】爱学习、爱读书、爱国,这是这个班级值得骄傲的个性,小作者用略带夸张的笔调写出了自己班级丰富多彩的生活,从他的诙谐的语言中我们感受到这个班级的活力,更感受到小作者对这个班级的喜爱。文章用并列式的结构成文,层次清晰,脉络分明,小作者引用初中所学的古诗文名句引领各段,点明各段内容的中心,使读者对文章内容一目了然。应该说,小作者较成功地表现了班级的个性,但是文章的语言过于随便,有些地方还不是很通顺,影响了文章内容的表现。而且有些名句的引用并不是很恰当,对“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模仿,对“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的阐释,都过于牵强。而也因为小作者过于强烈的表现欲,他所描绘的班级似乎给人浮夸的感觉,反而减弱了班级个性的表现力。
常州翠竹中学 陈丽
6.家乡的个性
金色的阳光柔柔地铺洒在这蜿蜒的小河上,河水溢着满满的金色的笑容;金色的阳光直直地射入葱郁的树林,于是金色的光辉弥漫树林,温暖着我们的家乡。
恬静的家乡
开始喜欢家乡的那条小河,特别是它闪烁着金色的时候。记得我六岁时在河边第一次学洗衣服。那天,我把河水弄得近似泡沫,我看不见了河水的明亮的大眼睛,我哭了,哭得很伤心。当我看到白色的泡沫把清澈的河水一点一点地吞下,我急了,傻傻地用水盆一点一点地捞。我看到河水再次露出清澈的眼眸时,我笑了,笑得很开心。从那以后,我便很珍惜那条小河。小河便欢快地一直流动,流过我的家乡。小河的无声无息使我深深地爱上了它,爱上了它送来的那份恬静。
淡雅的家乡
小河潺潺地流入那片青葱的树林,于是,青翠越来越浓郁。家乡的那片树林,是我的乐园。每每投入这绿色的怀抱,一股淡淡的清新的气味总是令我如此陶醉。当我放眼望去时,那绿竟是如此难以捉摸,它们有点浓得化不开,有的却淡得竟无迹可寻,大自然这位画家的高超技艺真是令人赞叹呢!我喜欢在这里捧一本书,静静地阅读,有时微风吹过,我还能欣赏到美妙的沙沙之声。树林默默地守护着我的家乡,我便爱上了它,爱它给我传递的那份淡雅。
热情的家乡
带着考场失意的我,拖着疲惫的身子,牵着受伤的心,回来了。我望着眼前的一切,小河依旧欢畅,树林依旧葱茏,它们依旧愿意拥抱我,一个垂头丧气的我。
我沿着小河走,风儿调皮地从我身边跑过,为我带来了片片落叶。我捡起一片叶子,它的表面光亮平滑,淡淡的黄色之中分明又透着几分绿意,似乎再向我传递着一种信念,一种力量,我似乎看到了我的未来,我的内心又燃起了希望„„我爱我可爱的家乡,她在我失意时接纳我,鼓励我,给予我新的希望。
我的家乡,恬静、淡雅、热情,我感受到了家乡的美,更感受到人生的温情和美好。
【点评】文章用总分的方式结构全文,用小标题凸显全文的主旨和重点,可谓思路清晰,脉络分明,中心明确。文章从三个角度来展现家乡的个性,比较准确地把握住了家乡的特点:恬静、淡雅和热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文章没有用一般的写景方法来展现家乡的美景,而是结合自己的故事,融叙事、抒情和描写为一体,既让我们感受到了家乡的特点,也让我们捕捉到了蕴含在作者心中对家乡的那份喜爱和自豪感,表现了作者较为成熟的谋篇布局的能力。全文语言流畅,清新淡雅,结尾点题升华,字里行间渗透着少年的人生憧憬和青春的热情。
常州田家炳中学分校 曹介梁
7.家乡的个性
那天,妈妈带回来几块大麻糕。黄澄澄的面皮儿,烤得焦黄相接,大老远就能闻到香气。咬一口,酥香满溢,甜味咸香交糅得那样恰到好处,唇齿留香,心里充斥着餍足,像是有块柔柔软软的地方被顶了一下,恍惚间竟像是尝到了家乡的滋味„„
没做过游子,家乡自然只是一个模糊的名词,但这座秀外慧中的小城,却是让我打心眼里眷恋着的。蜿蜒的运河穿城而过,那是一条碧玉飘带,惹绿了我的眼,柔软了我的心。爱在桥头数那来往的船只,听那汽笛声声。再往城里走,天宁古寺的暮鼓晨钟是厚重而踏实的,渺远的声响荡开了去,给这小城又平添上三分肃穆。再抬眼看那灰墙黛瓦,鳞次高楼,小城抱着她的婉约追着她的摩登,在这大地一隅,静静安放着那经年累月才能嗅到的醇香。
追溯回过去,义和团曾经占领过家乡还是在历史书上瞥到的知识。初见时着实惊讶了一会儿,毕竟这座小城没有六朝古都的华丽与霸气,也没有烟花三月的绮丽与旖旎。原来她竟也名噪一时么?不,她从来就不是庸庸碌碌的,这里也刻下来唐荆川的文韬武略,留下过苏东坡的浅吟轻唱,也许还曾经是乾隆下江南时的惊鸿一瞥。家乡的摸样渐渐清晰了,她在丛中笑。
漫步于大街小巷,我的心是温暖的。一口吴侬软语,甜到了心坎里去。报刊亭的老板娘子哗哗翻找着零钱;上学的孩子们背着书包,嘴里还在念叨着昨日刚学的古诗;梳篦工坊里还有老师傅眯起眼,苍劲有力的一刀一凿。哦,对了,还有那小巷的拐角,卖麻糕的阿姨正逐个翻着面皮儿,炉壁上滋滋冒着烟气,那股焦火味儿混着香气,传得老远老远„„
脑中浮现出家乡的影儿:那是一个中年智者的形象,双手兜在衣袖里,背微弓,露出的一双眼却是晶亮有神的,目光是慧黠而辽远的。不锋芒毕露,不穷凶极恶,平和却不懒散,积极却不苦争,这也许就是家乡的个性了。
【点评】酥香满溢的“大麻糕”,蜿蜒秀丽的“运河”,厚重踏实的“天宁寺钟声”,以及小城繁华的过往和今日的温馨……这些对于家乡美好的记忆都温暖地停留在作者的记忆中,一提起笔,就像泉水般流淌出来,家乡的个性展露无疑。文章结尾化抽象为形象,将家乡比作一个中年智者,水到渠成凸现文眼,猛然生辉。更值得称道的是小作者文字功底扎实,信手拈来,运用自如,丝毫不见斧凿之痕。
二十四中 刘霞
8.家乡的个性
好久没回家乡看看了,虽然城市的生活便捷,却仍是想念家乡。终于,在一个周末,我和爸爸坐上回家的车。
哦,到了!我的家乡在一些错落的小高楼中十分显眼,那条小河静静地流淌着,在阳光下宛如一条轻盈的绸带,让人感到一种空灵的美。我原本浮躁的心忽然沉静下来了。
走近小河,一只小鸡摇摇晃晃地走着,看见我,却也不闪躲。拐过弯,大片大片的油菜花便映入我的眼帘,菜地中散落着农作的人们,突然,我想起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了。我觉得自己冒失地闯进了这宁静的圣地,不禁加快脚步,不愿破坏这份古朴的美。
回到家,爷爷欣喜地笑了,笑声爽朗。奶奶则忙着烧饭,他们用的仍然是需烧柴火的炉灶,他们不愿改用煤气灶。奶奶倒下菜油,一种奇异而浓郁的家乡特有的香味便在空气中弥漫开来。“真香!”我忍不住赞道。奶奶直了直腰板,说:“这可是我亲手种的油菜磨出的油啊。”她的脸上掩不住自豪。
晚饭是在院子里吃的,爷爷喝的,是他自酿的酒。夕阳被粉红的云霞簇拥着,美丽的云霞轻轻划过这淡蓝色的天际。落日把橘黄色的余辉洒在门前的老松树上,也洒在爷爷身上。爷爷一小口一小口地抿着酒,不像城里酒席上宾客的豪饮,他总是喝得很慢,品得很深„„
入夜,屋外一片漆黑。路上没有一盏路灯,似乎不愿破坏这份乡村的宁静。“装了灯,哪能看到这么多星星哟!”奶奶总这么说。我仰起头,果真看到繁星缀满天空,是我久违的天空。“城里太吵太亮了,星星还是喜欢待在我们这里呢!”奶奶得意地笑了。
我闭上眼,想忆起城市,却只记得那浅灰色的天空,冰冷的钢筋水泥,和那匆匆而过的僵硬面孔„„城市总是如此千篇一律。
我重新睁开眼,只见一片漆黑,但我似乎又看见酣睡的村庄,听见隐约的小河流淌声。家乡的个性就如这条小河一样,淡然、古朴却又固执,小河不知疲倦地流了许多年,我知道,它仍会这样快乐地流下去„„
【点评】全文好似一幅长卷徐徐向我们展开,一帧帧充满乡野气息的画面扑面而来:小河流淌,乡村田野、农家风味、落日余辉、星群密布……无不闪现着“淡然、古朴却又固执”的个性,像颗颗闪亮的珍珠在“个性”的串联下熠熠生辉。
什么是“家乡”?是李白举头望见的一轮明月,是崔颢日暮江边的一缕愁烟,是刘邦在风云变幻中胜利的悲哀……
而本文小作者对于“家乡”的理解却着眼于“爷爷奶奶”——这至真至诚的亲人;着眼于“炉灶、菜油、自酿佳酒”——这乡村恬淡古朴的生活方式;着眼于“小河、小鸡、油菜花、繁星”——这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充满希望,充满温馨气息和生活情趣的场景。
作者从小处着眼,从细处着笔,一样能表现深刻的主题,一样能抒发真挚的情怀。作者能在考场上如此沉着地构思,如此沉稳地运笔,确实表现了作者才思的敏捷和飞扬的文采,表现了较为深厚的生活积累和写作的自信。
在阅读本文时,一份久违的惊喜和亲切,一种甜美的意境,别样的感觉会充盈整个胸腔,让热爱家乡者爱不释手,让思念家乡者热泪盈眶,让建设家乡者心潮澎湃,让奋斗他乡者备感亲切,让客居外乡者万分激动,让漂泊异乡者无比温暖,难怪文中的“奶奶”会“自豪”、“得意”地笑,可见“个性化”的选材,对生活细节的提炼和深化,是写作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如果作者能把“奶奶炒菜”“爷爷喝酒”这两个画面刻画得再细致些,比如加上一些神态和动作等描写,更能突出文章的中心“淡然、古朴却又固执”。
9.家乡的个性
家乡的个性像一枚枚深深浅浅的烙印,印在古城悠悠的青瓦红砖上,印在老人额际絮絮的白发间,印在稚童掌心那张微湿的糖纸里„„
蜿蜒着穿城而过的运河,仿佛还荡漾着前朝的旧波。驿站上高挂的大红灯笼发出暖人的光芒,熏暖了歇脚的游子心中冷清的愁丝。不期而至的微雨夹杂着江南的草香,拂去了游客们一路烟尘,在这样一个看罢无数聚散离合的古都里,梦一回前朝,听一曲古今,再继续迈向未知的前途。
我的家乡正有这样一种个性,用运河的柔波涤荡游子的脚步,用历史的轻纱浣洗疲惫的心灵。
要想在常州听到至醇至朴的故事,只须找一位老人就行了。斑白的发际里仿佛夹着流淌的时光,而那一双炯炯的眼又似乎焕发着生命本真的光芒。他们会从三杰的故事讲起,讲那段激情与忧患并存的岁月,讲那跌宕起伏、荡气回肠的滚滚烽烟,恨不能把你拉进历史的洪流中。
喝口茶,他们平静了激动的神情,讲起丢沙包、滚铁环的童年,巷尾端坐的补碗匠和张罗的馄饨铺带着暖暖的气息,和平年代里平平淡淡的生活却被他们讲述的那么有味和知足。
而最令他们健谈的话题还是这十载的变化,开阔的道路拓宽了人们的视野,耸立的高楼撑起了家乡人追求未来的自信。而在绿树红花的掩映间,小巷深处的寻常人家,孙辈们的生活已与他们的童年大相径庭,不变的却是一辈辈人流淌不息的浓浓的爱。
我的家乡正有这样一种个性,完整每一个家乡人的生命,用涌动的真情和质朴的民风笑对时间的雕琢,永葆青春的容颜。
家乡,她是我们熟悉而亲切的母亲,见证一个个故事和一段段真情。家乡,他是历史的叙述者,包容众生,承载兴衰。家乡,它是我们每个人头上的一枚烙印,用它的个性为芸芸爱它敬它念它的生命印下不灭的痕迹„„
【点评】家乡,是每个人魂牵梦萦的地方。生于斯、长于斯,但是,如果让我们用寥寥几百字来概括家乡的个性,却是一时不知从何说起。本文的作者用充满“情”调的笔,向我们展示了家乡的“个性美”。
1.历史的情怀。家乡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都,源远流长的运河水濡养了作者丰富的历史积淀。“古城悠悠的青瓦红砖”、“蜿蜒着穿城而过的运河”、“驿站上高挂的大红灯笼”,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座历经沧桑、承载兴衰的古城印象。然而,作者又不尽讲古,三杰的故事、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以及这十载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这座古城紧扣时代脉搏,永远追求未来的个性。
2.民俗的情趣。家乡是一座民风淳朴、底蕴丰富的老城,作者信手拈来的丢沙包、滚铁环、补碗匠、馄饨铺等等民俗民风,似乎让人窥视到老城市井文化的生活画卷,领略到淳朴的民风古韵,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独特的文化个性。
3.真挚的情感。家乡是一座江南水乡,作者的文字也像被江南的烟雨浸染过一般,充满了小桥流水般的灵动。而作者透过文字传递出的真挚情感,如三月的微雨般细腻,如初夏的清风般清新,这岂不也是这座城市的“个性”展现?
通读全文,其构思如白描般简洁精巧,行文如泼墨山水般写意潇洒,而底蕴如油画般厚重雄浑,家乡的包容,家乡的豁达,家乡的生生不息便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常州市西林实验学校 蒋健
10.家乡的个性
再回家乡,已是不知多少年之后。家乡早已在变迁之中物是人非,但却不经意间发现,它的个性依旧没变。
我重回家乡的老屋,轻扣门环,木制的门板“吱呀”,如同台上的老旦吊一嗓子绝伦的唱腔。记忆的帷幕缓缓拉开,那些泛黄的记忆如同此刻眼前纷飞的尘埃,在脑海中迅速扩散开来„„
记忆中最清晰的,是后院的青藤。它们盘踞着墙角,不仅缠绕着竹架,更缠绕着彼此,因为缠得紧,绕的密,而更加贴近了心与心的距离,相濡以沫,一年又一年„„ 就像,这屋里的人。
老屋里总有窜门的人,他们坐下来,或温一壶老酒,或嗑一盘花生。数着家常,道着细琐。或许遇着一些不如意,要咒骂几声,这些都无所谓,因为这老屋的主人正热着酒,听你说着你的欢愉与不悦。
片刻之后,酒香溢满整个屋子,就连屋上的瓦片也跟着一起醉在这浓浓的酒香之中。轻轻抿一口,呵,陈年老酒!这时,主人才发话,和着酒香说:“人生无常。”喜怒哀乐也是一种人生的阅历。或许,接下来的,会是长时间的寂静,每个人都微闭着眼,像是醉在酒香里了,又像是醉在屋主人的话里了。细细观察会发现,他们的嘴角都微微上扬着,毕竟——人生无常。经历喜怒哀乐也是一种幸福。
又是“吱呀”一声,将我从记忆的漩涡中拉扯出来,我扭头看去,原来是隔壁的婆婆去河畔洗完衣服回来,正对上我的目光,婆婆原本微笑的脸在此时笑成了一朵花。她放下木盆,便径直走到我跟前,领着我去她家坐坐。我想,我也可以吃着婆婆做的莲子汤,跟她说说我的欢愉与不悦。
家乡的人哟,就像那后院的青藤彼此缠绕,心心相映,而家乡的个性便在这一颗颗紧靠的心中氤氲出淳朴的滋味„„
【点评】这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更是一篇耐人寻味的美文。我认为出彩之处有以下几点:
1.时空的交错。本文由“重回家乡的老屋”写起,在轻叩门环的“吱呀”声中,作者把镜头移向多年前的老屋,叙写老屋中的人和事,最后又在“吱呀”声中将视野拉回现实。在顺叙和插叙的交替运用中,形成了时间和空间的交错,“过去”和“现在”的融合,避免了结构上的单一化。
2.人与物的交叠。作者在文中首尾两次写到“后院的青藤”,实则借青藤象征家乡的人,用青藤的彼此缠绕、心心相印表现家乡人互相帮助、彼此扶持的个性。文章的主题在青藤的映衬下显得耐人寻味,避免了立意的简单化和标签化。
3.凝练淡雅而意蕴丰富的语言。文中既有“如同台上的老旦吊一嗓子绝伦的唱腔”这样绝伦的比喻,又有“它们盘踞着墙角,不仅缠绕着竹架,更缠绕着彼此”这样精准的描摹,也有“喜怒哀乐也是一种人生的阅历”这样深刻的哲言,形成了本文独特的语言风格。
常州市西林实验学校 蒋健
11.家乡的个性
家乡为何物?我生于斯,长于斯之地。
童年的时光大多在家乡度过,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清清楚楚地映在我的脑海中。春之生机盎然。一大丛一大丛的油菜花在初春时节倏然绽放。迎着清晨的第一束阳光,混合着泥土芳香,朝气蓬勃地露出金灿灿的笑脸。在远方袅袅炊烟下,构成了一幅温暖的田园画,在静谧中看到春天孕育的活力与青春洋溢的个性。
夏之宁静高远。静静的池塘中,莲叶田田,一朵朵纯白的荷花婷婷于水中。剔透、无暇、细腻、光洁,宛然如脱俗的仙子傲然于世,褪去一身铅华,幽幽吐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秋之朴实无华。一簇簇细小的花朵在枝头上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清香,哦,那是桂花。村中的人每到这时,便会摘下一些花瓣放在米饭中蒸食,带着丝丝桂花香气的米饭便会清甜可口。还有桂花糕、桂花糖、桂花酿„„这些取之于桂花而制作的佳肴珍馐,便是家乡民风的真实写照,简单朴素却不失精彩。
冬之坚忍不拔。皑皑白雪下,一抹红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那淡淡的清香若有若无,难寻难觅。他以顽强不屈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一份孤高清傲,飘逸灵动之美便造就了“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神秘色彩。
春夏秋冬,四季的韵律谱写成了一曲生命的赞歌。我,在这片土地上学会发现——美的眼睛。不仅仅是四季之美,而且还发现了人们心中的真、善、美,正如花朵的芬芳。
我的家乡在烟雨的氤氲下,便是一幅被晕染过的水墨画,是家乡那可爱的人们一笔一画地描绘的。人们的真善美,便是家乡的个性。
【点评】通过写家乡的四季表达出自己对家乡不同时期的感受,从而写出家乡个性,立意很好,按四季作为切入口,一线贯穿,凸显主题。语言细致,时而柔美,时而壮丽,在语言中依托了作者自己浓厚的情感,以文中景和物来承载思想,能使人产生共鸣。文中加入了适当的议论和抒情部分,能够加强语言的感染力。从细小代表四季的景物入手,加入心情变化,能更好地表现“个性”。不足之处在于家乡的个性,作者以对春之花对春之生机盎然、夏之荷对夏之宁静高远、秋之桂对秋之朴实无华、冬之梅对冬之坚忍不拔,内容有些程式化,不能体现家乡的独有的特点即个性。
常州西藏民族中学 徐俊
12.家乡的个性
家乡有如慈母良父般的柔美纯情;有如海水沙滩般的温情惬意;有如品尝咖啡般的闲情逸致。家乡的个性正如此,细心品味让人沉醉其中。
家乡是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历史追溯到一百年前,太平天国时期。肆意的侵略令人无法忍受,但家乡却以其不屈服的个性战胜了这一切,它见证了历史、留下了。正因如此,作为家乡的儿女,更应以其为骄傲,发扬个性。
家乡是温柔甜美,惹人喜爱的。幽深的小巷透出古典气息,芳香的青草、光艳美丽的广玉兰,使苏东坡也足以为她而驻足。家乡正如那刚出生的婴儿惹人喜爱。生机勃勃的景物也让人感受到它奋发向上的活力。
家乡是平易近人,广于交友的。本届省运会将于家乡举行,这不乏是一个辉煌的盛世。古往今来,中外游客来到家乡的也不在少数。家乡正如那香花迷人的香味远远传播,引来无数蜂蝶聚集,共庆乐事。家乡的个性孕育出的子民正如它一样热情好客,不拘束。
家乡是热爱文学、热衷创作的。瞿秋白便是一个典型代表。文学赋予家乡以诗情画意、古典淳朴的意境。家乡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文学是它的精神支柱;是它的推动力;是它的寄托。有了文学,它更加地文静,但骨子里却透着一股力量。
家乡的个性既易于捕捉却又深奥难懂,只有生活在家乡长久的人才会品味出它那诱人的个性。家乡是笔尖跳动的文字,包含了作者的个性;家乡是鸟儿互动的欢乐,充满了活力;家乡是我的精神家园,家乡的个性在你身上不也能够体现吗?
【点评】面对“个性”这样一个抽象的题目,作者能够“化大为小”将其具体为“坚忍不拔、百折不挠;温柔甜美,惹人喜爱”等四个方面,策略上无疑是正确有效的,这也使文章一定程度上有了具体可感的内容。言为心声,字里行间流露出了的对家乡喜爱之情,最是难能可贵。
但正如作者所言“家乡的个性是深奥的,是需要品味的”。或许是因为年龄、阅历的缘故,习作内容上肤浅的,对个性感悟犹如在皮肤上挠了几下痒,力度不够,未能挖掘出厚重的东西,这是个遗憾。联系上下文看第一小节,那也是不足,前后不完全一致,并不能总领全文。
武进湖塘实验初中 刘俊成
10-26
10-26
10-27
10-23
10-26
10-25
10-25
10-25
10-24
10-25
10-23
10-23
10-25
10-26
10-28
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