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初中语文议论文写作与评价

    初中语文议论文写作与评价[ 9号文库 ]

    9号文库 时间:2024-10-30 19:00:16 热度:0℃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第一篇:初中语文议论文写作与评价《初中语文议论文写作与评价》告诉我们:初写议论文最好多以事实论据来证明观点。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一是因为事实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一是因为事实好找,它包括事例、史实、统计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第一篇:初中语文议论文写作与评价

    《初中语文议论文写作与评价》告诉我们:初写议论文最好多以事实论据来证明观点。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一是因为事实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一是因为事实好找,它包括事例、史实、统计数字等。不过,要注意的是,证明论点的事实,一要真实可靠,否则就失去了说服力。假的事实就好比打官司用伪证,是通不过的;二要有代表性,否则说服力就要打折扣。没有代表性的事实,就好比打官司找的都是旁证,而直接的或主要的物证、人证缺失,对官司的胜算就没有把握。有的学生在没有素材的时候,往往会编造我的朋友、同学、亲戚如何如何之类的故事,虽然可能实有其事,但在力度上不如众所周知的材料更能说服人。面对这种情况,倒不如把“我的朋友、同学、亲戚如何如何”换成“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如何如何”,这种做法就是将“普遍的个体行为”概括为“类的行为”,让读者在生活中加以比照和确认,从而产生认同感,这样的文章也就增强了说服力。

    第二篇:议论文写作与评价

    主题:初中语文议论文写作与评价

    1.初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教与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结合体会来谈,结合实际来分析)

    2.面对这些问题,我有什么好的方法?(从教师角度和学生角度来谈)

    3.还有哪些问题不能解决?针对这些问题。你的具体建议是什么?(结合教与学的实际来谈)

    【案例评析】

    长期以来,初中生议论文写作水平一直不高。近几年,随着中考作文在体裁上的开放,一部分学生选写了议论文,但又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极少数考生写得很棒,思路开阔,知识丰富,立意深刻;大部分考生则写成了“四不像”,只能得一个中偏下的分数。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以为主要还是教学上的认识问题和指导的效用问题。以前中考以考记叙文写作为主,中考作文题一定有适合写记叙文的,这是人所共知的底线,所以老师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记叙文写作的指导和训练中去了,议论文写作在有些老师那里就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可练可不练的“额外活儿”。在这种急功近利思想的左右下,自然就缺少“耕耘者”,初中议论文写作园地的寂寂寥寥和记叙文写作园地的花团锦簇相比,实在是苍凉有余,生机不勃。观摩了由北京市文汇中学 李硕棠 老师执教的《学习写一事一议的议论文》作文录像课后,隐隐感到有一丝温和的风从那寂寥的园地吹来,心情是愉悦的。下面就这节课谈几点具体感受:

    一、不误教时,相机播撒。

    农作物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有相应的“农时”,应遵循自然规律和满足自然条件。教学也有“教时”,也要遵守相应的“季节性要求”,满足相应的条件。教材、课标就是这种“季节性要求”,课标提出了“能写简单的议论文”的要求,各大版本教材也或显或隐地安排了议论文写作任务。可见,议论文写作教学是“份内之事”,是“必须训练”的,不能敷衍,更不能一步迈过去。作为初三学生,对生活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逐步确立,正是进行议论文写作指导、学写简单议论文的最好时机。作为实施教学的教师而言,无论中考怎么命题,都要按部就班,不折不扣地落实教材和课标的要求,这是一份责任。李老师抓住这一时机,适时从最好入手的“一事一议”开展议论文写作训练,可谓像农民一样不误农时。

    二、定位准确,操作性强。

    将“一事一议”作为议论文写作的初阶,定位准。将“就事论理”作为圆心,将“有

    事可议、把事议好”作为突破口,可以说抓住了写作“一事一议”文章的魂魄。在讲授和训练过程中,低起点,小坡度,贴近学生生活,操作性强。

    三、准备充分,资源共享。

    从教学的前期准备看,老师做了大量的工作,从设计到成型,从课前学情调查到各种资源的准备,都比较充分。值得一提的是,本节课使用的“错例和范例”资源来自 李 老师执教的另一个班级。李 老师将两个教学班的资源交换使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特别是将错例资源交换使用,照顾了那些出错同学的面子。这也为执教同一年级两个 班级的 老师如何合理利用和有效处理资源提供了好的借鉴。

    四、思路清晰,程序规范。

    作为年轻教师,能从比较高的站位去看待某一个教学点是难能可贵的。正是因为有这种视野,这节课有一条很清晰的主线:写作指导——错例分析——范例分析——写法小结——联系实例,开展训练。这条主线,从理论到实践,从技巧到技能,错例和范例结合,吃透一篇,既让学生从同伴的作文错例中吸取教训,又从同伴作文的范例中总结经验。可以说,这节课实践了一条“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路子。从教学流程和教案编写来看,程序规范,显示出在努力践行课标强调的“三个维度”。

    五、指导有方,调控有法。

    在介绍“一事一议”的写作知识时,施教者并不忌讳用讲授法,这是求实的态度。因为关于何谓“一事一议”、它的基本写法和基本结构,并不需要探讨,由教师直接给出,倒自然了,客观了。而从另一个班学生习作中的典型错例出发,通过讨论,让本班学生避免犯同类的六个错误,即就事论事、以叙代议、一事多议、一事旁议、多事一议、多事多议,这种指导是实在而有效的。将来学生在写作中出现了类似的错误,就会引起警觉,就会回忆起这节课的内容,从而加以反思和改正。在讨论错例的基础上,老师拿出一篇范例,通过讨论,总结出四点正确的做法,即要写好一事一议的文章,就必须有正确的观点,有鲜明的态度,论证要令人信服,叙议要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无形中通过错误和正确的的对比,对一事一议的写作有了明晰的印象和具体的方法,这便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而从整个课堂的时间调控、节奏把握、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安排来看,繁简适度,有条不紊,顺其自然,没有刻意地雕琢或堆砌。

    六、以读促写,训练到位。

    学生的作文一旦成文,就成了可供阅读的材料。通过阅读有问题的文章和范文,来促进写作,这是以读促写。引导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实例,解决了“无事可写”的问题;通过对

    实例的叙述和分析,实现了“就事论理”的总目标; 通过 老师的点拨,让学生达成“把事议好”的分目标。三步训练,步步为营,稳扎稳打,训到了实处,练出了功夫。

    七、师生互动,思维迸发。

    这节课师生之间有互动,学生表现更精彩。学生的精彩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错例的分析能通过讨论马上切中要害,在老师的启发下,能准确找到病因,并能用概括性的词语加以描述。二是在结合生活实例进行“一事一议”训练时,能将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结合起来,课堂不躁,但思维奔腾。有几个学生的发言,有深度。比如一学生谈“英语剧比赛”的事,提出了“团结是最重要的”的看法,首先从正面谈,接着通过假设性分析,从反面论及观点,论证严密。再比如谈“看望孤寡老人”,一学生谈到,“以前对自己的爷爷奶奶不关心,通过这次看望别人的家的爷爷奶奶,明白了对自己家的长辈也要关心”。生活的确是这样,有些人出于各种原因,能在学校、在单位关心他人,但对自己家朝夕相处的亲人却比较冷淡,甚至厌烦。这位学生,由“推己及人”作反向思考,由人及己,他的思维是独特的。还有一位学生,由这件事分析“关爱别人”与“被别人关爱”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思辨性。这些都说明,李 老师平时是注重思维训练的,这一点也从这个班级的日常学习成绩中得到了印证:这个班的语文成绩在本年级最好。

    当然,这节课也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主要表现为三块:

    一是讲课过程中,对时间的安排还应更合理些。

    讨论的时间还可以适当放长,总结时讲课速度还可以稍微放慢,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有了一个沉淀的过程,而思维沉淀的过程就是学成的过程。教学设计时有这个过程和没有这个过程,这个过程时间长短是否合适,都会直接影响最后的学习效果。

    二是教法如果再多一点变化则更好。

    比如在归纳错例时,四则材料都是一个学生读材料,一个学生指出问题,师生共同提炼病因。模式一样,刺激的频率和强度一样,这样就显得单调了一些。如果稍加变化,多向度、多形式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哪怕是变化一下读的形式,将个读和齐读结合起来,效果都会好于单向度和单一形式的刺激。

    三是要尽量通过教师的评价语言,传达更多的有效信息。

    比如学生回答问题比较好,要及时鼓励,并表扬好在哪些点上,这样关于这一块学习内容的标准就无形中渗入了所有学生的心中,将来别的同学也有了遵循的准则。

    最后还有一个小的细节需要更正,即将第五张投影片上的“例文分析”改为“事例”。

    因为《爱因斯坦的故事》不是“例文”,只是“一事一议”的那件事,更何况这里只是叙述了一个故事,并没有什么分析。

    从总体看,这节课是很成功的,其中两个突出的特点是“实”和“活”。从实际效果看,学有所获,教有所得。最后,祝愿年轻的 李 老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早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思考与活动.结合教与学的实际,谈谈如何将口语教学与议论文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2 .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将议论文阅读教学和议论文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当地近几年中考作文题目为题,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第三篇:议论文写作与评价4

    议论文的写作与评价

    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大家往往会选择写记叙文,因为说明文的话题比较少,而议论文的写作很多同学往往也会感觉没把握,确实议论文要求观点鲜明,语言严谨,论证严密。但是有些作文题目就比较适合用议论文的文体来写,如《路》《好习惯是成功的基石》《给自己勇气》等。

    其实我们了解了议论文文体的特点后会发现其实议论文的写作也是有章可循的。我们在写作议论文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论点是什么,其次是如何提出论点,最后是如何论证论点。需要注意的是要改变自己的行文习惯,开头第一句话不用叙述语言,而用议论语言。即是用表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意思的判断句,一下子打开“议论”的口子。有些同学写惯了记叙文,在议论文中也往往出现大段记叙文字,尤其不善于文章起笔就申述论点,摆出议论的架势;有些同学下笔前胸无成竹,不管写什么议论文,总是以记事开头,甚至大段记叙完毕之后,才托腮凝神思考应提出什么论点。这样的行文习惯对写好议论文妨碍极大,如不改变是无法做到开门见山、立论鲜明的。自然,用事例开头的“一事一议”的写法,“事”在前,“议”在后,也是议论义的一种常见布局。

    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论证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的纽带。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而论证是解决“怎样进行证明”的问题。在论证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所举论据要典

    型、新颖、有代表性、有说服力。

    此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注意论述的语言要严谨,逻辑层次要清晰,做到有条不紊,有理有据。

    第四篇:初中语文应用文写作与评价

    初中语文应用文写作与评价

    朱传世(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骨干教师)

    朱传世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教研员,北京市骨干教师,曾获第三届“语通杯”全国中语“教改新星”、北京市知识型职工等荣誉称号。

    长期从事中高考研究工作,多次承担省级、市区级公开课,在10多个省市开设旨在推进课程改革的新课程培训讲座,组织参与了“九五”“十五”“十一五”多项国家级、市区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取得成果,其中10多项分获国家、市级一等奖。还曾先后多次到西部献课,反响热烈。

    在具体的教学上,探索出了“兴趣培养型”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推出了以“听、说、读、写、思、练、研、做、悟、创”十字为主脑的新课程语文学习方法调适系统,研究出了以“人、事、景、物、见、闻、感、忆、情、理”十字为框架的作文训练系统和旨在提高创作灵感的七条作文之路,提出了“营造语文课堂教学的纯美空间”的理论架构。

    与此同时,还参与了多种教材的编写工作,独立编写著作3种,主编、参编学法类、教法类著作共100多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及文章100多篇,被聘为 北京市多个教育及教育考试项目的专家、指导教师,和团队成员一起在北京市中小学农村教师研修培训工作中摸索出了宝贵的经验。

    一、应用文写作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一)应用文写作的现状

    应用文写作备受师生冷落,这是不争的事实。从学生的应用文写作学习状况来看,学生课堂上很少得到这方面的专门而有序列的训练,学生生活中几乎不用应用文来进行沟通,偶尔写点应用文,格式大不对,内容很不清,要么就干脆从网上或通过其他途径照猫画虎套改套改。从教师的应用文写作教学状况来看,大多凑凑合合地教,具体表现为:照本宣科,勾画一下应用文的相关知识,好一点的再提供几篇范文;学生就按照课本或老师的要求,记几条笔记。而有些教师自身的应用文写作知识储存也不够,有一位老师在论文中写道:“笔者就曾见语文教师填报销差旅费居然不知一定要用黑色水笔,自己连零至玖都写不全,学校想修改合同要其帮忙看看,然而此老师却不能完全了解合同的相关格式及特有的语言要求。”而不少老师,生活中写应用文,只能看着范文写,脱离范文也会出现格式问题、语体问题。

    1980年4月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教育》上发表的题为《一封令人忧虑的来信》的文章 , 披露了一学生完全不懂书信格式、用语令人吃惊的现象。然而30年后的今天,类似的情况仍在上演。师生应用文写作知识贫乏,能力低下,这是普遍的现状。“时至今日仍然出现了类似的书信 , 一本在中学师生中较为受欢迎的期刊中刊出了一封《写给敬爱的保尔·柯察金》的书信(见《作文素材》2024年第1期), 信的开头‘敬爱的保尔·柯察金'第二行‘您好'之后紧跟着就是‘虽然„„' , 正文内容没有另起一行 , 结尾的落款‘此致'顶格写 ,‘敬礼'二字放到下一行的中间去了。这看似一个小问题 , 不知是小作者的疏忽还是编辑同志的大意。”(转引《初中生应用文写作能力欠佳的原因初探》作者:程小华 刘清兰)

    (二)应用文写作现状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应用文写作的教与学会是这样一种情形? 究其原因,主要有: 1 .意识和认识不到位。

    很多师生意识不到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广大师生生活的主要环境还是在学校和家庭,与社会的接触面窄,与生产、生活实际的直接联系不多,实际应用的机会也就少,自然不容易亲身体会到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广大师生将学习和生产、生活实际有机联系的意识还不够强,学习还主要停留在从书本到书本的层面,而在从书本到实践这个层面做功很少。

    同时,在有些老师那里还存有简单的认识,即应用文写作很简单,对照范文,照葫芦画瓢即可,不必因此而浪费语文课的时间,语文课应该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上。还有的老师认为,简单的应用文写作在小学阶段教,复杂的应用文写作针对职高生、大学生开设,初高中阶段不必太重视。.相关教材内容缺位。

    应用文写作在教材中一直不受重视。20世纪30年代初,夏丐尊、叶圣陶先生合编的《国文百八课》(开明书店1934年出版)的编辑大意中写道:“应用文为中学国文教学上的一个重要纲目,坊间现行国文课本大都不曾列入。本书从第一册起即分别编入此项材料,和普通文同样处置。”从中可以看出,应用文在当时的教材中是很少有的,应用文写作的状况亦是如此,而在二位先生来看,应用文和普通文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所以编辑教材时他们采取的是不偏不倚的原则。今天应用文写作在基础教育教材中的地位还是不容乐观。2024年7月25日 《文汇报》记者樊丽萍撰文《语文教材:应用文是否被严重忽视》报道某市高中教材中应用文状况写道:“三年的语文课本里,应用文在所有课文中所占比重不到3% ;同是语言教学,应用文在英语课堂上却是‘主角' —— 从写请假条、写信,到写申请报告,语文课上不教的东西,在英语课上能学到。”这在初中的教材和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学功利化色彩占主导地位。

    中高考的指挥棒一直是悬在教师头顶的“魔轴”,似乎一切教学都得围绕它来转,这也近乎成了中国的国情。应用文写作在不少省市的中考中并不涉及,有的地区即使考,也一般局限在死的知识方面,分值比重极小。当然各地的考试说明中都有“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这句话,但实际操作中很少考,有的地方不考应用文是一种默许,师生皆知,所以教学中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各地中考考试说明中关于作文评分标准的描述,很少有针对应用文写作的标准。现在作文考试评价淡化文体的倾向很明显,很多地方的作文考试要求中有“不限文体”一条,这又使得不少学生主动放弃了对应用文写作的选择。在他们看来,应用文写作不好写出文采,不好驾驭,不容易拿高分,既然存在这份危险,不如别趟这条浑水。

    考什么教什么、什么不考什么不教的功利思想严重影响到了应用文教学的开展,致使很多学生走进高等学府、走入社会后,应用文写作得从头开始。.教师的专业水平不足以应对写作需求。

    大多教师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应用文写作教育,在大学期间学过《写作学基础》,但涉及应用文的也只是很少的几种。工作中,除了书信外,其他的应用文体很少用及,缺少实践环节。此外,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单一,引起不了学生的兴趣。所以,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不足以应对应用文写作的需求。.信息化、电子化时代带来的误读。

    随着信息化、电子化时代的到来,以前纸质的应用文写作大多被电子媒质替代。写信不必“飞鸿传书”,电话、短信、e-mail大显身手,既快又省。痛快于电话的亲切可感,受制于手机短信的容量和排版,被动于e-mail的有时乱码,人们在应用文写作时越来越淡化格式要求。再加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习任务的加重,交往的频次的增加,去模式化倾向、反书面礼制倾向越来越明显,致使应用文写作从内容到形式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应该说,应用文写作教与学的冷落各种因素是综合影响的结果,要根治这种现状,还要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二、加强应用文写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加强应用文写作的必要性 1 .从应用文发展的历史来看

    从应用文发展的历史来看,普遍认为自有文章以来就有应用文。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第一版《斯大林选集》下集第318页)中写道:“生产的继续发展,阶级的出现,文字的出现,国家的产生,国家进行管理工作需要比较有条理的文书。商业的发展,商业更需要有条理的书信来往。”在中国古代,应用文种类繁多,比如书契、文书、奏议、铭诔、书论、颂赞、诏策、禀表、书牍、哀祭、咨文、函、电等。可见,应用文与史俱来,是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从实用的角度看

    从实用的角度看,掌握了应用文写作就等于掌握了一门很好的工具,就能服务于生活,服务于工作,服务于社会。否则,就可能闹出笑话,甚至影响到生活的质量,影响到工作的正常开展。严恩萱在《应用文古今谈》中就提到过20世纪80年代初期报刊杂志、工作生活中的应用文文种、格式、语词等用错的一些例子:

    在报纸上登出来的其他应用文文种用错的也很多,如把“招生广告”误成“招生通知”,“更改厂名启事”误成“更改厂名通知”。错用“公告”行文的就更多了,“开业启事”误成“开业公告”,“停电通知”误成“停电公告”。甚至通知节日增供菜油一斤也用“公告”。更好笑的是,副食店通知芝麻酱供应的截至日期,竟用“布告”;邀请校外老师兼课竟用“通告”。日常应用文用词不当的也不少,如在《通知》正文写“后果自负”,在信封收信人姓名之后写“爸爸收”“伯父收”等。还有乱用“兹有”“切切”“莅临”“指导”等的情况,难于尽述。

    以上诸多情形,至今仍然广为流布,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有的中小学生不会写请假条、申请书,有的大学生不会写简历、自荐书,有的工作人员不会写布告启事,有的人生活中连请柬的格式也不懂,如此等等,举不胜举。因此,加强应用文写作教学与评价势在必行。.从课程标准来看 课程标准对于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视的。在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到:“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其中,适应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中很大一块就是应用文写作能力。课程标准在7 — 9年级的阶段目标中也提出了“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的要求。实际上,写作日常应用文是一种基本技能,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途径。.从中考角度看

    近几年,一些中考试题中有了应用文的影子,在综合性学习考察中涵盖了一些应用文写作的要求,这实际上是对应用文与生活紧密联系的一个很好的回应,应重新引起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2024年某市中考作文题(二选一),其中之一就是书信的写作。题目如下:书信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表达方式较为灵活,可以记述见闻,诉说真情,评论时事,探讨问题,说明原委。请以 “致 ×× 的信”为副标题写一封不少于600字的信,自主立意,自拟正标题。

    2024年某市中考试题综合性学习部分有一道应用文写作题,分值为2分,具体如下:在端午节来临之际,班级准备编写一份《端午风俗》手抄报,特向全班同学征稿。请你为手抄报写一则 “ 编后语”,要求阐明编写意图,字数40字左右。

    【2024年某市中考题】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作为地球的主人,就应该好好保护地球。为了倡导节约能源,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绿色,更环保,校学生会将举行“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

    (1)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段简要的文字,介绍一下什么是“低碳生活”。(50字以内)材料一: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全球变暖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地球“发烧”也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水温升高导致蓝藻迅猛繁衍,从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低碳生活,已成为人类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

    材料二:低碳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它的倡导,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的担忧。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优化和约束某些生产和消费行为,从而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低碳生活”的提出,不仅告诉人们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可以怎么做。

    材料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说:“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 “低碳生活”指:

    (2)为本次活动拟两条宣传标语。

    (3)在以“低碳生活,我们能做什么”为主题的班会上,大家推荐你做主持人,请写出你的开场白。(80字左右)

    (二)加强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 首先,应用文写作是人在社会化生存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它是达成社会活动和沟通人际的一种常见的路径。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在《两种目的,两种文章》(1983年第3期《青年文摘》)指出:“会写应用性文体的文章,是任何人都需要的,几乎可以说无一例外。每个受过中等教育甚至受过小学以上教育的,都要写他在生活、工作和学习问题上所需要的应用文,这种写作能力是为现代社会的公民必须具备的。社会交际不可能都是口头交际,书面交际占很大比重,占很重要的地位。要完成社会交际的任务,完成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从事某项工作的人,就要能够写好和他工作有关的应用文。”“文艺创作的能力,不是人人都需要的,但可以说,人人都得会写点应用性文章,绝无例外。所以谈写作,应当以应用性文章为主。”

    其次,掌握了日常应用文写作技能,能更好地促进自身发展,实现个体和集体、社会的有机融合,也能更好地服务他人和社会。叶圣陶先生说:“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 , 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学习中实用的文章 , 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不仅是大学生,其实每一个人都应当这样,作为初中生,应建立与他人和社会的正常联系,应为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学好应用文写作既重要又实用,否则将来走入社会就可能闹出笑话,甚至影响工作。不妨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有一个外号叫“文学家”的气象学校的毕业生,分配在一个水灾频繁的县里工作,县里让他到烈马河上游水文站里负责报告汛情的工作。烈马河的水位在汛期涨落厉害,县里便要根据上游水文站的报告来安排防汛事务。“文学家”到站不久,就给县里发回了第一份水情报告。县长一看,报告里尽是对水文站的描写,什么“青山壁立,直指蓝天”、“沟壑深邃,似乎无底”,头两页都是这类东西,县长笑笑,把报告压在公文夹里办别的事情去了,自言自语说:“这孩子真不懂事,我哪有时间欣赏他的景物描写呢?”县长边往办公室外走,又边想道:“文学家”写的是“汛情报告”呀,不会一点不说汛情吧?于是县长退回办公室从公文夹里抽出“文学家”的报告再读下去,读到快结尾的地方,才见写道:“昨日狂雨一阵,烈马水位上升。山间雾气腾腾,雨量400毫升。”县长一看,倒吸一口冷气;“哎呀,好在我又看了这报告,乖乖,400毫升狂雨,烈马河该水位上升4米,这是特大的汛情了。”他几乎是跑出办公室,召集县机关所有人到烈马河沿河各乡组织防大汛。那烈马河的堤坝上,白天是人,大家忙着抬土,增高堤岸,夜里也是一堤灯火,照样工作。可是汛期一直没到。县长只好派人到上游水文站了解情况,才知是“文学家”只记得堆砌词藻,胡乱描写,把“雨量四个毫升”写成“400毫升”,扩大了一百倍。县长把“文学家”叫回来狠狠批评一通。一会儿,文学家没听见县长的声音了,慢慢抬头一看,只见县长斜靠在椅背上睡着了。原来,县长看到“文学家”的误报,已24小时没吃没喝没睡觉了,现在紧张心情一松弛,再也支持不住,就睡着了。“文学家”看着睡熟的县长,想到自己那不合格的报告造成的损失,羞愧地低下了头。

    故事中的“文学家”不懂得文艺作品和应用文的区分,用长篇累牍的描写代替简洁明了的报告,影响了阅读效果和信息传达的质量,又因为耽于玩弄词藻,结果导致误报,造成了县里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可见,学好日常应用文对于工作是多么的重要!

    再次,从国外来看,很多国家都很重视应用文的写作,在其中学课程中,将应用文(有一部分归在我们所说的实用文中)划归为一块重要的教学内容。“美国中小学把文章分为两大类:(1)自叙文。表现个人特点的文章,包括书信以及根据自己的经历写成的记叙文等。(2)用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文章,包括书信、报告、说明、评论等社会生活中需要的文章。日本学校把书面语言表达分为:(1)表现自己。表达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要求以学生自己的生活为基础,写出真情实感,包括日记、书信、感想和所谓生活文等。(2)社会通讯。发挥社会传达机能,以沟通思想为目的,要求明晰、平易,起到充分达意的作用,包括记录、通信、观察报告、实验报告、调查报告、评论文章等。英国把写作分为以下两类:(1)跟学生个人经验有关系的写作。这种“个人的”写作,与学生的种种印象、感觉、情绪和想象的再现有联系,其素材来自作者自身,往往带 有创作因素,包括写感想、诗、故事等。(2)跟学生个人经验无联系的写作。其客观叙述事实,包括说明文、记叙文、意见、陈述文、论说文等。”(任淑静《7 — 9年级应用文写作教学研究》)

    三、了解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历史沿革情况

    应用文写作历史悠久,而且随着社会化程度越高越受到重视,在中国古代,应用文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种类繁多,分类极细,但对于教授如何写作应用文的书籍资料相对要少。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提出应用文教学比较早的可追溯到刘半农,1918年1月他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应用文之教授——商榷于教育界诸君及文学革命诸同志》,不仅提出了“应用文”这个称谓,还倡导开展应用文的研究和教学,并将之列入作文计划。但当时的国文教学对此并不是很重视。五十年代,中小学课本中增加了简单的应用文。1963年教育部颁发的《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草案)》中,提出了教学应用文的要求。随后一段时间,应用文写作教学受到政治的较大冲击,陷入混乱状态,直到拨乱反正后才走上正轨。1980年底,成立全国高校写作研究会,会上武汉大学中文系 周姬昌 老师提出了“创设‘应用写作学'”的建议。同时,写作研究会专刊《写作》开辟“应用写作讲座”专栏。1981年2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规范公文的行款格式,这也成为应用文教学的一项法规依据。与此同时,一批专家、学者针对应用文写作的误区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引导大众关注应用文写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数著名的语言学家王力先生。针对写信中的问题,王力先生先后在1980年3月、1981年11月分别在《语文学习》和《中国青年报》上撰写了《谈谈写信》《和青年同志们谈写信》的文章,并提出“希望中学在语文课中教中学生写信”,在他看来,“这是最实际的问题,需要解决。因为学生毕业后无论做什么工作,总是需要经常和别人通信的啊!”

    四、把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基本规律

    关于应用文的基本概念,说法不一,但基本指向大家都应该是清楚的。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2024年6月第五版)将之界定为“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经常应用的文体,如公文、书信、广告、收据等”,强调了它的常用特性和应用特征,抓到了应用文概念的本质性要素。有人也把应用文称为实用文,从狭义上可以这么说,但严格意义上两者是有区别的。实用文,相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包含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四种。实用文的概念要大,包含应用文。开展应用文写作,是生产、生活、工作的需要,是交流沟通的需要,也是为了解决问题的需要,通过它,可以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感情、介绍经验、联系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应用文写作的实用功能非常明显,即“或是为了宣传一种先进思想、行为;或是为了批评落后现象;或是起到互相联络,增进互相了解的作用;或是进行信息交流,掌握动向,研究对策;或是起凭据作用。”东汉哲学家王充曾说,写文章“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作为应用文的教学,其目的性应合乎应用文写作的目的性,具体而言,就应该定位在以下几个方面: .获取知识。应用文写作知识相对固定,主要是关于写作格式、内容的语体要求等方面的知识。这一类知识可以通过查找解决,也可以通过范文比照解决,但最好变成学生脑海中固有的结构性知识,能随时根据需要抽调出来,否则总是依赖查找和比照,花费时间多不算,有时候急用又不便查找、比对时,往往误事。.掌握方法。应用文写作不像文学作品的写作,可以更多地调动感性思维,可以更灵活地处理内容和形式。应用文写作因其固有的格式和特定的作用对象、特定的内容,相对要枯燥乏味。这样对方法性要求会更高。这里讲的方法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教师要有灵活的教法,一是学生要有灵活的学法和活用的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既学得有趣,又学得扎实,还能促进更为广泛的学习。

    3 .发展能力。和文学作品写作的能力侧重点不同,应用文写作教学要侧重发展任务解读能力、框架构建能力、任务达成能力、语体匹配能力、言语沟通能力等基本能力。.培育思维。应用文写作以任务为驱动,同时也有些应用文写作还以情感为驱动,像书信类的应用写作。任务驱动型应用写作,以理性思维为主,以达成任务、解决问题为归宿,宜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情感驱动型应用写作,以感性思维为主,以情感的倾吐、人际交流为归宿,宜发展学生的感性思维。.培养审美情趣。应用文写作具有审美功能,这在一般人看来觉得玄妙。其实,应用文的审美特征是很明显的,主要表现在:⑴结构美。应用文讲究格式,而且应用文的格式是符合建筑美的格调的。何处居中,何处顶格,何处空格,何处留白,何处体现梯次感,都有较为严格的规定,甚至用什么标点都很在意。⑵人情美。应用文是发给特定的对象或组织的,它有潜在的对象关照,这种关照的基本原则就是礼制,其中有尊重,有理解,有符合人伦的礼仪规范。⑶语体美。应用文的语言讲究简洁明了,准确凝练,大方得体;应用文的语言材料要求真实可靠,不粉饰,“扫除腻粉呈风骨,退却红衣学淡妆”(鲁迅诗云),体现的是朴素美;⑷理性美。应用文是一种庄重的文本,不轻浮,不矫情,不偏激,稳稳当当;应用文具有逻辑力量,它“摆事实,讲道理”,实事求是,以理服人。

    应用文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实用文体,其特点非常明显,主要表现为: .目的达成明确,针对性强。应用文因事而作,或以情传情,针对性强,无论是公文类、契约类、告启类、新闻类,还是礼仪类、书信类,作者所要达成的目的心中有数,一切内容的要素、程式的要素都以目的达成为准则,都为促成目的达成服务。.内容具体明确,真实性强。应用文写作的内容就是需要公示、约定、传播、交往的具体的事、理,事是真实的,理是鲜明的,在作者那里不容含糊。.逻辑思路清晰,结构性强。不同的应用文类型,在内容上有不同的行文思路,在形式上有不同的逻辑结构,形式和内容合理匹配,相互为用,同一形式中可以融入不同的内容。.表达直陈其事,意尽言止。应用文的表达以达意为主,少修饰和曲折,事情交待清楚、观点理据充足即可。作为阅读者,读后能照章办事,能体会作者的旨意、情意,就算完成了任务。5 .形制精干灵巧,不枝不蔓。从篇幅看,应用文一般都短小精悍,即使是长篇型的应用文,其主体结构也是相当精干的,从不添枝加叶。当然,应用文的程式化特点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同一种应用文体,在行款格式上也会因读者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这也是应用文灵巧的一面。6 .密切联系生活,文风朴素。应用文源自于生产、生活的需要,所以和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又因为要真实地反映生活、参与生活,所以它崇尚真实,摒弃虚浮;还因为要达到让读者一看就明白的效果,所以它要通俗易懂。为了应这三方面的需要,应用文最终体现出的只能是一种朴素的文风。.弘扬人文精神,知书达理。应用文虽然庄重,但不失婉约,也并不高高在上,而是处处以人为本,虑及读者,以礼貌示人,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礼仪做出了贡献。即使是类似诉讼状这样的应用文,也是尊礼而行文。如果要打比方的话,应用文体可比作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儒者。应用文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应用文写作教学也应遵循其道,有的放矢,明确任务,找到教学的基本规律。从大的方面来看,设计应用文写作教学要做到五点: 1 .符合语文教育的规律。2 .符合语文课程的特点。3 .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4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5 .符合应用文写作的教学规律。具体来说,应从如下几方面加以明确: .树立任务达成意识。应用文写作相对于“以我手写我心”的文学作品的创作而言,刚性的元素更多,实用目的更强,好比过桥,要从河的这头到河的那头,这应该是非常明确的,对于不明确的学生,教师要加以引导,树立任务达成意识。比如:

    发会议通知,就一定要提前通知开会的具体时间、地点、与会人员。有时为了方便与会人员了解情况,提前准备,还要把开会的缘起、大致的议程交代清楚。如果开会的地点对有些与会者来说是陌生之地的话,最好把交通情况也附带说明一下。总之一点,就是要让与会者按时到会,同时提高会议质量。

    制定公约,就一定要将相关背景、约守的条款、行为或道德的原则写清楚,目的是维护好公共秩序,以便改善相关的环境。

    拟写学习计划,就一定要制定任务标准、完成时限,提出有效措施,目的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持守实事求是的态度。文学作品的创作是允许虚构的,但应用文的写作必须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来不得半点的虚假。这既是作文的原则,也是做人的定规。在教学中,要在每一种应用文体写作中讲清楚这一点,让学生将实事求是的态度刻骨铭心。比如,写调查报告,要从真实的原始数据出发,从一时一地的实情出发,不隐恶,不夸饰,如实呈现,客观分析,避免主观随意和臆测。再比如写班级学习总结,要从班级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总结经验,找出问题,避免“只唱赞歌,不亮黄牌”。.明确相关的约束力。应用文写作有其特定的发出者和接受者,在发出者和接受者之间有社会规则的约束力,管束双方。作为发出者,在写作时要考虑到接受者的身份、职务、接受能力等;作为接受者,要根据发出者的要求、意愿,领会旨意、情意,或配合行动,或留存资料、或据此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发出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关系,这样写作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有理有据有度。比如写入团申请书,发出者是要求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初中学生,接受者是学校团总支和相关的负责老师。作为学生,就应该向接受者明确表明意愿,并让老师了解到你的思想动机、思想认识过程、思想准备状态,接受者收到申请书后,会将之存档,并在适当的时候由相关负责人找你谈话,了解情况。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呼应过程,应用文也产生了应有的效力。.把握基本格式和结构。写作有一句常言:“文无体不立”。这个“体”的要求,对于应用文来说更为明显。应用文写作由于其对办事效率的追求,便形成了一些固定的“体”,这种“体” 具体表现为某种固定的格式和结构。应用文写作教学要讲清楚行款格式的要求和基本结构的限定,而且最好让学生能内化为智力结构。由于应用文种类繁多,要记住每一种行款格式是有困难的,老师要引导学生将小类归纳为大类,方便识记,比如公文类、私人文书类。.关注内容和形式的契合度。应用文写作对于形式的要求一般是要严格遵循的,内容首先要能入主到形式当中,按照形式的基本框架决定内容的详略主次。当然,形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根据内容的要求、接收对象与发出对象之间关系的亲疏远近有所取舍或适当变通。总之,形式和内容要完美统一起来,既适合应用文的体式要求,也能达成任务目标。.了解主要的表达方式。应用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通过精炼的介绍、说明性文字传递信息,简明,好懂,易于接受和操作;通过下定义、列数字、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画图表等说明方法,降低理解难度,能突出应用的主体。有时候,为了增强表达的效果,也有适当采用记叙、议论等表达方式的。.体会应用文的语言特色。应用文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这首先就要求语言要准确科学。所谓准确,就是恰如其分地陈述客观事实、功用、性能等,合理地提出要求、建议等,表达的观点要正确,使用的理据要真实可信。所谓科学,就是遣词造句要严谨,所表达出来的与所有的和所要求的相契合,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其次要求语言要简明得体。大部分日常应用文体制小巧,这就要求言简意赅,一看就懂,一看就能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关于得体,有两个层面:一是应用文的语言要求符合应用的语体特征,要将书面语和口头语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好书面语的庄重和口语的亲近感的双重优势,使语言灵动起来;二是要从尊重接受者的角度出发,让接受者看得懂,方向明,指令清,感到真实亲切,切实易于操作,所以一些应用文中往往有口语,有祈使句,多敬辞、谦辞、问候语。

    五、注意小初高三个主要学段之间的衔接,作出合理调整

    基础教育阶段各主要学段之间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应该是衔接的,但从课程标准和教材来看,这种衔接做得还不是很好。

    首先看课程标准的描述:

    第二学段(小学3 — 4年级)“习作”部分: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第三学段(小学5 — 6年级)“习作”部分: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综合性学习”部分提到三点: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第四学段(初中7 — 9年级)“写作”部分: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综合性学习”部分提到两点: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2.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普通高中“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选修课程中《语言文字应用》部分提到:能根据需要,按照相关格式和要求,写作应用文,力求准确、简明、得体。在学写应用文的过程中,培养对事负责、与人合作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作风。“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部分提到:常用应用文教学,应主要借助文本示例来了解其功用和基本格式,以学生自学为主,不必作过多分析。

    从以上描述中至少可以看出两点:一是在应用文写作这一块谈得很笼统,学段越高提得越笼统。小学还提及要写简短的书信、便条,写读书笔记、活动计划、活动总结、简单的研究报告、专题演讲稿;初中在写作部分只是笼而统之地提到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在综合性学习部分提及要写简单的研究计划、研究报告,写调查访问成果;到了高中,主要提了关于写作的一些基本要求。二是关于究竟各学段应写哪些应用文没有明示,究竟哪些是日常应用文也没有交待清楚,也没有写作水平上的差异性要求。比如小学要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初中也提出要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究竟小学和初中有没有区别呢?不得而知。

    至于教材,因为存在多种版本,更是五花八门,各领“风骚”,甚至简直是乱象丛生。这就需要教师做一些适当的定位和调整。

    人教版教材初中教材涉及的应用文写作类型有三十多种(不包括口语训练中需要形成应用文稿的内容),如下:发言提纲、建议书、介绍(自然界的“朋友”、古生物、剧种、动物、园林景观、桥、科技成果)、日记、书信、阅读笔记、心得笔记、碑文、(司机)指南、日志、公开信、新闻稿、消息、研究报告、编词条、前言、编后记、导游词、宣言、座右铭、计划、演讲稿、调查报告、简介(人物)、档案(人物)、倡议书、公约、解说词、推荐词、编小词典、科学小品、科学童话、题解。

    语文版初中语文课本的编排情况:语文版初中语文课本的附录部分可分为两部分 , 七至八年级的附录部分为名著引读、语法相关知识;九年级附录部分编排了应用文示例、古诗文积累。其中各单元涉及应用文相关内容的情况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部分要求学生调查社会用字的情况;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部分要求学生做旅游资源调查 , 第二单元写一则本校消息 ,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作部分要求写一篇讲演词;九年级上册写作部分要学生给教科书编者或课文作者写一封信 , 九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部分要求学生做一份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 , 第六单元写作部分要求学生草拟一份合同。语文版初中语文课本涉及应用文相关知识的编排 , 既有编排在相关单元的综合性学习部分的 , 也有编排在写作部分的 , 同时又有放在附录部分的 , 所涉及内容主要是围绕调查报告、写信、演讲词、合同等。涉及内容不成体系并且编排过于随意 , 给人雾里看花的感觉。(转引《初中生应用文写作能力欠佳的原因初探》作者:程小华 刘清兰)苏教版语文课本的编排情况。苏教版从七年级上册开始在附录部分安排了应用文示例的内容 , 具体是:七年级要求会写条据、通知、日常书信、申请书、聘请书、请柬、介绍信 , 八年级要求会写规划、计划、表扬信、建议书、倡议书、通告、布告、启事、广播稿 , 九年级要求会写简单的会议记录、简单的总结、简单的调查报告、简单的实验报告、说明书等。通过查看课本的编排 , 我们可知苏教版课本在知识体系编排上重视了应用文教学的相关内容。(转引《初中生应用文写作能力欠佳的原因初探》作者:程小华 刘清兰)

    以上这些应用文文种散布在“研讨与练习”“名著阅读”和“综合性学习”“附录”等各大板块中,随文而生,因事而起,缘情而发,需要教师进行序列化调整,补充相关的知识介绍,开展相关的写作训练,否则就会流于形式,最终见得到活动的内容,却学不成应用文的写法。河北师范大学的任淑静在其硕士论文《7 — 9年级的应用文写作教学研究》中对此作了一番有益的尝试,有理有据有序,可资借鉴,具体如下:

    无论是教材,还是实际教学过程都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同时,应用文包含着许多类别,各类应用文虽有共同的特点,但又各有各的用途,各有各的要求,难易程度也不一样。如果没有通盘考虑,就不能使学生有系统地提高应用文的读写能力。因此,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内容必须统筹安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进行。根据7 一 9 年级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心理发展情况,学生现在和将来学习、工作、生活的需要,以及各类应用文的特点,应用文教学大致可以按下列安排进行。(一)7年级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构想

    7年级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中学,通过小学的学习,有一定量的词汇积累,基本可以满足简单的表达需要;同时,也学会了简单的书面语言表达方式,能写简短的文章与人交流。因此,根据 7年级学生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和现有教材的内容,笔者认为7年级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写作便条、条据、通知、启事、日记

    这是从写作基础方面虑的: 小学高年级习作,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教师在教学中重点一般是 : 培养学生对一件事、一个人、一个场景进行直接叙述,只要把句子写通顺,意思表达出来即可,不强调语言的锤炼及格式的要求。同时,小学高年级基本上都学习过常用的应用文体,如便条、条据类。因此在7年级开始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对便条、条据进行格式上的规范,对语言的锤炼上进行更高的要求的训练。.学写私人信件

    这是从7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上着眼的。这阶段的学生人际关系多为亲友、同学,接触社会不多,对关于社会方面的内容积累较少。因此,7年级的应用文写作可以设置为私人信件。这样可以打开学生的话匣子,锻炼他们的表述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同时应该看到,私人信件有灵活性,其内容表达上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这对于7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很有好处。.学写告示、广告、海报

    这主要是从现有教材编写内容考虑的,人教版7年级上册前三个单元以记叙文为主,第四单元是四篇说明文(《化石吟》、《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下册是以散文、报告文学为主。从教材的分布上我们可以看出,7年级不仅仅是记叙文的天下,还有说明文的内容,因此,配合这一单元的说明文教学,我们可以考虑安排最简单的说明类应用文 : 告示、广告和海报。这三种文体主要以说明手法为主,而且有一定的趣味性且难度不大,能够激发7年级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8年级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构想

    8年级的应用文写作教学也是按照记叙手法和说明手法为主,安排四部分内容:书信类的倡议书和建议书,解说词和说明书,计划和总结,记录和实验报告。这样安排的原因主要是 : 通过7年级的学习,学生的观察、概括、描述能力都有了进步,写作文也不是7年级的流水账,无论是对事物还是事件的描述都比较丰满,同时也学习并基本掌握了顺叙、插叙、倒叙等写作技巧。8年级学生接触社会生活的机会增多,同时独立思维也开始发展,渴望参与社会生活,表达自我的 独立意识增强,也能够针对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这个阶段安排倡议书和建议书的写作可以发展学生的独立思维,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投身社会生活,建立责任感。

    研究表明,学生的写作能力并非平衡发展,即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层级性不像数理化等自然学科的学习那样分明,“懂”与“不懂”、“能”与“不能”难以界定,往往处于混沌的状态。比如有教师试验 : 在未学习说明文写作的情况下,要7年级学生用作文的形式给准备家访的老师指路,并说说家庭概况。结果,还没“正经八百”学过说明文的学生却写出了不少有内容、有条理的好文章,在无意识中,学生还使用了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等说明方法。[26] 这说明学生的记叙能力、说明能力、议论能力并非逐层递进发展,在写作教学中要依据应用文文体本身的难度适当地安排记叙类、说明类和议论类的。因此在7年级学过广告、海报的基础上,8年级安排了解说词和说明书的写作练习;伴随8年级学生开始学习物理、化学等科目,开始写作实验报告,写作课可以相应地纳入实验报告的内容;同时以8年级学生的能力及学校生活的需要,要学会记录的写法,以便在召开班级主题班会时学生可以大展身手。8年级学生在学会以上文体的同时,还需要学会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的计划和总结,以适应学习、生活的需要。同时8年级教材上册一、二单元以记叙文体为主,三、四单元以说明文体为主;下册一、四单元以记叙文体为主,三单元以说明文体为主。以上的安排也符合阅读教学的顺序,两者可以配合进行,更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运用。(三)9年级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构想

    9年级应用文写作教学可以这样安排 : 事务性信件、读书笔记、演讲辞、标语、对联、简单的调查报告、研究报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的第四学段(7 一 9年级)提出:“要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通过这种综合能力的练习和活动,有利于学生写作读后感、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

    在7、8年级的基础上,学生的思维逐渐趋于理性,搜集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因此,可以适当开始学习议论性的应用文,如读书笔记、演讲辞;学习日常应用广泛的标语、对联;做些简单的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读书笔记有利于学生深入思考所读内容,发表自己针对所读的内容的见解;演讲辞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它一般不讲求说理的严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而总是以某一种精神鼓舞人,以真切的感情打动人。学生通过写作演讲辞把自己的主张、观点、见解以及思想感情传达给别人,从而产生一定的作用和影响。同时,做些简单的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可以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更主要的是通过调查研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精神,为以后的调查研究打下基础;其他的标语、对联都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文体,学习它们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六、探索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的原则

    应用文写作教学边缘化的现象在中小学教学中比较突出,这种边缘化又集中体现在“教无法,学无方”。如何让应用文写作教学吸引住学生,让学生喜欢应用文写作,这是一个需要全体教师来共同努力突破的难点。我以为,在应用文教学方法的探索之路上,需要关注以下基本原则: 1 .任务驱动原则。任务或问题往往富有挑战性,因而具有激趣功能,能引发学生达成任务、解决问题的攻关欲望,最终形成内驱力。任务或问题的设定,可以在真实的实践活动中确定,比如,在学校组织的慰问社区孤寡老人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就可以依据活动的各个步骤设定在人际交往中需要使用的应用文体。具体来说,初次与人联系,需要给社区负责人出具介绍信;正式慰问可以先写好慰问信;为引起全社会对孤寡老人的重视,需要写倡议书或制定公约。由于受到种种条件的制约,任务或问题也可以是虚拟的。仪征市实验中学的林毅老师在《学以致用,巧学活用——改变初中应用文写作“鸡肋”现状》一文中介绍了德国斯图加特埃恩斯特出版公司出版的《语文训练》一书中的一个例子,以虚拟任务为驱动,加强应用文的综合训练,很有代表性,辑录如下: 有几个学生计划在他们的居住区搞一次自行车障碍赛,通过讨论,决定了比赛的日期、地点、参加者的条件与比赛的办法。故事写到这儿,安排了一次练习,要求替故事中的学生拟订一份说明性的广告。故事接着说,这几个学生商量,为了使周围的群众谅解比赛可能出现的喧闹,需要给周围住户发一封解释情况并邀请观看比赛的公开信。为了筹措比赛奖品,还要给附近的自行车商店的老板写一份募捐信。故事讲到这儿,要求为此起草和修改两封信件。

    故事接着说,自行车比赛顺利进行了。然后安排第三个练习,要求根据录下的现场解说写一篇关于比赛的报道。.情境创设原则。创设情境,实际上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生活状态,让学生在“过日子”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不知不觉中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意义的建构。比如,将本地的特产拿到课堂上,让学生写一份产品说明书;朋友从外地赶来,需要写一份乘车指南;假如你是当地的导游,请写一份介绍当地风景名胜的导游词;如果你要竞选学生会的某个职位,就要写一份演讲稿;学校要邀请某位作家来讲座,请你写好欢迎辞;给自己的作文集子写前言或后记;如此等等。也就是说,教师要根据生活的真实需要,通过实物呈现、角色扮演、工作参与等途径,创设特定情境,让学生身处其中或心随境舞,完成应用文写作的任务,而又不觉得枯燥乏味。.时尚追踪原则。应用文就是生活需要之文,生活中的时尚自然也会与应用文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一吸引学生兴趣的教学增长点。具体来说,可以在应用文教学中纳入时尚的文种,比如短信、日志、博客等;可以将时尚作为应用文写作教学中需要创设的情境,比如写推荐词推荐自己的朋友当“超女”“快男”;可以以时尚生活为背景,引出应用文写作教学,比如给音乐大奖的获得者写颁奖词;可以让学生在直接参与时尚生活中学会应用文写作,比如通过学校、街头行为艺术展示完成相关的应用文写作。应用文写作应与时尚接轨,这是学生关注时代、参与新生活的必然要求,也是激活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以读促写原则。学生对应用文写作不感兴趣,也与学生对应用文阅读的不感兴趣相关联。应用文阅读教学在各种文体阅读中也是不受重视的一类,这与很多地区的考试评价不直接涉及有关,也与教学中方法简单粗糙有关,还与学生应用文阅读量少有关。前两种原因也是导致学生应用文阅读量少的原因。阅读量少,学生积累的应用文语言经验就少,应用文语感也就相对要差,写作应用文的感觉也就不容易出来。所以,加强应用文阅读教学和相关的语言训练,加大优秀应用文的阅读量,建立应用文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联系,以读促写,也是开展应用文写作的有效手段。5 .学科关联原则。应用文写作和许多学科有关联,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比如,产品介绍书就与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密切联系,导游词与地理息息相关,人物档案与历史有很深的渊源,写调查报告要懂得一些统计学的知识,写公约、诉讼状要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同时,要将应用文写作与综合实践结合起来,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通过“做中学”来完成一些教学任务。.用以致学原则。学以致用是应用文写作的常规要求,反过来常用、多用也能更好地促进应用文学习。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在生活的时时处处学会用规范的应用文开展交流,比如,请假一定要交正规的请假条,入团一定要交规范的入团申请书,有事要告知一定要写合格的便条,有会议要 通知一定要写看了就能明白的会议通知,开会要做会议记录,学习要写计划,学完一段时间或一门学科要写学段、学科总结,研究性学习结束后要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或小论文。只有养成良好的应用文书面交流习惯,才能让应用文写作深入人心,才能增强应用文写作的意识和能力。

    除此之外,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还要坚持范例引导的传统原则,让经典范例铭刻学生心中,能随时抽调出来加以比对;坚持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原则,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搜集、整合学习资源和可听可视的优势,让学生接触得更多、学得更有趣。

    七、开展应用文写作评价的原则

    应用文写作评价涉及到应用文写作教学评价、应用文写作水平评价、应用文写作考试评价等多个方面。首先,要将应用文写作评价与其他文体写作评价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进行。其次,要在统筹各类的基础上,分类进行。当然,无论哪一类的评价,都要关注以下几点: .注重梯次。要理出学段、学年目标,按学段、学年标准评价,避免将高学段、高年级的要求强加在低学段、低年级,导致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出现。.讲究方法。在应用文写作教与学的过程中,要评价教与学方法是否多样,是否适合,是否有激趣作用,是否能促成有效教学,是否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关注情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指标,比如学生对应用文阅读和应用文写作的兴趣高不高,在生活中是否主动用应用文开展书面交流。.有量的积累。应用文写作一直以来没有量的要求,这是导致师生无所适从的原因之一。叶圣陶说过:“写作系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法,不宜空讲知识,或以为多讲知识即有裨于写作能力之长进,殊为不切实之想。应用文从不会到会并不是只要掌握其中所谓的知识就可以了,而要真正提高学生应用文的写作水平,必须花费时间让学生去写,在写之后,才能发现学生写作中的错误,才能使学生真正的掌握。所以,我们语文老师应给应用文写作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写,让学生在写中学会写。”巴金也曾说过,“写吧,只有写才能写。”今后,要在评价研究中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写作评价要注入写作量这一指标。

    第五篇:初中语文应用文写作与评价

    初中语文应用文写作与评价

    朱传世(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骨干教师)

    朱传世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教研员,北京市骨干教师,曾获第三届“语通杯”全国中语“教改新星”、北京市知识型职工等荣誉称号。

    长期从事中高考研究工作,多次承担省级、市区级公开课,在10多个省市开设旨在推进课程改革的新课程培训讲座,组织参与了“九五”“十五”“十一五”多项国家级、市区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取得成果,其中10多项分获国家、市级一等奖。还曾先后多次到西部献课,反响热烈。

    在具体的教学上,探索出了“兴趣培养型”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推出了以“听、说、读、写、思、练、研、做、悟、创”十字为主脑的新课程语文学习方法调适系统,研究出了以“人、事、景、物、见、闻、感、忆、情、理”十字为框架的作文训练系统和旨在提高创作灵感的七条作文之路,提出了“营造语文课堂教学的纯美空间”的理论架构。

    与此同时,还参与了多种教材的编写工作,独立编写著作3种,主编、参编学法类、教法类著作共100多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及文章100多篇,被聘为 北京市多个教育及教育考试项目的专家、指导教师,和团队成员一起在北京市中小学农村教师研修培训工作中摸索出了宝贵的经验。

    一、应用文写作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一)应用文写作的现状

    应用文写作备受师生冷落,这是不争的事实。从学生的应用文写作学习状况来看,学生课堂上很少得到这方面的专门而有序列的训练,学生生活中几乎不用应用文来进行沟通,偶尔写点应用文,格式大不对,内容很不清,要么就干脆从网上或通过其他途径照猫画虎套改套改。从教师的应用文写作教学状况来看,大多凑凑合合地教,具体表现为:照本宣科,勾画一下应用文的相关知识,好一点的再提供几篇范文;学生就按照课本或老师的要求,记几条笔记。而有些教师自身的应用文写作知识储存也不够,有一位老师在论文中写道:“笔者就曾见语文教师填报销差旅费居然不知一定要用黑色水笔,自己连零至玖都写不全,学校想修改合同要其帮忙看看,然而此老师却不能完全了解合同的相关格式及特有的语言要求。”而不少老师,生活中写应用文,只能看着范文写,脱离范文也会出现格式问题、语体问题。

    1980年4月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教育》上发表的题为《一封令人忧虑的来信》的文章 , 披露了一学生完全不懂书信格式、用语令人吃惊的现象。然而30年后的今天,类似的情况仍在上演。师生应用文写作知识贫乏,能力低下,这是普遍的现状。“时至今日仍然出现了类似的书信 , 一本在中学师生中较为受欢迎的期刊中刊出了一封《写给敬爱的保尔·柯察金》的书信(见《作文素材》2024年第1期), 信的开头‘敬爱的保尔·柯察金'第二行‘您好'之后紧跟着就是‘虽然„„' , 正文内容没有另起一行 , 结尾的落款‘此致'顶格写 ,‘敬礼'二字放到下一行的中间去了。这看似一个小问题 , 不知是小作者的疏忽还是编辑同志的大意。”(转引《初中生应用文写作能力欠佳的原因初探》作者:程小华 刘清兰)

    (二)应用文写作现状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应用文写作的教与学会是这样一种情形? 究其原因,主要有: 1 .意识和认识不到位。

    很多师生意识不到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广大师生生活的主要环境还是在学校和家庭,与社会的接触面窄,与生产、生活实际的直接联系不多,实际应用的机会也就少,自然不容易亲身体会到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广大师生将学习和生产、生活实际有机联系的意识还不够强,学习还主要停留在从书本到书本的层面,而在从书本到实践这个层面做功很少。

    同时,在有些老师那里还存有简单的认识,即应用文写作很简单,对照范文,照葫芦画瓢即可,不必因此而浪费语文课的时间,语文课应该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上。还有的老师认为,简单的应用文写作在小学阶段教,复杂的应用文写作针对职高生、大学生开设,初高中阶段不必太重视。.相关教材内容缺位。

    应用文写作在教材中一直不受重视。20世纪30年代初,夏丐尊、叶圣陶先生合编的《国文百八课》(开明书店1934年出版)的编辑大意中写道:“应用文为中学国文教学上的一个重要纲目,坊间现行国文课本大都不曾列入。本书从第一册起即分别编入此项材料,和普通文同样处置。”从中可以看出,应用文在当时的教材中是很少有的,应用文写作的状况亦是如此,而在二位先生来看,应用文和普通文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所以编辑教材时他们采取的是不偏不倚的原则。

    今天应用文写作在基础教育教材中的地位还是不容乐观。2024年7月25日 《文汇报》记者樊丽萍撰文《语文教材:应用文是否被严重忽视》报道某市高中教材中应用文状况写道:“三年的语文课本里,应用文在所有课文中所占比重不到3% ;同是语言教学,应用文在英语课堂上却是‘主角' —— 从写请假条、写信,到写申请报告,语文课上不教的东西,在英语课上能学到。”这在初中的教材和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学功利化色彩占主导地位。

    中高考的指挥棒一直是悬在教师头顶的“魔轴”,似乎一切教学都得围绕它来转,这也近乎成了中国的国情。应用文写作在不少省市的中考中并不涉及,有的地区即使考,也一般局限在死的知识方面,分值比重极小。当然各地的考试说明中都有“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这句话,但实际操作中很少考,有的地方不考应用文是一种默许,师生皆知,所以教学中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各地中考考试说明中关于作文评分标准的描述,很少有针对应用文写作的标准。

    现在作文考试评价淡化文体的倾向很明显,很多地方的作文考试要求中有“不限文体”一条,这又使得不少学生主动放弃了对应用文写作的选择。在他们看来,应用文写作不好写出文采,不好驾驭,不容易拿高分,既然存在这份危险,不如别趟这条浑水。

    考什么教什么、什么不考什么不教的功利思想严重影响到了应用文教学的开展,致使很多学生走进高等学府、走入社会后,应用文写作得从头开始。.教师的专业水平不足以应对写作需求。

    大多教师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应用文写作教育,在大学期间学过《写作学基础》,但涉及应用文的也只是很少的几种。工作中,除了书信外,其他的应用文体很少用及,缺少实践环节。此外,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单一,引起不了学生的兴趣。所以,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不足以应对应用文写作的需求。.信息化、电子化时代带来的误读。

    随着信息化、电子化时代的到来,以前纸质的应用文写作大多被电子媒质替代。写信不必“飞鸿传书”,电话、短信、e-mail大显身手,既快又省。痛快于电话的亲切可感,受制于手机短信的容量和排版,被动于e-mail的有时乱码,人们在应用文写作时越来越淡化格式要求。再加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习任务的加重,交往的频次的增加,去模式化倾向、反书面礼制倾向越来越明显,致使应用文写作从内容到形式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应该说,应用文写作教与学的冷落各种因素是综合影响的结果,要根治这种现状,还要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二、加强应用文写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加强应用文写作的必要性 1 .从应用文发展的历史来看

    从应用文发展的历史来看,普遍认为自有文章以来就有应用文。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第一版《斯大林选集》下集第318页)中写道:“生产的继续发展,阶级的出现,文字的出现,国家的产生,国家进行管理工作需要比较有条理的文书。商业的发展,商业更需要有条理的书

    信来往。”在中国古代,应用文种类繁多,比如书契、文书、奏议、铭诔、书论、颂赞、诏策、禀表、书牍、哀祭、咨文、函、电等。可见,应用文与史俱来,是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从实用的角度看

    从实用的角度看,掌握了应用文写作就等于掌握了一门很好的工具,就能服务于生活,服务于工作,服务于社会。否则,就可能闹出笑话,甚至影响到生活的质量,影响到工作的正常开展。严恩萱在《应用文古今谈》中就提到过20世纪80年代初期报刊杂志、工作生活中的应用文文种、格式、语词等用错的一些例子: 在报纸上登出来的其他应用文文种用错的也很多,如把“招生广告”误成“招生通知”,“更改厂名启事”误成“更改厂名通知”。错用“公告”行文的就更多了,“开业启事”误成“开业公告”,“停电通知”误成“停电公告”。甚至通知节日增供菜油一斤也用“公告”。更好笑的是,副食店通知芝麻酱供应的截至日期,竟用“布告”;邀请校外老师兼课竟用“通告”。日常应用文用词不当的也不少,如在《通知》正文写“后果自负”,在信封收信人姓名之后写“爸爸收”“伯父收”等。还有乱用“兹有”“切切”“莅临”“指导”等的情况,难于尽述。

    以上诸多情形,至今仍然广为流布,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有的中小学生不会写请假条、申请书,有的大学生不会写简历、自荐书,有的工作人员不会写布告启事,有的人生活中连请柬的格式也不懂,如此等等,举不胜举。因此,加强应用文写作教学与评价势在必行。.从课程标准来看

    课程标准对于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视的。在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到:“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其中,适应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中很大一块就是应用文写作能力。课程标准在7 — 9年级的阶段目标中也提出了“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的要求。实际上,写作日常应用文是一种基本技能,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途径。.从中考角度看

    近几年,一些中考试题中有了应用文的影子,在综合性学习考察中涵盖了一些应用文写作的要求,这实际上是对应用文与生活紧密联系的一个很好的回应,应重新引起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

    2024年某市中考作文题(二选一),其中之一就是书信的写作。题目如下:书信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表达方式较为灵活,可以记述见闻,诉说真情,评论时事,探讨问题,说明原委。请以 “致 ×× 的信”为副标题写一封不少于600字的信,自主立意,自拟正标题。

    2024年某市中考试题综合性学习部分有一道应用文写作题,分值为2分,具体如下:在端午节来临之际,班级准备编写一份《端午风俗》手抄报,特向全班同学征稿。请你为手抄报写一则 “ 编后语”,要求阐明编写意图,字数40字左右。

    【2024年某市中考题】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作为地球的主人,就应该好好保护地球。为了倡导节约能源,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绿色,更环保,校学生会将举行“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

    (1)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段简要的文字,介绍一下什么是“低碳生活”。(50字以内)材料一: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全球变暖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地球“发烧”也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水温升高导致蓝藻迅猛繁衍,从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低碳生活,已成为人类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

    材料二:低碳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它的倡导,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的担忧。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

    产和生活方式,优化和约束某些生产和消费行为,从而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低碳生活”的提出,不仅告诉人们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可以怎么做。

    材料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说:“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 “低碳生活”指:

    (2)为本次活动拟两条宣传标语。

    (3)在以“低碳生活,我们能做什么”为主题的班会上,大家推荐你做主持人,请写出你的开场白。(80字左右)

    (二)加强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

    首先,应用文写作是人在社会化生存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它是达成社会活动和沟通人际的一种常见的路径。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在《两种目的,两种文章》(1983年第3期《青年文摘》)指出:“会写应用性文体的文章,是任何人都需要的,几乎可以说无一例外。每个受过中等教育甚至受过小学以上教育的,都要写他在生活、工作和学习问题上所需要的应用文,这种写作能力是为现代社会的公民必须具备的。社会交际不可能都是口头交际,书面交际占很大比重,占很重要的地位。要完成社会交际的任务,完成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从事某项工作的人,就要能够写好和他工作有关的应用文。”“文艺创作的能力,不是人人都需要的,但可以说,人人都得会写点应用性文章,绝无例外。所以谈写作,应当以应用性文章为主。” 其次,掌握了日常应用文写作技能,能更好地促进自身发展,实现个体和集体、社会的有机融合,也能更好地服务他人和社会。叶圣陶先生说:“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 , 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学习中实用的文章 , 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不仅是大学生,其实每一个人都应当这样,作为初中生,应建立与他人和社会的正常联系,应为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学好应用文写作既重要又实用,否则将来走入社会就可能闹出笑话,甚至影响工作。不妨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有一个外号叫“文学家”的气象学校的毕业生,分配在一个水灾频繁的县里工作,县里让他到烈马河上游水文站里负责报告汛情的工作。烈马河的水位在汛期涨落厉害,县里便要根据上游水文站的报告来安排防汛事务。“文学家”到站不久,就给县里发回了第一份水情报告。县长一看,报告里尽是对水文站的描写,什么“青山壁立,直指蓝天”、“沟壑深邃,似乎无底”,头两页都是这类东西,县长笑笑,把报告压在公文夹里办别的事情去了,自言自语说:“这孩子真不懂事,我哪有时间欣赏他的景物描写呢?”县长边往办公室外走,又边想道:“文学家”写的是“汛情报告”呀,不会一点不说汛情吧?于是县长退回办公室从公文夹里抽出“文学家”的报告再读下去,读到快结尾的地方,才见写道:“昨日狂雨一阵,烈马水位上升。山间雾气腾腾,雨量400毫升。”县长一看,倒吸一口冷气;“哎呀,好在我又看了这报告,乖乖,400毫升狂雨,烈马河该水位上升4米,这是特大的汛情了。”他几乎是跑出办公室,召集县机关所有人到烈马河沿河各乡组织防大汛。那烈马河的堤坝上,白天是人,大家忙着抬土,增高堤岸,夜里也是一堤灯火,照样工作。可是汛期一直没到。县长只好派人到上游水文站了解情况,才知是“文学家”只记得堆砌词藻,胡乱描写,把“雨量四个毫升”写成“400毫升”,扩大了一百倍。县长把“文学家”叫回来狠狠批评一通。一会儿,文学家没听见县长的声音了,慢慢抬头一看,只见县长斜靠在椅背上睡着了。原来,县长看到“文学家”的误报,已24小时没吃没喝没睡觉了,现在紧张心情一松弛,再也支持不住,就睡着了。“文学家”看着睡熟的县长,想到自己那不合格的报告造成的损失,羞愧地低下了头。

    故事中的“文学家”不懂得文艺作品和应用文的区分,用长篇累牍的描写代替简洁明了的报告,影响了阅读效果和信息传达的质量,又因为耽于玩弄词藻,结果导致误报,造成了县里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可见,学好日常应用文对于工作是多么的重要!

    再次,从国外来看,很多国家都很重视应用文的写作,在其中学课程中,将应用文(有一部分归在我们所说的实用文中)划归为一块重要的教学内容。“美国中小学把文章分为两大类:(1)自叙文。表现个人特点的文章,包括书信以及根据自己的经历写成的记叙文等。(2)用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文章,包括书信、报告、说明、评论等社会生活中需要的文章。日本学校把书面语言表达分为:(1)表现自己。表达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要求以学生自己的生活为基础,写出真情实感,包括日记、书信、感想和所谓生活文等。(2)社会通讯。发挥社会传达机能,以沟通思想为目的,要求明晰、平易,起到充分达意的作用,包括记录、通信、观察报告、实验报告、调查报告、评论文章等。英国把写作分为以下两类:(1)跟学生个人经验有关系的写作。这种“个人的”写作,与学生的种种印象、感觉、情绪和想象的再现有联系,其素材来自作者自身,往往带有创作因素,包括写感想、诗、故事等。(2)跟学生个人经验无联系的写作。其

    客观叙述事实,包括说明文、记叙文、意见、陈述文、论说文等。”(任淑静《7 — 9年级应用文写作教学研究》)

    三、了解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历史沿革情况

    应用文写作历史悠久,而且随着社会化程度越高越受到重视,在中国古代,应用文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种类繁多,分类极细,但对于教授如何写作应用文的书籍资料相对要少。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提出应用文教学比较早的可追溯到刘半农,1918年1月他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应用文之教授——商榷于教育界诸君及文学革命诸同志》,不仅提出了“应用文”这个称谓,还倡导开展应用文的研究和教学,并将之列入作文计划。但当时的国文教学对此并不是很重视。

    五十年代,中小学课本中增加了简单的应用文。1963年教育部颁发的《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草案)》中,提出了教学应用文的要求。随后一段时间,应用文写作教学受到政治的较大冲击,陷入混乱状态,直到拨乱反正后才走上正轨。1980年底,成立全国高校写作研究会,会上武汉大学中文系 周姬昌 老师提出了“创设‘应用写作学'”的建议。同时,写作研究会专刊《写作》开辟“应用写作讲座”专栏。1981年2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规范公文的行款格式,这也成为应用文教学的一项法规依据。与此同时,一批专家、学者针对应用文写作的误区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引导大众关注应用文写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数著名的语言学家王力先生。针对写信中的问题,王力先生先后在1980年3月、1981年11月分别在《语文学习》和《中国青年报》上撰写了《谈谈写信》《和青年同志们谈写信》的文章,并提出“希望中学在语文课中教中学生写信”,在他看来,“这是最实际的问题,需要解决。因为学生毕业后无论做什么工作,总是需要经常和别人通信的啊!”

    四、把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基本规律

    关于应用文的基本概念,说法不一,但基本指向大家都应该是清楚的。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2024年6月第五版)将之界定为“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经常应用的文体,如公文、书信、广告、收据等”,强调了它的常用特性和应用特征,抓到了应用文概念的本质性要素。有人也把应用文称为实用文,从狭义上可以这么说,但严格意义上两者是有区别的。实用文,相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包含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四种。实用文的概念要大,包含应用文。开展应用文写作,是生产、生活、工作的需要,是交流沟通的需要,也是为了解决问题的需要,通过它,可以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感情、介绍经验、联系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应用文写作的实用功能非常明显,即“或是为了宣传一种先进思想、行为;或是为了批评落后现象;或是起到互相联络,增进互相了解的作用;或是进行信息交流,掌握动向,研究对策;或是起凭据作用。”东汉哲学家王充曾说,写文章“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作为应用文的教学,其目的性应合乎应用文写作的目的性,具体而言,就应该定位在以下几个方面: .获取知识。应用文写作知识相对固定,主要是关于写作格式、内容的语体要求等方面的知识。这一类知识可以通过查找解决,也可以通过范文比照解决,但最好变成学生脑海中固有的结构性知识,能随时根据需要抽调出来,否则总是依赖查找和比照,花费时间多不算,有时候急用又不便查找、比对时,往往误事。2 .掌握方法。应用文写作不像文学作品的写作,可以更多地调动感性思维,可以更灵活地处理内容和形式。应用文写作因其固有的格式和特定的作用对象、特定的内容,相对要枯燥乏味。这样对方法性要求会更高。这里讲的方法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教师要有灵活的教法,一是学生要有灵活的学法和活用的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既学得有趣,又学得扎实,还能促进更为广泛的学习。.发展能力。和文学作品写作的能力侧重点不同,应用文写作教学要侧重发展任务解读能力、框架构建能力、任务达成能力、语体匹配能力、言语沟通能力等基本能力。.培育思维。应用文写作以任务为驱动,同时也有些应用文写作还以情感为驱动,像书信类的应用写作。任务驱动型应用写作,以理性思维为主,以达成任务、解决问题为归宿,宜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情感驱动型应用写作,以感性思维为主,以情感的倾吐、人际交流为归宿,宜发展学生的感性思维。.培养审美情趣。应用文写作具有审美功能,这在一般人看来觉得玄妙。其实,应用文的审美特征是很明显的,主要表现在:⑴结构美。应用文讲究格式,而且应用文的格式是符合建筑美的格调的。何处居中,何处顶格,何处空格,何处留白,何处体现梯次感,都有较为严格的规定,甚至用什么标点都很在意。⑵人情美。应用文是发给特定的对象或组织的,它有潜在的对象关照,这种关照的基本原则就是礼制,其中有尊重,有理解,有符合人伦的礼仪规范。⑶语体美。应用文的语言讲究简洁明了,准确凝练,大方得体;应用文的语言材料要求真实可靠,不粉饰,“扫除腻粉呈风骨,退却红衣学淡妆”(鲁迅诗云),体现的是朴素

    美;⑷理性美。应用文是一种庄重的文本,不轻浮,不矫情,不偏激,稳稳当当;应用文具有逻辑力量,它“摆事实,讲道理”,实事求是,以理服人。

    应用文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实用文体,其特点非常明显,主要表现为: .目的达成明确,针对性强。应用文因事而作,或以情传情,针对性强,无论是公文类、契约类、告启类、新闻类,还是礼仪类、书信类,作者所要达成的目的心中有数,一切内容的要素、程式的要素都以目的达成为准则,都为促成目的达成服务。.内容具体明确,真实性强。应用文写作的内容就是需要公示、约定、传播、交往的具体的事、理,事是真实的,理是鲜明的,在作者那里不容含糊。.逻辑思路清晰,结构性强。不同的应用文类型,在内容上有不同的行文思路,在形式上有不同的逻辑结构,形式和内容合理匹配,相互为用,同一形式中可以融入不同的内容。.表达直陈其事,意尽言止。应用文的表达以达意为主,少修饰和曲折,事情交待清楚、观点理据充足即可。作为阅读者,读后能照章办事,能体会作者的旨意、情意,就算完成了任务。.形制精干灵巧,不枝不蔓。从篇幅看,应用文一般都短小精悍,即使是长篇型的应用文,其主体结构也是相当精干的,从不添枝加叶。当然,应用文的程式化特点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同一种应用文体,在行款格式上也会因读者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这也是应用文灵巧的一面。.密切联系生活,文风朴素。应用文源自于生产、生活的需要,所以和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又因为要真实地反映生活、参与生活,所以它崇尚真实,摒弃虚浮;还因为要达到让读者一看就明白的效果,所以它要通俗易懂。为了应这三方面的需要,应用文最终体现出的只能是一种朴素的文风。.弘扬人文精神,知书达理。应用文虽然庄重,但不失婉约,也并不高高在上,而是处处以人为本,虑及读者,以礼貌示人,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礼仪做出了贡献。即使是类似诉讼状这样的应用文,也是尊礼而行文。如果要打比方的话,应用文体可比作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儒者。

    应用文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应用文写作教学也应遵循其道,有的放矢,明确任务,找到教学的基本规律。

    从大的方面来看,设计应用文写作教学要做到五点: 1 .符合语文教育的规律。2 .符合语文课程的特点。3 .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4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5 .符合应用文写作的教学规律。具体来说,应从如下几方面加以明确: .树立任务达成意识。应用文写作相对于“以我手写我心”的文学作品的创作而言,刚性的元素更多,实用目的更强,好比过桥,要从河的这头到河的那头,这应该是非常明确的,对于不明确的学生,教师要加以引导,树立任务达成意识。比如:

    发会议通知,就一定要提前通知开会的具体时间、地点、与会人员。有时为了方便与会人员了解情况,提前准备,还要把开会的缘起、大致的议程交代清楚。如果开会的地点对有些与会者来说是陌生之地的话,最好把交通情况也附带说明一下。总之一点,就是要让与会者按时到会,同时提高会议质量。

    制定公约,就一定要将相关背景、约守的条款、行为或道德的原则写清楚,目的是维护好公共秩序,以便改善相关的环境。

    拟写学习计划,就一定要制定任务标准、完成时限,提出有效措施,目的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持守实事求是的态度。文学作品的创作是允许虚构的,但应用文的写作必须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来不得半点的虚假。这既是作文的原则,也是做人的定规。在教学中,要在每一种应用文体写作中讲清楚这一点,让学生将实事求是的态度刻骨铭心。比如,写调查报告,要从真实的原始数据出发,从一时一地的实情出发,不隐恶,不夸饰,如实呈现,客观分析,避免主观随意和臆测。再比如写班级学习总结,要从班级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总结经验,找出问题,避免“只唱赞歌,不亮黄牌”。.明确相关的约束力。应用文写作有其特定的发出者和接受者,在发出者和接受者之间有社会规则的约束力,管束双方。作为发出者,在写作时要考虑到接受者的身份、职务、接受能力等;作为接受者,要根据发出者的要求、意愿,领会旨意、情意,或配合行动,或留存资料、或据此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发出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关系,这样写作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有理有据有度。比如写入团申请书,发出者是要求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初中学生,接受者是学校团总支和相关的负责老师。作为学生,就应该向接受者明确表明意愿,并让老师了解到你的思想动机、思想认识过程、思想准备状态,接受者收到申请书后,会将之存档,并在适当的时候由相关负责人找你谈话,了解情况。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呼应过程,应用文也产生了应有的效力。.把握基本格式和结构。写作有一句常言:“文无体不立”。这个“体”的要求,对于应用文来说更为明显。应用文写作由于其对办事效率的追求,便形成了一些固定的“体”,这种“体”具体表现为某种固定的格式和结构。应用文写作教学要讲清楚行款格式的要求和基本结构的限定,而且最好让学生能内化为智力结构。由于应用文种类繁多,要记住每一种行款格式是有困难的,老师要引导学生将小类归纳为大类,方便识记,比如公文类、私人文书类。.关注内容和形式的契合度。应用文写作对于形式的要求一般是要严格遵循的,内容首先要能入主到形式当中,按照形式的基本框架决定内容的详略主次。当然,形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根据内容的要求、接收对象与发出对象之间关系的亲疏远近有所取舍或适当变通。总之,形式和内容要完美统一起来,既适合应用文的体式要求,也能达成任务目标。.了解主要的表达方式。应用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通过精炼的介绍、说明性文字传递信息,简明,好懂,易于接受和操作;通过下定义、列数字、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画图表等说明方法,降低理解难度,能突出应用的主体。有时候,为了增强表达的效果,也有适当采用记叙、议论等表达方式的。7 .体会应用文的语言特色。应用文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这首先就要求语言要准确科学。所谓准确,就是恰如其分地陈述客观事实、功用、性能等,合理地提出要求、建议等,表达的观点要正确,使用的理据要真实可信。所谓科学,就是遣词造句要严谨,所表达出来的与所有的和所要求的相契合,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其次要求语言要简明得体。大部分日常应用文体制小巧,这就要求言简意赅,一看就懂,一看就能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关于得体,有两个层面:一是应用文的语言要求符合应用的语体特征,要将书面语和口头语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好书面语的庄重和口语的亲近感的双重优势,使语言灵动起来;二是要从尊重接受者的角度出发,让接受者看得懂,方向明,指令清,感到真实亲切,切实易于操作,所以一些应用文中往往有口语,有祈使句,多敬辞、谦辞、问候语。

    五、注意小初高三个主要学段之间的衔接,作出合理调整

    基础教育阶段各主要学段之间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应该是衔接的,但从课程标准和教材来看,这种衔接做得还不是很好。

    首先看课程标准的描述:

    第二学段(小学3 — 4年级)“习作”部分: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第三学段(小学5 — 6年级)“习作”部分: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综合性学习”部分提到三点: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第四学段(初中7 — 9年级)“写作”部分: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综合性学习”部分提到两点: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2.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普通高中“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选修课程中《语言文字应用》部分提到:能根据需要,按照相关格式和要求,写作应用文,力求准确、简明、得体。在学写应用文的过程中,培养对事负责、与人合作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作风。“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部分提到:常用应用文教学,应主要借助文本示例来了解其功用和基本格式,以学生自学为主,不必作过多分析。

    从以上描述中至少可以看出两点:一是在应用文写作这一块谈得很笼统,学段越高提得越笼统。小学还提及要写简短的书信、便条,写读书笔记、活动计划、活动总结、简单的研究报告、专题演讲稿;初中在写作部分只是笼而统之地提到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在综合性学习部分提及要写简单的研究计划、研究报告,写调查访问成果;到了高中,主要提了关于写作的一些基本要求。二是关于究竟各学段应写哪些应用文没有明示,究竟哪些是日常应用文也没有交待清楚,也没有写作水平上的差异性要求。比如小学要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初中也提出要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究竟小学和初中有没有区别呢?不得而知。

    至于教材,因为存在多种版本,更是五花八门,各领“风骚”,甚至简直是乱象丛生。这就需要教师做一些适当的定位和调整。

    人教版教材初中教材涉及的应用文写作类型有三十多种(不包括口语训练中需要形成应用文稿的内容),如下:发言提纲、建议书、介绍(自然界的“朋友”、古生物、剧种、动物、园林景观、桥、科技成果)、日记、书信、阅读笔记、心得笔记、碑文、(司机)指南、日志、公开信、新闻稿、消息、研究报告、编词条、前言、编后记、导游词、宣言、座右铭、计划、演讲稿、调查报告、简介(人物)、档案(人物)、倡议书、公约、解说词、推荐词、编小词典、科学小品、科学童话、题解。

    语文版初中语文课本的编排情况:语文版初中语文课本的附录部分可分为两部分 , 七至八年级的附录部分为名著引读、语法相关知识;九年级附录部分编排了应用文示例、古诗文积累。其中各单元涉及应用文相关内容的情况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部分要求学生调查社会用字的情况;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部分要求学生做旅游资源调查 , 第二单元写一则本校消息 ,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作部分要求写一篇讲演词;九年级上册写作部分要学生给教科书编者或课文作者写一封信 , 九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部分要求学生做一份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 , 第六单元写作部分要求学生草拟一份合同。语文版初中语文课本涉及应用文相关知识的编排 , 既有编排在相关单元的综合性学习部分的 , 也有编排在写作部分的 , 同时又有放在附录部分的 , 所涉及内容主要是围绕调查报告、写信、演讲词、合同等。涉及内容不成体系并且编排过于随意 , 给人雾里看花的感觉。(转引《初中生应用文写作能力欠佳的原因初探》作者:程小华 刘清兰)

    苏教版语文课本的编排情况。苏教版从七年级上册开始在附录部分安排了应用文示例的内容 , 具体是:七年级要求会写条据、通知、日常书信、申请书、聘请书、请柬、介绍信 , 八年级要求会写规划、计划、表扬信、建议书、倡议书、通告、布告、启事、广播稿 , 九年级要求会写简单的会议记录、简单的总结、简单的调查报告、简单的实验报告、说明书等。通过查看课本的编排 , 我们可知苏教版课本在知识体系编排上重视了应用文教学的相关内容。(转引《初中生应用文写作能力欠佳的原因初探》作者:程小华 刘清兰)

    以上这些应用文文种散布在“研讨与练习”“名著阅读”和“综合性学习”“附录”等各大板块中,随文而生,因事而起,缘情而发,需要教师进行序列化调整,补充相关的知识介绍,开展相关的写作训练,否则就会流于形式,最终见得到活动的内容,却学不成应用文的写法。河北师范大学的任淑静在其硕士论文《7 — 9年级的应用文写作教学研究》中对此作了一番有益的尝试,有理有据有序,可资借鉴,具体如下: 无论是教材,还是实际教学过程都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同时,应用文包含着许多类别,各类应用文虽有共同的特点,但又各有各的用途,各有各的要求,难易程度也不一样。

    如果没有通盘考虑,就不能使学生有系统地提高应用文的读写能力。因此,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内容必须统筹安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进行。根据7 一 9 年级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心理发展情况,学生现在和将来学习、工作、生活的需要,以及各类应用文的特点,应用文教学大致可以按下列安排进行。(一)7年级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构想

    7年级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中学,通过小学的学习,有一定量的词汇积累,基本可以满足简单的表达需要;同时,也学会了简单的书面语言表达方式,能写简短的文章与人交流。因此,根据 7年级学生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和现有教材的内容,笔者认为7年级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写作便条、条据、通知、启事、日记

    这是从写作基础方面虑的: 小学高年级习作,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教师在教学中重点一般是 : 培养学生对一件事、一个人、一个场景进行直接叙述,只要把句子写通顺,意思表达出来即可,不强调语言的锤炼及格式的要求。同时,小学高年级基本上都学习过常用的应用文体,如便条、条据类。因此在7年级开始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对便条、条据进行格式上的规范,对语言的锤炼上进行更高的要求的训练。.学写私人信件

    这是从7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上着眼的。这阶段的学生人际关系多为亲友、同学,接触社会不多,对关于社会方面的内容积累较少。因此,7年级的应用文写作可以设置为私人信件。这样可以打开学生的话匣子,锻炼他们的表述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同时应该看到,私人信件有灵活性,其内容表达上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这对于7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很有好处。.学写告示、广告、海报

    这主要是从现有教材编写内容考虑的,人教版7年级上册前三个单元以记叙文为主,第四单元是四篇说明文(《化石吟》、《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下册是以散文、报告文学为主。从教材的分布上我们可以看出,7年级不仅仅是记叙文的天下,还有说明文的内容,因此,配合这一单元的说明文教学,我们可以考虑安排最简单的说明类应用文 : 告示、广告和海报。这三种文体主要以说明手法为主,而且有一定的趣味性且难度不大,能够激发7年级学生的写作兴趣。(二)8年级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构想

    8年级的应用文写作教学也是按照记叙手法和说明手法为主,安排四部分内容:书信类的倡议书和建议书,解说词和说明书,计划和总结,记录和实验报告。这样安排的原因主要是 : 通过7年级的学习,学生的观察、概括、描述能力都有了进步,写作文也不是7年级的流水账,无论是对事物还是事件的描述都比较丰满,同时也学习并基本掌握了顺叙、插叙、倒叙等写作技巧。8年级学生接触社会生活的机会增多,同时独立思维也开始发展,渴望参与社会生活,表达自我的独立意识增强,也能够针对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这个阶段安排倡议书和建议书的写作可以发展学生的独立思维,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投身社会生活,建立责任感。

    研究表明,学生的写作能力并非平衡发展,即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层级性不像数理化等自然学科的学习那样分明,“懂”与“不懂”、“能”与“不能”难以界定,往往处于混沌的状态。比如有教师试验 : 在未学习说明文写作的情况下,要7年级学生用作文的形式给准备家访的老师指路,并说说家庭概况。结果,还没“正经八百”学过说明文的学生却写出了不少有内容、有条理的好文章,在无意识中,学生还使用了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等说明方法。[26] 这说明学生的记叙能力、说明能力、议论能力并非逐层递进发展,在写作教学中要依据应用文文体本身的难度适当地安排记叙类、说明类和议论类的。因此在7年级学过广告、海报的基础上,8年级安排了解说词和说明书的写作练习;伴随8年级学生开始学习物理、化学等科目,开始写作实验报告,写作课可以相应地纳入实验报告的内容;同时以8年级学生的能力及学校生活的需要,要学会记录的写法,以便在召开班级主题班会时学生可以大展身手。8年级学生在学会以上文体的同时,还需要学会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的计划和总结,以适应学习、生活的需要。同时8年级教材上册一、二单元以记叙文体为主,三、四单元以说明文体为主;下册一、四单元以记叙文体为主,三单元以说明文体为主。以上的安排也符合阅读教学的顺序,两者可以配合进行,更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运用。

    (三)9年级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构想

    9年级应用文写作教学可以这样安排 : 事务性信件、读书笔记、演讲辞、标语、对联、简单的调查报告、研究报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的第四学段(7 一 9年级)提出:“要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通过这种综合能力的练习和活动,有利于学生写作读后感、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

    在7、8年级的基础上,学生的思维逐渐趋于理性,搜集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因此,可以适当开始学习议论性的应用文,如读书笔记、演讲辞;学习日常应用广泛的标语、对联;做些简单的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读书笔记有利于学生深入思考所读内容,发表自己针对所读的内容的见解;演讲辞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它一般不讲求说理的严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而总是以某一种精神鼓舞人,以真切的感情打动人。学生通过写作演讲辞把自己的主张、观点、见解以及思想感情传达给别人,从而产生一定的作用和影响。同时,做些简单的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可以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更主要的是通过调查研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精神,为以后的调查研究打下基础;其他的标语、对联都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文体,学习它们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六、探索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的原则

    应用文写作教学边缘化的现象在中小学教学中比较突出,这种边缘化又集中体现在“教无法,学无方”。如何让应用文写作教学吸引住学生,让学生喜欢应用文写作,这是一个需要全体教师来共同努力突破的难点。我以为,在应用文教学方法的探索之路上,需要关注以下基本原则: .任务驱动原则。任务或问题往往富有挑战性,因而具有激趣功能,能引发学生达成任务、解决问题的攻关欲望,最终形成内驱力。任务或问题的设定,可以在真实的实践活动中确定,比如,在学校组织的慰问社区孤寡老人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就可以依据活动的各个步骤设定在人际交往中需要使用的应用文体。具体来说,初次与人联系,需要给社区负责人出具介绍信;正式慰问可以先写好慰问信;为引起全社会对孤寡老人的重视,需要写倡议书或制定公约。由于受到种种条件的制约,任务或问题也可以是虚拟的。仪征市实验中学的林毅老师在《学以致用,巧学活用——改变初中应用文写作“鸡肋”现状》一文中介绍了德国斯图加特埃恩斯特出版公司出版的《语文训练》一书中的一个例子,以虚拟任务为驱动,加强应用文的综合训练,很有代表性,辑录如下:

    有几个学生计划在他们的居住区搞一次自行车障碍赛,通过讨论,决定了比赛的日期、地点、参加者的条件与比赛的办法。故事写到这儿,安排了一次练习,要求替故事中的学生拟订一份说明性的广告。故事接着说,这几个学生商量,为了使周围的群众谅解比赛可能出现的喧闹,需要给周围住户发一封解释情况并邀请观看比赛的公开信。为了筹措比赛奖品,还要给附近的自行车商店的老板写一份募捐信。故事讲到这儿,要求为此起草和修改两封信件。

    故事接着说,自行车比赛顺利进行了。然后安排第三个练习,要求根据录下的现场解说写一篇关于比赛的报道。.情境创设原则。创设情境,实际上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生活状态,让学生在“过日子”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不知不觉中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意义的建构。比如,将本地的特产拿到课堂上,让学生写一份产品说明书;朋友从外地赶来,需要写一份乘车指南;假如你是当地的导游,请写一份介绍当地风景名胜的导游词;如果你要竞选学生会的某个职位,就要写一份演讲稿;学校要邀请某位作家来讲座,请你写好欢迎辞;给自己的作文集子写前言或后记;如此等等。也就是说,教师要根据生活的真实需要,通过实物呈现、角色扮演、工作参与等途径,创设特定情境,让学生身处其中或心随境舞,完成应用文写作的任务,而又不觉得枯燥乏味。.时尚追踪原则。应用文就是生活需要之文,生活中的时尚自然也会与应用文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一吸引学生兴趣的教学增长点。具体来说,可以在应用文教学中纳入时尚的文种,比如短信、日志、博客等;可以将时尚作为应用文写作教学中需要创设的情境,比如写推荐词推荐自己的朋友当“超女”“快男”;可以以时尚生活为背景,引出应用文写作教学,比如给音乐大奖的获得者写颁奖词;可以让

    学生在直接参与时尚生活中学会应用文写作,比如通过学校、街头行为艺术展示完成相关的应用文写作。应用文写作应与时尚接轨,这是学生关注时代、参与新生活的必然要求,也是激活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4 .以读促写原则。学生对应用文写作不感兴趣,也与学生对应用文阅读的不感兴趣相关联。应用文阅读教学在各种文体阅读中也是不受重视的一类,这与很多地区的考试评价不直接涉及有关,也与教学中方法简单粗糙有关,还与学生应用文阅读量少有关。前两种原因也是导致学生应用文阅读量少的原因。阅读量少,学生积累的应用文语言经验就少,应用文语感也就相对要差,写作应用文的感觉也就不容易出来。所以,加强应用文阅读教学和相关的语言训练,加大优秀应用文的阅读量,建立应用文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联系,以读促写,也是开展应用文写作的有效手段。.学科关联原则。应用文写作和许多学科有关联,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比如,产品介绍书就与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密切联系,导游词与地理息息相关,人物档案与历史有很深的渊源,写调查报告要懂得一些统计学的知识,写公约、诉讼状要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同时,要将应用文写作与综合实践结合起来,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通过“做中学”来完成一些教学任务。.用以致学原则。学以致用是应用文写作的常规要求,反过来常用、多用也能更好地促进应用文学习。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在生活的时时处处学会用规范的应用文开展交流,比如,请假一定要交正规的请假条,入团一定要交规范的入团申请书,有事要告知一定要写合格的便条,有会议要通知一定要写看了就能明白的会议通知,开会要做会议记录,学习要写计划,学完一段时间或一门学科要写学段、学科总结,研究性学习结束后要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或小论文。只有养成良好的应用文书面交流习惯,才能让应用文写作深入人心,才能增强应用文写作的意识和能力。

    除此之外,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还要坚持范例引导的传统原则,让经典范例铭刻学生心中,能随时抽调出来加以比对;坚持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原则,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搜集、整合学习资源和可听可视的优势,让学生接触得更多、学得更有趣。

    七、开展应用文写作评价的原则

    应用文写作评价涉及到应用文写作教学评价、应用文写作水平评价、应用文写作考试评价等多个方面。首先,要将应用文写作评价与其他文体写作评价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进行。其次,要在统筹各类的基础上,分类进行。当然,无论哪一类的评价,都要关注以下几点: .注重梯次。要理出学段、学年目标,按学段、学年标准评价,避免将高学段、高年级的要求强加在低学段、低年级,导致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出现。.讲究方法。在应用文写作教与学的过程中,要评价教与学方法是否多样,是否适合,是否有激趣作用,是否能促成有效教学,是否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关注情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指标,比如学生对应用文阅读和应用文写作的兴趣高不高,在生活中是否主动用应用文开展书面交流。.有量的积累。应用文写作一直以来没有量的要求,这是导致师生无所适从的原因之一。叶圣陶说过:“写作系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法,不宜空讲知识,或以为多讲知识即有裨于写作能力之长进,殊为不切实之想。应用文从不会到会并不是只要掌握其中所谓的知识就可以了,而要真正提高学生应用文的写作水平,必须花费时间让学生去写,在写之后,才能发现学生写作中的错误,才能使学生真正的掌握。所以,我们语文老师应给应用文写作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写,让学生在写中学会写。”巴金也曾说过,“写吧,只有写才能写。”今后,要在评价研究中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写作评价要注入写作量这一指标。



    初中语文议论文写作与评价.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TAGS1 TAGS2 TAGS3 TAGS4 TAGS5
    ADADAD
    热门栏目